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指导意见.doc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指导意见 在几年来高考连续胜利的基础上,年的高考成绩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学年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也已经扬帆起航,面对着家长、学生、学校和社会持续上升的期望值,新学期、新期望、新任务,高三的所有数学同仁再一次重任在肩,当然我们要求在以往“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蜕变。一轮复习是帮助高三学生充分巩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培养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关系到高三学生的前途和学校高考工作的成败。对一轮复习工作加强指导,精心研究一轮复习对策,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复习,提高一轮复习效益是每一所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多,任务重;高考要求范围广,联系密,而在目前省规范办学的形势下,每一所学校又同样都面临着时间上的困难。加强教材研究和对高考的研究,统一思想,探究合作,大胆尝试进行创新复习方法和“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把握高三一轮复习历年好的经验,那就是:常规复习做到夯实基础、思路分析讲究通性通法。力争在往年高三工作辉煌成果的基础上,使今年全市的高三数学总复习工作再上新台阶。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言:“几何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然,而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实际上也为数学的学习标明了三个递进的境界:一是知其然,二是知其所以然;三是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数学首轮复习,不能满足于一,应该立足于二而求三。回顾以往的高三复习,市的数学备考应考过程是一个经受住了高考在形式、内容不断改革的历程,在市教研室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开拓下,在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一线组长、老师的努力下,我们依靠团队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领导、社会、学生满意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又取得了质的飞跃。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年的压力如何转变成我们工作的动力,切实搞好一轮复习,这是每一位教研员、组长、老师责无旁贷的。根据近几年高考数学总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的依据和试卷结构相对稳定的特点,今年的数学复习还是要立足于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无论今年高考试题将有哪些变化,一轮复习的重点仍然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复习。对照每年的考试说明,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高考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每年都会有些小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容易被学生和老师理解和接受。几年来的高考复习经验表明,把握好高三一轮复习规律,科学制定一轮复习的目标,科学规划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是至关重要的。一轮复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效果。所以老师们要继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正确处理好高三一轮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使高三数学的复习教学卓有成效。一轮复习是对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即系统地整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扎实抓好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深化;系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有机结合,完整性、系统性,使学生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单向性、定向性,初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复习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高考中的基础题,其根本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作物质准备。在这一阶段主要抓好对基本概念准确记忆和实质性的理解,抓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抓公式和定理的正用、逆用、变用、巧用,抓基本题型的训练和熟化。总复习的过程中, 各集备组教师在组长的的带领下,要统筹协作,加强研究,既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全方位研究教材和考纲,关注重点知识和重点方法的落实途径和手段。又要研究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案,防止出现以大范围做题代替总复习过程的不良做法,在关注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要下大力气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效果的法宝是学生主动性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加强动手习惯和整理反思和总结习惯的培养,注重进行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1、试卷各题考查要点题号理科文科1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理科2集合的补集和并集同理科3基于函数单调性的充分必要条件问题函数的定义域问题4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问题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的理解5线性规划问题基于三角函数性质的简易逻辑问题6程序框图同理科5题7同角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同理科6题8分段函数、周期性求值问题闭区间上的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9超越函数根据奇偶性及函数值图形识别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10椭圆、双曲线的基本性质求椭圆方程同理科9题11排列组合问题双曲线、抛物线的性质求抛物线方程12两函数的交点、数形结合及不等式综合题类似理科12题13绝对值不等式同理科14题14三棱锥的体积频率分布直方图15定积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16向量、动园、弧长及弧度制综合问题同理科16题17向量与三角函数的图象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18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垂直及求二面角问题古典概型求概率19概率、分布列及数学期望问题以四棱锥为载体,证明线面平行问题20等差数列为背景,涉及项数及等比数列求和类似理科20题21以抛物线为主,涉及园及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究性问题、方程、不等式、函数最值。