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doc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概念转化:还原剂 氧化剂 物 质 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具有氧化性(性质) 元素化合价降低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性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元素失电子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同时发生 电子转移 变价相等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恰相反;1、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这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3、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ne-2、双线桥法(了解):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得 ne-失 e-三、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一)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1、氧化剂(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3)高价态金属阳离子:(4)能电离出H+的物质:(5)其他:2、还原剂(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2)某些非金属单质:(3)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4)其他:单质S、Sn2+盐、浓盐酸、NH3等(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判断方法(两种题型考法)1、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1)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强调顺序)(2)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2+)如氧化性:2、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1)单质的氧化性:(2)离子的还原性:3、通过元素周期表判断4、通过化学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简记为:左>右。5、通过相近的反应判断如由,可得出氧化性:6、有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如卤素单质按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反应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则可得出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2+2H2O=4HF+O2C2AgNO3+Na2CO3=2NaNO3+Ag2CO3 2下列变化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FeFeSO4 BCu(NO3)2CuCPP2O5 DNaClAgCl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实现下列反应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AHClCaCl2 BHClH2CHClCl2 DHClCO25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Mg变为MgO时化合价升高,因此Mg在该反应中应中作还原剂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反应中锰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能造福于人类6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7在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8.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B. Zn2+ C. Fe2+ D.HCl 9.下列各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 A. C+ H2O =CO+ H2 B.2 H2O= 2 H2+ O2C. Na2O + H2O =2NaOH D.CuO+ H2= Cu+ H2O 10、对C+CO2=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O2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按照方程式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411、已知反应CL2+H2O=HCL+HCLO,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CL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2C、按照方程式进行,氧化剂失电子1 mol D、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2.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C S K2S KNO3 N2A、 B、 C、 D、13.在H2SO3+2 H2S=3 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2 D.3:214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3S2- +14H+ =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615.已知:Ni+CuSO4=NiSO4+Cu Cu+2AgNO3=Cu(NO3)2+2A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 >Cu2+ >Ag+ C.还原性:Ni<Cu<Ag D.氧化性:Ni2+ <Cu2+ <Ag+16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l2 + 2KBr = 2KCl + Br2 H2S + Cl2 = S+ 2HCl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MnO2+ 4HCl = MnCl2 + Cl2+ 2H2O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2H2S + SO2 = 3S + 2H2O Cl2 + H2O = HCl + HClO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2Al + 6H+ = 2Al3+ + 3H2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17在2KClO3 = 2KCl + 3O2的反应中,氯元素从_ 价变为_价,发生_ 反应;氧化剂是_ ,还原剂是_。电子从_ _元素转移给_元素,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1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其特征是_。物质中的某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时,反应结果该元素的化合价_,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物质中某元素被还原时,它发生了_反应,_电子,结果化合价_,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19在Cu2+、Fe2+、Al3+、Fe、Cl2、Cl-、S2-、S八种粒子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_,只具有还原性的是_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_ 。1.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原子离子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电性不带电带电荷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联系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3、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4.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5.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6. a.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b.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d.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e.