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计算机病毒防范》 .doc

    • 资源ID:4026755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计算机病毒防范》 .doc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  计算机病毒防范姓名 刘斌   学号 103050819   专业 计算机网络   班级 W0508   指导教师 江丽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因特网的流行,有些计算机病毒借助网络爆发流行,如CIH计算机病毒、“爱虫”病毒等,它们与以往的计算机病毒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当计算机系统或文件染有计算机病毒时,需要检测和消除。但是,计算机病毒一旦破坏了没有副本的文件,便无法医治。隐性计算机病毒和多态性计算机病毒更使人难以检测。在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如果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使系统不染毒,或者染毒后能减少损失。计算机病毒防范,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制度,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侵入,并采取有效的手段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破坏,恢复受影响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计算机病毒利用读写文件能进行感染,利用驻留内存、截取中断向量等方式能进行传染和破坏。预防计算机病毒就是要监视、跟踪系统内类似的操作,提供对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破坏。老一代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只能对计算机系统提供有限的保护,只能识别出已知的计算机病毒。新一代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则不仅能识别出已知的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病毒运行之前发出警报,还能屏蔽掉计算机病毒程序的传染功能和破坏功能,使受感染的程序可以继续运行(即所谓的带毒运行)。同时还能利用计算机病毒的行为特征,防范未知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和破坏。另外,新一代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还能实现超前防御,将系统中可能被计算机病毒利用的资源都加以保护,不给计算机病毒可乘之机。防御是对付计算机病毒的积极而又有效的措施,比等待计算机病毒出现之后再去扫描和清除更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方式是可以分类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就是针对已归纳总结出的这几类计算机病毒工作方式来进行防范的。当被分析过的已知计算机病毒出现时,由于其工作方式早已被记录在案,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能识别出来;当未曾被分析过的计算机病毒出现时,如果其工作方式仍可被归入已知的工作方式,则这种计算机病毒能被反病毒软件所捕获。这也就是采取积极防御措施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优越于传统方法的地方。当然,如果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不按已知的方式工作,这种新的传染方式又不能被反病毒软件所识别,那么反病毒软件也无能为力了。这时只能采取两种措施进行保护:第一是依靠管理上的措施,及早发现疫情,捕捉计算计算机病毒,修复系统。第二是选用功能更加完善的、具有更强超前防御能力的反病毒软件,尽可能多地堵住能被计算机病毒利用的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首先是防范体系的建设和制度的建立。没有一个完善的防范体系,一切防范措施都将滞后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家企业能够实现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充分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形成广泛的、全社会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网络。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是防范体系中每个主体都必须的行为规程,没有制度,防范体系就不可能很好地运作,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依照防范体系对防范制度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防范制度。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现象计算机病毒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总有它的特性,计算机病毒也不例外。从实质上说,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代码,虽然它可能隐藏得很好,但也会留下许多痕迹。通过对这些蛛丝马迹的判别,我们就能发现计算机病毒的存在了。根据计算机病毒感染和发作的阶段,可以将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现象分为三大类,即:计算机病毒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表现现象。 2.2.1 计算机病毒发作前的表现现象计算机病毒发作前,是指从计算机病毒感染计算机系统,潜伏在系统内开始,一直到激发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发作之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计算机病毒的行为主要是以潜伏、传播为主。