关于椭圆的标准方程求解和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及函数的最值问题22函数与导数,涉及导数的几何性质、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同理科第22题,只是在第三问文科设置的问题易于理科。2、简要分析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保持试卷结构基本稳定,最后两道解答题的分值有所变化,均为13分。知识覆盖面广,考查重点突出,突出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试卷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大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使得整套试题具有了梯度性,有利于不同层面学生的发挥,试卷整体难度较大,个别题目学生得0分的较多。(1)考查基础,注重通性通法试卷紧扣我省的考试说明,贴近教学实际,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无论是必修内容,还是选修内容,许多试题都属于常规题如理科1、2、3、5、6、7、10、11、13、15、19。部分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如理科4、9、12、17、18,重点考查通性、通法,没有偏题和怪题。(2)深化能力立意,注重在知识点交汇处设计综合题目,突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今年的高考数学文理两科试卷突出以能力立意,强化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综合题目的设计注重了数学主干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每个题的难度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分步设问,门槛较低,入手易,但完整的解答需要考生具备有序的数学知识体系,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第8、9、12、16题。其中集合、复数、常用逻辑、统计、线性规划、三角函数、向量、算法与框图、函数图象和性质、椭圆和双曲线、排列组合、立体几何、定积分、绝对值不等式等内容在选择、填空题中得到了有效的考查;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主干知识在解答题中得到考查,构成试卷的主体内容。同时,文、理科试卷都注重了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如理科第16、17题,将向量的知识和三角函数相结合;理科第12、22将函数、导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理科第21题将直线、圆、抛物线、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如文科第(21)题和理科第(22)题将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的知识融为一体等。(3)注重对文理科考试内容和难度的区别对待两份试卷完全相同的题有7道,都集中在选择、填空,相近或相似的姊妹题有11道,比如解答题的20题数列,不论从题设条件还是求解要求都比理科简单,但是两个题目考查的内容一致,解答题的22题,文理科题设条件一样,第一、二问也相同,只是在第三问设置上文科难度明显小于理科。不同的试题主要是理科在绝对值不等式、定积分、排列组合、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等选修部分内容,体现文理科要求的不同和知识点的覆盖面。(4)体现常规,适度创新,凸现学科能力试卷充分关注对考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考查。不仅考查对一些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而且更多考查了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法则分析、解决相关的综合性数学问题。重视对考生的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对未来继续学习的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题、理科第(21)题等采用了开放性的设问方式和对新定义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应用。试卷还凸显了新课标的理念,对新课程中新增知识和传统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考查也更加科学和深化。如算法与框图、向量、均数和方差、概率和分布列,理科的绝对值不等式等都充分体现了我省支持课程改革的命题取向。两份试卷强调对思想方法的考查,尤其是对图形、图表语言的运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都作了重点的考查。总之,年的数学试卷不仅注重对传统主干知识的考查,而且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些问题背景新颖,考查学生较深入的思维能力,部分试题计算量和思维考查力度都很大,因而整套试卷难度较大,优秀的学生可以考到120分以上,拔尖的学生可以考到130分以上,能得分在140分以上的应该是很少。由于去年高考数学试卷就比较难,很多教师认为今年的试卷应该相对容易,这也许是一种错觉,导致复习的难度把握不准。今年的高考试题选择题的最后一道、填空题的最后一道、解答题的最后两道都让学生付出不少时间而得分也不会理想,因此整卷得分也会比去年低。二、对历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回顾和反思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成功经验(1)抓好双基 落实重点过去一年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各学校的高三老师积极落实了年市教研室的复习建议,发扬了“团结协作,积极探索,互相促进”的精神,认真落实了市教研室在17中举行的一轮复习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一轮复习中“合理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紧紧抓住双基,注重通性通法,突出主干知识”的指导思想。(2)放低起点 循环上升复习中我们始终坚持高三一轮复习的立足点“低,细,透,实,规范”,为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确保了高考取得好成绩。