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研究 长春建筑学院管理学院2014年6月12日 目录摘 要IBSTRACII第1章 稳健性原则的概念及具体表现11.1 稳健性原则的定义11.2 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表现11.3 稳健性原则的发展过程2第2章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及其重要性42.1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42.2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52.3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运用的意义5第3章 新准则下的稳健性原则73.1 新准则下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73.2 新准则下对稳健原则的改进8第4章 稳健性原则对上市公司的适用性104.1 上市公司应用稳健原则的必要性104.2 上市公司采取稳健原则的适用性分析10第5章 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125.1 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核算中的应用125.1.1 稳健性原则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中的应用125.1.2 稳健性原则在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应用135.1.3 稳健性原则在存货业务核算中的应用135.1.4 稳健性原则在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应用145.1.5 稳健性原则在投资业务核算中的应用155.2 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16结论18参考文献19 摘 要 在世界各国,稳健性原则的普遍接受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事实。会计信息作为国际融资领域世界性的语言,需要协调一致。为此,中国的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起草并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并将稳健原则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我国加入WTO,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经济全球化扩张、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致不确定性因素增长,入世后上市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将会出现更多不确定性,迫使我国近年来还逐步扩大了稳健性原则的适用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有来自外部的竞争,还受内部经营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就应该对其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而稳健性原则作为会计系统一部分,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稳健性原则更好的应用到上市公司中,已经成为当前上市公司及会计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将通过论述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表现、存在前提、发展过程及其在会计运用中的意义,说明了其存在的现状和存在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一些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核算中的应用理论和实例的分析,论证了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关键词 稳健性原则;上市公司;适用性;应用;会计原则 ABSTRACT Around the world, the prudence principle is widely accepted there is no doubt has become a fac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world language, needs to be coordinated. To this end, 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gradually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conventions. In the early 1990 s in China began to draft and formulate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the prudence principle as a basic principle of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Especially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rise of high-tech and its industry,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growth factors to cause uncertainty, th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after WTO accession will appear more uncertainty, the force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also gradually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conservatism princip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of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huge challenge, not only from outside competition, also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factors 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In this case, the listed company should be to improve its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As a part of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prudence principl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How to better applied to the prudence principle is the listed company, has become the curr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and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This thesis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the manifestation of prudence principle, the premise of existen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accounting application, illustrat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isting necessity of their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nservatism principle in China's listed company assets accounting theory and examples of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conservatism principle i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conservatism principle;The applicability of listed company;appli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第1章 稳健性原则的概念及具体表现1.1 稳健性原则的定义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稳健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提出,一是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业务时,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二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的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三是因为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谨慎地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稳健原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体现于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在现代会计中,稳健原则包括了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及各个方面的稳健性内容。从会计确认上看,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上看,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收益,也不得少计负债、费用;从会计报告上看,要求会计报告为使用者充分披露重要会计信息,特别是要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结合会计要素,稳健原则具体表现为:应预计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应提前预计任何可能获得的收益;资产的计价只要有一定的依据,就应该“宁低毋高”;某些界于资产和费用之间的支出,宁作费用而不作资产处理;某些界于负债和收益之间的收入,宁作负债而不作收益处理;某些难以具体确定其效益期限的支出,即使明知其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也应一次计入当期费用而不作递延项目处理;某些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期限,宁可缩短,也不作毫无根据的延长。稳健原则的运用,一方面是为了排除会计估计的随意性和防止出现虚夸不实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回避企业日益突出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1.3 稳健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是稳健原则形成的最初原因。