计算机病毒会以各式各样的手法来隐藏自己,在不被发现同时,又自我复制,以各种手段进行传播。以下是一些计算机病毒发作前常见的表现现象:1、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病毒感染了计算机系统后,将自身驻留在系统内并修改了中断处理程序等,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造成死机现象发生。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关机后再启动,操作系统报告缺少必要的启动文件,或启动文件被破坏,系统无法启动。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文件后使得文件结构发生变化,无法被操作系统加载、引导。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在硬件设备没有损坏或更换的情况下,本来运行速度很快的计算机,运行同样应用程序,速度明显变慢,而且重启后依然很慢。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并且自身的运行占用了大量的处理器时间,造成系统资源不足,运行变慢。4、 以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某个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程序,程序启动的时候报系统内存不足,或者使用应用程序中的某个功能时报说内存不足。这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后占用了系统中大量的内存空间,使得可用内存空间减小。需要注意的是在Windows 95/98下,记事本程序所能够编辑的文本文件不超过64Kb字节,如果用“复制粘贴”操作粘贴一段很大的文字到记事本程序时,也会报“内存不足,不能完成操作”的错误,但这不是计算机病毒在作怪。 5、 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硬件没有更改或损坏的情况下,以前工作正常的打印机,近期发现无法进行打印操作,或打印出来的是乱码。串口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比如调制解调器不拨号。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内存后占用了打印端口、串行通讯端口的中断服务程序,使之不能正常工作。6、 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没有进行任何读、写软盘的操作,操作系统提示软驱中没有插入软盘,或者要求在读取、复制写保护的软盘上的文件时打开软盘的写保护。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自动查找软盘是否在软驱中的时候引起的系统异常。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编辑软件需要在打开文件的时候创建一个临时文件,也有的安装程序(如Office 97)对软盘有写的操作。7、 以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没有进行改动的情况下,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产生非法错误和死机的情况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后破坏了应用程序本身的正常功能,或者计算机病毒程序本身存在着兼容性方面的问题造成的。8、 系统文件的时间、日 期、大小发生变化。这是最明显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迹象。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文件后,会将自身隐藏在原始文件的后面,文件大小大多会有所增加,文件的访问和修改日期和时间也会被改成感染时的时间。尤其是对那些系统文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修改它们的,除非是进行系统升级或打补丁。对应用程序使用到的数据文件,文件大小和修改日期、时间是可能会改变的,并不一定是计算机病毒在作怪。9、 运行Word,打开Word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无法另存为一个DOC文档,只能保存成模板文档(DOT)。这往往是打开的Word文档中感染了Word宏病毒的缘故。10、 磁盘空间迅速减少。没有安装新的应用程序,而系统可用的可用的磁盘空间减少地很快。这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浏览网页、回收站中的文件过多、临时文件夹下的文件数量过多过大、计算机系统有过意外断电等情况也可能会造成可用的磁盘空间迅速减少。另一种情况是Windows 95/98下的内存交换文件的增长,在Windows 95/98下内存交换文件会随着应用程序运行的时间和进程的数量增加而增长,一般不会减少,而且同时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越多,内存交换文件就越大。11、 网络驱动器卷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对于有读权限的网络驱动器卷、共享目录等无法打开、浏览,或者对有写权限的网络驱动器卷、共享目录等无法创建、修改文件。虽然目前还很少有纯粹地针对网络驱动器卷和共享目录的计算机病毒,但计算机病毒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对网络驱动器卷和共享目录的正常访问。12、 基本内存发生变化。在DOS下用mem /c/p命令查看系统中内存使用状况的时候可以发现基本内存总字节数比正常的640Kb要小,一般少1Kb2Kb。这通常是计算机系统感染了引导型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13、 陌生人发来的电子函件。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电子函件,尤其是那些标题很具诱惑力,比如一则笑话,或者一封情书等,又带有附件的电子函件。当然,这要与广告电子函件、垃圾电子函件和电子函件炸弹区分开。一般来说广告电子函件有很明确的推销目的,会有它推销的产品介绍;垃圾电子函件的内容要么自成章回,要么根本没有价值。