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下《消化和吸收》说课ppt课件.ppt
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生物组 王娟,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法五、教学策略,七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紧接着安排“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有利于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一、教材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人体各个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些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学情分析,逻辑结构,本册书知识框架,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来,人类的起源 森林古猿人的生殖青春期发育特点,人体的营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人体的呼吸,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输血和血型人体内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与功能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的途径人粪尿的处理,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调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消化道,消化腺,食品安全,脂肪,维生素,糖类,合理营养,小肠,胃,食道,咽,口腔,人体的营养,蛋白质,水,无机盐,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知识目标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2、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学会设置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能力。情感目标: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难点,重点难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小肠结构特点,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特点。,重点,四、说教法,主要采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资料分析法,让学生在提问、设想、参与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五、教学策略,情景导入,自学展示互动达标,小组合作,课堂反馈,课堂小结,(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引出消化系统的概念。,(二)自学展示,1、消化系统是如何组成的?2、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如何?3、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顺序如何?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5.小肠有哪些特点适于营养吸收?,(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演示实验(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5)点拨归纳,1、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三)小组合作,变碎,变湿润,牙的切碎舌的推动、搅拌,唾液,思考: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1)提出问题,学生细嚼无糖馒头,体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淀粉有甜味吗?,麦芽糖(有甜味),淀粉(无甜味),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中的什么作用?如何设置单一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混合。,(3)演示实验,(2)作出假设,思考,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 左右的温水中?,小提示,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色,各加2滴碘液,摇匀,思考,指导学生设计填写实验表格:,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淀粉在口腔开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5)点拨归纳,3、食物的消化(1)学生观看“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录像,解读课本P3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2)插入P34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解图能力。并明确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起始位置。,4、营养物质的吸收(1)阅读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大肠和小肠的特点,明确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2)观察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和大肠的内表面的结构。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小肠绒毛,皱襞,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5-6米),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壁内表面(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形成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思考,为什么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1、小肠有5 6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小肠液、胰液、胆汁等。,4、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 富的毛细血管。,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适于消化吸收,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结构特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小肠长,有环形皱襞和绒毛,有多种消化液,消化道,脂肪,蛋白质,淀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四、课堂小结,(五)课堂反馈基础练习:,1、食物中的 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为 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2、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脂肪开始消化的部分是。,综合练习:,1、在人的消化系统中,与消化、吸收功能有关的最重要的器官是()A胃 B 肝脏 C 小肠 D 大肠2、向少许花生油滴入新鲜的动物胆汁,可见花生油与胆汁充分混合后呈乳糜状;向少许花生油滴入清水,花生油漂浮在清水上面。说明胆汁()A 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 不含消化脂肪的酶C 能将脂肪乳化成小液滴 D 以上B、C都对,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和“资料分析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实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理想的生物课堂,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合作,在合作中有所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