稳健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庄园会计,庄园的管理是由管家进行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庄园管家的记帐、算帐,并不象现在的企业那样是为了搞好经营,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应付庄园主的审查。因此,乐观地反映或提高未来不一定实现的价值是不明智的,相反,保守的估计资产和收入就显得顺理成章。 1494年,复式记账法迅速地传播,在以后三百年里,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短期性,会计的主要责任是维护业主财产的安全或完整,受托责任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动机。在这种背景下,稳健主义是会计计量的最切实的基点。 19世纪,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延长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持续经营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但是,稳健主义依然占居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地位,因为:有根据地少报资产有利于抵制管理人员虚报业绩,有利于保护股东权益;会计职业特点决定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在簿记上的低估不是会计人员一时的冲动,而是潜移默化的行为;银行作为会计报表最有影响的阅读者,稳健主义对对付虚增抵押品的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30年的持续物价下跌,使得资产更易于更新换代,低估的资产价值并没有影响资产的实物和价值的补偿,客观上助长了稳健原则的推行。 1900年以后,持续的物价上涨和企业经营思想由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向增值营利的转化,使以稳健主义为基础的会计实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对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为盈利而使用资产比单纯在物质上保持资产的完整性更为重要。更何况,物价的迅猛上涨使固定资产的更新日益困难,以保守的价值观列报的资产负债表已无意义。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使得股票易手变得极为便当,成千上万的股东或潜在股东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尽可能的公正、客观,而不是用随意性和内在不一致性的稳健原则来反映收益和资产价值。 20世纪30年代以后,会计界掀起了对会计原则理论体系研究的热潮。稳健原则作为受托责任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会计从经营责任报告向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转移而变得不适宜。稳健原则虽被继承下来了,但已由一项占主导地位的会计原则退居为处于附属地位的会计惯例,作为对其他主要会计原则的修正。 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完成并提交的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中提出,作为会计准则制订灵魂的财务概念框架,要保证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并特别强调了“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的观点。与“资产负债观”等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引入后,收入确认等会计计量将发生重大变化,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及实现配比原则都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公允价值、现金流动制及全面收益原则,会计真正保证中立性,稳健原则也将消失。 从稳健原则的发展来看,它并不是一条直线轨迹,并可能最终被更具公允性和合理性的会计原则所替代,但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说,它仍是会计原则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 第2章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及其重要性2.1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情况和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得利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没发生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加以确认的会计信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但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外因,即由于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企业的承诺,以及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借贷往来等信用,信用作为企业经营中一种必要的融通工具和交易保障,它是企业会计不确定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企业在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的不同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生效的长短等也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因时间的关系而不断的变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由于这种风险性的存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也就自然的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另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那么会计信息就一定会受到税率例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另一个原因为内因,即指由于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在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因自身业务水平或职业道德素质的限制,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断的发生变化。总之,会计的不确定性所直接针对的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会计不确定性的必然存在。“不确定性这一普遍约束因素已经成为稳健主义这个传统会计概念的依据,如一般所述,稳健主义概念不是会计上的一种假设,也不是一种约束因素,但在运用上,它却作为展示那些可能不怎么可靠和相关的数据的一种约束因素。”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会计是经济、技术与人结合的产物,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存在着风险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寻找一种稳健的方法来回避风险,保护自己。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就是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面对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减轻审计责任,以及避免或减轻投资风险和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不同目的,他们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采取稳健性原则。2.2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当今世界,无论是什么体制的国家在会计结构上都是通用的。会计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四项会计假定、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在此基础上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算费用损益时按配比原则。其实这样的会计结构就体现着稳健性思想。1、稳健性原则在权责发生制中的体现在会计期间损益计算时是使用确定性计算和非确定性计算构成的,所以其结果也包涵确定性数值和非确定性数值,如果按理论上讲要使预计数值和实际数值误差尽量小,应该选择中间值,但是会计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只要与利润分配联系,就会选择不使利润过大的数值,这并不代表企业要谋求低利润,而是稳健性的一种体现。2、稳健性原则在实现原则中的体现实现原则是指企业在售出产品或劳务收到货币时才确定营业收入的原则。他的本意是防止利润的提前记入和提前分配,因为这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不确定风险,现代会计计算结构采取了以实现原则为前提,补之以配比原则,这其实就是稳健性原则的一种体现。3、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以稳健性为原则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由原来的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以尽早地收回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有利于企业的更新改造。存货以后进先出法取代加权平均法;销售收入的确定以货款收回标准代替分期付款标准等,都体现了稳健性原则。2.3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运用的意义资本的保持是稳健性原则的本质,在经营中只有在资本和成本得到弥补后才确定收益折损是稳健性原则的基本核心。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土壤。1、使用稳健性原则对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有很大好处 稳健性原则应用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可以回避和转移风险,这样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稳妥可靠。对资产的估计和收益的计量宁可少计不可多计,对损失和费用宁可多计不可少计。