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毕业论文2.doc
物流在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 目录总论.21. 物流概念的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32.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3. 钢铁企业中生产物流的特点 .54.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特点及构成 .6 1)钢铁产地远离消费地,销售运距长.6 2)铁路运输是钢铁产品国内销售的主要运输方式.6 3)成品往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加工.6 4)销售渠道短,仓储数量大.6 5)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改进策略.65. 建立钢铁企业物流体系的必然性 .76.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不足及发展.8参考文献及引注. .10总论一般而言,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和回收物流五个子系统。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都是围绕生产制造发生,当前对企业物流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生产物流和原材料采购的供应物流领域,对销售物流的研究甚少。特别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销售物流,相对已有较多研究成果的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而言,尚缺乏从战略到策略的规划设计和系统的实施方案。入世后,我国钢铁的产销已从计划安排转向市场导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钢铁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钢铁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赢得竞争的必由之路。而销售物流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收集供应链信息,对钢铁企业的现代化运营所起的支撑作用非常突出,因此,对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为改善自身物流状况,发展现代物流做出了许多努力,在销售物流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中国钢铁交易网等平台的出现使得我国钢铁企业在物流信息化上迈出了很大一步;各大钢铁企业先后建立剪裁配送中心,以产品差异化占领市场,赢得竞争;与下游产业客户企业的构建战略联盟,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寻求灵活多样的物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1. 物流概念的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于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于1905年提出的叫做Logistics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叫做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叫做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使全世界都自然意识到,物流已经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2.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时间,但是由于钢材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材料,受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拉动,总体上是产销两旺,因此,钢材的销售管理基本仍是以资源为中心,渠道管理模式以多级批发为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大,以用户为中心的现代钢材销售物流模式在探索中发展,钢材物流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 从钢材物流渠道管理上看:我国传统的钢材贸易表现为钢铁贸易企业、贸易商、钢材经销商、零售商多种主体分散经营,各自为战。钢材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用户的流通渠道过于冗长、分级不清。过去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销售渠道的设计上受历史因素影响,直供到最终用户占的比例仅为20,70多的资源都是经贸易商倒手。有些地区,既有钢厂自己的渠道网点,又有代理商、经销商,且分级不清。钢材出厂,常常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甚至诸多小的商户倒卖,除了长途运输外,还要加上多次短途搬运,使交易成本较高,市场价格控制能力削弱。从厂商对销售管理看,钢铁企业主要有代理经销商和协议经销商两种,战略分销商比例较低。终端用户少,管理方式松散,对用户的考核、服务及评价机制不落实,用户的忠诚度差等情况明显。这种以钢材批发贸易为主的营销方式,一方面造成中间商的行为对市场影响较大,也加剧了钢材市场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造成了渠道控制力低下。 从钢材贸易商经营看:一是钢材经销商的文化素质、现代营销水平和能力不高。目前大多数经销商的销售主要采取“异地易货贸易”方式或是“提篮子、搬砖头”式的传统经营方式。一方面,交易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系统分析和分类服务,资源(产品和资金)经营粗放,造成交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经营业务处在手工操作、电话联系的浅层次运作阶段,不能实现网络传递信息。有的企业投资较大,拥有自己的货舱和运输网络,配备运输车辆,但也是自成体系运营,成本较高。二是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流通的集中度低,专业化经营不够。据调查,全国各类钢材贸易商约有20万家,年销售能力在1000万吨的企业少见,在500万吨的只有34家,在150万吨的就成了区域的大经销商了。而绝大多数企业的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由于规模小,没有能力健全和管理经销网络,其经营模式是传统的运作方式,主要靠经营者对市场的判断,向钢厂或者进口商订货,随行就市地销售产品,谋求快进快出以实现利润。有的能开展仓储物流业务,但专业化水平较低。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物流营销模式的发展,削弱了钢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钢材加工物流情况看:这几年我国一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开始由单纯的贸易企业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的方向发展,但其占流通总量低。全国仅有各类加工中心不过.300家,且加工水平低、规模小,钢材的加工流通量仅为10左右。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是钢材物流战略发展的方向。 面对国外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钢铁企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要赢得我国年产钢3亿吨的巨大市场,钢材物流业必须高度重视我国钢材销售物流布局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不利因素。整合钢铁产品销售物流渠道,加强以战略直供和物流配送为核心的销售物流管理,将成为钢铁产品流通的战略发展方向。3. 钢铁企业中生产物流的特点 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现代钢铁生产物流是指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企业内部衔接,在制品的存储与库存管理,以及生产安排及节奏的调整等活动。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物流流程繁杂。钢铁企业产品制造需要经过多分厂联合制造才能交货。因此其生产过程是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多段存储,物流管理是分段式(分割式)的;而且从原料投入到最终产品产出,整个物流中多数工序同时兼有物理和化学变化,是高温、高能耗工艺过程,生产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很高。 生产过程中信息量大。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将矿石经过复杂工艺加工成钢材的过程,生产过程环节多、流程长,且伴随着原料、燃料、辅料的信息变化,及生产过程中各物流节点之间保持物流作业衔接的大量信息。因此生产过程中信息复杂。 钢铁生产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生产和运输设备,且主要工艺路线和设备比较稳定,整个工艺流程有很强的连续性或分段连续性,上下环节关联性强,后道工序受前道工序的约束。