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毕业论文12722.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跳远助跑技术与训练方法专 业:社 会 体 育 浅析跳远助跑技术与训练方法摘要跳远是田径项目中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在跳远运动中正确合理的使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跳远运动诸多重要的技术环节中,最容易被运动员忽视的就是助跑技术。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跳远助跑的诸多因素,阐述在教学和训练中提高队员的速度、改进助跑节奏、及最后两步助跑的技术,从而更好的解决跳远助跑中所存在的问题。现代跳远技术对助跑提出的要求很高,不仅距离长、速度高,而且对助跑技术的结构及准确性的要求也很高。由于助跑是获得高速腾起速度的前提,它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是最大,因此助跑技术是以发挥运动员高速助跑为核心,进而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水平。关键词:助跑技术;速度;节奏;训练方法 Analyses in long jump technique Abstract Long jump is the most basic technology simple field events of sports, and most of the players can quickly learn to reasonable jump technology, in long jump in sports exercise right technology and skill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ong jump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expounds the speed, improve players run-up rhythm, and finally improve two steps of technology, thereby better run-up in long jump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ort. Modern jump to run-up request technology, not only long distance and high speed high, and the structure and to run-up technology the accuracy of the requirement is high. Because is a high-speed run-up speed of the prancing of long jump prerequisites, it is the largest result influence, so the run-up to exert the athletes tell technology are the core of the run-up,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thlete's skills.Key words: Run-up technology;speed; rhythm;Training method 目 录1.前言.12.跳远助跑技术分析.12.1 合理的助跑起跳姿势.12.2 助跑的距离.12.3 助跑的准确性.22.4 助跑的加速.22.4.1平稳加速. 22.4.2积极加速. 22.5助跑的节奏.32.6最后两步的助跑技术.33.跳远助跑技术的训练方法.43.1 平跑训练法.43.2 跑海绵砖训练法.43.3 边跑边听节拍训练法.53.4 助跑负重训练法.54.结论与建议.54.1结论.54.2建议.54.2.1.54.2.2.54.2.3.64.2.4.64.2.5.6辞谢参考文献1.前言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的积极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使人体跳过更远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是锻炼身体的手段,经常练习跳远能有效的发展速度、快速力量、灵敏等,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调节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要求运动员在数秒钟内完成从助跑至落地等几个紧密相连的技术环节,具有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同时跳远运动项目的开展极为普及,完美的跳远动作也确实给人一种运动美的享受,因此它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跳远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本文将重点对助跑技术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跳远成绩与助跑速度有着密切关系。助跑的任务是获得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快速有力踏板和起跳创造条件。2.跳远助跑技术分析2.1合理的助跑起动姿势正确合理的起动姿势是取得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比赛中看到的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站立式起动,另一种是行进间起动。采用站立式起动方式容易控制身体姿势,双足站立距离,双膝关节弯曲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的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采用行进间助跑起动方式,虽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但对准确性增加了难度。起动前几步应控制好步长,速度和蹬地力量上都应保持一致,须严格控制起动时的身体姿势,随着助跑速度的稳步提高,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在起跳前两步才能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2.2助跑的距离助跑的长度应为12-19步。助跑的距离要尽可能长些,这取决于运动员的经验,快跑技术和适应能力。助跑的长度将决定助跑速度发挥的程度,助跑距离过长,会越难控制助跑步点的稳定性。因此,初学者的助跑距离应为12步。随后,经过良好的训练,随着运动员经验的丰富,快跑技术的改进和力量的增长,助跑距离可增至14步,最终可达到18步。目前国内优秀运动员,男子助跑距离为40-50米,女子助跑距离为30-35米。助跑距离要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助跑中,一般设两个标志,第一个标志在起跑点,第二个标志在最后6-8步起跳脚着地处,这样在发挥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不会犯踩点的错误。2.3助跑的准确性助跑的准确性取决于助跑前2-3步的稳定性,如果助跑不稳定,通常起因于前2-3步不够稳定,因而,助跑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助跑的稳定性,应在倒数第四步设置检查标记,检查标记应距起跳板7.9-9.4米。