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doc
本科毕业论文 倾城之恋与飘的 女性主义解读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0320207113 院(系): 外国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03级英语本科5班 指导教师: 二七年五月Feminism in Love in a Fallen City and GoneWith the WindLiu B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Panzhihua UniversityMay 2007Under the Supervision ofLi Liqin 摘要20世纪30、40年代,部分女性已经从沉睡中醒来,用文学创作的方式表达各自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尝试从女权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对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着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意识的表现。在比较中透视女权主义思想对中西方现代生活的影响。关键词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文学,文化差异, 女性主义思想AbstractDuring 1930s and 1940s, some women deliver their feminist thoughts through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egin with the influences which produced by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movement on feminine literature,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feminist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Margaret Mitchell in America and Zhang Ailing in China. The heroine's disposition differences symbolize the performance of feminine awareness under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find the effect which produced by feminist thought on modern society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rough such comparison.Key WordsFeminist Movement; feminine literature; cultural difference; feminist though目录摘要 IAbstract绪论1一、女权运动在美国2 (一)、女权运动的历史概观2 (二)、女权主义对美国文学产生的影响3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3 (一)、空白期4 (二)、引入期4 (三)、畸变期4 (四)、发展期4三、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差异5 (一)、倾城之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5 (二)、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6 (三)、女性主义意识的差异 7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绪论女权运动是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以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运动。又称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者坚持男女应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法律权利,强调女性必须彻底摆脱父权制思想观念的束缚,丰富和发展其特性,发出不同于男性的声音,从而实现由强调男女法律上平权的旧女权主义向解构男性政治思想文化霸权、确立女性视角的新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转变。20世纪30、40年代,“人们在反思政治上的失误造成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时,一些敏感的女性意识到自己的“无我”状态,她们不但批判男性文学对她们形象的歪曲,而且开始以写作表达自己独特的对社会、对人类、对自我的体察和体验”。(刘杰锋, 117)。她们为浮出历史地表而挣扎,为从男性文学中突围而探索。张爱玲和玛格丽特.米切尔成了这一时代的女性主义创作代表,倾城之恋和飘成了现代文学的经典。有不少文人、学者就她们的作品阐释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虽然两部作品篇幅不同,主题也不尽相同,但二者揭示了一个事实:女性的觉醒,并在为争得在文学创作上的一席之地而努力着。两部作品都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女权主义的思想,张爱玲和米切尔都是通过表现女性在反抗男性权威的抗争中所做的努力来表达女权主义思想,两位女作家虽生长在两个不同的国度,文本的篇幅也不一,但其作品都是“围绕着女性的自我意识,立足于女性的自我去感知、体验人生和世界,传达女性的欲望和要求,肯定女性的体验和价值。本文撰写过程中所查阅的文献还不曾有作者对倾城之恋与飘所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作比较分析。本文尝试从女权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对女性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着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意识的表现。在比较中透视女权主义思想对中西方现代生活的影响。一、女权运动在美国(一)、女权运动的历史概观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可以一直溯源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希腊(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女诗人萨福,就曾在爱琴海中一个名叫Lesbian的小岛上开办女子学校、创作具有女同性恋色彩的诗歌),但直至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才开始在欧洲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在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中酝酿而成的。综观西方女性主义,主要经历的两次浪潮:第一次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女性开始走出家庭,直接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之中。1792年,英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沃尔夫斯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女权辩护。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权主义思想很快就传遍了西方世界。1848年7月19日,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在纽约州塞尼卡·福尔斯村的一个教堂中举行,会上通过了观点宣言,呼吁“自然法则”,极力主张推翻(男权)专制的权利。