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18752.doc
毕 业 论 文题 目: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摘 要: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从姓名与称呼用语、交际用语、色彩内涵、动物内涵、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等方面。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内涵;语言差异Abstract:Chinese and English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embodied in many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lso reflected in the name and address terms from language, color, communication, digital content, animal, euphemism and connotation of words and the connotation. Keywords: cultural ;ChineseEnglish differences ;language application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文化”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广义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上,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见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地理、历史、气候、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之中。一、中英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一)、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英语国家是基督教国家,人们的姓名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姓名的一般结构是教名(Christian name or first name) 在前,自取名(given name) 居中,姓(family name , last name or surname) 在最后,与我国的姓在前,名在后相反。在很多场合中,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受洗礼时,由牧师或父母为其命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取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在英语国家,不认识的人之间称呼通常使用Sir 或Madam ,关系不太密切或表示尊重时,使用Mr. , Mrs. ,Miss 或Ms. 加姓氏,如:Mr. Black, Mrs. White , Ms .Jones. ,但这些称呼只与姓氏一起使用,不与教名或自取名一起使用,不会说Mr. Tom , Ms. Catherine ,因为Tom 、Catherine 并非姓氏。Sir 表示“先生”时,不与姓名连用,当放在姓名前时,表示“爵士”。如:Sir Becon Reagan 里根爵士。Madam 和Miss 可单独使用,也可在姓名前与之连用。但Lady 指“女士”时不与姓名连用,与姓名连用时指英国有爵位贵族的夫人或女儿。熟人、朋友、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师生之间都可直呼其教名或自取名以显得亲切,但不可直呼其姓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不熟悉的人在称呼时,彼此都称为“同志”(comrade) 。之后,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称呼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现在,不论男女,通常大多都称为“师傅”(master worker) 。该词原本是与徒弟(apprentice) 相对应的,用于称呼陌生人,不免会使英语国家的人们感觉诧异。在汉英翻译时,将该词视男女译为Sir 或Madam 更符合其意。除了“师傅”之外“, 先生”和“小姐”也是用得较多的称呼语。但“小姐”在某些场合中有其它内涵,含有妓女之意,因而很多女性不喜欢被称呼为小姐。在翻译中,如果不注意这种内涵,则文不达意,如:由于生活所迫,她做了小姐。(Under the pressure of hard life , she became a miss. ) 该译文会令英语国家的人莫名其妙,此处的miss 应当改为prostitute 或whore。在我国,熟人之间通常在姓氏前加“老”或“小”来称呼对方,以示亲切,如:老赵,小李等。在英语国家,万万不可以在姓名前加old 或young ,因为人们普遍恐惧年老,old age 被看作是无能力和不愉快生活的时期,而年轻则含有无经验、不成熟之意。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厂长、经理、局长、书记、老师等词在其前加姓氏作为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可以。我们不可以说Director Wang , Teacher Li ,而应当用Mr. 、Mrs. 、Ms. Madam 等与姓氏连用。