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新解读.doc

    • 资源ID:4027079       资源大小:2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新解读.doc

    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新解读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201班02950120 邱圣地 指导老师 朱宗顺摘 要: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在欧洲新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先进的幼儿教育思想,它提倡尊重儿童的儿童观,主张通过“有准备的环境” 和丰富独特的感官教具来教育儿童。我们应该准确把握感官教育的定义、地位和意义,并从教师、儿童、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感官教具)三个要素来全面系统地解读蒙氏感官教育思想,并根据当前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有效地借鉴吸收,以促进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词: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幼儿教育;操作应用 New Reading on Montessori Feel EducationQiu Shengdi Director: Zhu Zongshun(Hangzhou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 0201, No.02950120)Abstract:Montessori fee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advanced children education thinkings which produced during the European progress education movement. It proposes that people should respect the child, and advocates cultivating children through “the prepared environment” and the abundant,special feel material. We should comprehend the definition,station,significance of feel education exactly, and read it systematic in teachers,children and “the prepared environment” (specially the feel material), also, we should absorb effectively the thinking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in China for promoting the children education undertaking in China.Key Words:Montessori ;feel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operation引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教育革新运动中出现了新教育思想,并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就是其中一位。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和改革家。她早年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两年以后,开办了“儿童之家”,决心致力于正常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她在多方面的思想影响,尤其是法国特殊教育专家及医学家琼·依塔(Jean Itard)及其弟子爱德华·塞贡(Edouard Seguin)的影响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儿童之家”开始进行儿童的科学教育实验。她努力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模式的束缚,力求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来进行幼儿教育的研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不断的实践,蒙台梭利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反对传统的形式教育,反对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并有效地促进其发展,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创造性,把儿童放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充分体现了尊重儿童的特点,在教育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肌肉训练、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智力教育、读写算的教育、纪律教育等。其中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教学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各种感觉能力的良好发展,提高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敏锐的感受性,从而使幼儿获得比较准确的感觉信息,为其他智力因素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幼儿的接受性角度讲,学前儿童思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只能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思维,而无法脱离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所以感官教育也是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要求的。正是因为感官教育的重要性,蒙台梭利才会如此重视感官教育,把它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提出了感官教育的一些原则、方法,设计了一系列专门的教具以较好地实施这一教育。一、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感官教育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利用各种感官教具来帮助幼儿提高相应的各种感觉能力,培养幼儿准确的感受性和敏锐的观察力,为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组织的教育,它主要包括触觉训练、视觉训练、嗅觉训练、味觉训练、听觉训练等五个方面,其中以触觉训练为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二)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蒙台梭利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方法是通过感官训练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感官训练是蒙氏教育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其次,感官教育是肌肉训练、智力教育、读写算的教育等蒙氏其他教育理论的基础和途径。触觉训练可以帮助儿童进行书写的练习,在描摹的基础上,儿童会爆发出书写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肌肉也得到了自然的训练。“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设计了简单的字母教具,把触觉、视觉、听觉和发音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儿童在掌握了书写技能的基础上,转入阅读的练习。”1“算术教学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秩序,同样也提供了大量的教具。首先,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帮助幼儿练习记数;然后,用图形数字通过幼儿触摸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记忆数字练习;最后用漆成红蓝相间的木棍,教幼儿学习1到20的加减乘除。”2通过感官教育使幼儿的肌肉得到锻炼,使幼儿读、写、算的能力得到发展,实质上也就是使幼儿的智力得到了发展。这正如蒙台梭利自己所说“感觉练习是一种自我教育,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过程”3如此,教师就容易引导幼儿从感觉走向概念即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心理活动过渡到高级心理活动。 (三)实施感官教育的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具有双重目的:一个是生物学方面的目的;一个是社会学方面的目的”4生物学方面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健康和谐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正常情况下,个体在胎儿期各种感觉器官就已基本发育完全,即个体一出生就已具备了感觉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随着个体的继续成熟,特别是在学前期个体的各种感觉活动能力在迅速地发展,而且不同的年龄阶段感觉活动能力的发展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即儿童发展中存在着敏感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能抓住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及时进行相应的感官训练,那么儿童的感觉活动能力就能得到更好、更完善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也会有更显著的提高,而这一切都是儿童智力发展、心理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提。 第二,感官教育能及时发现儿童感官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理基础。社会学方面的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人,具体体现在: 第一,感官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实际经验,直接为儿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 例如:“一个厨师的知识可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他可以从书本中知道准确的配方和烹饪的时间长短,他也可能进行烹饪的一切技术操作,但当要根据菜肴的气味准确地决定合适的烹调时间,或用眼睛或根据味道决定什么时候应加什么调味品时,如果他没有进行足够的感觉训练,就一定会犯错误。”5 第二,感官教育有利于儿童的美感发展。“美在于协调,不在于冲突。而协调必须精确。”6感官训练可以培养儿童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感受性,让幼儿具备观察、发现、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享受感受美、欣赏美的乐趣,陶冶心灵和性情。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重新解读(一)现有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状况1、现有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方法(1)国内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方法目前,国内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基本上以文献法为主,但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又大致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把感官教育作为自我教育的一个途径来解读。他们认为感官教具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纠正”的特点,而且“蒙台梭利还认为,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提倡儿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自由选择教具,独立操作,自我校正。”7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过程就是儿童依靠教具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8第二,在解读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感官教育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是阐述对幼儿进行感官教育的原因或意义。这些作者都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心理学意义讲,感官教育符合儿童该时期心理发展的需要。”9因为“在学前阶段,儿童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各种感觉特别敏锐,一旦疏忽,这种敏感性就永远失去,无可挽回。”10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感官教育就能“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11另一个原因就是“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12“在感官教育中,幼儿不仅仅认识颜色、形状和物体的不同性质,更主要的在于通过注意、比较和判断的练习,改善他们的感官及其能力,从而有助于智力的形成。”13二是对感官教具特点的介绍。他们把蒙氏感官教具的特点归结为三点:教具具有系统性,包含合理的刺激等级。“儿童之家的任一感官教育的教具都试图按儿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某一物体的属性(特性)如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排列成严格的等级顺序,以便于在感觉训练中审慎地分级推进,使肌肉、感官和身体的操作有序地依次向前进行。”14感官教具训练对象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即一种感官教具只能训练儿童的一种感官能力;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会采用蒙眼或暗室的方法,把感觉隔离开,以避免其他感觉对被训练感觉的干扰,提高训练的效果。15感官教具具有自我教育性。蒙台梭利在教具中设计了一个“自我纠正”系统,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自主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完善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16第三,把感官教育从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地对其进行解读。这类解读方式相对比较少,但与前面两种解读方式比较,则要全面一些。他们也较重视感官教育的意义,认为它能抓住幼儿的各种感觉敏感期,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17这与第二种方式的解读结果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这类作者更注重感官教育的途径或方法。根据他们的解读,感官教育的途径或方法应有四种:自由的环境。“为使感觉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个不受约束的、适合年龄特征的环境,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发展其感觉,就像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份、营养一样,促使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须给儿童一个有准备的环境。”18感官教具。感官教具有三个特点有系统性、训练的单独性以及自我教育功能,19这与第二种解读的结果也基本一致。教师。教师是感官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应该是训练有素的,应该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技能,知道如何观察、指导幼儿,如何使感官教育充分发挥作用。20读写算训练。幼儿在进行读写算练习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感觉刺激,如阅读时会有听觉的刺激;书写时会有握笔的触觉刺激;算术时也会有利用各种教具而产生的触觉刺激等等。所以在读写算的练习中,幼儿的一些感官也得到了发展。21(2)国外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方法国外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与国内有所不同。他们对理论的文献解读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着眼于它的实际应用,如成立一些专门的蒙台梭利教育机构(如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 / USA)来培养蒙台梭利教师,推销感官教具,建立蒙台梭利幼儿园等等。