这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女权主义思想统称为传统的女权主义,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受到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之后,20世纪中期,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又掀起高潮。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源于美国,并很快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它继承了女性主义运动一贯的思想,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压迫;但是与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不同的是,女性主义者不再把批判的矛头单纯地指向男性,而是开始反思与自我批判。从美国女权运动的背景看,美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密切相关。第一次是废奴运动。许多女性参与了那次运动并在运动中意识到自已与黑奴有本质类似的身份和地位:被压迫者,女性从此觉醒;第二个运动是反越战。在这次运动中,妇女们意识到民主运动的强大威力:它可以改变政府的决定。从而坚定了她们为平等身份而战的决心。谈到美国的女权主义,我们熟悉的便是黑人妇女的解放运动,她们不甘寂寞,发明了一个feminism,白人妇女也在争取在选举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方面拥有和男性相同的权利。这些共同的受压迫者和他们的运动,使传统的女权主义者意识到:她们的性别和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独一无二的,真正重要的是权利上的性别平等。女权主义只是一条线索,一条通往社会改革,通往更合理的人类制度和人类社会形式的线索。也许这便是促成美国在当今发展迅速,还时时注重人权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妇女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增加了;服务性行业内,妇女就业增加了。妇女们大量涌入劳动市场给传统文化为妇女确定的位子贤妻良母以猛力的冲击,从而使原先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动摇。此外,这些不断接触社会现实、每天经历社会性别歧视的妇女,随着她们实际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对妇女受不公正对待的感受愈益深切,因而她们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也不断高涨。可以说,这些进入劳动大军的妇女,由于她们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她们的社会意识也跟着起了变化变得更关注自己的平等权利和权益。女性意识的觉醒为她们争得了更多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占有了一席之地。(二)、女权运动对美国文学产生的影响妇女运动的目标就是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并且争取以法律形式保障其既得利益。弗里丹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女性奥秘告诉人们,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它告诉人们,纵观其历史,西方文化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这种女性特征的价值;它又告诉人们,这种女性特征非常神秘,非常接近人类生命的创造和起源,是一种直觉的东西。所以,一般认为的科学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它。但是无论是多么特殊多么不一致,女性特征决不比人的本性低下,在某些方面,或许还要优于后者。女性奥秘告诉人们,过去犯的错误和女人遇到的麻烦的根源就在于女人妒忌男人,力图要跟男人一样,而不是认识到她们自己的本性,这种本性的完美,只存在于男人主宰一切、女人温顺服从和对孩子施加的母爱之中。”(弗里丹.贝蒂,151)女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对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女性文学的兴起更是证实了这一点,女性由于她们的性别而遭受歧视,她们的特殊需求仍然被忽视或未被予以满足,而为了满足这些特殊需求,需要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中进行激进的变革。而她们这种需求在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四五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大多着力于男性文化对女性形象歪曲的揭露。女权运动使美国文坛活跃起来,出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为代表的一批爱思索的作家。在他们眼里,美国的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念混乱。他们普遍感到不知怎样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便通过怪诞、幻想、夸张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他们表现的是没有目标与方向的梦魇世界,他们讲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写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二、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关于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空白期(中国封建社会及以前)、引入期(20世纪初期到新中国成立)、畸变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中,第二时期与第三时期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为了论述的方便,以新中国成立作为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一个分界点。(一). 空白期西方女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里,华夏历史上虽然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女性,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孕育出像西方那样激烈的、富于战斗性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女性主义思潮。所以,这一漫长的时期,可以把它作为女性主义思潮的空白期。(二). 引入期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积极探索着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革命者,始终维持着“西学东渐”的局面,“向外国学习”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虽然当时社会动荡,民生无计,但较为开明的学术思想为国外各种“思想”和“理论”的传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上升使得民族主义逐渐在社会话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强调“女子”在尽传统家庭责任的同时,还需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公民责任。这为中国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初入中国之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扫荡封建桎梏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为暗流汹涌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不少新鲜空气。