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f.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g.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 子离 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显负电符 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相互转化得到电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失去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h.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2个钠离子:2Nai.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7.、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离子间能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SO42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 CO32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 S2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 OH与Mg2+、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 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AlO2+HCO3+H2O=Al(OH)3+CO32(2)离子间能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HCO3、SO32、HSO3、S2、HS等不能共存;(3)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H+与OH、AlO2、SiO32、ClO、F、PO43、HPO42、H2PO4、CH3COO、C6H5O等不能大量共存; OH与H+、NH4+、HCO3、HSO3、HS、H2PO4、HPO42等不能大量共存;8.、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在酸性条件下 NO3与I、Br、Fe2+、S2、HS、SO32、HSO3等不能共存; S2与SO32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MnO4与I、Br、Cl、S2、HS、SO32、HSO3、Fe2+等不能共存; ClO与Fe2+、I、S2、HS、SO32、HSO3等不能共存;(2)Fe2+与S2、HS、SO32、HSO3、I等不能共存;9、离子间能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Fe3+与SCN、C6H5O不能共存;(2)Ag+与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10、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1)Al3+与AlO2、HCO3、CO32、HS、S2、SO32、HSO3、SiO32、ClO、C6H5O等不能共存;(2)Fe3+与AlO2、HCO3、CO32、SiO32、ClO等不能共存;(3)NH4+与AlO2、SiO32等不能共存;11.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OH- ,弱酸根离子如:CO32- 、SO32-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等12.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H+,弱碱阳离子如:Cu2+ 、Fe3+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 等1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HCO3- 、HS- 等14.有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Cu2+,Fe2+,Fe3+,MnO4-均是有色离子 二价和三价铁离子 MnO4-、是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它与S2-、SO32-等强还原性离子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铜离子不能跟氢氧根等共存15.铝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碳酸根16.偏铝酸根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ALO2-不能和能水解产生H+的弱碱阳离子大量共存,否则会产生AL(OH)3沉淀。弱碱阳离子水解产生的酸性不足以溶解产生的AL(OH)3。H+ + ALO2- +H2O=AL(OH)3, ALO2不能和少量H+共存,大量可以,因为大量H+可以溶解AL(OH)3。17.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 三价铁离子会和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18.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S2-、I-等等 Fe3+和S2-不能共存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铁离子有一定的氧化性,硫离子处于最低价态,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两者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和亚铁离子19.亚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HNO3-3Fe2+4H+ +NO3-=3Fe3+2H2O+NO,Fe2+被NO3-氧化成Fe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像8,9题因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更多的例子:强氧化性的:MnO4-,ClO-,Fe3+,MnO4(2-),CrO4-(重铬酸根离子),等等较强还原性的:Ag+,Fe2+,S2-,Cu2+,I-,等等,这些与上面的结合都会反应(两个铁结合的除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一般是:20.溶液里的离子间能够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21.弱碱的金属阳离子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NH4、Fe3+、Cu2、Al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22.弱酸根的阴离子不能存于强酸溶液中,如碳酸根、醋酸根、硫离子、偏铝酸根、次氯酸根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23.弱酸的酸式酸根,既不能存在于强酸溶液中,也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碳酸氢根、硫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等既不能与氢离子共存,也不能与氢氧根共存。24.水解显酸性的离子与水解显碱性的离子一般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铝离子不能与偏铝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硫离子等阴离子大量共存。25.两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在强酸溶液中二价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不能与高锰酸根、硝酸根等离子大量共存。26.两种离子相遇生成稳定的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大量共存。27.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概念关键在理解,并不能说明实质。离子方程式有其书写规则,并不是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写离子方程式时由于醋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式。) 意义:1.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2.表示同一类型离子反应 28.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Ca(OH)2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Ca(OH)2用分子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书写离子式。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看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9.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规律:1.