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学论文衡量“非常”需用“常识”.doc

    • 资源ID:4030062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学论文衡量“非常”需用“常识”.doc

    衡量“非常”需用“常识”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的众多传媒曾经持续十几年报道过各种人体特异功能的新闻,现在证实,所有这方面的报道全是假新闻。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国众多(不是个别)传媒竭力吹捧过数位轰动全国、包治百病的“神医”,后来这些“神医”全部被揭露是假的。本世纪初,“换头术”的新闻一度被全国很多传媒加以报道、转载,现在证实是“愚人节新闻”。这些假新闻,都不需要经过调查就可以判定为假,因为它们违背基本的生活常识。耳朵能认字、意念能让药片穿过瓶子出来、一个医生能治疗所有的疾病(包括目前医学界无法治疗的很多绝症)、一个人的脑袋能够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还是男人的脑袋移植到女人身上)而存活,这些通过生活常识就可以判断为假的东西,竟然能够在自己的传媒上横行很长时间,这是为什么?因为一些记者编辑丧失了理智,或者至少是完全不动脑子。可能长期的报道工作,形成了他们送来的材料就用、脑筋一动不动的惯性。 现在,特异功能之类的假新闻减少了(因为遭到了广泛的批评),但在一些具体的报道中,同类的不动脑筋想一想的事例仍然频频发生。 例如什么叫“志愿者”,该是一看这个词的表面意思就能明白的概念吧?自愿,是志愿者所以成为志愿者的前提。然而,2009年2月7日北京日报6版头条刊登的一则消息,大标题引人注目:全市学生都将注册成为志愿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听到新闻发言人说话,全是大白话,应该能听明白,不会误解,这是做记者的基本条件;也许稿子是别人送来的,即使来自上级,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记者或编辑,怎么看着“全市学生都将注册成为志愿者”这样的把“志愿”变成“强制”的标题,就看不出它违背常识吗? 2月8日北京青年报A4版也刊登了这条消息,内容和北京日报的报道完全相同,标题全市学生都将注册为志愿者,去掉了“成”字,把志愿变成强制显得很干脆。2月7日法制晚报的报道更为惊人,大标题是北京学生全注册志愿者,此标题的时态从将来时变为完成时。作为传媒一方,查看一下北京市教育部门文件的原文,或是打个电话问一句,就可以瞬间搞清楚问题,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而是照登照转,甚至进一步加码(例如法制晚报)。 同是关于这条新闻的报道,新京报的标题是178万北京学生注册可当志愿者,京华时报的标题是全市学生均可注册志愿者。再细看消息,新京报消息导语中写道:“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每名学生都可以注册成为志愿者”。北京日报消息的导语中写道:“今年,本市每名学生都将注册成为志愿者”。很明显,“可以注册”和“都将注册成为”的汉语含义是不同的。 通读几篇报道,都没有说有关部门要强制学生注册志愿者。新京报的报道还特别强调:“志愿服务要强调以学生自愿为前提,对于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学生合法权利不能受到影响。”“意见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要求,以防止利用志愿者,使志愿服务变味的情况发生。其中包括,学校不能将强制性任务包装成志愿服务,要将志愿服务与勤工俭学分清界限。”可见,并不存在强制注册这个意向。但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登报的标题用词,制造了一种违反生活常识的结论。只要有一点常识,也不应该做出“全市学生全注册志愿者”这样的标题。 还有,新闻得交代事实的六个W。可是,各家报纸都只是说“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日前联合制定意见”,这个“意见”关乎学生升学、综合素质评价等问题,应该是一项很重要的政策。然而,消息来源含糊其词,事实发生时间不明,文件名称到底是什么,读完消息也找不到。如此重要的政策,也没有北京立法机构的批准程序。估计其中可能出了差错,北京各报报道之后,至今毫无后续报道和任何社会反映,仿佛没有这个事情一般。在传媒的报道中,这种无厘头的新闻很多,这次不过是被我们抓着了而已。 再如,没有完全无污染的家具,这个知识应该是生活常识。因为家具组装总得使用化学粘合剂、油漆涂料等,化学用品再高级,多少都有污染,差别只是程度不同。然而,2009年2月17日北京晚报5版报道新版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发布的消息,标题是家具有污染可无条件退货,2月18日新京报A07版头条消息标题是家具有污染无条件退货,只少了“可”字。这样的标题一看就令人产生疑问,所有家具不可避免地多少都有污染,按照标题的逻辑,意味着所有的家具都得要求退货,显然不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识。 查找新版的家具买卖合同,原来是合同新增了一项“家具污染责任”,规定对于经国家认可的家具监测机构监测,家具的有害物质限量不符合国家或北京市有关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的,赋予消费者要求无条件退货的权利。也就是说“污染超标”才可无条件退货,并不是像北京晚报新京报标题里说的那样,只要有污染就可以退货。北京青年报关于这个事实的新闻标题是家具“污染超标”可无条件退货(2月17日A05版),概括是准确的。 常识看似简单,但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判断标准和依据。美国新闻学者迈尔文·门彻尔(Melvin Mencher)认为,新闻是从正常的时间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这里面预设了一个前提,即记者要对生活常态有所把握和判断,不然如果不知道常态如何,又怎样去判断非常、发现非常呢?新闻是一个追逐“非常”的职业,但同时更是信仰“常识”的职业。新闻通过“常识”来裁量“非常”,新闻工作的结果让读者通过种种“非常”感知“常识”。 著名报人邹韬奋,不只一次地谈到记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丰富的常识。新民报的赵超构曾用“常识家”来赞誉邹韬奋。他感叹说:“然而不幸,我们中国社会所最缺乏的,偏偏就是常识。常识在中国反成为最不平常的知识了,这是可悲的。”几十年过去了,常识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有些记者就是因为缺少对社会常态、生活常识的把握,才弄出了不少笑话。因此,作为“非常新闻”的发现者和记录者,作为多元社会的沟通者,新闻记者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多一些常识,多一些对社会常态的体认和判断。 再有,就是记者和编辑要面对新闻思考,不是要求像学问家那样思考,而是作为常人来思考,它能成立吗?其存在是否具备合理性?这里引证一下毛泽东的老话:“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我们党内是太不够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894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脑筋连动都不动,才会出现不知道什么是“志愿”、不知道凡家具多少都有污染记者或编辑的这种盲目成了习惯,确实要提醒一下了。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冠为该校研究生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学论文衡量“非常”需用“常识”.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