当时国际上流行的各种“主义”,经由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其中就有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的女性主义思想。它好比一个不大不小的石块,落入古井水中,激起圈圈涟漪。在它直接影响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响应“个性解放”口号,塑造了许多从旧的封建牢笼里脱身而出的新女性形象,她们或追求婚姻自主,或崇尚爱情至上,或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中,非常鲜明地印着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烙印。(三). 畸变期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女权主义思想在经历了民族民主革命之后,就开始了特殊的“本土化”的变异,很长一段时期,女权主义偏离了它的初衷。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并不是由独立的女权运动带来的,而是作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它是由整个中国的社会运动带来的。也就是说,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斗争的对立面不是强大的男女不平等的男性政治、经济、文化霸权,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全体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因此,中国妇女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并不是中国妇女自己,而是她们的性别对立者男性。中国近现代的女性解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男人摆脱封建桎梏而寻求解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中国女性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受惠者”。与其说是妇女解放运动,不如说是男人们的解放妇女运动,或是女性借助于进步男性的力量为处于弱势群体的自己呐喊一番而已。 (四). 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步与世界重新接轨,加入到全球化格局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趋利倾向:一方面削弱了公众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则潜移默化地强化了部分人群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传统观念。”中国的新闻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仍然存在着男性话语权主宰的话语环境特征,且表现出性别角色表达传统化、社会角色展现外型化、审美评价相对模式化、群体位置弱势化等问题。同时,妇女经由政策和法律所得到的权利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又在逐步失去。政府常年实行的以男子的状况为基准的对妇女加以保护的政策,导致妇女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放松的情况下逐渐暴露。以上论述可以简单的模拟出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的流变过程: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想来自西方,因而许多研究的理论依据出自西方学者;但与同一时期传入中国的其他思想一样,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近百年的起伏过程里,也被烙上了明显的“中国印”。虽然新中国的成立携带着妇女浮出历史的地表,宣布了妇女的“解放”,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想还未深入人心。三、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差异(一)、倾城之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部分现代女性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千方百计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寻求自由光明的生活,然而,她们往往逃不出父权制的魔掌,难以摆脱社会的歧视和迫害。她们感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命运的怪圈。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就是这样,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她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拼命地挣扎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文化背景的女作家,生长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既秉承了祖先古典幽雅的中华风范与文化精髓,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四十年代的上海,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色彩中,也出现了上海这道特别风景线一个华洋杂处的地方,倾城之恋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地点中。正是在这种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中,女性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长期的“无我”状态,她们开始为改变长期被压抑和受歧视的地位而做出了对社会的一种反叛,她们的反叛为的是寻求经济上的保障,而实现这一目的的直接方式便是通过婚姻的保障来实现,但是,这些战争中的女性在其反叛过程中并没能使自己真正地获得独立,这种独立是精神上的独立,虽然战争偶然成就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在中国的旧式传统中,女性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社会不需要她们拥有多少知识储备,社会道德和伦理只要求她们成为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价值判断体系着实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她们只要懂得“三从四德”,能在家相夫教子,其他的似乎不用去考虑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没有走社会道德和伦理所要求的那条道路,丈夫死后,她被要求回婆家守寡,她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顺从,她做出了反抗。她无法忍受家中兄嫂的冷嘲热讽,七嘴八舌,甚至是钩心斗角,她决定出洋。“时代已在破坏中,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刘杰锋,23),使得流苏费尽心思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占有的东西 “众人都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她顾不得仔细考虑,唯恐被岁月的车轮抛下而失掉眼前的快乐。面对范柳原这个豪富,英俊,聪明,风流倜傥的外国派男人,流苏凭着自己“还称得上貌美的容颜”获得了范柳原倾心。但是流苏已经不再是传统女性的化身,她毅然拒绝成为范柳原的情人而很好地维护了女人的尊严。但是,流苏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离过婚的人,求归宿的心态总是比求爱情的心来得更切”(陈子善 74),所以她得想一切办法,用一切手段牵住范柳原的心,幸得香港的变乱偏爱了流苏一番,范柳原在变乱中回到了流苏身边,两人同甘共苦,相互依靠,终于柳原良心发现取了流苏为妻。在与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华侨少爷的调情游戏中,流苏用自己的智慧赢了,她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了“经济的安全”。 