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使得家族观念非常浓厚,人们很重视血缘亲属关系与辈分长幼关系,长者受到尊重,在称呼中也清晰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如:大舅、二叔、三婶、四姨等。在英语国家,家族与亲属观念不如中国人那样浓厚,因而亲属间的称呼也比较笼统,如aunt 同时可指伯母、婶母、姑母、姨母、舅母、阿姨等。尽管可以用maternal uncle 与paternal uncle 区分舅舅与叔叔,用maternal aunt 与paternal aunt 区分姨母与姑母,用elder brother 与younger brother 区分兄与弟,但在实际称呼中,通常都直呼其名。 (二)、交际用语的差异我国古代很多时候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人民生活贫苦,温饱经常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人们在见面时,出于关心,彼此总是问对方是否吃过饭。这样,就形成了最常用的寒暄用语“吃饭了吗?”。目前,这种寒暄语尽管在城市居民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农村地区还在广泛流行。如果该寒暄语直接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 ?”就会引起误解,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误以为问话者欲请他吃饭。如果问话者没有了下文,听者就会感到茫然,因为在英语国家,这种用语被认为是真正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含有想请对方吃饭之意。另外,根据中国文化传统,人们在见面时也经常会问“, 你到哪里去?”,如果译成“Where are you going ?”则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是对人家的私人事情感兴趣。因此,以上寒暄语可直接译成“Hi !”“Hello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等。如果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 you going ?”则需解释注明这种文化差异。在我国,出于彼此表示关心,人们习惯于在日常话题中询问对方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婚姻状况等,这种话题在城市居民中已逐渐减少,在农村和部分城市人群中还在常有。人们在日常谈话中经常会问“, 你的工资是多少?”“你多大了? 结婚了吗?”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而根据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人们避免与不太熟悉的人谈及个人隐私,即使熟人之间,也通常不谈及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宗教、政治倾向等话题。英国的天气变化莫测,英国人在任何时候出门都有带雨伞的习惯,因而英国人最爱谈的日常话题就是天气,如:“Its fine today ,isnt it ?”“Its so cloudy , 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中国人在日常话题中也经常会谈到彼此的身体状况,如“, 你最近胖了”或“你最近瘦了”等,特别是在女性之间,这个话题更常见。英语民族的人通常也把这看作个人事务而避免此类话题。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时期是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强调“谦虚谨慎”。孔子曰,“三人之行必有吾师”,强调要谦虚地向他人学习。受此文化影响,中国人通常在彼此交往时以自我贬仰作为处世哲学。因此,当受到他人赞美时,即使这种赞美是真诚和并无夸张的,受赞美方在语言上也总是不领受,坚持说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自己的美德、优点等不足挂齿。如果欣然接受他人赞许,则会被看作狂妄自大。因此,受到赞美时总是“哪里,哪里,”以表示自己不配这种赞美,尽管内心很得高兴。回答别人的感谢语言时,通常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译成“This is what I should do. ”则会令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诧异,因为根据英文意义,所做的事情是必须的,是责任所使。正确的表达应当是“Its my pleasure. ”或“Dont mention it . ”或“Youre welcome. ”等。而在英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受14 至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很深。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个人发展,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受此文化影响,人们个性往往比较张扬,对于自己的成就和优势感到自豪,对于别人的赞美也欣然接受,用“Thank you !”来接受赞美并表示对于他人赞美的感谢。人们也经常使用“Thank you !”来感谢他人所提供的帮助,这句话在父母与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也经常使用。中国人比较含蓄,会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记在心里而较少讲出,有时使用“谢谢”反而显得关系生疏,特别是在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之间更显生疏,因而很少使用。 (三)、色彩内涵的差异在我国,黄色被视为高贵色,在封建社会时期,只有皇家成员才可穿黄色衣着。这大概与中国人属于黄种人,而祖先是黄帝有关。另外,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赤、青、黄、白、黑中,黄处于中央位置,是其他五光十色的中心,被看作是最高贵的颜色。在英语中,yellow 有“胆小的、卑鄙”之意义,这大概与英人对于身材比之矮小的黄种人的心理歧视有关,如:The bullies picked on him because he was yellow. 因为他怯懦,所以混混找他麻烦。He wa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for his right s. 他太怯懦,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英语国家,紫色是高贵的颜色。在过去,通常只有教皇和国王才穿紫色服装。The purple 可指帝王、显贵穿的紫袍、王位、皇家,如:He was born in the purple.他生于帝王之家。在我国,紫色是黄色之后的第二高贵色,这在语言中多有表现,如紫气东来、紫禁城等。Blue 在英语中有“沮丧,忧郁”之意。英国是个岛国,被海洋所环绕,英语民族是优秀的航海民族。在长期与海洋相处的过程中,其语言文化、民族心理受到海洋的巨大影响。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人们的情绪低落是很自然的。因此,英语中许多包含blue 的短语的意思多是贬义的,如:Cathy felt blue all day. 凯茜整天沮丧着。Tom was down with the blues. 汤姆因沮丧而消沉。美国黑人的忧伤歌曲也称为the blues (布鲁斯乐曲) 。另外,blue 也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出身贵族或王族。如:blue blood (出身名门贵族) 。这是人们将blue 与宏伟辽阔而不可战胜的海洋相联系的结果。不过,blue 还含有“下流的,猥亵的,色情的”意思。如:a blue joke 下流的玩笑。在我国,红色被看作喜庆色,通常婚礼上新娘是穿红色婚服的。红色是火的颜色,而火是生命力的象征。红色寓意着小夫妻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在庆典仪式、节日等快乐场合,人们通常喜欢穿红色衣装。白色寓意空白,所以,人们在传统葬礼上穿白色孝服,意为人走了,一了百了,一切皆为空。表示一切从零开始时,用“一穷二白、白手起家”。英语民族对红色不很喜欢,红色被视为血腥和暴力的象征,少有人穿红色服装。red tape 指“繁文缛节,官样文章,拖拉费时的繁琐手续”,in the red 指“亏损、负债”都体现了这种心态。在英语民族心理中,白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因而,在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礼服,意为一对新人的爱情是纯洁无暇的。中国人很喜欢绿色。如,用“绿茸茸”、“绿树成阴”表示植物生长得茂盛与环境的赏心悦目。但用“绿帽子”指妻子与他人有奸情的男人。这是由于在元、明时期,娼妓家的男人要戴绿色头巾而致。在英语国家,由于绿色通常意味着“(果实等) 未熟的、嫩的”,因而英语民族也用它指“幼稚的、无经验的、容易被人欺骗或欺辱的”,如: He is a green hand. 他是个新手。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 你以为我可欺吗?灰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消极颜色,如:灰不溜丢、灰心丧气等。在英语中,gray 也可指“阴郁的”,如: a gray mood 阴郁的情绪。 (四)、动物内涵的差异在我国,被认为是最贱的动物大概是狗。因此,人们常用狗来表达对某人的蔑视。如,丧家之犬、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把某人称作狗是对他的侮辱。然而,在英语国家,尽管有时人们用dog 指卑鄙小人,但通常狗是被看作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是忠实的象征,如:die dog for sb. 对某些极其忠诚。而猪被看作是最下贱的动物,表示某人脑子不开窍、愚蠢、顽固时用pig2headed。在我国,虎被看作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勇敢和权威的象征。很多含美好寓意的词与虎有关,如:虎将、虎背熊腰、虎头虎脑、虎踞龙盘等。在英语国家,lion 被看作是百兽之王,lion - heart 意为勇士、虎将。形容某人战斗勇敢时,用as bold/ brave as a lion。在我国,虎也是令人恐惧和敬畏的动物。因而,“拍老虎屁股”,意指“采取冒险行动”,“老虎屁股拍不得”指某人不好惹。英语民族受到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中寓言故事的影响,用“bell the cat”意指“拍老虎屁股”。不过,在某些动物内涵上,中英也有相似之处。在我国,表示某人愚蠢时会说某人蠢得象一头驴,表示某人倔强时会说他倔强得象骡子。在英语国家,人们也用驴来表示某人愚蠢,如:make an ass of oneself 意指由于愚蠢行为而出洋相,as stubborn as a mule 指极其固执。狐狸在我国是狡猾的象征,人们用“狐假虎威”、“狐狸精”、“满腹狐疑”等形容狐狸的狡猾。在英语国家,fox 也指狡诈、诡诈或聪明的人,用as cunning as a fox指某人诡计多端。狼在中英语民族中都是令人厌恶和恐惧的动物,人们用狼表达“凶狠、险恶”。汉语中有很多与狼有关的贬义词,如:“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心狗肺”等。英语中的wolf 也是贬义词,可用来指暴徒、残忍贪婪的人或阴险狡猾的人。另外,英语民族用狼指“调戏或诱惑女人的男人、色鬼”,而汉语的“色狼”借鉴了英语的wolf 之意。 (五)、数字内涵的差异在我国,某些数字被看作是吉祥数字,如:六和八。