这两种电子函件大多是不会携带附件的。电子函件炸弹虽然也带有附件,但附件一般都很大,少则上兆字节,多的有几十兆甚至上百兆字节,而电子函件计算机病毒的附件大多是脚本程序,通常不会超过100Kb字节。当然,电子函件炸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黑客程序,是一种计算机病毒。14、 自动链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没有在上网,计算机会自动拨号并连接到因特网上一个陌生的站点,或者在上网的时候发现网络特别慢,存在陌生的网络链接。这种联接大多是黑客程序将收集到的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悄悄地”发回某个特定的网址,可以通过netstat命令查看当前建立的网络链接,再比照访问的网站来发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网页中有一些脚本程序会自动链接到一些网页评比站点,或者是广告站点,这时候也会有陌生的网络链接出现。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认为是非法的。一般的系统故障是有别与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系统故障大多只符合上面的一点或二点现象,而计算机病毒感染所出现的现象会多的多。根据上述几点,就可以初步判断计算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了计算机病毒。 2.2.2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现象计算机病毒发作时是指满足计算机病毒发作的条件,计算机病毒程序开始破坏行为的阶段。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大都各不相同,可以说一百个计算机病毒发作有一百种花样。这与编写计算机病毒者的心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以下列举了一些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常见的表现现象:1、提示一些不相干的话。最常见的是提示一些不相干的话,比如打开感染了宏病毒的Word文档,如果满足了发作条件的话,它就会弹出对话框显示“这个世界太黑暗了!”,并且要求你输入“太正确了”后按确定按钮。2、发出一段的音乐。恶作剧式的计算机病毒,最著名的是外国的“杨基”计算机病毒(Yangkee)和中国的“浏阳河”计算机病毒。“杨基”计算机病毒发作是利用计算机内置的扬声器演奏杨基音乐,而“浏阳河”计算机病毒更绝,当系统时钟为9月9日时演奏歌曲浏阳河,而当系统时钟为12月26日时则演奏东方红的旋律。这类计算机病毒大多属于“良性”计算机病毒,只是在发作时发出音乐和占用处理器资源。3、产生特定的图象。另一类恶作剧式的计算机病毒,比如小球计算机病毒,发作时会从屏幕上方不断掉落下来小球图形。单纯地产生图象的计算机病毒大多也是“良性”计算机病毒,只是在发作时破坏用户的显示界面,干扰用户的正常工作。4、 硬盘灯不断闪烁。硬盘灯闪烁说明有硬盘读写操作。当对硬盘有持续大量的操作时,硬盘的灯就会不断闪烁,比如格式化或者写入很大很大的文件。有时候对某个硬盘扇区或文件反复读取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硬盘灯不断闪烁。有的计算机病毒会在发作的时候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或者写入许多垃圾文件,或反复读取某个文件,致使硬盘上的数据遭到损失。具有这类发作现象的计算机病毒大多是“恶性”计算机病毒。5、 进行游戏算法。有些恶作剧式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时采取某些算法简单的游戏来中断用户的工作,一定要玩嬴了才让用户继续他的工作。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台湾一号”宏病毒,在系统日期为13日时发作,弹出对话框,要求用户做算术题。这类计算机病毒一般是属于“良性”计算机病毒,但也有那种用户输了后进行破坏的“恶性”计算机病毒。6、 Windows桌面图标发生变化。这一般也是恶作剧式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现象。把Windows缺省的图标改成其他样式的图标,或者将其他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的图标改成Windows缺省图标样式,起到迷惑用户的作用。7、 计算机突然死机或重启。有些计算机病毒程序兼容性上存在问题,代码没有严格测试,在发作时会造成意想不到情况;或者是计算机病毒在Autoexec.bat文件中添加了一句:Format c:之类的语句,需要系统重启后才能实施破坏的。8、自动发送电子函件。大多数电子函件计算机病毒都采用自动发送电子函件的方法作为传播的手段,也有的电子函件计算机病毒在某一特定时刻向同一个邮件服务器发送大量无用的信件,以达到阻塞该邮件服务器的正常服务功能。9、鼠标自己在动。没有对 计算机进行任何操作,也没有运行任何演示程序、屏幕保护程序等,而屏幕上的鼠标自己在动,应用程序自己在运行,有受遥控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计算机系统受到了黑客程序的控制,从广义上说这也是计算机病毒发作的一种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是计算机病毒发作的明显现象,比如提示一些不相干的话、播放音乐或者显示特定的图象等。有些现象则很难直接判定是计算机病毒的表现现象,比如硬盘灯不断闪烁,当同时运行多个内存占用大的应用程序,比如3D MAX,Adobe Premiere等,而计算机本身性能又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在启动和切换应用程序的时候也会使硬盘不停地工作,硬盘灯不断闪烁。 2.2.3 计算机病毒发作后的表现现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发作都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破坏性的后果,那种只是恶作剧式的“良性”计算机病毒只是计算机病毒家族中的很小一部分。大多数计算机病毒都是属于“恶性”计算机病毒。“恶性”计算机病毒发作后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以下列举了一些恶性计算机病毒发作后所造成的后果:1、硬盘无法启动,数据丢失计算机病毒破坏了硬盘的引导扇区后,就无法从硬盘启动计算机系统了。