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县某区域医院之西医就诊民众对於中医医疗服务利用情形之研究课件.ppt
高雄縣某區域醫院之西醫就診民眾對於中醫醫療服務利用情形之研究,姓名:黃淳婷、簡晉宏班級:醫務管理學系四年級A班實習機構指導老師:義大醫院 蔡易庭 管理師本系指導老師:陳芬如 教授,目錄,研究背景及動機與研究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與建議結論參考文獻,2,研究背景,個案醫院是以西醫醫療服務為主的區域醫院,其中醫門診於近幾年設立,因此為了開拓中醫服務市場,進而探討如何增進民眾對於中醫醫療服務的看法與利用情形,冀望能提升中醫服務的使用率,以拓展中醫服務市場。故本研究針對高雄縣某區域醫院之西醫就診民眾來進行中醫醫療服務利用的探討。,3,研究目的,本研究冀望能提升中醫醫療的使用率,拓展中醫醫療服務市場。以個案醫院調查其西醫醫院門診病患對中醫信念與使用行為來進行中醫醫療服務利用的探討。,4,研究目的(續),探討該院西醫就診民眾單複向求診情形。探討該西醫醫療院所病患中醫信念與使用情形。探討該院西醫就診民眾人口學特徵與中醫醫療服務利用的情形。,5,研究目的(續),探討該院西醫就診民眾中醫醫療知識與中醫醫療服務利用的情形。探討該院西醫就診民眾中醫醫療信念與中醫醫 療服務利用的情形。,6,文獻回顧與探討,本研究將文獻探討分成六部份說明:中醫醫療院所現況。民眾對中醫之需求。Andersen醫療利用模式之說明。以Rosenstock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就醫行為。民眾中醫醫療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單複向求診行為。,7,第一階段求醫行為模式,8,第二階段求醫行為模式,9,第三階段求醫行為模式,10,第四階段求醫行為模式,環境 族群特性 健康行為 結果,11,4.以Rosenstock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就醫行為,個人認知修正因素行動之可能性,12,行動線索大眾媒體宣導醫護人員所寄之明信片報章雜誌相關討論親朋好友生病之情形,研究架構,13,研究假設,1.使用中醫與未使用中醫之民眾人口學特徵有統計上顯著意義。2.民眾的健康信念(醫療信念、醫療知識)與民眾使用中醫或未使用中醫有統計上顯著意義。3.中醫醫療信念(醫療信念、醫療知識)與民眾的疾病就醫選擇有統計上顯著意義。4.民眾人口學特徵與單複向求診情形有統計上顯著意義。,14,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問卷型式採封閉式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徵共19題、健康信念包括中醫醫療知識及中醫醫療信念共20題、單複向求診情形共2題,問卷題目總計41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雄縣某區域醫院的西醫就診民眾為研究對象,抽樣方法採方便抽樣方式。統計方法 本研究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所採用的統計方法有描述性統 計、卡方檢定。,15,研究結果,研究問卷回收情形 於民國97年8月14日向高雄縣某區域醫院的130位西醫就診民眾發放問卷,並於民國97年8月22日完成問卷回收,總計回收127份問卷。資料來源 問卷內容包括:A.人口學特徵、B.單複向求診情形、C.健康信念又細分為C-1中醫醫療知識、C-2中醫醫療信念。,16,17,研究結果(續),人口學特徵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地。1.性別 2.年齡,18,研究結果(續),3.職業 4.教育程度,19,研究結果(續),5.婚姻狀況 6.居住地,研究結果(續),研究結果是將問卷內容進行描述性統計及卡方檢定,故本研究將研究結果中的重要資訊彙整如下:人口學特徵方面得知就醫民眾的主要醫療服務類型以西醫為主。需要中醫服務,以參考親友的意見占最多數。就醫資訊取得以親友推薦及家人告知占多數。,20,研究結果(續),選擇中醫場所影響因素民眾認為醫師口碑及患何種疾病為主要影響因素。適合中醫診療的疾病以體質調理及肌肉扭挫傷占多數。在同一疾病是否同時使用中西醫方面,有59.8的民眾表示會同時使用中西醫。,21,研究結果(續),健康信念方面,民眾一般以中醫常將食物分為熱性及涼性及針灸是屬於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兩者的認知最高;民眾普遍認為西醫比中醫較有科學根據及西醫治療時只針對單一部位、中醫則能調整全身。,22,建議,該院應加強中醫醫療行銷。