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机会,一再强调要真正研究吃透新教材,贯彻新课程理念,复习成果不能期望一步到位,而是循环上升的过程,不能不顾学情,盲目过早进行知识整合与交叉, 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较好的执行了这一原则。(3)研究高考 把好方向老师们积极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按照命题规律、遵循命题特点的来指导复习是取胜的重要原因。这些努力使我们的复习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重点、考点把握的准确、到位。少做无用功,重点知识注意变化,重点模块强化落实,导学自学结合,练习自测与过关测试并重,重视传统与进行创新结合,正是教师们的精心备课和创新引领才保证了一轮复习的有效和高效!(4)协作共赢 学生主体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我们加强了集备和个备,落实导练、导学案,坚持有效的备课和反思,抓好了小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抓住了有效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三年高考试题简要对比分析通过教学和研究,并参考近几年的文理高考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年的试题试卷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第21、21题上有所变化,一是题目分值上有变化,而是试题难度的分散上有变化,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表一:三年高考数学文科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大纲知识点2010文科2011文科文科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代数部分集合与简易逻辑(1)(7)10(1)(5)10(2)(5)10复数(2)5(2)5(1)5函数与导数(3)(5)(8)(10)(11)(21)36(4)(10)(16) (21)26(3)(10)(12)(15)(22)32三角函数、解三角形(15)(17)16(3)(6)(17)21(5)(8)(17)22数列(18)12(7)(20)17(20)12不等式、线性规划(14)40(6)5算法框图(13)4(14)4(7)5统计(6)5(8)(13)9(4)(14)9概率(19)12(18)12(18)12几何部分平面向量(12)5(12)5(16)4直线与圆(16)4(9)5圆锥曲线(22)14(9)(15)(22)23(11)(21)18立体几何初步(3)5(11)5(13)4立体几何(20)12(19)12(19)12表二:三年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大纲知识点2010理科2011理科理科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代数部分集合与简易逻辑(1)(9)10(1)(5)(15)14(2)5复数(2)5(2)5(1)5函数与导数(4)(7)(12)(22)29(9)(10)(16)(21)26(3)(8)(12)(15)(22)32三角函数、解三角形(15)(17)16(3)(6)(17)22(7)(9)(17)22数列(18)12(20)12(20)12不等式、线性规划(10)(14)9(4)5(5)(13)9算法框图(13)4(13)4(6)5统计0(7)5(4)5概率分布(5)(20)17(18)12(19)12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8)5(14)4(11)5几何部分平面向量(12)5(12)5(16)4直线与圆(16)4(8)5圆锥曲线(21)12(22)14(10)(21)18立体几何初步(3)5(11)5(14)4立体几何(19)12(19)12(18)12三、加强学习研究,切实认知高考和一轮复习的关系,把握面、线、点三个轮次复习的关系认知高考,是高三教师必须要做而且必须要做好的工作,能否透彻地认知高考是教师能否胜任高三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高三一轮复习是否成功的有力保障。高三三个轮次的复习,应该是由面及线到点。一轮复习要坚决贯彻我们的一贯要求:“低、细、透、实、规范”,不盲目拔高。认知高考是需要老师付出汗水,奉献劳动,及时反思,不断进步,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际,敢于创新,没有捷径可走,迎接年高考的挑战,要继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找准复习教学的落脚点。一轮复习的成效高低决定高三复习的成败,这是不争的事实。一轮复习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采取怎样的复习方式、怎样确保复习的高效,是很值得广大高三教师深入探索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对于基础的重视至关重要,要从数学、教材与学生三个维度整体把握,按科学规律,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1、教师要继续认真研究,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要认真钻研,复习教学中一定要按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去做,切忌不可忽视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坚决不能凭惯性和经验盲目的进行复习。首先要注意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有关要求的细节,科学安排每一个专题知识的复习,正确把握考试大纲中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如:(1)了解奇偶性的含义;(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5)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含义。(6)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8)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9)了解下列一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10)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1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含义,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求解相关的不等式。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再如高考题大题中有关导数、向量等新增工具性内容的考察规律。导数的考察几年来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求导的公式和求导的法则;第二层次是导数的简单应用,包括求函数的极值,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证明、判断函数的增减性等;第三层次是综合考查,包括解决应用问题,将导数内容和传统内容中有关不等式与函数单调性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综合试题。今年的高考来看,也基本上涉及了这三个层次,既有基础,又有能力的综合考查,不同的变化是函数的形式却是以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形式给出的,只有正确地根据要求求出解析式,才有机会利用导数去解决函数问题,因此,今年的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明显加大了难度,需要继续加强复习。