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2.doc
惠来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 谈玉湖经验,悟基层管理 年级专业: 11行政管理(秋) 教育层次: 专科 学生姓名: 学 号: 1144001484305 完成日期: 2013年8月28日 目 录第一部分、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2)第二部分、正文内容一、玉湖镇的成功经验(3)(一)玉湖镇的简要情况(3)(二)玉湖镇的行政管理(4)二、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的情况(5)(一)职能界定不够明晰(6)(二)法定职权缺失(7)(三)行政运行不科学(7)(四)公益事业停渧不前(8)三、当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理顺方法(9)(一)创新观念,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9)(二)创新机制,建设创业有为干部队伍(10)(三)创新职责,明确职权(11)(四)创新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11)(五)创新乡镇财务管理,增强凝聚力(12)(六)创新措施,深化基层行政管理改革(12)第三部分、参考文献(14)内 容 摘 要揭东县玉湖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兵,它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就,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作者发现玉湖镇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因为它的基层行政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对我国基层行政管理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否则会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这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玉湖镇的成功做法,指出我国当前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玉湖镇行政管理的成功做法对我国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理顺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基层 行政管理 借鉴 理顺 谈玉湖经验,悟基层管理真快,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就要毕业了,回顾2二年来的学习,收获真不少,我能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我国当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在行政管理上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乡镇行政管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具有执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不太适应,主要表现在:职能界定不够明晰;法定职权缺失;职能行使偏差;公共产品供给短缺;财政危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传统体制、行政环境的影响和队伍素质、法制建设的不适应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先来谈一谈玉湖镇的做法。一、玉湖镇的成功经验玉湖镇是揭东县西北部的一个农业镇,是揭阳市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镇。2011年底,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到玉湖镇考察固本强基工程和农业农村工作时,对该镇的工作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要进一步加以总结,把玉湖经验推广到粤东、粤西乃至全省。 (一)玉湖镇的简要情况玉湖镇位于揭东县西北部,与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接壤,处榕江支流北河上游两岸,南距榕城25公里,北距丰顺县城(汤坑)12公里,平面图似一叶芭蕉,东西两翼为山地,中间形成小平原,总面积134.5平方公里,山地105万亩,耕地面积4万亩。2005年总人口102550人,其中农业人口98211人,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区农业大镇。下辖浮山、东寮、詹厝、坪上、郑厝、洪厝埔、新寮、汾水、姑山、玉牌、观音山、北坑、马料堂、大坑、下坡、洋边、吴厝、林厝、湖岗、玉联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设有党(总)支部35个,党员总数2380人,是揭阳市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镇。全镇工业总产值7.9亿元,农业总产值29892万元。玉湖镇的工作能受到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的肯定,是什么原因呢?在于它有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 (二)玉湖镇的行政管理 玉湖镇的行政管理科学,得人心。早在2003年,该镇就突出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思路“四个创新”细化固本强基工程。他们的“十抓”措施很耐人寻味,即抓班长、抓班子、抓队伍、抓党员、抓服务、抓制度、抓规划、抓发展、抓管理、抓示范。这“十抓”具体到位,抓住了工作中心,干部从中受到教育,农民得到实惠,工作效率高。1、玉湖镇把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作为首要问题来抓。他们打破以往集中学习、课堂灌输的常规方式,组织镇村班子成员到广东省委固本强基示范点水石村等先进单位学习取经,开展“我向官锦初看齐”的剖析活动,自觉查找不足,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宣传发动群众上,他们打破以往张贴标语、渲染氛围的常规方式,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我为基层党建献一策”为主题的讨论活动,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发展信心。2、玉湖镇党委从拓宽选人用人入手,加强干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切实加强了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在全镇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该镇实行绩效考核,建立了共谋发展的导向机制、创先争优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约束机制,形成了一种人人比贡献、个个奋力向前的良好氛围。目前,该镇村“两委”干部中,是经济能人的有1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38人,优秀复退军人23人,占村“两委”干部总数的60。3、搭建平台,开展“三学三议三帮”活动,即“学政治理论、学政策法规、学实用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帮支部、帮党员、帮农户”。此举不但凝聚了党心,而且赢得了民心。二、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的情况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人民的心愿,是各级政府的任务和职责。