这就使企业的短期化行为得到有效避免,保护会计主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从而使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2、使用稳健性原则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 近几年市场的经济秩序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扰乱,所以治理会计环境,规范会计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势在必行,所以如何合理地使用稳健性原则是会计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稳健性原则要求对可能的资本和收益少计或不计,这将使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有利于企业信息更加客观、可靠。3、使用稳健性原则能使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得以规避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时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预先估计,可以客观、审慎地反映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然后对其进行规避和转移,防患于未然,使管理者始终对企业经营状况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3章 新准则下的稳健性原则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用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替代了原来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将稳健性作为纳入其中。其对稳健性的定义为:“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者盈利,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即稳健性原则的核心是避免资产或利润的高估及负债或费用的低估,在实务中具体表现为及时确认当期未实现损失,但对当期未实现收益仅在其实现时确认;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或有负债的核算;各类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等。虽然稳健性原则一直被会计工作者所使用,但也一直饱受会计学者的争议。尤其是在人们对于会计责任的认知由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决策有用观之后,对于稳健性的质疑和批评日渐激烈。在会计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的责任在于向公司所有者如实地反映受托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委托者提供用来确定受托者报酬的依据。因而为了维护委托者的利益,会计人员会采用稳健性原则。然而,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与其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这也意味着会计的责任开始向决策有用观转移。此时,如果仍然保持着不高估收益、不低估成本的原则会使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与市场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决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和准则制定机构试图放弃稳健性原则。3.1 新准则下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2008年,FASB与IASB在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目标与质量特征”的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稳健性的质量要求。而我国2006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与稳健性存在矛盾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稳健性原则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有些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将成为最重要的计量属性,而与其相冲突的稳健性原则应被取消,对此我认为稳健性原则不应取消,原因有如下几点:1、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公司规避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众多风险,如市场低迷使得企业存货的价值下跌;债务人经营情况恶化导致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无法收回;公司可能因未决诉讼而遭受重大损失等。以上风险时刻存在,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创。而遵循稳健性原则,对上述风险依次采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或有负债等措施,可以提前从当期收益中扣除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建立备用资金。当损失实际发生时,利用备用资金填补可以避免损失对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冲击,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2、稳健性原则有利于保护权益人的利益。稳健性原则是一种约束性原则,能够有效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从债权人角度来看,稳健性原则要求公司及时确认未来可能存在的损失,有利于债权人更全面地估计企业的偿债能力,更深入地了解面临的风险并制定对应的风险规避措施。从股东的角度来看,稳健性要求公司仅在未来收益实际发生时进行会计确认,这样可以阻止公司通过未来收益操纵利润、虚增市值,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投资决策的有效性,从而保护股东的权益。3、能够减少企业现金的流出。按稳健性原则核算的年利润要低于实际水平,能减少企业的应缴税费;由于稳健性原则的累计作用,企业的利润总额也要低于实际水平,能减少股息红利的分配。4、我国会计行业的特征决定使用稳健性原则的必要性。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尚未成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待提高。而稳健性原则作为一项约束性原则,能够规范和统一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减少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可有效避免会计人员因专业素质的限制或道德修养的缺陷而导致的重大错误。3.2 新准则下对稳健原则的改进然而,保留稳健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对该原则原封不动地保留和运用,当该原则适用的会计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是必需的。我认为目前应该做出如下改进:1、要明确稳健性的“度”。稳健性原则具有偏差性,即稳健性基础上的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实质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该偏差的大小体现了稳健性的强度。但目前没有相关准则对稳健性强度做出统一或明确的要求。因而在实务中常常会出现“洗大澡”等利用稳健性强度的选择弹性来进行利润操作的行为。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稳健性强度的合理范围。具体来看,可以将引起未来收入、资产、损失和费用变动的事项按发生的可能性划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四个等级。其中,基本确定是指可能性95%,但100%;很可能是指可能性50%,但95%;可能是指可能性5%,但50%;而极小可能是指可能性0,但50%。对于基本确定的、很可能发生的及可能发生的损失活费用和基本确定、很可能发生的收入或资产在当期确认并于报表中披露。对于极小可能的损失或费用以及可能发生的收入或资产在备查录中记录并仅在财务报表附录中加以说明。对于极小可能的收入或资产可以不做会计处理。2、要处理好稳健性原则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虽然公允价值的计量与稳健性原则存在差异,但从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看,首先稳健性原则仍然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并且新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将不允许转回也反映了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性;其次,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范围限制,即仅允许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部分资产项目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可见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仅是一种探索。因而在新准则中稳健性仍应该作为重要的会计质量特征,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要遵循稳健性的要求,合理谨慎的确定公允价值、计提资产减值、确认收入与损失。 第4章 稳健性原则对上市公司的适用性4.1 上市公司应用稳健原则的必要性首先,上市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业务和交易时 ,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合理估计,而会计人员自身强烈的风险意识使得他们处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宁可本期多承担些损失或费用以减少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采用稳健原则便成为会计人员的必然选择。其次,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制造和经营主体,在充满风险因素的市场经济中,肩负着以盈利收益抵偿成本耗费进而促使企业顺利运营、持续稳步发展的责任,这就要求投资者在处理所有经济业务时务必保持谨慎,从而稳定企业盈亏,减化不利影响。最后,会计人员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重要内情往往多于股东或债权人,在企业外部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真实、公允需求的压力下,为避免以后面临不真实的呈报风险,会计人员必须克制过于乐观的倾向,应试图权衡风险的可能性,抵制提供盲目乐观的信息,对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遵循稳健原则。 4.2 上市公司采取稳健原则的适用性分析 事实上,上市公司只要生产运营就会发生坏账,会面临资产减值和其他损失等问题,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要求来看,应采取适度稳健的原则,对于那些尚未完成或最终发生,但对企业已产生影响的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等,无论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只要不确定性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且能够合理估计金额,就应一视同仁全部予以充分反映。