往年高考中对三角函数的考察往往借助平面向量的求模和数量积等工具作用,重点考察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及二倍角公式化简变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考察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求最值、单调区间、周期等等,也有与解三角形问题的结合;今年文科17题延续了去年考试的风格,舍弃了与平面向量的结合,重点考察解三角形问题和三角变换,而通过小题的形式另外考察正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虽考察形式变化,但基本知识点,基本方法仍然是考察的重点,没有变化,因此必须继续对这些重点知识方法进行重点复习过关,不可降低要求,再如积分,尽管今年没考,但积分的方法和积分的具体应用,应该是理科应该重点落实的知识和方法。高三复习固然需要老师做题、讲题,但老师必须始终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指导学生复习,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研究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为一轮复习如何抓好基础找好落脚点,系统的把握住各知识点复习的深度和广度。2、认真钻研教材,用好教材。现行教材增加了许多教学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引入了新的思维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课改精神、素质教育的要求。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教材,专家对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表明,“所有的高考题都是书本知识点和例题、练习题的再现、综合、翻新和改造”。“所有的高考题都是小题和由小题组合而成,有的大题一分解比小题还小”。“所有的高考题都能从以往的高考题中找到原题或原型”。从这个角度也就诠释了钻研的必要性。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复习阶段要把各个局部知识按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如专题复习等),形成知识体系。教材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是掌握基础的工具。因此教学中要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组织成新的整体(如三个“二次” 、数列求和等),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在一轮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更有效的重新整合,用自己的智慧用好教材,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在复习教学中坚持三个原则(1)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关系:仔细研究,找出差异。(2)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依据考试大纲。(3)注意各版本教材的共性和不同。四、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应克服的几个问题1、抓好基础的认识要到位。只有抓好基础,学生才能有信心,老师的教学才能有效,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因此每一位老师要研究基础是什么,怎么打好基础,采取什么手段,有多少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引起老师的重视。(1)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必要的练习检查督促。 (2)坚持每周一周练,周练立足于基础知识,典型问题,兼顾尖子生。克服一切困难,全批全改,抓好周练改错。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测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3)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和综合题考查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4)加强阶段性测试命题 注意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及2009年高考试题,特别是省的高考试题。在阶段性考试中,不加大不缩小考试难度,既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在阶段性考试中注意对个性品质要求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2、必须加强备课,杜绝集备走过场,先个备,互相交流,通过集备讨论,在个备。首先要精备每一节课,课堂是否有效、高效关键在于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做题,更需要老师精心筹划。使备课过程真正做到既备内容进度,又备方法规律,也备学生参与,作到有效高效备课。只有备好课,学案导学的作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抓基础的指导思想才能得到落实。3、集体备课不仅共同研究学案的分工、编写,更应该加强老师间的交流,尤其是对问题的研究、习题、例题的处理。要做到不仅各层次的学生的学案统一,组内的老师通过讨论在把握问题的系统性,处理问题的方法性达到同一个高度。认真组织每一次练习,练习题目要精选,量适度,能够做到做了马上批,有时间讲,有时间整理,有时间落实。在集备准备工作找“问题”时建议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后面要复习的知识的掌握与熟悉情况,学习需求,关注个体差异和文理差异。关注高考,关注本堂课的知识在考试说明中是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的解说。了解它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出现的形式、内容、分值等情况,特别要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式,更多地了解高考情形,才能更有效地、针对性地复习教学与训练。这样就能有效合理的编制下阶段的导学案,使我们的选题更有针对性。4、计划要有执行力度,勿朝令夕改,各校备课组要把教学计划安排到每一天、每一节。老师在讲解知识时,不要过分拔高,适度补充。与前面的知识要有重点的联系,后面的知识根据教学需要联系。严格按照开学初统一的学案模式设计学案,学案题目必须精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题量。5、重视反思教学,重视解题过程的反思。高三数学复习课,基本的模式是学生练后,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呈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不甚明白,提不起精神。我在最后的那个月的一些测试以后和一些同学交流,问他们是否懂得从试卷中反思,然后提高。而事实上解题反思是大多数同学的弱项,不知反思,不知如何反思,不知反思什么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点。已经折射出了解题教学中的重大失误。 