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环境介绍全解.doc
泸沽湖环境介绍一、 泸沽湖简介(一) 地理位置及简介坐标27°4200N 100°4700E27.7°N 100.7833333°E湖泊类别淡水湖流入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流出盖祖河集水区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集水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湖泊长度9.3千米湖泊宽度7.3千米湖泊面积48.45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米最大深度93.5米库容量22亿立方千米湖岸线长度48千米海拔高度2690米湖中岛屿5个(面积很小)湖边城镇泸沽湖镇泸沽湖地理座标为27°41N27°45N,100°45E100°50E,位于我国川、滇交界处和小凉山腹地,海拔2690m。泸沽湖属雅砻江水系,水域总面积50.4平方千米,实测最大水深93.5m,平均水深40.3m。仅次于吉林长白山天池(水深317.7m)及云南中部的抚仙湖(水深151.5m)而居全国第三位。泸沽湖是川、滇两省共管的湖泊,湖水透明洁净,属中国类水质,但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沿岸有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摩梭人,他们的走婚婚俗在旅游界有很大的影响。泸沽湖风景秀丽,旅游业发达,是云南和四川两省的省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二)地形与地质泸沽湖在横断山脉地区属于相对低洼的盆地,在地质构造上属断层结构,是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高原溶蚀断陷湖盆,这种构造同新疆伊犁哈萨克斯坦自治州北面的赛里木湖似。泸沽湖整个湖盆质地为岩石,内壁非常陡峭,但四川一侧因在地质史上有大量山脉泥沙冲积入湖,其内壁陡峭程度较云南一侧轻一些,云南这侧的山脉几乎是直插湖底。泸沽湖的最深处在湖中央,目前观测到的最深记录为93.5米。湖泊四周高山耸立,湖面海拔2690米,北面的峰峦高出湖面1800米,属于高原湖泊。泸沽湖属溶蚀地质,沿岸多岩溶发育,如地面工程对地下水处置不当,容易诱发地陷。(三)岛屿泸沽湖湖面有3个狭长的半岛和5个独立的小岛。最大的半岛位于湖面的南半部,自东向西伸出湖面4.5公里,中间最窄处只有350米,正是这个半岛构成了泸沽湖轮廓的马蹄形状;北面的里格半岛形状狭长,最窄处只有15米,人文景观丰富。独立小岛以南端的里务比岛为最大,东西长度约400米,岛上有一摩梭人建造的寺庙。(四)水资源与水循环泸沽湖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第一为中朝交界处的长白山天池,第二为云南昆明滇池东南面的抚仙湖),平均水深大于40米,最大深度93.5米。虽然湖泊水域面积不大,但由于很深,水体庞大,储量超过20亿立方米,超过比其面积大几倍的昆明滇池。泸沽湖水体晶莹透明,非常洁净,肉眼可直视水下12米深处,这种水质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属罕见,属中国类饮用水水质,也是中国境内污染程度极低的高山深水湖泊。由于地处高原、高山,湖水温度很低,然而湖水却终年不冻。湖盆边缘地形复杂陡峭,尽管湖面洁净柔和,游泳仍被视为禁忌泸沽湖为海陆水循环,属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路经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泸沽湖=湖水出口(位于湖泊东南面的草海)=盖祖河=雅砻江=金沙江=长江=东海(太平洋)。泸沽湖的丰水期集中在每年的6至10月,只有丰水期湖水才会由地表河道将水排出湖外,其他时间排水河道流量很小甚至无流量。除地表江河出水外,泸沽湖的溶蚀断层构造,也会导致湖水从湖盆内壁的溶洞向外流出。(五)土壤泸沽湖的土壤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呈现明显差异,由低到高依次出现红壤、棕壤、暗棕壤的特征,并呈现垂直的植被特征。具体分布是:湖泊沿岸区域主要是红壤区;2800-3600米的区域为棕壤区,适宜温带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 3600米以上土壤呈暗棕色,属于暗棕壤带,有冷杉林木分布。(六)动植物泸沽湖水圈属半封闭生态环境,动物种类多样,有些还是特有物种。水生植物与树木广为分布,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尤以波叶海菜花为著名,是湖区较为珍贵的水生植物,广布于湖泊东南面的草海,是泸沽湖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草海还被誉为高原水生植物陈列馆。现今泸沽湖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亦会飞临湖区越冬。鱼类: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小口裂腹鱼、泥鳅等,其中裂腹鱼为泸沽的原种鱼,另有鲤鱼、鲢鱼、草鱼等次生鱼; 禽类:红嘴鸥、野鸭、黑颈鹤、天鹅、鸬鹚、斑头雁、鸳鸯、岩鸽、画眉等;兽类:青羊、猕猴、赤鹿、林麝、穿山甲、红腹松鼠、灰腹松鼠、狐等;两栖动物:水獭、虎纹蛙、棘腹蛙等草本植物:波叶海菜花、高山薯蓣、黏薯蓣等;林木:云南松、大果红杉、丽江云杉、川滇冷杉、云南铁杉、小果垂枝柏、黄背栎等。(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泸沽湖属西南季风区,多年平均温度12.8,年均降水1000mm。由于湖周群山环抱,北方寒流很难到达盆地内,加之有容积达21亿m3(昆明滇池总贮水量15.7亿m3)的水体调节,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即夏无酷署,冬无严寒,热量较丰,霜期较短。湖泊集水面积不大,入湖河道短小,临时性的沟水、溪水和区间坡面漫流是湖水补给的主要形式。湖水出口位于四川盐源县境内,每年610月份,湖水经东侧的大草海及盖组河排入雅砻江,汛期出湖流量达35m3/s,10月份以后排水量甚小,每年15月无湖水外泄。