各主要厂之间的生产-物流的密切联系,各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量以及运输设备的停留时间等都对生产物流产生影响。 在制品的温度和生产时间在过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如实施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目的是提高连铸坯入加热炉的温度,其考核指标为连铸坯入炉温度和热送热装率。另外,在制品的生产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节奏性和比例性。4.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特点及构成 根据钢铁产品自身的属性及钢铁行业现有环境,钢铁企业的销售物流有以下特点: (1)钢铁产地远离消费地,销售运距长。一般而言,钢铁企业有着较大的销售半径,销售区域散状分布,但一旦形成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对其需求又相当大。钢铁生产这种近原材料地,远销售地的特性,使得产品销售的运输距离远远大于原材料物资运输距离,钢铁销售物流更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往往计划不及变化,不确定性强,难于组织。 (2)铁路运输是钢铁产品国内销售的主要运输方式。如果单纯从运输方式的经济性而言,水运是钢铁产品最好的选择。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部门一般设在矿区,水路交通条件有限,很难实现大批量产品的水路运输。相比较其他成本更高的运输方式,铁路成为大多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的首要选择。 (3)成品往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加工。钢铁企业的最终用户也为制造企业,其产品需求为连动需求。钢铁企业的产品用户,除建筑等行业外,绝大多数还不能直接投入用户的生产使用,还需要通过深加工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钢铁产品的选择受下游产业链影响较大,产品深加工势在必行。 (4)销售渠道短,仓储数量大。钢铁的销售物流渠道一般为直销或经过一级经销商(或钢铁贸易商)后,直接进入消费领域,中间环节少。但由于一般单张订单需求量大,使得钢铁企业为满足销售需要,通常持有较高库存,资金占用大。(5)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改进策略:1.科学地进行销售物流决策与计划,提高自有物流资源利用率。2.通过网上订单提高销售物流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3.合理安排销售库存,在保证销售上尽量减少库存量,降低成本。4.在枢纽城市建立剪裁配送中心,根据下游产业需要进行产品深加工。5.建立战略联盟,保证输送及时,灵活采用各种运营方式组织销售物流。6.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构建长期、稳定、和谐的供应链。 7.培养全面的物流人才,挖掘第三利润源。5. 建立钢铁企业物流体系的必然性 (1)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物料等有形资源由供给方向需求方进行物理性转移的过程。就是这个过程,是企业和客户之间,形成了一个链条,这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就是物流产业的组成。我国对物流进行研究和实践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目前,市场经济下买方市场主导一切,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钢铁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生产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钢铁企业的物流主要是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环节。通过物流把有形资源赋予了新的空间、时间效果,其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物流业发展的方兴未艾,使得钢铁企业内外部物流的整体优化问题正在成为钢铁产业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形式决定了钢铁企业的物流发展前景光明。 (2)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对工作系统以及人财物、产供销信息集成度要求高。本钢作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积极应对钢铁行业国内外的市场情况,改变目前条块分割的现状,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实现集成化经营管理,构建现代化、信息化、企业高层战略、中层管理到基层生产为一体的完善和健全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实现集中规划、统一管理、优化运输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3)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产业的钢铁企业,其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是运输业的发展。目前的本钢主要以铁路为主要物流渠道。据资料显示钢铁工业产品(钢材)年货运量占全国铁路年总货运量的8%10%左右。国家在发展铁路运输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20062010年,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12500亿元,年均2500亿元,新建铁路有22条,共计1.7万千米,货物运输网络比较完善。本钢的物流主要是铁路,这样高效的铁路网,呼唤本钢建立集成化的铁路物流体系。 6.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不足及发展(1)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理。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发挥不了物流的整体效益。 (2)物流企业基础设施不配套,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在物流过程中,多数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并经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3)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4)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当前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从而很难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一体化。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 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发展趋势:随着钢铁产品销售物流在钢材销售供应链中体现的渠道价值日益显著,当前,国内各大钢铁企业都将完善销售物流组织模式、增强营销体系保障能力看作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有益经验,我们在预测钢铁产品销售物流发展趋势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整合钢铁销售物流渠道,加强以物流仓储及配送为核心的销售物流管理,是今后钢铁产品流通的重点发展方向;二是建立和完善钢铁成品物流基地,这对实现钢材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转、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建立完备的信息化平台,这有助于提升钢材销售与物流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销售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参考文献及引注1.汝宜红 鲁晓春 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 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7月2.菊池康也 丁立言 物流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3.鲁楠 张继肖 企业物流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4.陈向红 赵辉 物流市场营销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5.高明波 王海兰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2006年6.中国教育网 中国物流在线门户网 7.余淼 供应链管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8.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 物流库存管理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年9.方芳 运输管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