2、现有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方法的不足(1)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单独解读相对很少,所以对它的解读就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2)目前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解读基本只停留于一个介绍的层面,而且往往只注重教具的解读。教具的确是感官教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无生命的事物,对幼儿的反应总是有限的、机械的,幼儿的操作时间一长就难免会产生一种枯燥感。所以如何更好地应用操作甚至改进这些教具,如何把人的主动性渗入到教具中,使教具也充满一定的生命力是在应用感官教育理论时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目前的解读对这方面的涉及较少。(3)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是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得到实践的检验的,同时从理论上说,感官教育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应用性,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当前的实际情况与当时已有很大的不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能否适用于今天的幼儿教育,特别是能否适用于今天中国的幼儿教育不是仅凭一些理论结果就能确定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引进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所以如何对理论进行去粗取精、化伪存真,真正地适合并促进本土的教育是其中最核心、更现实的问题,而目前的文献对这一问题的涉及同样比较少。(二)从三个要素教师、儿童、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感官教具)来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进行新的解读教育具有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措施。而感官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当然也具有这三个基本要素。1、感官教育的教育者教师(1)教师在感官教育中的定位与作用蒙台梭利强烈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认为那会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不利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她对感官教育中的教师进行了一个新的定位。她认为在科学教育体系中,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教师必须是儿童权利的保护者蒙台梭利提出儿童虽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和活动,他们身心的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违背规律就必然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更何况儿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发展。所以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权利,成人也不应该忽视这些原则和规律,单纯地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儿童,从自己的角度来对儿童进行教育,而应该充分地尊重儿童的这些特征,保护这些特征,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就更应该如此。教师应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者教育要成功,教师除了要牢固掌握教育原则、原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人类学、卫生学、心理学基础,在学前教育领域就更是如此。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的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可以说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恰当的教育首先就必须了解儿童的这些特点。当然,这些规律是从大量的现实情况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的是大多数儿童的特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而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儿童,会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还必须掌握儿童实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研究每个儿童的发展特点,去研究每个儿童的发展规律。教师应该是儿童自我活动的观察者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应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育的一种途径。教师要对儿童真正地有所了解,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观察者,而且是一个“被动”、“消极”的观察者。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完全自然、自由的环境中来表现自己,为教育者提供完全真实的教育信息;教师才能使自己学会耐心地等待而不是去强制地干涉儿童的活动,才能通过观察儿童在各种自由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儿童的兴趣价值取向、注意的品质(如注意的长度、注意的选择性)等,甚至是儿童的面部表情来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因此,“对幼儿的观察,应该是一本教师手册,是一本鼓舞教师行动的书,是一本想成为一个真正教育者的人,必须仔细阅读和深入研究的书。”22教师应该是儿童自由活动的指导者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引导者而存在的。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对儿童的尊重、观察固然重要,但这些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必要的指导。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首先,为儿童提供示范和讲解。当儿童第一次接触教具时,教师应该对儿童进行讲解并给予示范;如果教具的使用要求比较高,讲解示范一遍后儿童还是不能接受,教师就应该再次给予示范讲解,但讲解的重点应该根据儿童操作后出现的问题来进行调整,讲解的语言也力求简单、明了、准确。其次,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蒙氏教育中虽然强调儿童的自由和自主活动,但也不排斥否认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因为离开教师的引导和协助,儿童的发展同样是难以实现的。当然,这种引导和帮助必须是适时恰当的。这正如E·M·斯坦丁所说:“蒙台梭利教学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关键在既不信奉不干涉原则,又知道在何时必须干涉,在什么情况下应干涉到何种程度。”23再次,维持良好的纪律和阻止不良的行为。蒙台梭利强调的自由是和纪律相对而存在的,她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以不损害集体的利益为前提,以不冒犯、不干涉他人的自由为限度。因此,在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要维持良好的纪律,阻止不良的行为,对幼儿超越自由限度的行为要进行禁止和纠正。教师应该是儿童发展环境的创设者儿童发展的环境应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即有规律、有秩序的环境,它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环境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环境。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提供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教具和设备。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活动氛围,允许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由地表现;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师在感官教育中如何进行定位的问题蒙台梭利对教师做了多方面的定位,要求教师既要成为一个保护者,又要成为一个观察者、指导者,更要成为一个环境的创设者。