作为我国最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身处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它将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这一主体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目前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策是在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这一背景下做出的,取消农业税使乡镇政府财政更加困难,以致一些乡镇政府几乎不能正常运转,而且我国又加入WTO不久,面对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现实,乡镇行政管理中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职能界定不够明晰;法定职权缺失;职能行使偏差;公共产品供给短缺;财政危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传统体制、行政环境的影响和队伍素质、法制建设的不适应等。原有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为了更好的探讨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措施,先就当前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一)职能界定不够明晰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其组织性强、政令渠道畅通、贯彻落实迅捷的优越性,但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虽然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必须“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但由于以上法律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只是原则规定,并未规定具体的职责范围、内容和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更未规定具体的职责权限。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上级政府均按“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要求乡镇政府抓好落实。只要有事发生,就有乡镇政府的责任,乡镇政府成了全能的政府。此外,县级行政机关针对农村工作作出的有关决定或政策,变动较频繁,工作弹性大,加之县级行政机关经常下派临时性任务,使得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造成不少乡镇政府职能失范,忙于应付。(二)法定职权缺失作为一级政权,乡镇的机构设置和法定职权应具备完整性和相应的自主性。但乡镇政权在实际运作中,其很多职能部门都只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各地、县级业务部门设在乡镇的派出机构一般都很多。这些权力性职能部门被从乡镇政府行政隶属关系中分离出去,必然造成乡镇政府职能被分解,拥有的行政权力和手段受到限制,在乡镇工作中造成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不协调、不配合,导致乡镇政府难以统筹安排力量而有效管理本乡镇的社会公共事务。同时,部门利益对乡镇的扩张还表现为上级主管部门不顾乡镇实际情况,大量增加人员,导致乡镇冗员过多,负担过重。这种“条条掌权、乡镇协调”的体制,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职能。(三)行政运行不科学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和内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宪法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四)公益事业停渧不前公益事业乡本是农村公益产品,镇政府是主要的供给者,这也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但由于长期以来以农补工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使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1、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全国还有很多村不通公路;在全国104. 3万公里的砂石土路面及无路面里程中,农村公路就有92. 3万公里,占88. 5%。很多地方农村公路睛通雨阻,路况差,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基本生存条件无法保障。同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的开采建设导致水土流失,引发了许多泥石流、洪涝灾害、农田被毁等问题。2、公共卫生事业停滞不前。目前农村基本医疗条件严重落后,机构凋零,设备陈旧,卫技人员短缺而且素质偏差,服务水平低下,乡、村两级卫生保健网几乎处于瓦解状态,公共卫生和各项预防保健工作难以落实。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过高的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力。3、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乡财政和农民集资,虽然近几年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来,中央和省市加大了投入,但仍然只占很小比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不少中小学的骨干教师由于工资、住房等原因,或离开教学岗位,或流向城市,师资队伍难以保证,教育质量下降。4、文化设施缺乏,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民间文化在低谷徘徊。5、农村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处于瘫痪状态。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推广力度。部分地方政府借机构改革“卸包袱”,使一些地方的推广服务部门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撤销,造成人员离岗或流失。此外,基层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转化,无法适应当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三、当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理顺方法乡镇政府,它既承担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又承担着建设新农村的各种任务。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因此,进一步完善明确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观念,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要把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作为首要问题来抓。我们要打破以往集中学习、课堂灌输的常规方式,像玉湖镇一样组织镇村班子成员到一些先进单位学习取经,开展“我向先进看齐”的剖析活动,自觉查找不足,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宣传发动群众上,要打破以往张贴标语、渲染氛围的常规方式,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我为基层党建献一策”为主题的讨论活动,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发展信心。众所周知,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一是政府决策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二是人民对政治权威的服从。对政府合法性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府管理理念,正确对待手中的公共权力,摆正自己与公众的关系,也有助于乡镇政府根据自身所处的行政生态环境出现的新变化,将计划经济的管制型管理转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型管理,由包揽一切的全能管理转变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管理,确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谋求社会公共利益。