依据四原则 (1)客观事实原则 如2Fe + 6H+ = 2Fe3+ + 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 + 2H+ = Fe2+ + H2。 (2)质量守恒原则 如Na + H20 =Na+ +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电荷守恒原则 如Fe3+ + Cu = Fe2+ + 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 + Cu2+。 (4)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 SO4- + Ba2+ + OH- = BaSO4 + 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 + Ba2+ + 2OH- =BaSO4 + 2H2O。 2.看拆分正误 (1)能拆分的物质 如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 和HCO3-。应为:HCO3- + H+ =CO2 + H2O。 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HCl)、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等强电解质 (2)不能拆分的物质 如Cl2 + H2O 2H+ + Cl- + ClO-,错在将弱酸HClO改写成了H+ 和 ClO-。应为:Cl2 + H2O = H+ + Cl- + HClo。 可见不可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弱酸(如氢硫酸H2S)、弱碱(如氢氧化镁Mg(OH)2、一水合氨NH3H2O)、少数可溶性盐(如氯化亚汞HgCl2)、沉淀(CaCO3、AgCl、Cu(OH)2等)、气体(CO2、H2等)和水 3.分析量的关系 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HCO3- + Ca2+ + OH- =CaCO3 + H2O,错在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应为:2HCO3- + Ca2+ + 2OH- = CaCO3 + 2H2O +CO32-。 4.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 + SO2 + Ca2+ + 2ClO- = CaSO3 + 2HClO,错在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应为: Ca2+ + 2ClO- + SO2 + H2O = CaSO4 + H+ + Cl- + HClO。 30.易错分析:所有氧化物过氧化物统一写化学式,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但是不可拆。 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磷酸、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 31. 33种易误拆而不能拆的物质BaSO4,BaCO3,CaCO3,MgCO3,Ag2CO3 FeS,CuS Fe(OH)3,Cu(OH)2,Al(OH)3,Mg(OH)2 NH3·H2O AgCl,AgBr,AgI CH3COOH,HF,HClO,H2CO3,H2S,H2SO3 MnO2,CuO,Fe2O3,Al2O3,Na2O,Na2O2 HCO3-,HS-,HSO3-,H2PO4-,HPO4 2- 32.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a.一色-溶液颜色: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b.二性-溶液的酸,碱性:(1)在强酸性溶液中,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2)在强碱性溶液中,O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3)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c.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1)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 AlO2-+HCO3-+H2O=Al(OH)3+CO32-; (2)“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3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NH4+与CH3COO-,CO32-,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 d.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 如Ba2+与SO42-,NH4+与OH-,H+与CH3COO-等; (2)氧化还原反应 如Fe3+与I-,NO3-(H+)与Fe2+,MnO4-(H+)与Br-等;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如Al3+与HCO3-,Al3+与AlO2-等; (4)络合反应 如Fe3+与SCN-等。33、a.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所以有的物质后面没有离子符号,只要反应方程式中出现离子就可以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称为离子反应方程式b.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写、改、删、查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改:把易溶解、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删:删去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检查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关键记住:不可以改为离子的物质:难溶物(如BaSO4);难电离物(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 H2O);气体(CO2、SO2);单质(Fe、H2);氧化物(Na2O、CuO 等) c.一看清题目要求:选的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答案及所反应的两种物质是相对量多少等。二看反应能否写离子方程式:固体与固体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不是熔融态),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三看拆分是否正确:“强酸、强碱、易溶的盐”拆写成离子的形式,其他物质则仍写化学式。酸式根离子只有HSO4通常要写成SO42+H+,其他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分。微溶物的拆分:作为反应物且是澄清溶液拆成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写成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写成化学式(标“”)。四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如铜片加入氯化铁溶液中:Fe3+Cu=Cu2+Fe2+,钠加入水中:Na+H2O=Na+2OH+H2两者均有电荷不相等问题,后者还有原子个数不等的问题。五看反应物、生成物的配比是否合理: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SO42+Ba2+OH=BaSO4+H2O,方程式中Ba2+与OH的比例不符合化学式中的配比。六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写成SO42+Ba2+=BaSO4,反应物中漏了Cu2+与2OH,产物中少了Cu(OH)2。七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如:“少量”“过量”“足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方程式的影响。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需注意题给的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正确确定产物的形式。如Ca(OH)2溶液通入CO2等。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遵循“以少定多”的原则(足量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的配比要跟该物质的化学式相同,不足物质则不一定)。如NaHSO4溶液与少量Ba(HCO3)2溶液反应时:Ba2+2HCO3+2H+SO42=CO2+2H2O+BaSO4。与氧化还原能力相关的离子反应:遵守“先后规律”(氧化剂总是先把还原性强的还原剂氧化,还原剂也是类似的),如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氯气先将还原性强的Fe2+氧化,若氯气有剩余,再将Br氧化:Cl2+2Fe2+=2Cl+2Fe3+(少量氯气);3Cl2+4Br+2Fe2+=6Cl+2Fe3+2Br2(足量氯气)。八看产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是不符合反应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