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课件.ppt
消毒供应规范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2016.7,内容,市卫计委县级及基层医疗机构检查通知2规1标关键点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注意点湿包的原因,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实施方案,消毒供应中心职能及分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工作区:去污区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无菌物品存放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a)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工作区域设计与材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a)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应设实际屏障。b)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c)缓冲间(带)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内不应设洗手池。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e)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与墙面踢脚及所有阴角均应为弧形设计;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水安全型;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污水应集中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CSSD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并为其学习、交流创造条件。c)对CSSD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d)发生可疑医疗器械所致的医源性感染时,组织、协调CSSD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e)对CSSD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CSSD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g)保证CSSD的水、电、压缩空气及蒸汽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h)定期对CSSD所使用的各类数字登记表如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校验,并记录备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所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灭菌。4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4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规定。4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包装方法及材料,5781 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 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5782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其清洗消毒应符合本标准。5783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5784 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封包要求,5791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5792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5793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柜包装袋封口处2.5cm。5794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和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5795 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5796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灭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装载:,a)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b)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c)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d)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e)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f)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8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58143按以下要求进行进行灭菌操作:a)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b)灭菌过程的监测应符合WS3103中相关规定。58144 无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行卸载:a)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b)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污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灭菌注意事项,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运输时避免污染;4h内使用,不能储存。灭菌物品包体积不应超过10cm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应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应超过1.3cm,装载高度不应超过灭菌器内腔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灭菌时不应与灭菌器内腔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灭菌器。残留环氧乙烷排放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设置专用的排气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灭菌后的通风换气。环氧乙烷灭菌器及气瓶或气罐应远离火源和静电。气罐不应存放在冰箱中。