还有就是政府管理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照检查和宣传发动,使广大干群的思想取得共识,确立以党建统揽全局的观念,做到“四破四树”,即破除悲观消极、无所作为思想,树干事创业、积极向上思想;破怕苦畏难、怕负责任思想,树勇于开拓、迎难前进思想;破盲目乐观、自满松懈思想,树戒骄戒躁、精益求精思想;破空谈浮夸、敷衍塞责思想,树真抓实干、积极参与思想,从而为改善镇的行政管理打下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创新机制,建设创业有为干部队伍创新机制,建设创业有为干部队伍。镇党委要从拓宽选人用人入手,加强干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切实加强了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在乡镇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可以借鉴无缝隙政府的理念,克服乡镇政府公共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在确保乡镇政府职权完整性和相应的自主性框架内对条块体制进行改革,从体制上确保乡镇政府的统一性,解决乡镇政府有责无权、责权分离、条块不协调的问题,实现乡镇公共资源的整合。对于“条块”体制的改革要继续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的体制,强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本辖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县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下放权力,所有驻乡镇的机构在人、权、事上均按照乡镇管理,有关部门配合指导的原则进行改革,管理权以业务管理为限。实现乡镇责权统一、人权与事权一致。实行绩效考核,建立了共谋发展的导向机制、创先争优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约束机制,形成了一种人人比贡献、个个奋力向前的良好氛围。(三)创新职责,明确职权乡镇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公共安全产品、公共生活服务产品、公共生产服务产品、管理服务产品和社会发展产品等。据此,现阶段乡镇政府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能是:直接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中的公共治安、防病减灾、环境治理等,公共生活服务产品中的公共卫生,公共生产服务产品中的水利设施、公共土地、科技信息服务等,以及公共管理服务产品、社会发展产品。这些产品中有的是全国性或跨地域性的公共产品,如防病减灾、环境治理、水利设施、公共管理服务产品、社会发展产品等,中央、省、市县应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作保障,委托乡镇提供,以确保提供的有效性。(四)创新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搭建平台,开展一些如“学、议、帮”的活动,即“学政治理论、学政策法规、学实用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帮支部、帮党员、帮农户”。此举不但能凝聚党心,而且能赢得民心。以镇委党校、村党员夜校和党员电化教育室等为阵地,定期或不定期地印发农技知识小册子供党员学习,提高为民执政、为民服务能力。(五)创新乡镇财务管理,增强凝聚力作为乡镇一级的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独立的乡镇一级财政。一要完善分税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应按照“分税分级”的原则,合理划分五级财政之间的税种、收入范围和分成,让乡镇财政能够从税收中享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以增强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就目前我国农村的状况来看,除了少数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层还主要是吃饭财政,如果没有上级的转移支付,要依靠自己的财力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根本做不到的。同时,现行财力格局决定了不同层级和地区间公共财政的支出能力,也决定了现阶段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支出主要应由中央财政和省一级财政承担。要通过理顺财税管理体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以农民为主转到以政府为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党员互助金制度。发动党员和社会人士捐款,以及争取上级支持等方式筹集党员互助金,通过实行党员互助金制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六)创新措施,深化基层行政管理改革大胆创新,强化管理,提高效率,把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和措施。改革后的乡镇机构,工作运转机制需要重新确立,需要注重各部门的实用功能和各角色的“独立性”,从而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维护稳定的职能,建立管理规范、高效运转的新型运作机制。一是建立统一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明确党政职责。二是建立乡镇干部新的工作责任制。各岗位定职定责,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每项工作明确第一责任人,体现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三是建立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拨重用。从而使乡镇工作思路清晰、合力增强、效率提高,从而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乡镇政府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新农建设政策的实施者。乡镇行政管理也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相信未来的农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必将进一步促进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拭目以待。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0.(2)揭东县内部刊物玉湖镇工作手册(修订本)2004.(3)李燕华,我国乡镇政府负债的成因,中国新闻出版社, 2007. (4)揭阳日报成功的玉湖, 2011.5.28(2). 其它参考文献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陆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冷冲模设计资料与指导.杨关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机械制图.刘家平.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侯维芝、杨金风.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张鼎承.冷冲模的设计与制造.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7.王芳.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8.孙凤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9.黄健求.模具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李德群.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陈万林.实用模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模具实用技术从书编委会.冲模设计与应用实例.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