六被看作是顺利的象征,意为“六六大顺”,而八的谐音寓意发财。另外,人们喜欢双数字,如:二或四代表成双成对,生活和谐,十寓意“十全十美”。但二与五连用指某人时,意指某人不成熟或愚蠢;说某人是二五或二百五意指某人是傻瓜、不正常。在英语国家,由于受到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the Trinity) 神学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更喜欢单数。不过,13 被看作是不祥数字。英国从前通常在星期五处死罪犯,因而星期五也时常被叫作“绞刑日”。如果“13 日”与“星期五”是同一天,则被认为大不吉利,被称为“黑色星期五”。 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都要举行狂欢夜会,夜会高潮时魔鬼撒旦(Satan) 会出现。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为,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另有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耶酥的弟子犹大为了30 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了犹太教当局。从此“, 13”被看作是不幸的象征。在英语国家,人们尽量避免和“13”接触。通常没有13 号楼和13 号的门牌。在剧场影院,没有13 排和13 座。人们还忌讳13 日出游,忌讳13 人同席就餐。 (六)、委婉语的差异在我国,委婉语在涉及到死亡、性活动和大小便等方面使用较多,如:人们用去世、亲热、解手等词汇表达这些意思。在其他领域,委婉语用得不是很多。在英语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委婉语用得越来越多,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某些职业领域和对某些社会群体,为了防止在称呼中被认为有轻视之意,人们普遍使用委婉语,如: 用senior citizen(高等级公民) 指老年人(old/ elderly people) ;用domestic assistant (家庭助理) 指保姆( housemaid) ;用domestic manager 指家庭妇女(housewife) ;用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行政助理) 指秘书( secretary) ;用hostess (女主人) 指女服务员(waitress) ;用automobile eingeer (汽车工程师) 指修理工(mechanic) ;用building engineer (楼房工程师) 指看大门的(janitor/ porter) ;用sanitation engneer (卫生工程师) 指清洁工(dustman)等。委婉语的广泛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二、对应词内涵的差异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与英语的某些词汇在内涵方面有所不同。 Propaganda 一词在英语中的解析是(usually disapproving) ideas or statement s that may be false or exaggerated and that are used in order to gain support for a political leader or party , etc. 该词在英语中是贬义词,指虚假、夸大的政治宣传。在英国历史上,天主教与英国国教是彼此敌对的宗教派别,英国法律不允许天主教徒担任政府职务。五英里法案规定,天主教徒不得居住在离城镇五英里之内的地方。“Propaganda”一词用来指天主教徒宣传阴谋暴动、谋杀、推翻国王等血腥行为。而在我国,该词被广泛地当着褒义词使用,如:中共中央宣传部译为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ublicity 指宣传时,其意义主要指广告宣传或意图出名,与我国的政治意义上的宣传也内涵不同。如: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a campaign of publicity for a new car. 公司为它的新型汽车大作宣传。Sanatorium 一词被译成“疗养院”,但其内涵与我国的疗养院不同。在英语中,其意义类似于医院,指病人被治疗和康复的地方(establish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lid or convalescent people) 。而我国疗养院主要功能并非治疗病人,而是休息、休养的地方。Peasant 一词在英语中带有贬义,指粗鲁、无教养、不文明的农民,因而该词在英语国家只用于称呼英语国家之外的农民。在我国“, 农民”通常被译成peasant ,令英人有些吃惊,让他们感觉似乎在农民占多数人口的中国,农民受到歧视。而farmer 一词指“农夫、农场主、农场经营者”无不良内涵。在我国,由于历史上某些时期人民生活贫困,生活缺乏油水,肥肉是食品中的上品,因而“肥肉”一词也就意指令人向往的东西,如:那份差事对他来说是块肥肉。如果把该句译成That job is a piece of fat meat to him ,则会令英语国家的人不解其意,因为肥肉对于他们而言并无亲切之感,人们通常也不吃肥肉。该句译成That job is what he longs for. 或That job is what he desires. 则能正确表达汉语的意义。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国的东面与南面是海洋,因而东风与南风给我国带来的是温暖湿润的气候,东风与南风自然也就是人们向往的东西,成为美好的象征,而西风和北风是寒冷干燥的,成为令人不愉快事物的象征。如:新政策就象东南风一样滋润了农民的心田。The new policy moistens peasantsheart s like a south - east wind. 