那教师的这种多种地位和身份要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又要如何把握呢?我想主要是要遵循三个原则热爱儿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原则以及鼓励儿童的原则。第一,热爱儿童的原则。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说中指出,每个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以后,就会产生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儿童是一个生命,一个相对弱小的生命个体,就更需要得到爱和归属感。教师也只有热爱儿童,才能够一切从儿童出发,才能够一切为了儿童,才能够不将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做到客观公正地对待儿童,才能耐心地观察儿童的表现,给予及时必要的引导和协助。第二,尊重儿童的原则。教师要把儿童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并充分尊重他的人格特点和发展规律,不随意干涉,不妄加改变。尊重不仅仅是指对儿童要和颜悦色,更是指对儿童的构想和意见的尊重,对儿童从事活动的尊重。只有尊重儿童,承认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才能够允许和支持儿童的自由活动,才能够让儿童得到自然的发展。第三,鼓励儿童的原则。蒙台梭利把儿童看作活动的主体,要求在活动中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活动中;要努力去振奋、活跃和鼓舞儿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进行各种练习,从而锻炼、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和成就感。2、感官教育的受教育者儿童(1)儿童在感官教育中的地位感官教育以儿童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儿童感觉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它的教育效果也必须通过教育后的儿童的发展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感官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围绕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也就是说它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实行感官教育的必要条件。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即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中某事物的感知及其敏锐,产生无法抗拒的冲动,而且相应器官的机能也急速发展的时期。”24同时,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冲动是有节奏性的,也就是说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感官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换言之,就是敏感期的发展是暂时的,是与一定的年龄相适应的,它只存在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一旦消失就永远不可能再出现,虽然以后也能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但是学习的难度就会加大,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也会下降,所以抓住儿童的敏感期对其进行感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儿童的发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最早出现于儿童两岁左右,大约持续两年,三岁左右表现最为明显。环境中的所有物体是否放在平常习惯放置的地方?一天的各种活动是否按照自己已经熟悉和习惯的顺序进行?这些问题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喜悦是将物品整齐地放回原来的位置。在蒙台梭利看来,如果儿童在秩序的敏感期内形成了良好的秩序感,那么,他终生都将是一个规范、有序和温和的人。反之,如果错过了秩序的敏感期,再想培养一个规范有序、有条不紊的人就会变成难以企及的事情。”25第二,感觉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是儿童认识外界环境的基本渠道,是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婴儿一出生就和外界接触,吸收和积累了不少外界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是杂乱无章地、无秩序地堆砌在一起的, 需要通过智力活动来进行整理、抽象、提升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知识,而感官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第一步。第三,蒙台梭利在早期特殊教育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信念:“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26她认为如果能及早发现儿童在感官上的某些缺陷,并且进行恰当的感官教育,那么这些儿童因感官有缺陷而导致智力低下的可能性就会有所降低,与正常儿童的差距也会相应地缩小。(2)儿童在感官教育中的地位如何保证的问题儿童在感官教育中处于一个中心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育应该从儿童出发,使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儿童的身心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使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感官教育中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敏感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延续性,例如:“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2个月开始到8岁,其中1岁至3岁是语言敏感期的高峰时期;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其中2岁到25岁达到高峰;秩序敏感期最早出现于2岁左右,大约持续两年,3岁左右表现最为明显;运动的敏感期处于出生到4岁之间;工作的敏感期是3岁到6、7岁”。27第二,因材施教的原则。敏感期不仅仅是与年龄增长有关的现象,实际上,它的出现对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感官教育时不应该对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应该从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儿童的个体发展情况来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和引导。3、感官教育的教育措施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感官教具)(1)有准备的环境、感官教育在感官教育中的价值 有准备的环境是感官教育的主要途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是儿童了解自己,形成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感官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教育者必须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有准备的环境。首先,有准备的环境是真实自然的。环境中的设备应是接近现实生活的,应有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真实材料和物品,如真的冰箱、电话等。其次,有准备的环境是整齐、和谐的,具有一定的美感。环境不需要装饰得很华丽,但必须是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的物件要摆放得整齐有序,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清爽,很有秩序感。此外,教室的采光要良好,色调的搭配要和谐,而且也要充满童趣,让幼儿乐意接触、亲近环境。第三,有准备的环境是宽松自由的。儿童在教室中能自由地选择教具,自由地选择在哪里操作教具,教师只是在旁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而不过多地甚至强制性地进行干涉。第四,有准备的环境必须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包含丰富教育意义的教具。 