直面高三的现实,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教了什么?引导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得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究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抵达不了的困惑?这些都是需要共同反思的。因此,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进程中,我觉得解题反思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和环节。江苏特级教师曹凤山的文章“数学解题想说爱你不容易”里面介绍解题反思的原则则可简略地概括为“行后三思”。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在高三复习备考大量解题的实际中,解题反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的积累才能真正垒起应有的高度与厚度,它胜过一切机械的重复。否则机械地被动地解题,容易陷入“题海”战术的深渊。一句话概括:解题反思是高三复习备考中要把握的重要环节。五、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规划,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复习效益。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并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所以一轮复习中学情的了解非常重要,要让我们组织的复习最起码有80%的同学能跟上,有收获,避免无的放矢、学生怨声载道。由于教材内容多,要求知识面宽而广,特别强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特点,一定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复习时方向要对路,方法要得当,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所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1、突出知识结构,全面扎实细致打好基础,基础是能力之本、成功之母。要提醒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教学复习中首先要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如必修课中仍以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和直线与平面为重点。通过抓主干知识,带动基础,促进全面,而抓好基础,搞好落实,是提高能力的保障,因此抓基础是我们复习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总复习过程中,切忌单纯根据上一年的考试题型进行猜题押题式的复习,例如关于统计案例,以前有的老师认为不会考,复习过程蜻蜓点水,甚至不进行复习,去年理科考了正态分布,有的又马上重视了正态分布,今年则文理科都考察了线性回归,一轮复习过程绝对不应是“猜题押体题”型的复习,而应该真正吃透课程标准,参考上一年考纲,全面系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因此,平时学习要注意不能把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死记硬背”等同起来,没有 “双基”,“能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些问题也反映出当前中学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重解题,轻概念;重教辅,轻教材;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从今年包括近几年的试卷统计情况来看,许多不重视“双基”的考生,很难取得高分经过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高考改革尝试后,高考命题逐渐趋于理性化、人性化,探索在形式与内容的改革创新和相对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多数试题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如分段函数的概念、向量的基本运算、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古典概型等一轮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绝不能简单重复。但由于学生对基础年级学过的知识的遗忘,一轮复习还不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时候,因此,一轮复习也绝不能盲目拔高。高三年级以复习课为主,“满堂灌”不可取,而过多地时间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练习,又忽略了教师的示范和纠错作用也是错误的因此,根据自己学校和个人的实际,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落实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技能 2、起点低,定位准。首先教师要端正心态,找准学生的位置,一轮复习开始时不要过分拓展,不要对学生要求太高,从高考来看,中低档题的比例大约占到70-80%左右,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防止盲目攀高、拔苗助长。其次各校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找准“实际目标”,比对“理想目标”,找出“两目标的结合点”,定出“高考目标”。其次,要定好“一轮”的复习目标,目标一定要详尽、具体、合理且便于实施;只要你的目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那么你的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一轮复习中,按照模块进行复习。成套的复习资料都有它的优点、缺点,针对一轮复习资料多、乱、杂的问题,各学校教师要编印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讲义配合复习,博众家之长。对每一知识块,可以分以下六个环节组织复习,即“基础知识再现”、“高考试题展现”、“典型例题剖析”、“解题规律总结”、“跟踪训练提高”、“自我检测反馈”。在“基础知识再现”环节中,既要展现基本知识,还要展现基本题目,并尽可能地构建出知识体系;在“高考试题展现”环节中,要把近四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与本知识点有关的题目全部展现,以让学生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典型例题剖析”环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暴露思维的障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解题规律总结”环节中,尤其要重视通性通法;在“跟踪训练提高”、“自我检测反馈”这两个环节中,要选择那些有思想的题目,传统的经典题目也要尽可能地选择进去。同时,受时间的约束,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配一本带有例题分析,可供学生阅读的参考资料,有效的进行分层指导。