他的话就象刺骨的东北风,伤透了她的心。His words broke her heart like a bone chilling north - east wind. 而英国的南面隔英吉利海峡面对欧洲大陆,西面与北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北海,没有特别寒冷的风,一年四季主要刮温暖湿润的西风,因而西风成为美好的象征。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就对西风进行了赞美,把它看作是扫除旧势力,将自由与幸福撒向人间的力量象征。中国人对别人说起自己的配偶时,会用“爱人”称呼之。如果译为“lover”,则不符合汉语内涵,因为汉语的“爱人”指丈夫或妻子,而英语的“lover”指恋人、情人,可能是非法的,尤其指情夫。 “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 ,“红糖”在英语中是brown sugar“, 黑面包”在英语中是brown bread“, 不加糖或牛奶的咖啡”在英语中是black coffee ,这些都体现了英汉不同民族对于颜色的不同理解。汉语中的“自由恋爱”是指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恋爱,而英语中的“free love”是指(无婚约的) 自由性爱。温室、暖房在英语中既可以是greenhouse 或glasshouse ,也可以是hothouse。在我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神圣、威严、叱咤风云和充满力量的美好象征。中国人喜欢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人们经常用“望子成龙”表示希望后代出人头地。然而,在英语国家,dragon 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指神中的一种口中喷火的似鳄鱼或蛇的凶恶动物,是凶恶恐怖的象征,绝无美好之意。5 “望子成龙”如果被译为“to wish/ hope ones son to be a dragon”就不能表达汉语的本意,可译成“to wish/ hope ones son to succeed/ to be to be a heavyweight/ to be a big shot”等。凤凰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其羽毛美丽,是吉祥的象征。英语国家的phoenix 是埃及神话中的一种鸟,相传这种鸟在沙漠中生活五百年后自焚于火葬柴堆,后从灰中再生,开始一轮新的生命,其内涵与汉语的凤凰不完全相同。不过,phoenix 在英语中也表示卓越无比的完美事物或美人、完人。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在日常语言中也就经常出现与之有关的语言,如,酸楚、酸刻、辛酸、酸溜溜等。当表达对异性嫉妒而心中不是滋味时,就会联想到醋,用“吃醋”表达这种心情。而英语民族的人并无此联想,因此“吃醋”也不可直译为“drink vinegar”。如:“她丈夫有个漂亮女秘书,她很吃醋。”不可译为“Her husband has a pretty girl sectary ,and she drinks a lot of vinegar”,可译成“Her husband has a pretty girl sectary , whom she is rather jealous of . ”。某些语言可以在某些方面反映出这个民族在某个发展阶段的社会与文化。如,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到城市打工,他们通常将简单的生活用品放到麻布袋里( sack) ,从一地到另一地谋生。当雇主对他们不满意时,就将他们放有日常用品的麻布袋仍给他们,把他们打发走。因此“, give sb.the sack”就有了“解雇”之意义,而“get the sack”也就被解雇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的变化也在某些语言中体现出来,如“官倒”、“万元户”等词语的产生。这些词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词。“官倒”可译为an official who buysin and sell sat a profit 。“万元户”可译成a household that has ten thousand yuan。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新文明、新文化的语言还在不断产生,如“大款”、“大腕”等。“大款”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词,但有近义或类似表达,如magnate ,指工商界有权威的或有影响力的巨头富豪;而“大腕”指在文艺界中造诣极高,能在整个演出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士的称呼,可译为a distinguished personage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干部”一词在我国使用很广,几乎无人不知该词之意。它来自于日语的“g 部( ) ”,指公司中的领导。英语的cadre 源自意大利语quadro ,意为“支架、骨架”,指政党、军队或宗教团体的干部,该词使用很少,因而很多人不知此词。因此,汉语的“干部”在译为英语时,最好不使用cadre ,而译成leader ,official 或officer 。“唯物主义”在汉语中是个褒义词,意为“物质实体是唯一的现实存在,思想、感情、想法、意念等在内的一切均要从物质现象的角度进行阐释”。英语中的materialism 也含有此意义,但另外也含有“实利主义”之意,含有“认为物质上的富足、世俗财物的拥有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最美好的事物或对世俗非常或过分的关心”之意。