低温等离子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剂类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储存,591 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592 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593 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594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5951 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WS310.1的规定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5952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611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612 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613 注意事项6131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6132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 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再常规进行处理。63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科室质量管理要求,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设备的检测与验证: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b)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定期抽查 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 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 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质量的监测,湿热消毒: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果应符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的要求。化学消毒 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 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灭菌质量的监测,441通用要求441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41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441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441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4415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441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化学监测法44221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旋转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44222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法44231 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44232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44233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442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44235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B-D试验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连续监测要求,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 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 18278 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低温灭菌的监测,通用要求 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4443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44431 物理监测法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44432 化学监测法 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44433 生物监测法 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51 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a)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b)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并存档。52 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53 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灭菌标识的要求,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542 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55 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551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同时应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552 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553 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该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554 应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主要依靠过氧化氢气体在适宜浓度、适宜温度和作用时间的情况下依靠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达到灭菌目的。,过氧化氢,用量:多则效果好,但副作用大。加入量的准确性和可控能力是衡量灭菌系统好坏的因素之一。浓度与纯度:高则效果好,但受法规和技术限制。突破了此限制的产品多具有较好的灭菌能力。保证注入过氧化氢浓度稳定的能力是衡量灭菌系统好坏的因素之一。鉴于过氧化氢是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卫生部对此在按消毒剂正在实行卫生许可,灭菌器-灭菌程序,包括预热、排气、过氧化氢注入与热空气的注入、再排气与等离子化等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灭菌效果。