感官教具是感官教育的主要方法蒙台梭利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其中又以触觉训练为主。同时又以人的五种基本感官为基础,精心设计了适合于训练儿童五类感觉的一系列教具。这些教具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教具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蒙台梭利根据儿童的五类感觉设计了一系列教具,每一类教具除了在大小、重量、色彩等某一纬度上有差别以外,不存在质上的区别。第二,教具具有系统性,包含合理的刺激等级。“例如用于触觉训练的粗滑板和轻重板,前者在长方形小木板上各贴一半或交错贴光滑的和粗糙的纸,后者是用3种不同质地(紫藤木、胡桃木、松木)制成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木板;用于视觉训练的是圆柱嵌入物体、各种几何形体的嵌板、64种颜色深浅不同的丝线卷板等。”28第三,每一种教具只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如果把几种感觉放在一起训练就会产生相互干扰,所以她采取了“感觉隔离”的方法。如:在训练触觉时,把儿童的眼睛蒙起来,以避免视觉对触觉训练的干扰。第四,感官教具具有“自我纠正”的系统,能对儿童进行暗示,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例如:“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训练视觉感知能力的教具,在一块木板上有10个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每个圆孔相对于1个能和它紧密配合的圆柱体。每2个相邻的圆孔直径只差1毫米。要求儿童正确地把混放在一起的10个圆柱体放进相应的圆孔中。儿童在操作时,如果欲将一个圆柱体塞入直径小于它的孔,则不可能放进;如果放进比它大的孔,最后则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剩余的孔中。儿童这时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并重新操作。正是在儿童独立操作教具及自行矫正错误,并可能有多次反复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在观察基础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29(2)有准备的环境、感官教具在感官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发挥的问题有准备的环境为感官教育创造了一个宏观的教育背景和氛围,为感官教具的使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撑;感官教具作为有准备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接与幼儿发生作用并能让幼儿具体操作的客观事物,因此要充分发挥有准备的环境和感官教具的价值首先就必须保证环境的真实自然、整齐美观和谐和宽松自由。师幼可以共同布置环境,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布置,如:在老师指导下,幼儿自行讨论环境的主题,自行准备材料可以从家中带来;可以与同伴合作制作等等,与老师和同伴共同放置材料、设计环境等。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具的操作价值,使环境具有可操作性,这就要把握感官教具的使用方法:第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感官教具是根据儿童的感觉发展特点设计的,儿童的感觉发展有年龄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感觉发展敏感期,所以运用感官教具时要循序渐进,符合儿童年龄的发展规律。 第二,在感官训练上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整体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几个部分,然后再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幼儿的实际操作来达到教育目的。三、重新解读与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在中国实际应用的浅探(一)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能在中国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理论本身来看,蒙氏感官教育包含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鼓励儿童的儿童观;把儿童作为教学的中心,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观;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巨大影响,主张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教学环境观等等。这些教学理念无论是对意大利本土的教学还是对中国的幼儿教育都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从中国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幼儿园采用的都是传统的五个领域的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五个领域的教育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互补;其次,中国的幼儿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种教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幼儿园,而教学本身的要求和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都要求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蒙氏教学法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而且它的操作性比较强,不象杜威、皮亚杰等的理论需要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转化过程,它更容易为一线教师所掌握和应用;第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引进并尝试了蒙氏教学法特别是其感官教育法,换言之,中国已经有了蒙氏感官教育法本土化的实践基础。(二)如何在中国具体操作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具备三个要素教师、儿童和教育措施,所以对于感官教育在中国的改进和应用也应该从这三个要素出发。 1、教师 蒙台梭利把教师定位成一个保护者、研究者、观察者、指导者和环境的创设者,认为教师应该遵循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和鼓励儿童的原则,把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这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要把它们真正地渗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想对于中国的幼儿教师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思想观念上 每位教师必须消除对儿童的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客观地看待幼儿的优缺点,不能因为某个幼儿的可爱、活泼就对他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期望;不能因为幼儿的某个优点而忽视或不重视他的其他缺点;也不能因为幼儿的某个缺点而否定他的一些优点,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优点。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对幼儿进行观察,做一些观察记录,如制作观察记录表,做成长档案,照片记录等。 目前国内的一些幼儿园也采取了这种做法,但基本上只是限于形式。我在实习时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该幼儿园有一个习惯就是要为每一个幼儿做一份成长档案,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以帮助幼儿发展。但是档案的记录情况却不尽人意,开学两个月后,有些幼儿的记录已是厚厚的一叠,而有些幼儿的记录却还只是薄薄的几张,更有甚者有一两个幼儿只有对开学第一天的记录。