“唯心主义”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指“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理念之中”。英语中的idealism 也含有汉语的“唯心主义”之意,但另外也含有“理想主义”之意,意为“用理想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行为或用理想的观点进行的实践行为”。除此之外,它也指“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的生活态度”。“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指“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国家或集体利益的信念”。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 也含有此意义,但另外也指“认为个人是最重要的,认为靠自己和个人独立是最重要的美德”的信条。中英民族作为共同的人类,在文化上也有很多共同点,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面也有很多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如:中国人说某人是个坏人,说他是“坏蛋”,英语是a bad egg ;表示某人不高兴、愁眉苦脸,说他“拉着长脸”,英语是put on/ wear a long face ;给某人“留个面子”,英语是save ones face ;“三三两两”,英语是in twos and threes ;“给某人泼冷水”,英语是throw cold water on sb. ;“混水摸鱼”,英语是fish in troubled waters ;“笨手笨脚”,英语是all thumbs ;“一箭双雕”,英语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杀鸡取卵”,英语是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 ;“充耳不闻”,英语是turn a deaf ear to ;“令人毛骨悚然”,英语是make oneshair stand on end ;“嗤之以鼻”,英语是turn ones no seat ;“全心全意”,英语是with all one s heart ;“令人心碎”,英语是break ones heart ;“倾心于某人”,英语是lose ones heart to ;“花钱如流水、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沧海一粟”,英语是a drop in the ocean ;“顺应潮流、随波逐流”,英语是go with the stream;“违反时势、反潮流”英语是go against the flood ;“烫手山芋、棘手之事”,英语是a hot potato ;“引狼入室”,英语是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 ;“骑虎难下”,英语是hold a wolf by ears ;“翻开人生新的一页、改过自新”,英语是turn over a new leaf 。另外,中英民族之间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影响和吸收彼此的文化,这在语言中也有体现。汉语中的“武装到牙齿”、“酸葡萄”、“流鳄鱼眼泪”等是从英语中的be armed to the teeth , sour grapes , shed crocodile tears吸收而来,如: His remarks about the skating championare sour grapes. 他对那个溜冰冠军的批评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英语的kowtow (磕头) 等是从汉语吸的,如:Dont kowtow to anyone. 不要向任何人屈服。三、结论 写了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这篇论文后,对中英语言和文化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尤其是(1). 姓名与称呼用语、交际用语、色彩内涵、动物内涵、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等方面对以前模糊的,甚至有的以前不知道文化都有了很好的认识,避免了一些问题和所闹的一些笑话。 我们当代的教师只有更好的掌握好汉语和英语,将它们的差异搞清楚,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2、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读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33、陆昇、顾嘉祖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4、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6、王德春等 汉语国俗词典 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 19887、於奇.中英文中的文化差异.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8、Ebenezer Cobham.Dictionary of Phrase&FableM.London :Cassell ,1963 :5719、Frank Palmeri.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in eighteenth - century British cultureM. Aldershot :Ashgate ,2006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