泸沽湖基本是一个半封闭湖泊。泸沽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随着九湖流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入湖污染负荷逐渐加重,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一些湖泊渐渐失去了她往日的灵秀与美丽。而泸沽湖是受污染最小的湖泊,“2009年九湖水质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抚仙湖和泸沽湖保持类水质,程海、洱海为类水质,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和阳宗海水质为劣类。泸沽湖综合污染指数为3.0,营养状态指数为11.4,处于贫营养状态,有11个月水质为一类,1个月为二类,全年水质均值达到一类标准。二、与其它八大湖泊相比较,泸沽湖具有较大的自然环境优势(一)良好的湖泊生态结构1、水质泸沽湖略呈北西东南走向,长约9.4km,平均宽5.2km,平均水深45m,最深处位于狮子山脚下,最浅处在左所岛以南。80年代以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丽江水文站、云南省地理所先后对泸沽湖水质进行化验,确认其水质无基本变化。仅在局部区段因游客增加,管理不善,有人为污染现象。泸沽湖水质透明,水色为89级,透明度710m,最大水深12m,湖水矿化度低,在200mg/L左右,总硬度约为2.0mg当量/L,为弱矿化软水。PH值为8.627.7,说明该湖泊呈碱性,氧化介质环境,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也有利于进入湖体的重金属元素沉降。郭来喜先生等从天文区位、海拔高度、流域类型、湖泊成因、岩石结构、湖水质量、湖泊气候、湖泊深度、污染程度、经济发育程度等方面把该湖分成:(1)低纬度湖泊(27°4127°45N); (2)高原型湖泊(海拔2690m);(3)外流型湖泊(属雅砻江水系);(4)断陷型湖泊(盐源永宁、宁蒗宾川断裂汇合处);(5)半溶岩湖泊(位于二叠纪灰岩区);(6)微碱性软水湖(PH值为7.78.62);(7)温带高原湖泊(年均温12.8);(8)深水型湖泊(平均水深45m);(9)贫营养湖泊(生物耗养量很低);(10)待开发湖泊(湖水基本未利用)2、水生植物子系统泸沽湖水生植物丰富且保存完好。按生活型,可把它们分为挺水、浮水和沉水三种群落类型,其在湖泊不同水域组成连续的同心圆分布带。3、水生动物子系统(1)泸沽湖盛产高原冷水湖特有的裂腹鱼即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及小口裂腹鱼。由于生活习性、繁殖规模及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分布上 的差异,三种裂腹鱼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均有不同的区域。(2)湖区是鹤类和其它水禽的良好栖息地。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黑颈鹤(Grus nigricouis)与白鹤(Grus Leuco-geranus),以草海(沼泽)为主要栖息觅食地,每年10月迁入,翌年3月离湖北迁。据统计,1983年冬共有54只黑颈鹤到湖区栖息觅食,此外来湖区越冬的还有红头潜鸭 (Aythya ferina)、赤麻鸭(Tadorna terruginea)、斑头雁(Anser indicus)等10多种其它候鸟,其中赤麻鸭数量最多,最大的群体达300只,成为该地自然生态系统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二)稳定的山地生态系统1、植物子系统泸沽湖的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之丰富在全国高原湖泊中是少见的。据统计,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37种,隶属25属, 19科。其中沉水植物17种,主要是:金鱼藻、狐尾藻、红线草、大茨藻、亮叶眼子菜、波叶海菜花等;浮水植物16种,主要是:细果野菱、青萍、鸭子草;挺水植物14种,主要有:芦苇、菖蒲、茭白、水葱、野慈菇、两楼翘柒等。等14种水生植物。以波叶海菜花为主组成泸沽湖特有沉水植物群落类型,是该湖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泸沽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2、动物子系统泸沽湖区降水充沛,森林茂盛。适应本地环境的动物主要有黑熊、金钱豹(Panthera Par-dus)、猕猴(Macaca Mulatta)、麝(Moschus spp)、丛林猫(Felis chaus)、穿山甲(Manis Pen-tadectyla)、斑羚(Maemorhedus goral)、以及两栖类的虎斑蛙等。以上各种动物,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范畴。(三)开发潜力泸沽湖深藏于横断山脉腹地,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与外界的物质、文化信息交流程度低,其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生态平衡相对稳定。半封闭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自己的水生动、植物种类,组成了特殊的水生及动、植物区系,使得泸沽湖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1、由于温带高原深水湖和特有的水生及动、植物的存在,是湖泊学家,生物、生态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又因它处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在探讨湖泊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方面有重大的科学价值。2、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泸沽湖具有洁静的水体和优美的环境,并且保存完整的母系大家庭和走访婚的母系文化,适宜开展高品位生态旅游和文化访古旅游。