后来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记录的比较多的幼儿大多是活泼可爱、深得老师喜爱或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那些只有一两次记录的幼儿则基本上家境较差、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我想这种档案记录已经完全背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目的,已无法帮助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更不用说来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所以不管是组织好感官教育活动还是其他的教育活动,教师首先必须公正客观地去看待、观察儿童,切实把握他的发展状况,然后再根据掌握的幼儿情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如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不是很强,就加强对幼儿音乐感觉的训练,可以让他多接触琴键,感受乐音的美丽动听,从心里喜欢听音乐,然后让他听不同音高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音高,或者让他跟着音乐发出一些相应音高的声音,以此慢慢地帮助他提高对音乐的敏感性。(2)课程的选择和组织上 当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个领域,各个领域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于是又出现了所谓的综合课程或整合课程,出现了主题活动并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主流。不能否认这种课程的分类对教学的组织十分有利,也基本兼顾到了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坚持本土课程的基础上去借鉴吸收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思想呢?我想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事实也证明两者可以有效结合。 五个领域的教育中其实都会涉及到感官教育:健康教育中的诸如洗手、剪指甲等实际生活的一般概念是辨别触觉刺激之前的准备练习;语言教育中的倾听别人讲话、学说普通话等是一个听觉刺激;科学教育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以视觉训练、触觉训练为基础并在其中发展和完善的;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与听觉训练有关,美术教育与颜色视觉、形状视觉、触觉的发展等有关。所以,教师仍然可以按五个领域的内容来组织课程,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特别是感官上的一些反应,发现幼儿感官上的一些不足,如对颜色的认识不清、对形状的辨别不准确等,并及时进行训练矫正(可以通过专门的感官教具来进行训练,也可以继续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来矫正),而没有必要把五个领域的教育和感官教育分割开来,造成上午五个领域的教育,下午感官教育的畸形课程。(3)教学方式的选择和使用上 第一,把感官教育渗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去,特别是与游戏相结合。比如可以进行一个听声音学动物行走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幼儿熟悉的几种动物的声音的录音,在游戏中要求幼儿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这是哪种动物的叫声,并表演该动物的行走动作。 第二,教师要真正学会干涉指导的方法,只有当幼儿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时才去进行指导,另外对幼儿不良行为(如幼儿大声叫喊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操作活动)的制止应尽量避免消极的方式,可以用眼神提醒、转移他的注意力等方式。(4)在家园联系上 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交流幼儿感官发展的状况,教师在向家长提供幼儿在园情况时要实事求是,不要报喜不报忧。同时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幼儿改善在家的感官教育条件,提醒家长时时关注幼儿感觉能力的发展并给予正确指导,教给家长感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睡前让幼儿听听安静、舒缓的幼儿音乐,给幼儿买一些有利于感官发展的玩具,装饰幼儿卧室时尽量采用多种质地的材料,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认知不同的事物。 2、儿童 在感官教育中,儿童是受教育者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布置教育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只要教师的言行切切实实地尊重了儿童,做到从儿童出发;环境的布置切实符合了儿童的实际和需要,那么儿童在感官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也就保证和实现了。 3、教育措施 对感官教育而言,“有准备的环境”是主要的教育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它应该体现出两个特性。 第一,感官教育的环境应该是安全的。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首先是真实自然的,环境中的一些设备如冰箱、电话等应是真实的。但我个人认为无论从经济考虑还是从安全考虑这都是不必要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出身优越,冰箱、电话等在日常生活中已很普遍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幼儿对它们也已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环境首先应是安全的,这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桌椅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以免幼儿在够物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窗户要干净明亮,不要用有色玻璃,因为它不利于幼儿视力的发展,也会妨碍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教室内最好放置几盆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让教室的空气变得更新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的情绪稳定,让他安静认真地进行各种感官操作。心理上的安全主要是要有一个平等、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在自由操作教具时教师尽量不要站在旁边观察,应站在能观察到全部幼儿又不易被幼儿发现的地方;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保育员尽量不要在幼儿面前交谈,否则有些敏感的幼儿会误以为教师在谈论自己。 第二,感官教育的环境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中的设备要能够切实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并能够被操作。如不同方位的墙壁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并在墙上画几只小手,引发幼儿自主地去触摸墙面,感受不同的材料质地;不同活动区的地面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也画上几只小脚丫,让幼儿主动去踩脚印,感受不同质地地面带来的不同温度;在教室中也可以放置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如镶块式的中国地图,让幼儿在发展视觉和触觉的同时了解关于中国的一些地理知识,当然这需要教师的一些引导(如告诉幼儿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蓝色代表海洋等),也可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萌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环境的可操作性还主要的表现在它的年龄适宜性,也就是说创设的环境要符合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同时又能对儿童的发展提出一定的、适当的要求,也即要解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感官教育并不需要特定专门的教具,因为个体是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的,不论我们在哪里,都会接触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形状,只要教师和家长能关注幼儿的成长,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感官教育;如果仍然按照蒙台梭利当时的教育方法用感官教具来进行教育,那么总有一天幼儿会厌烦、会觉得枯燥、会失去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新解读.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