过氧化氢注入与热空气的注入这一环节是最关键环节。灭菌在此程序发生,为此时间多在6分钟以上。,灭菌器-排气因素,真空度:越低越有利于过氧化氢的雾化,扩散,越有利于细长管腔的灭菌抽真空的速率:越慢越有利于细小管腔空气的排出,有利于灭菌。,灭菌器-温度因素,加热圈多在腔壁外缠绕,通过腔壁传到腔体。温度探头多紧临腔壁内侧,温度设定多在65以内。温度的设定:越高,灭菌效果越好。但需要考虑被灭菌器械的温度耐受范围。预热情况:灭菌器需要预热。预热越充分灭菌越有保障。管壁热传到能力:传导越快,越有利于腔体温度在排气后快速复温,有利于灭菌。选用传热能力强的材质作为腔壁材料是衡量灭菌系统好坏的要素之一。管壁热传导的均匀性也影响灭菌效果。对器械干燥度的监测根本原因是水分在真空过程中会首先蒸发带走大量热量,降低灭菌对象的温度,影响灭菌,灭菌对象,材质:一些 吸附过氧化氢的物质如纸、棉线、液体、粉剂等不利于灭菌;一些阻碍过氧化氢穿透的材料如油剂不能被灭菌;一些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材质如某些金属不利于灭菌,对不锈钢管腔的灭菌能力明显低于特富龙。形状:细长管腔、复杂器械不利于过氧化氢气体穿透,不利于灭菌。污染状况: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各种离子如 钙、镁、钠、铁、氯离子等影响灭菌效果。(等离子体本身也是通过其离子的特性分解过氧化氢)包装放置情况:应有利于过氧化氢穿透。,质量控制,鉴于过氧化氢易分解,少残留,一般不进行残留量监测,但鉴于其灭菌效果影响因素多,需要进行灭菌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过程控制,彻底清洗、充分干燥 合理包装、摆放 选择合适的灭菌对象 选择有原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选择质量更可靠的产品 按说明书规定的程序操作,监测控制电压、电流、真空度、管壁温度、各段作用时间等参数 注意过氧化氢用量和浓度的准确性,结果控制-监测问题,灭菌结果是无法直接判定的,需要通过灭菌效果指示物进行间接的判定。等离子体强度还没有简便可行的方法。指示物不能反应灭菌对象的特点和污染物的状况。目前有化学指示物和生物指示物供选择,化学指示物,目前还只有1类指示卡,只能指示经过了灭菌过程,不能指示灭菌参数和灭菌效果。已有4类卡、5类卡进行安全性评价,开始投放市场。鉴于不同厂家的灭菌参数不同,4类化学指示物还不能通用。应该放在最难灭菌的部位,鉴于灭菌器械中管腔多,应考虑管腔PCD。,生物指示物,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抗力较高,可作为指示物;芽孢的抗力应该符合要求,应该是专用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指示物应该放在最难灭菌的部位,或使用PCD 生物指示物在不同的器械之间可以通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和评价要求GB/T30690201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small steam sterilizer 容积不超过60L的压力蒸汽灭菌器。B类灭菌周期 type B of sterilization cycles 适用于灭菌有包装或无包装负载(实心负载、中空负载和多孔负载等)的周期。N类灭菌周期 type N of sterilization cycles 仅用于灭菌无包装实心固体负载的周期。S类灭菌周期 type S of sterilization cycles 用于灭菌生产厂家规定的特殊负载的周期,包括无包装的实心固体负载和至少以下一种负载:多孔负载,小量多孔条状物,中空负载,单包装物品和多层包装负载。,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管腔型灭菌过程验证装置 process challenge device forhollow instrument load 管腔内直径2mm,内部无连接点,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用于监测管腔型器械的灭菌过程验证装置。,分类与用途,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利用重力置换的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的冷空气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适用于耐高温高湿物品的灭菌,首选用于微生物培养物、液体、药品、实验室废物和无孔物品的处理,不能用于油类和粉剂的灭菌。.预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利用机械抽真空的原理,使灭菌器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适用管腔物品、多孔物品和纺织品等耐高温高湿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液体、油类和粉剂的灭菌。.正压脉动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利用脉动蒸汽冲压置换的原理,在大气压以上,用饱和蒸汽反复交替冲压,通过压力差将冷空气排出,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适用于不含管腔的固体物品及特定管腔、多孔物品的灭菌。用于特定管腔、多孔,验证,验证原则每年应对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参数、灭菌效果和排气口生物安全性进行验证。针对不同类型灭菌周期,选择相应灭菌负载类型进行验证。B类灭菌周期用相应的管腔型PCD进行验证,N类灭菌周期用裸露实体进行验证,S类灭菌周期,根据其灭菌负载类型,选择相对应的负载进行验证,灭菌参数的验证,验证方法将温度测定仪放入灭菌器,每层设定3个点,各层间按对角线布点;将一个压力测定仪放入灭菌器底部中心;再放入模拟的常规处理物品至满载。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温度测定仪和压力测定仪,读取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的实测值。评价指标具体要求如下:整个灭菌循环中,灭菌温度范围的实测值不低于设定值,且不高于设定值3,灭菌室内任意2点差值不得超过2;实测压力范围应与实测温度范围相对应;灭菌时间实测值不低于设定值,且不超过设定值的10%;符合a)c)3项要求,则为合格;3项中任意1不符合要求,则为不合格。,生物验证,生物测试包的制备生物验证用指示菌为嗜热脂肪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7953或SSIK31)芽胞。生物测试物包根据不同灭菌负载分别制备,制备方法如下:灭菌无包装裸露物品时,将生物指示物装入压力蒸汽灭菌专用纸塑包装袋中,即为生物测试包;灭菌有包装物品时,选取该灭菌程序下,常规处理物品包中最难灭菌的物品包,将生物指示物放入包中心,即为生物测试包;灭菌管腔型物品时,选择相应管腔型PCD将其制备成生物PCD,即为生物测试包;灭菌特殊物品时,按照不同负载类型选择相对应的负载制备生物测试包。生物验证方法 灭菌器每层中间、排气口和近灭菌器门处各放置一个生物测试包,在灭菌器内放入模拟的常规处理物品至满载。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生物测试包中的生物指示物,经 562培养 7d,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同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并设阳性对照。