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1 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可接受性评价课件.ppt
1,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秀明,实验 41 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可接受性评价,2,实验目的,通过对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和不正确度进行评估,所得数据点画在Westgard方法性能决定图上,此点称为操作性能点(operating point),代表检测系统的总误差水平,根据该点在图上的位置与要求的允许总误差(TEa)作比较,判断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可否接受。,3,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和保养计划等的组合。选择性能良好的检测系统是保证病人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随着自建检测系统的推广,新组合的各个项目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都需进行全面评价,用数据证明其分析性能能够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研究背景,4,不精密度(CV%)评价,不正确度(Bias)评价,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判断,实验方案,5,不精密度(CV%)评价,6,建议使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即原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文件有:EP5-A2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批准指南(第二版)EP15-A2文件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试验批准指南(第二版)。,实验设计,7,EP5-A2方案 采用2220的实验方法,即每天检测2批实验样品,批间相隔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批重复检测2次,共进行20天,获得80个有效数据。实验者将实验进行完毕获得足够数据后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到批内、批间、日间以及总不精密度。,实验设计,8,实验室自建检测系统厂家新建立的检测系统研究者新开发的检验方法精密度性能的评估。,实验设计,EP5-A2方案的主要作用,9,仪器熟悉阶段,方法熟悉阶段(正式实验开始),初步的精密度评价,后续实验阶段(正式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实验方案,10,EP15-A2方案,实验设计,如果批内标准差2/3总的标准差,每天分析1个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如果批内标准差2/3总的标准差,每天分析1个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连续3天;如果批内标准差与总的标准差相对关系未知,每天分析1个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EP15-A2方案主要作用,配套检测系统厂家声明的精密度性能的核实。,返回本实验目录,11,不正确度(Bias)评价,12,建议使用 CLSI/NCCLS推荐的方法,文件有:(1)EP9-A2用患者样品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二版)(2)EP15-A2文件。,实验设计,13,EP9-A2方案,实验设计,评价同一检验项目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偏倚,并确定其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EP9-A2方案主要作用,每天检测8个标本,每个标本重复测定两次,至少进行5天,每种方法至少获得80个有效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或分部残差法来计算预期偏倚,并与允许偏倚比较,来判断分析方法间的偏倚是否可以接受。,14,EP9-A2方法学比对实验流程,15,EP15-A2方案,实验设计,EP15-A2方案主要作用,(1)确认和验证厂商声明的性能(2)获得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特征。,提供了两种程序来核实正确度。,(1)用病人标本进行方法学比对,类似于EP9-A2文件,但实验时间、标本数量、重复次数以及统计学处理等较前者简单;(2)通过检测定值的参考物质来计算回收率,判断是否与厂家声明或其它规定的性能要求一致。,16,第三方提供已定值物质,厂家提供指控物,能力对比试验参考物,室间质评物,定值参考物,新鲜冰冻人血清,定值参考物来源,实验设计,17,参考物正确度核实程序,选择适合该方法最易获得的材料。最少要求测定2个水平,且能代表该 方法的最低和最高测量范围。使用前应充分混匀分析物,用实验 方法重复测定2次。将结果与设定要求进行比较。,实验设计,返回本实验目录,18,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判断,19,确定允许总误差(TEa)该法规对常用80余个检验项目的允许总误差进行了规定,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地区以此为实验室的最低质量指标,评估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也可使用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总误差。,实验设计,TEa1/4(参考值上限参考值下限)/参考值均值100%,推荐计算公式,20,绘制方法性能决定图,实验设计,21,图中设定允许总误差为10%;纵坐标为不正确度,从0到TEa;横坐标为不精密度,从0到1/2TEa。图中连接0、TEa点和1/2TEa、0点的直线是 偏倚%+2CV线;连接0、TEa 点和1/3TEa、0点的直线是 偏倚%+3CV线;连接0、TEa点和1/4TEa、0点的直线是 偏倚%+4CV线。,实验设计,22,不精密度评价技术,实验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实验样品的选择要具代表性,注意排除基质效应,最理想是使用病人新鲜血清标本,次选选用稳定的、血清基质的质控物。整个评价过程应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品。实验标本尽可能选择与临床标本类似的基质。如果是核实实验尽可能选择与厂商声明性能相近的浓度或接近“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离群值的检验等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23,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不正确度评价技术,在通过方法学比对评估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的偏倚时,实验标本的的选择至关重要。标本浓度应在有临床意义的范围内,参考区间以外的标本数应不低于实验标本数的50%。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都处于良好的质量控制之下。同样,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离群值的检验等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24,Westgard方法性能决定图的应用,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实验室应合理设置允许总误差范围,以确定方法性能决定图的纵坐标和横坐标。通常将总不精密度和不正确度结合在一起作为操作性能点,点画在坐标图中,根据该点在图中的位置判断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可接受性。,25,若操作性能点位于不符合要求性能区,说明方法的总误差水平超过了TEa要求,方法性能不可接受;若操作性能点位于临界性能区,说明方法的总误差小于偏倚%+2CV水平,方法性能属临界水平;若操作性能点位于良好性能区,说明方法的总误差小于偏倚%+3CV水平,方法性能属良好;若操作性能点位于优秀性能区,说明方法的总误差小于偏倚%+4CV水平,方法性能属优秀。,预期结果与评价,26,若某一检验项目的检测系统其分析性能为临界水平,提示这一项目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应用,特别注意预防性保养,小心地监视仪器性能,使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等措施,它们的分析性能可以接受;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处于良好水平,提示这些分析系统的性能一般可以接受,但需要较好的预防性保养,使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等,才能保证要求的质量;,预期结果与评价,27,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处于优秀水平,说明它们的分析性能完全可以接受,通常使用简单的质量控制方法如13S规则便能很好地控制其质量。对于分析性能不可接受的检测系统,必须认真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换新的检测系统。,预期结果与评价,返回本实验目录,28,返回总目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