这倒数第四步的检查标记根据运动员的身高,助跑速度和助跑距离而定,个子高,速度快,有经验,跑18-19步的运动员,其检查标记距起跳板应接近9.4米。相反速度慢,个子小,没有经验,助跑12或13步的运动员,其检查标记距起跳板应该约定为7.9米。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在助跑时没有踏上而踏过了预定的第二标记,则可导致犯规或是在踏板前缩短最后几步的距离。身体素质也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基础。由于跳远比赛的时间较长,密度较大,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基础,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应必须注意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增强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助跑的准确性,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从而创造优异的成绩。2.4.助跑的加速一般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采用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平稳加速方式,也叫做逐渐加速;一种是积极加速方式。2.4.1平稳加速平稳加速的跑法与加速跑基本相同,开始阶段步频较慢,然后在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方法其加速的时间较长,加速过程会逐渐均匀而平稳地进行,因此跑的动作轻松、自然;积极加速助跑的跑法是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也较大。从一开始,步频就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能够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2.4.2积极加速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全力跑,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点是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也较大。这种助跑方式适合于绝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但因助跑动作紧张,起跳的准确性差,所以世界优秀运动员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不论采用何种加速方法都应在训练中经过多次的练习做到掌握和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和保持较高的助跑速度,为起跳做好准备。以能够成功起跳为准,运动员应设法达到最高速度。虽然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与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相似,但其技术的关键不是失去控制的速度而是可控的最高速度。在快跑时是蹬离地面的,跳远运动员不要试图拉离地面,因为腿的结构不适合于强大的拉力。此外,快跑时的拉动动作是导致拉伤的直接原因。稳定、快速的助跑取决于逐渐加速,许多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往往加速太早,时间太长,这会导致在助跑的最后阶段减慢速度,导致在起跳前减速,不会取得好成绩的结果。采用19步助跑是以左脚向后下方蹬地,推动身体运动。助跑开始时,整个身体稍微前倾,随着加快速度身体逐渐抬起,到最后4-6步时,身体转为正直。初学者学助跑时最好与起跳分开进行,这样单独反复进行助跑练习,可形成稳定的加速方式,步法模式和助跑的节奏。而且,即使是受过训练的运动员,采用没有起跳的助跑练习,同样可进一步发展助跑的稳定性和助跑的节奏。2.5.助跑的节奏我们知道良好的跳远助跑节奏,尤其是最后四步的节奏是使运动员充分发挥速度,和在有控能力下积极起跳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在提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中至关重要。一般在训练中多采用设置助跑标记,为了使助跑更加稳定和准确,可在助跑途中设置标志,标志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助跑时的注意力和影响助跑的连贯性。起跑时应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速度开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改变这种节奏,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步频感。另外还可运用节拍器进行跳远助跑训练,运用节拍器练习是从控制训练的角度出发,为运动员建立可随时调整的节拍器,通过节拍器发出客观的定量化的信息,这种训练方法会对整个助跑过程进行定量化的控制。2.6.最后两步的助跑技术最后两步要在尽可能保持助跑速度的情况下为起跳做好准备,在最后两步之前要通过蹬地来不断加速。其次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这两步助跑动作,直接影响着起跳前的速度、踏板的准确性和起跳动作的合理性。因此,在最后两步助跑时,既要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又要为起跳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几步呈加速状态,使助跑和起跳的衔接更加紧密。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在最后几步阶段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形成快速上板的技术特征,这种助跑技术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最高助跑速度。倒数第二步:在最后两步里,倒数第二步较大,其原因是由于身体重心下降和支撑腿、膝、猓部弯曲所致。这一步是以全脚掌着地,并在这一步里形成至关重要的“聚集”。最后一步:最后一步由于身体重心的提高而使其小于倒数第二步。起跳脚在身体前面以全脚掌着地起跳,随之起跳腿关节稍微弯曲。此时,起跳腿的肌群被有积极性地拉长,或者说是做离心收缩。紧接着起跳腿的肌肉缩短。因此,肌肉收缩之前,在具有积极性的拉长这个阶段里,七条腿的肌群储存了弹性势能。最后一步短于倒数第二步:运动员须想到最后两步是一长一短,这有利于有效地做好起跳准备。注意,起跳时不能前伸起跳腿,向前伸腿过远会导致制动的产生,并影响运动成绩,其关键的是要在最后两步放松并保持助跑的节奏,此时,要继续摆臂动作,否则会减慢起跳。3. 跳远助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通过上述助跑技术的分析,本人在此提出几种有针对性的、对提高跳远助跑技术有效的训练方法。3.1平跑训练法平跑训练法是根据助跑距离的长短,来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速度发挥的程度和稳定程度的方法。训练时应采用站立式起跑,一直跑至30米左右的区域里。每次训练,此方法应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负荷量建议一般在3次*3组。上体要逐渐抬起,速度自然加快。