建议实施“学案导学导练”,先学后教,要明确讲的目的,要把握住讲的时机,要遵循“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偏题、怪题不讲),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坚决克服那些没有意义的训练,如课堂上教师把题目讲到接近最后一步了,这时让学生把结果算出来,这就是没有意义的假训练;再譬如,让学生反复做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的题目,这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假训练。最后,要给知识定好位,比如说圆锥曲线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题型有12道客观题和一道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档都有,客观题多以考查圆锥曲线的概念和性质等为主,而解答题多以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或以向量为题设研究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几何性质等为主。只有把上面三者的位定好、定准,才能把握好高考的方向,那么高三的复习教学才会真正的落实。3、高度重视选题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弥补过去学习过程的知识缺漏,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结构,通过复习获取新知,提高能力,要提高复习效率,精心选编复习课的例题至关重要。(1)典型性原则:要求所选例题应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它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有最基本的要求。(2)综合性原则:所选的例题能包括多个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选编例题时应注意题目解法的多样性、多边性,使学生在解题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强化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4)针对性原则:要求选择例题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或选择例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5)规律性原则:通过所选的例题,找到解这一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发现并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例题的选择还要注意覆盖性和教育性。4、常检测,勤反馈。由于复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经常性检测,可以准确的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益于后续的复习。检测的目的要明确,比如检查落实情况,查找漏洞等。其次检测的时间要科学,如多长时间合适;三是检测的内容如知识、方法、难度等要合理;四是检测后的批改时间要及时,讲评的方式要有效;五检测出现的问题怎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解决。当然作业也是如此,布置学生作了,教师必须批改,否则就别布置,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到、做好,教师必须做到、做好。总之一句话,检测了、做过了就要有效果。没有批改,也就缺少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就更谈不上教学反思了。5、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近几年高考阅卷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下滑,导致许多问题的解答半途而废作为数学学科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不同于理化学科,并不是侧重于数值运算能力的高低,而是强调字符和代数式的化简以及运算律的熟练运用,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从一轮复习开始,从每一个练习开始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作为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不但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教师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将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了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6、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教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社会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7、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8、重学法,重效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学会、会学,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扬民主,师生共同探索、学习,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要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使其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学生学会了才是最重要的。坚决杜绝只管教不管学的现象。在学法指导中一定要加强“课后复习整理”这个环节的指导,那么整理什么?如所学知识点;与前面内容的联系、对比;应注意的问题;典型题目的分类、详解;解题思路的归纳总结;一些重要结论等等。另外,老师在教会学生反思自己存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方式的同时,自己也要积极反思。教学反思非常关键,这是一个老师是否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学法指导中还有要注意考试策略的辅导,如考试心理的调整、答题策略的指导、在平日的考试中如何进行考试后的反思等等。这一些要从一轮复习就开始渗透,没有必要等到三轮复习。9、要加强学习边缘生、中等生、一般生在运算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两方面的培养,因为这也是提高这部分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教师在一轮复习教学中首先要以身示范,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同时一定要在平日的练习、作业、检测中严格要求学生,这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希望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10、重视“问题”的作用-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最佳途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