3、充分利用该湖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养鱼。三、泸沽湖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干旱、来水减少等原因,九大高原湖泊中主要污染指标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部分较上年有所上升。2010年三季度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状况湖 泊 水域 功能 水质综 合评价 透明度 (米) 营养状 态指数 主要污染指标 污 染 程 度 滇池草海 > 0.73 71.13 BOD5、氨氮、总氮、总磷 重度污染 滇池外海 > 0.32 71.03 高锰酸盐指数、总氮 重度污染 阳宗海 1.98 46.07 重度污染 洱 海 1.49 43.07 溶解氧、总氮、总磷 良 抚仙湖 4.91 18.73 优 星云湖 > 0.49 71 总磷 重度污染 杞麓湖 > 0.50 67.07 总氮 重度污染 程 海 1.97 40.07 良 泸沽湖 10.2 17.1 优 异龙湖 > 0.22 82.17 高锰酸盐指数、BOD5、总磷、总氮 重度污染 注:1、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数据为准2009年1月2010年11月泸沽湖水质调查表 湖泊名称综合类别主要污染物营养状况功能类别时间泸沽湖 I 断流 I 2010年-11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10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9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8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6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5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4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10年-3月泸沽湖 II 溶解氧 贫营养 I 2010年-2月泸沽湖 II 溶解氧 贫营养 I 2010年-1月湖泊名称综合类别主要污染物营养状况功能类别时间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12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11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10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9月 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8月 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7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6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5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4月 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3月泸沽湖 I 贫营养 I 2009年-2月泸沽湖 II 溶解氧 贫营养 I 2009年-1月(一)传统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摩梭人的房屋为“木楞房”,全部由木头建造而成,原来一幢摩梭人传统的“木楞房”,只需30m3木材,现在盖一幢两层的木楞房旅店(68间),则要木材约80m3,除此之外烧柴和篝火晚会也需要大量的木材。解放初期泸沽湖周围被原始森林包围着,现在泸沽湖四周的树木大量减少,树木的砍伐导致泸沽湖每年流失的泥沙量高达200300t4。同时,泸沽湖所特有的厚唇裂腹鱼、宁蒗裂腹鱼、泸沽湖裂腹鱼,由于渔民的过渡捕捞,和外来品种麦穗鱼的引进5,使得其特有品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对水质要求严格的水生植物波叶海菜花数量也在急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二)旅游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1、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在旅游初期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加上缺乏有效地环境管理,里格村的村民开始在湖边私自修建各种家庭旅馆,甚至建到湖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湖中排放,2008年110月丽江市环境监测站对泸沽湖的监测数据表明,泸沽湖的水质仍为类,但如果不妥善解决沿湖污水的排放情况,未来类水质的标准将面临重大压力。而据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水环境问题、旅游用地、游客量增长率已成为泸沽湖景区生态安全度的主要限制因子。