她相信,她能“在不满足中求得满足,不安稳中求安稳,在不能忍受中忍受”(宋家宏, 253)。“女性能否解放自身,也主要取决于她们在经济上能否摆脱自己的依附地位”, 流苏最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传统妇女形象,经济上有了保障,但实质上,从精神深处没有独立,她一方面反叛,她的反叛值得深思,但更应深思的是女性如何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解放,一方面还是要寻找归宿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强化使妇女的受压抑合法化甚至制度化,长期被压抑、受歧视的地位使不少妇女自然形成了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茫然和抗拒,相当多的妇女至今仍未明白从性别的角度解放女性自身,而不是接受解放。而一个对于自身解放缺乏足够认识和心理准备的群体来说是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主体意识来的。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就是这样,在传统伦理道德面前,她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去改变它,在与伦理做反抗的同时她又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寻找那所谓的经济上的安全,无形中又成了男人的附属。(二)、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同时期的美国女性与中国女性一样,同处在男权社会里,是男性的附属。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中心,而女性只是一种陪衬,女性只能站在男性的背后,同样是社会道德和伦理要求他们成为典范的妻子和母亲,以及可爱得近乎没有独立思想的淑女。然而米切尔笔下的斯嘉丽更感兴趣的是:“总有一天,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说我想说的话,就算别人不喜欢,我也不会在乎的”,她的话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她刚毅,更多的是自己的激情和反叛精神,结果她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飘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材料,更重要的是全书故事情节进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包括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变迁和突转,都是以战争为因子。是战争打破了一切常规,给了这个国家重新确立价值和道德标准的契机,也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故事中的女主角显然抓住了这样的契机,为争得平等权利和寻求经济上的独立做出了努力。南北战争和社会变革的催化作用,让斯嘉丽冲破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完成了女性对社会的反叛,“将自己的生活空间由家庭向社会拓展,向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斯嘉丽原本是一个养尊处优、任性自私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处处随心所欲,也大胆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当自己向心爱的人卫希礼表白而遭到拒绝时,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巴掌,并用与查尔斯结婚来报复他。她的第一桩婚姻也是她性格中反叛精神的第一次表达。但是,战争、丈夫的死、购买木场、重建塔拉,负担10口之家的生计等,让斯嘉丽身上少了许多贵族的娇气,而增添了坚强和男性般当家人的憔悴和周全。是生活的磨难让她扫除了她贵族的娇气,更多的则是培养了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和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顽强奋斗精神,她非凡的生活能力让他逐步走向了成熟。战后重建的生活历程磨砺了她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了她坚韧、勇敢面对现实的性格。一个丰满的、符合女权主义运动思想的新女性跃然纸上。斯嘉丽成为一名不畏男权、努力争取女性权利的勇者,在这位19岁寡妇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性气质,也具有与男性相同的才能和气质,她所经营的木场就是她才能的见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斯嘉丽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女性只处于一个从属地位。然而,斯嘉丽成功冲破了传统的道路,她不再用作为女人所拥有的娇贵的皮肤和贵族女人气质去寻求保障,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条件,获得了经济上的保障,而不再成为男性的附属,在这过程中,她强烈而复杂的女性自我意识很好地表现在了对爱情、金钱和事业的苦苦追求上。(三)、女性主义意识的差异张爱玲生活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既秉承祖先古典优雅的中华风范和文化精髓,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她笔下的女主人公生活在封建家庭的文化氛围中,礼法如同白公馆的钟声、胡琴声,弥漫在她的人生经历中,偶尔接触西方文化,但仍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钳制。女性被长期压抑并处在“无我”状态中,“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等传统观念深深扎根于男权社会。但是,白流苏不甘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满男权统治的现实,她反对成为男性的附庸。在承受了兄嫂的冷嘲热讽后她决定离开家庭,想以此来躲避来自男权文化的压迫,从而寻找自己生活的保障,而她首先选择的是寻求婚姻的保障,“进步青年普遍将婚恋自由看作人格独立、意志自由的重要标志,为实现婚姻自主所做的抗争成为她们打破封建思想的镣铐,获取人的尊严的实际表现之一”(乔以钢, 67),白流苏希望婚姻的保障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安全,但同时她还坚守自己的原则,拒绝成为范柳原的情人,拒绝成为男人的附庸。她要“在不满足中求得满足,不安稳中求安稳,在不能忍受中忍受”。白流苏在张爱玲的笔下是一个想冲出外界牢笼,却逃不过内心深处的枷锁的女性。她的身上体现了当时中国女性的矛盾,复杂的精神与现实处境的对抗。斯嘉丽从小生活在一个拥有严格礼仪规范的大家族当中,作为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受家庭,尤其是母亲的影响,她有一种天生的贵族气质和女人的娇气,还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这一切足以让她找到一个好的归宿,但她不愿意受家庭的束缚,她要为自己的情感而活,而并非社会的情感。她因拒绝做白瑞德的情人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她不愿成为男人的附属,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原则,由于战争,她担当起了塔拉当家人的角色,在重建塔拉、保护塔拉的过程中,她的勇敢和智慧毫不亚于一个男性,她知道婚姻是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保障,所以她私自购买木场来经营。这正如西蒙. 波伏娃第二性中所说:女性不是作为主体而是作为客体的生存状况主要决于她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她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女性能否解放自身,也主要取决于她们在经济上能否摆脱自己的依附地位。正因为如此,斯嘉丽才决定在结婚后还私自购买木场来经营,自己经济上的独立,使自己不再成为男性的附庸。