該院可以利用社區義診或偏遠地區義診來提升中醫的名聲,以利增加門診利用率。該院中醫部門應對患者做詳盡的診療及病情解說,寓教於診療過程,以此增加民眾對中醫醫療的認識與信心及對中醫師與中醫院所的忠誠度。,23,建議(續),該院中醫可以在各時令或節慶舉行衛教活動,讓民眾對中醫有更深層的認識,並有利提升民眾求診。該院內部應該制定相關政策積極推廣中醫部門,增加中醫醫療服務利用率,提升民眾對於中醫醫療的正面看法,拓展中醫醫療服務市場。,24,建議(續),民眾認為中醫主要療效在跌打損傷及產後保養,該院醫療體系中若能採行中西醫聯診方式,強調科學與專業化中醫,讓民眾一改俗成觀念。在中醫服務前倡導衛教觀念及中醫正確信念、知識,服務中,詳細診斷病情並解說,服務後以電話、電郵或簡訊方式來關懷民眾,增加顧客回流率並口耳相傳,增加中醫門診的利用率。,25,建議(續),增加該院中醫相關服務,例如:到府做月子中心、飲食療程、腫瘤治療等,使民眾能有更多服務的選擇,有利於門診利用率提升。,26,參考文獻,陳慧珍(2006),病患選擇中醫之決策因素探討以某中醫診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雅惠(2003),以存活分析方法探討中醫醫療利用率,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偉翔(2003),新制部分負擔對中醫門診利用影響,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韓宗志(2003),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下住院病患差額負擔可行性分析以高屏地區之地區醫院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鄧振華(2002),台灣地區中醫醫療資源及民眾特質對中醫醫療服務利用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志鴻(2001),醫門診醫療服務品質的探討-以中部地區醫院中醫部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翁瑞宏(2000),全民健康保險中醫門診醫療利用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佳霙(1996),探討中部五縣市民眾的健康狀況與醫療利用間的相關研究:SF-36 健康量表的合適性,中國醫樂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嘉蕙(1993),門診利用與買藥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郭靜燕(1992),中醫求醫行為之決定因素,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27,康健壽(1991),中醫門診病人求診教學醫院中醫部或一般中醫診所的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肖琪(1991),健康保險與醫療網區域資源對醫療利用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李金鳳(1990),中西醫門診病患對傳統醫療認知、情意與行為意向之調查研究,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宜信(1993)。台灣中醫藥整合與前瞻主編。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林芸芸(1992),中西醫醫療利用型態的文獻回顧與時正研析。高雄市中醫暨中藥衛生教育推廣計畫。張珣(1988),台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高雄市中醫暨中藥衛生教育推廣計畫。林守男、劉亞豪、許鈞筑、蘇慧勳,社區民眾就醫行為及來院就醫滿意度調查以彰化市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中臺學報。施驊真、邱亨嘉、柯成國等人(2005),旗津地區癌症病患醫療資源使用情形之探討,福爾摩莎醫務管理雜誌,1(1):67-75。康翠秀、陳介甫、周碧瑟(1998),台北市北投區居民對中醫醫療的知識、信念與行為意向及其對醫療利用型態之影響,中華衛誌 17(2),80-92。吳明玲(1996),中壢市嬰幼兒使用中醫門診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衛誌15,303-18。,參考文獻(續),28,謝謝聆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