科技类常备图书市场分析报告解读.doc
1 科技类常备图书市场分析报告目录1. 科技类图书零售市场概况 . 12. 规模与趋势 . 3 2.1科技市场规模 . . 3 2.2科技市场趋势分析 . . 42.3参与竞争的出版社数量 . . 43. 出版社分析 . 5 3.1科技整体市场 . . 5 3.2科技类领先出版社 . . 6 3.3全国科技及细分类图书零售市场常销书排行榜 . 7(一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3000名的科技类常备书(共 486名 . 7(二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计算机类常备书(共 386名 . 24(三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医学类常备书(共 526名 . 38(四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工程技术类常备书(共 369名 . 57(五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自然科技类常备书(共 511名 . . 70(六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大农业类常备书(共 804名 . 881. 科技类图书零售市场概况根据开卷监测数据, 2008年科技类图书占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为 13.12%, 该类别全 年同比增长率为 -1.08%。在开卷各一级分类中,科技类也是一个较大的类别(仅次于社科类和教辅类 。 2008年科技 类图书占全国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的品种比重为 20.24%, 即市场上的动销品种当中有五分之一左右 都属于科技类图书。对比科技类图书占整体市场的码洋比重和册数比重,可以看出,科技类图书 的码洋品种效率、册数品种效率均是小于 1的,也就是说对于该类图书的品种投入没有能够赢得 与投入比例相匹配的销售水平,无论是销售册数还是销售码洋均是如此。另一方面,科技类图书 的码洋册数效率大于 1,也就是说科技类图书的单册售价大于整体市场的平均水平。通过对码洋 品种效率、册数品种效率、码洋册数效率三个效率类指标的比较可以发现,科技类图书在零售市 场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对比较低,现有收益规模的维持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在于科技类图书的价格水 平相对比较高。当然,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细分市场,图书价格水平偏高与该类别的属性特征 还是相匹配的。根据开卷监测数据, 2008年全国范围内共有 559家出版社参加了科技类图书市场的竞争。 由 于科技类图书市场专业性强、 具有一定的出版 “门槛” , 因此在市场竞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集中 度,码洋占有率前 10名出版社的占有率合计达到 57.46%。参与出版社的品种规模比较分散,品 种数超过 1000种的有 42家,品种数居于 500999的出版社有 45家;各家领先者码洋占有率均 不足 10%, 但是超过 5%的出版社已经达到 6家。 由于该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 那些品种规模较小、 码洋占有率排名靠后的众多出版社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可以说,正是这些品种数已经达到 500种以上的出版社构成了科技类图书零售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力量2008年,科技类图书零售市场的领先出版社比较稳定,码洋占有率排名前 10家出版社名录 与 2007年基本一致,只是排名顺序出现了个别调整: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各上升一位,分别列第 4和第 5位;而电子工业出版社下滑至第 6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从 第 7位下降至第 9位。前 10名出版社当中, 各家领先社的码洋占有率变化方向不一,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年度占有率 涨幅最大的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是降幅最大的。总体说来,目前各家领先社之间的码洋 占有率差距并不大,并且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差距还在继续缩小,领先者市场份额优势 被弱化。 从市场排名前 5名领先社的年度市场地位回顾可以发现,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是目前在科 技市场占据靠前地位的仍旧是几家老牌专业社,原本市场地位稍低的出版社要挤入领先者行业也 不太容易,排名大幅变动的状况也少有出现。因此,未来科技类市场的竞争更多的将是不同规模 水平的出版社与规模相近的竞争者之间的 “交锋” , 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分为若干个这样的梯队。 在开卷分类体系当中,科技类图书包括工程技术、计算机、医学、自然科学和大农业等五个 二级分类。其中,计算机和工程技术是码洋规模相对较大的两个类别,这两个类别占科技类图书 的码洋比重均超过了 30%。从效率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计算机单品种图书的销售创造能力最 强, 码洋品种效率达到 1.38, 册数品种效率为 1.19。 另外, 医学类图书的的码洋品种效率也优于 科技类图书平均水平;而工程技术类图书的码洋品种效率比科技类平均水平略低;自然科学以及 大农业类图书的效率水平则要更低一些。在册数品种效率方面,大农业类和计算机类图书的表现 较好,也就是说这些类图书的单品种销量水平优于其他科技细分类。其实,科技类图书的五个细分类在专业性强弱、读者范围大小、图书定价水平等方面都具有 一定的差异:计算机类读者范围广,医学类图书定价高,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类图书专业 性相对较强。正是这些属性的差异,促成了它们在零售市场上的不同表现。2. 规模与趋势 2.1科技市场规模表 1-1: 2008年科技图书市场规模变化 2.2科技市场趋势分析 图 1.1:2005年 -2008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指数走势图 表 1-2:2008年科技占总体市场的规模 2.3参与竞争的出版社数量图 1.2:科技图书零售市场参与竞争出版社数量规模表 1-3:2008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出版社数量及品种规模 表 1-4:2008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出版社数量及市场占有率3. 出版社分析3.1科技整体市场 图 1.3:科技图书码洋占有率前 5名出版社的排名变化表 1-5:2008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领先出版社(前 10名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 3.2科技类领先出版社我们在关注市场竞争主体时一方面要关注市场领先者,市场领先者的市场表现往往能够代表 这个市场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要关注成长者,市场成长者往往代表着市场机遇。故而在此部分 我们引入了两家市场领先出版社和一家占有率上升较快的出版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表 1-6:2008年科技图书零售市场领先出版社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3.3全国科技及细分类图书零售市场常销书排行榜(一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3000名的科技类常备书(共 486名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7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9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3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4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6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7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8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2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3 (二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计算机类常备书(共 386名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4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5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6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7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8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9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0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2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3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4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5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6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7 (三 2008年 3月至 2009年 2月连续进入开卷排行榜前 2000名的医学类常备书(共 526名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8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9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0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1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2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3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4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5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6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7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8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