2、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在旅游的初期,由于没有垃圾回收的装置,旅客和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丢弃,白色污染随处可见,生活垃圾直接堆砌在马路边,这些污染跟随暴雨的冲刷一起带到湖中,给泸沽湖畔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3、面源污染日益突出19952005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农业用地的TN、TP排放量大幅下降;林地面源污染变化较小,近几年略有增加;而草地上的TN、TP排放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畜牧业增长较快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骑马服务),并且当地居民一般将马栓在草地上放养,是导致草地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近几年泸沽湖景区游客的大幅增加,使得人居用地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四、生态环境整治对策(一)总体方案自从2004年6月5日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对泸沽湖环境管理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报道后,面对社会舆论压力以及在领导重视下,政府成立了以泸沽湖落水村委会为主,市、县环保部门协助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沪沽湖旅游区垃圾清运管理办法,以里格村为例,当地政府开展了里格民族文化旅游村搬迁详细规划,根据这一规划,里格村将两大片区分别进行控制和整治。总体思路是将村落向山脚搬迁,修建摩梭民居式的新村,修建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新村与湖岸间恢复生态观光农田。而里格连堤岛则以保护为整治的基础,拆除不协调建筑,对保留建筑进行维修,从而达到恢复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形成文化展示区的目标。2005年4月里格村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综合整治致力于改变里格村紧邻湖面的现状,恢复里格村依山傍水的风貌,突出原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展现浓郁的摩梭风情,将里格村建成泸沽湖环湖文化生态旅游的示范社区。(二)具体对策1、制定村落搬迁规划在对当地所有居民进行实地考察后,制定了相应的搬迁详细规划,整体向后移搬迁80m左右,对村落里面的建筑用地、农田、果园、湿地、未利用地做了整体的规划,并重新进行了布局。新建的房屋全部采用当地的摩梭风格,确保搬迁修建后的民居及村落形态完好的原真性。并且每栋建筑物控制在两层以内(9m),面宽宜控制在18m以内,单体建筑每栋不得超过5间,每个搬迁户的绿化用地不得低于30%,必须设立35m3的三级砖砌化粪池。通过制定详细的搬迁规划,当地政府统一管理,严格要求,落实到搬迁的每个具体环节,使得搬迁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2、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村落搬迁后建成了沿村落步行游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打跳场、电信、电力管线等基础设施。沿村的步行游路采用当地青石板铺砌。停车场车位划分采用种植树木的方法进行划分。电信每户1线,采用穿管埋地敷设。高压线直接由架空线引下,低压线路采用电缆穿管埋地敷设。村中种以滇杨、滇玉兰、圆柏等树种,而灌木有蔷薇、月季、青刺等。通过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落的旅游环境,为游客带来了便利。3、修复湖岸带完善了沿湖岸带的绿化,绿化树种选择当地常绿树种为主,辅以灌木,草本花卉。沿湖树种以垂柳为主,辅以原生灌木。湖边的路面用青石板铺砌,与水体相连的岸堤全部铺上碎石,使岸边的水体变得清澈透明。4、修建自然湿地在进行村落搬迁后,调整了用地结构,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湿地。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出尾水也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材料(如芦苇)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下方修建人工湿地,利用地势将出水引入湿地中,该人工湿地一方面可以对出水做深度处理,防止出水任意排放带来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也美化了当地的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5、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为了解决旅客在旅游时的垃圾丢放问题,按50m的间隔在村前道路、步行游路、沙滩、栈道及广场、停车场、游船码头等处设置垃圾筒。在家庭旅馆中,对旅客的丢弃的水瓶进行集中存放,村民将水瓶卖出换成煤,减少对木材的砍伐。在停车场建立了小型垃圾转运站,同时修建了4.93hm2的垃圾填埋场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并且规划在停车场、中心广场、游船码头等设置公厕。6、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为了保护里格村落沿湖的水质,在村落内修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分为村民家用化粪池、污水收集池、污水提升管道、污水处理厂、生态滤渠、湖滨湿地共6个部分。通过对里格村的污水来源和组成进行分析后,采用了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该工艺由曝气转刷、上下两层沟道及沉淀区组成。氧化沟的上层为好氧区,下层为缺氧区,其沉淀池建于氧化沟的一端,对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流态无任何影响,且实现了污泥的自动回流。该工艺对COD的除去率能到达95%,BOD5达到98%,其占地面积少,较常规氧化沟节省面积50%。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行操作简便节省能量,投资少,操作方便,适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城镇及小区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