也就是说,稳健原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判断标准主要取决于不确定事项是否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否与实际经济环境相适应、是否有利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目前仍应适用稳健原则,并以传统意义上的稳健原则为主。由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反映委托代理关系的履行情况。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状来看,大多企业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盲目地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和利润,潜在很大风险;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已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但股本结构总体上仍没有较大的改变,还是保持着法人股、国有股尤其是国有法人股占多数,公众分散投资者持股比例占少数的股权结构,大大限制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大多企业主要以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资为主。加之,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公众分散投资者难以实现对企业经营的监督约束,只能通过公司报表了解其投入企业的资本保全增值情况,导致上市公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获取的信息不对称,稳健原则作为受托责任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对抵制经营管理者虚报业绩虚增资产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情况,有利于保护股东权益,为更好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必要遵循稳健原则。 第5章 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5.1 稳健性原则在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核算中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正确理解稳健性原则,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稳健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具体应用体现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价、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方面。5.1.1 稳健性原则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中的应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于市场的变化,购货方存在着破产倒闭或其他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将意味着货款可能无法收回,其直接后果将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货款收不回来,正视发生坏账的风险,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保证企业的资金运营,企业应合理地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可采用“备抵法”核算。在备抵法下,企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于每期的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损失中的应用,目的是可以抵消其可能对企业发生的破坏作用,有效地避免高估资产,保证资产信息的真实可靠。 5.1.2 稳健性原则在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应用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增大,为了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减少以致避免这种无形损耗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唯一方法,就是加速折旧。加速折旧是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增加了当期的成本费用,相应也减少了收益,从而减少企业经营利润,减轻了企业前几年的所得税负担。这也就是说用加速折旧法延迟了所得税的交纳时间,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考虑,为企业争得了一定时期的无利息贷款;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效率逐渐降低,产生的收入相应减少,与其相对应提取的折旧就应减少,这样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甚至杜绝企业的损失,体现了稳健性原则。2、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减值如果不予以确认,必然导致资产的价值虚盈实亏。因此,企业对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应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避免虚计资产,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大企业经营安全系数。5.1.3 稳健性原则在存货业务核算中的应用1、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原有存货发出成本确定的后进先出法,以便更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恰当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对于真实反映存货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客观地反映个企业现实条件下的经营成果。对于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按谨慎性原则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应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水平,减少利润中水分,期末存货价值偏低,体现稳健性原则。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使本期成本降低,利润中水分加大,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实现不了稳健性目的。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长期以来,存货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许多存货面临跌价,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不能反映存货的真实价格,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因此,要求企业合理估计存货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了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用,目的是对企业面临潜在的存货损失,通过合理低估存货,高估产品当期销售成本,从而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这样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实力。5.1.4 稳健性原则在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应用无形资产在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无论是资产取得时的价值核算、使用期限内的价值摊销以及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都应遵循稳健性原则。1、 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即计入“研发支出”科目),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这样企业不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这是确认和计量费用支出时稳健性原则的充分体现和运用。2、 无形资产的摊销。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该规定要求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摊销,确保企业不高估无形资产价值、不低估生产经营费用。摊销的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企业自用无形资产摊销时)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无形资产摊销时)贷:累计摊销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费用、支出增多了,累计摊销也增多了,这正是稳健性原则在无形资产的摊销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增加费用、支出,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这样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实力。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目的是合理估计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防止计提秘密准备,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5.1.5 稳健性原则在投资业务核算中的应用1、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会计制度规定,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期末如市价低于成本,按其差额提取跌价准备。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从会计分录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应用,目的是当市场波动较大或短期投资在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时,将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产生重大影响,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投资状况。2、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价。长期股权投资可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