生物评价指标 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评价,按要求培养至规定时间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颜色变化均符合产品说明书规定,则本次灭菌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日常监测,B-D试验监测方法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一般不必进行B-D试验,如进行B-D试验,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在空载条件下,将B-D测试物放于灭菌器内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柜内除测试物外无任何物品,经过B-D测试循环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评价指标 B-D测试纸均匀一致(完全均匀)变色,则为合格;B-D测试纸变色不均匀,则为不合格,应检查B-D试验失败原因,直至B-D试验通过后,该灭菌器方能再次使用。,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方法每一待灭菌物品表面均应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包装袋有化学指示色块的除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实验室在灭菌物品时可不采用化学指示胶带。评价指标化学指示胶带均变色达标,则为合格;变色不达标,则为不合格,本批灭菌物品不能使用,应重新灭菌,且重新检测或对灭菌器进行检修,化学指示卡(剂),监测方法 将化学指示卡(剂)放入每一待灭菌包中心,若无物品包则放入灭菌器较难灭菌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剂),观察其颜色及性状的变化。实验室在灭菌物品时可不采用化学指示卡(剂),若使用化学指示卡(剂),则将化学指示卡(剂)放入灭菌器最难灭菌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剂),观察其颜色及性状的变化。评价指标 化学指示卡(剂)均变色达标,则为合格;变色不达标,则为不合格,本批灭菌物品不能使用,应重新灭菌,且重新检测或对灭,生物监测,监测方法根据灭菌对象的性质确定监测频率,可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具体监测方法如下:B类灭菌周期将生物指示物放入最难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物品包放入灭菌器最难灭菌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生物指示物,培养后观察其颜色变化;N类灭菌周期宜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将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放入灭菌器最难灭菌部位;若使用菌片,则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专用纸塑包装袋进行包装后放入灭菌器最难灭菌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生物指示物,培养后观察其颜色变化;S类灭菌周期根据其灭菌负载类型,将生物指示物放入相应的负载中,然后放入灭菌器最难灭菌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生物指示物,培养后观察其颜色变化。,关于快速灭菌程序与快速灭菌器,关于湿包,1.湿包的概念湿包:在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和适当冷却后,出现的含水量超过6%的任何灭菌包均视为湿包。2.主要原因是潮湿灭菌包内由于虹吸原理使外界微生物进入无菌包提供“液体通道”,包外潮湿又使所具有的防微生物污染的屏障被穿透,因此湿包视为被污染。3.湿包形成的原理:蒸汽灭菌时当液态水被加热到100度时,此时液态的水和水蒸气具有相同的温度,但蒸汽中含有的热能比液态水多,当其遇冷形成液态冷凝水,若冷凝水未从灭菌物品中完全蒸发,湿包将会发生。,4.湿包的判断方法:有以下情况之一均视为湿包:消毒包外有水滴,触摸包布有潮湿感;固定的化学指示胶带有水痕迹;消毒包内有水滴;消毒包内有被吸收的水分,被吸收的水分是指盆具和器械盘垫的吸水巾吸收的细小水分,通常只在打开消毒包后检查触摸吸水巾时才发现,这部分水分可通过蒸发和再冷凝穿过包裹布。,湿包的常见原因:蒸汽发生器及排水管道的原因,蒸汽发生器出现故障后,蒸汽不稳定,蒸汽压力不足每平方米3-4 kg,蒸汽分离器或者隔水系统出现故障,蒸汽排出不畅或管路堵塞影响冷凝水排放,残留的蒸汽在柜内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导致湿包;包装灭菌前器械潮湿状态,物品或器械在包装前潮湿,导致灭菌、干燥困难;,包装不规范,包装器械和盘打包时盘盆之间未有吸水巾分隔或金属器械件数过多,产生的冷凝水多不宜汽化。灭菌包过大过重,棉质品包装过紧。消毒员装载错误,包与包之间摆放过密没有空隙,金属物品装于灭菌柜上层,冷凝水滴湿下层敷料包,灭菌柜装载容量90%致使柜内空气流通不畅,不能彻底抽去湿气,灭菌物品贴在灭菌柜壁上冷水沾湿消毒包所致;冷却方法不正确,冷却时间不足,灭菌完毕后,马上打开门,柜内物品突然与外界大量冷空气接触,强烈温差产生大量冷凝水,可导致湿包,有时需要连续使用灭菌柜时,为了赶时间进行下一轮灭菌循环,会出现未等灭菌柜内物品完全冷却而卸载的情况,导致湿包。,湿包的预防措施:定期维护蒸汽发生器和灭菌器,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保持排水管路通畅;金属器械及棉制品应清洁干燥,包装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置待灭菌包的托架及蓝筐应干净、干燥;按规范正确包装:待灭菌物品包装前应充分干燥;盆、盘、碗类器皿宜单独包装,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器皿之间应隔开;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器皿应开盖;灭菌包体积不宜超过30cm30cm50cm,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不宜超过5kg。,供应室消毒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要求装载、卸载:装载时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柜的内壁及门,各灭菌包之间相隔2.5cm,利于灭菌蒸汽的穿透,消毒物品离消毒柜底6cm以上。最上层灭菌包距灭菌柜顶部相隔7.5cm。盘、盆、碗类稍向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类包竖立,不同类物品灭菌时,金属类器械包放下层,纺织类包放上层,大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纸塑包装物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同面向同一方向,并垂直放置。卸载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湿包及指示条不合格,严禁发放。适当延长干燥时间,压力灭菌器出厂已设定好干燥时间,但干燥时间随着实际应用情况的变化,会出现因干燥时间不足而导致湿包现象,因此,脉动真空灭菌器延长干燥时间3-5分钟。,灭菌后卸载要求,一个灭菌周期结束后,灭菌物品温度很高,仍然有一些蒸汽存在包中,如果这时打开灭菌柜的门,空气中的微生物也会通过包装材料而污染这些物品,如果包是干燥的,能阻止这些污染的发生,因此灭菌结束后要让无菌包在灭菌车上彻底冷却后方可卸下,冷却时间应30 分钟。正确的冷却方法是保证减少湿包的重要因素。储存灭菌物品的周围温度24C以下,相对湿度70%,因为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湿包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建立湿包登记制度认真登记每一次发生湿包的情况,查找原因,全面总结以避免湿包的发生。,SIFIC官微,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