当起跳腿采入区域时,教练在区域里做个记号,9次跑下来,钉鞋踩点较集中的地方应丈量,丈量的长度在跑道中作下醒目的记号,待下次训练时再收集踩点集中点,并再次大量调整后作下记号,直接误差在10cm,从而要定下30m左右平跑终点,而该重点的记时成绩,是作为助跑能力提高的主要数据。3.2跑海绵砖训练法把5-6块40cm长的白色海绵砖,横放在跳远助跑道上的最后段,在跑动过程中上体的倾斜程度小些,身体各部分尽量要切协调自如,摆动快速有力,腾空时间较短,为快速起跳做好准备。该方法主要是解决后几步助跑节奏稳定性和上板的连贯性。3.3边跑边听节拍训练法在几个星期的训练之后,在训练者的助跑能力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用竹筒敲击学生助跑时的节奏,强调突出最后两步的节奏,并用录音机把几次助跑时的敲击声均录制下来,然后取效果最佳的依次作为近期助跑起跳练习时节奏模式,反复播放该声音以巩固学生的助跑节奏。这种方法是针对助跑的稳定性进行训练的。为了达到最高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运动员的适应情况,依据由易到难,逐渐加快的原则对节拍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使之逐步加快,最终达到改进助跑节奏,加快助跑速度的目的。3.4助跑负重训练法负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加强练习者的速度,在助跑练习过程中,可穿沙背心进行,可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训练负荷量不宜过多,练习5-6次后脱掉沙背心,马上进行无负重助跑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会轻松的助跑感觉。以上所论述的是影响助跑的因素及一些训练手段,我认为在训练中加以重视训练方法是可以改进和提高自身技术的。训练中要因人而异,要区别对待,任何运动员技术都不能脱离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素质基础,所以在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身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制定周密系统的训练计划,来提高训练水平。4.结论与建议4.1结论提高绝对速度即是提高平跑的最高速度,跳远中的助跑速度则是指运动员在跳远助跑中发挥出的最高速度,这也正是取得跳远成绩的基础。由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自控能力和起跳能力有限,因此在速度训练中,必须把在有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发挥自身最大速度的训练放在首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对踏板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成绩的发挥,因此运动员在练习中必须反复进行助跑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建立牢固的动力定型,加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高绝对速度。要确定正确合理的起跑姿势,固定习惯的加速方法,不仅要有良好的全程助跑的节奏感,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4.2建议4.2.1 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学习国外的技术精华,并通过视觉感觉双方面的渠道获取同步的训练信息,提高训练者的技术成绩。4.2.2 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训练中应以发展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为前提,通过提高助跑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4.2.3 运动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助跑的距离,训练中应该着重加强运动员助跑技术的改进,不断调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同时也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4.2.4 如何减少最后两步速度的损失,真正提高助跑利用率仍是需要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在继续努力提高绝对速度的同时,深入挖掘助跑最后两步技术潜力。4.2.5当前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表现出的合理的高速度的助跑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未来跳远技术的发展也将以合理的助跑技术结合起跳为突破口。建议按照个人的条件选择训练方法,加强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跳远技术,创造优异的成绩,形成中国特色的跳远技术。 辞谢在此深深的感谢我的辅导老师xxx,也感谢所有教过我知识的老师们,你们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的品格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不断上进。本论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尤其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他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闲聊中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我,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词等方面他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从论文的开题报告到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对我今后的工作生活必将产生影响。借此机会,特向朱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秉着这颗执着的心,继续开拓我的人生路。参考文献1孙雯如何提高少年运动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田径199892夏华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田径199813赵奇熊西北正确认识跳远技术中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田径指南19994郭远奇黄亚玲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田径指南19995 美国田径训练指南美国田径协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6 田径基础教程由姚国强、徐树魁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7 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张贵敏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