女性主义思想的主动性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在两部作品的比较中不难看出,中美女性主义意识的差异与文化处境有太多的牵连,中国女性在爱情观上常常把婚姻和经济联系起来,她们认为婚姻是经济的基础,只有婚姻得到了保障才能使经济得以永久性的保障,但这对于她们来说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束缚而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她们所处的状态仍然是一种从属、附庸的状态。而西方女性首先认识到的是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这与西方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而中国几千年来父权制的封建枷锁对女性的压制使得中国的女性意识显得薄弱与被动。结论综上所述,女权运动对文学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女性文学里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学的形式和思想对中西方现代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妇女解放关系到人类整体的解放,当然最终也就关系到男性自身进一步的解放。妇女的解放不仅最终意味着整个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意味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更意味着女性的活力和才干获得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意味着能使文学艺术绽放出巨大的女性异彩,意味着能使现代社会的家庭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更富于新的活力和丰富性。因而这不仅仅只是女性本身的事,男人也应当积极参与。体现以追求妇女平等自由解放为宗旨的女性主义文学,当然也就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女性主义文学正是女性彰显自身独具特质、自身天赋和才干的极佳场所,也是用艺术的语言控诉和揭露女性在男权重压下的苦难辛酸的重要渠道,是作为弱势群体、失声集团打破男性话语霸权、赢得平等话语权的渠道。比如,可以大大提高妇女地位,使妇女问题获得更好的关注,并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更可以充分展示女性独具的优势、特质和魅力,实现女性价值的自我体现,实现女性的自我抒发、心灵慰藉。男女平等的实现,更能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最终实现全人类的民主和人人平等。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生活、体育等各个角度,都存在着严重的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更多地要求与男性拥有相同的权利,且事实上,女性已经开始参与到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女性权利问题有了良好的开端。在解决因种族、民族、阶级和地位差别而造成的社会不公时,不要忘记性别差异上的社会不公,我们知道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是需要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广大妇女的真正解放同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妇女在历经数十载运动之后,已经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能否取得更多的成就,将取决于妇女们的努力、意志和智慧。我国的妇女在审视美国女权运动后应作何感想,相信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中国的妇女,在参与社会时应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创新进取的胸襟,分享她们的经验,也应看到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参考文献1 安冬. 两性的对立与和谐<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 语文学刊, 2006年第6期.2 陈子善.阅读张爱玲书系之四 张爱玲的风气M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3 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4 刁纯志.外国文学名著导读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5 丁伊莎.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J. 中国文学研究, 2003. 6 弗里丹.贝蒂. 女性的奥秘 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7 韩小龙,邹华.乱世佳人乱世情倾城之恋与飘审美风格比较研究 J. 甘肃:兰州学刊,2006. 8 荆兴梅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 江苏: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刘川鄂,李建军.速读现代文学大师及名师丛书 张爱玲卷 M 蓝天出版社, 2005. 10 刘杰锋.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1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 中国女性主义主题研究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2 水晶.阅读张爱玲书系之二替张爱玲补妆M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13 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J 文学评论, 1988.14 吴世娟.漫谈<飘>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J 河南: 焦作大学学报,2006.15 郑性. 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 J 外国文学研究, 1999.16 Farr, Finis. Margaret Mitchell of Atlanta.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965.17 Harwell, Richard. Gone with the Wind as Book and Film. Ed, 1983.18 Pyron,D.A. Recasting: Gone with the Wind in the American Cultur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983.19 Taylor, Helen. Starlets Wom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Female Fans.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1989.致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丽琴老师,在我论文创作过程中给予了我悉心知道,仔细阅读和批改论文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给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让我在此次论文写作中收获颇多。其次,我要感谢张春院长、周荣辉书记、袁彬副院长、廖红副书记、王欢副院长等领导和相关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的指导和提出的建议。在此,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给我的关心和帮助,正是他们在我论文工作期间为我提供了资料搜集、课题论证方式 等方面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