有些计算机病毒修改了硬盘的关键内容(如文件分配表,根目录区等),使得原先保存在硬盘上的数据几乎完全丢失。2、系统文件丢失或被破坏通常系统文件是不会被删除或修改的,除非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但是某些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删除了系统文件,或者破坏了系统文件,使得以后无法法正常启动计算机系统.通常容易受攻击的系统文件C,Emm386.exe,W,Kernel.exe,User.exe等等。3、文件目录发生混乱目录发生混乱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确实将目录结构破坏,将目录扇区作为普通扇区,填写一些无意义的数据,再也无法恢复。另一种情况将真正的目录区转移到硬盘的其他扇区中,只要内存中存在有该计算机病毒,它能够将正确的目录扇区读出,并在应用程序需要访问该目录的时候提供正确的目录项,使得从表面上看来与正常情况没有两样。但是一旦内存中没有该计算机病毒,那么通常的目录访问方式将无法访问到原先的目录扇区。这种破坏还是能够被恢复的。4、部分文档丢失或被破坏类似系统文件的丢失或被破坏,有些计算机病毒在发作时会删除或破坏硬盘上的文档,造成数据丢失。5、部分文档自动加密码还有些计算机病毒利用加密算法,将加密密钥保存在计算机病毒程序体内或其他隐蔽的地方,而被感染的文件被加密,如果内存中驻留有这种计算机病毒,那么在系统访问被感染的文件时它自动将文档解密,使得用户察觉不到。一旦这种计算机病毒被清除,那么被加密的文档就很难被恢复了。6、修改Autoexec.bat文件,增加Format C:一项,导致计算机重新启动时格式化硬盘。在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后,一般很少会有用户去注意Autoexec.bat文件的变化,但是这个文件在每次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都会被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修改这个文件从而达到破坏系统的目的。7、使部分可软件升级主板的BIOS程序混乱,主板被破坏。类似CIH计算机病毒发作后的现象,系统主板上的BIOS被计算机病毒改写、破坏,使得系统主板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使计算机系统报废。8、网络瘫痪,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由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必须要实时化,在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时要立即报警并清除,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安全,待计算机病毒发作后再去杀毒,实际上已经为时已晚。 2.2.4 从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发现计算机病毒上面介绍了计算机病毒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在1.5节也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要进行传染,必然会表现出来,留下痕迹。检测计算机病毒,就是要到计算机病毒寄生场所去检查,验明“正身”,确证计算机病毒的存在。计算机病毒存储于磁盘中,激活时驻留在内存中。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分为对内存的检测和对磁盘的检测。一般对磁盘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测时,要求内存中不带计算机病毒。这是由于某些计算机病毒会向检测者报告假情况。例如4096计算机病毒,当它在内存中时,查看被感染的文件长度,不会发现该文件的长度已发生变化,而当在内存中没有该计算机病毒时,才会发现文件长度已经增长了4096字节。又如DIR II计算机病毒,在内存中时,用DEBUG程序查看时,根本看不到DIR II计算机病毒的代码,很多检测程序因此而漏过了被其感染的文件。再如引导型的巴基斯坦智囊计算机病毒,当它在内存中时,检查引导区时看不到该计算机病毒程序而只看到正常的引导扇区。因此,只有在要求确认某种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时,才在内存中带毒的情况下做检测工作。从原始的、未受计算机病毒感染的DOS系统软盘启动,可以保证内存中不带毒。启动必须是上电启动而不能是按键盘上的Alt+Ctrl+Del三个键。因为某些计算机病毒通过截取键盘中断处理程序,仍然会将自己驻留在内存中。可见保留一份未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写保护的DOS系统软盘是很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若要检测硬盘中的计算机病毒,则启动系统的DOS软盘的版本应该等于或高于硬盘内DOS系统的版本号。若硬盘上使用了磁盘管理软件、磁盘压缩存储管理软件等,启动系统的软盘上应该把这些软件的驱动程序包括在内,并把它们添加在CONFIG.SYS文件中。否则用系统软盘引导启动后,将不能访问硬盘上的所有分区,使躲藏在其中的计算机病毒逃过检查。 计算机病毒的技术防范对于计算机病毒毫无警惕意识的人员,可能当显示屏上出现了计算机病毒信息,也不会去仔细观察一下,麻痹大意,任其在磁盘中进行破坏。其实,只要稍有警惕,根据计算机病毒在传染时和传染后留下的蛛丝马迹,再运用计算机病毒检测软件和DEBUG程序进行人工检测,是完全可以在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就能发现它。从技术上采取实施,防范计算机病毒,执行起来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3.1计算机病毒的技术预防措施下面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供参考。1、新购置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测试新购置的计算机是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的。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用检测计算机病毒软件检查已知计算机病毒,用人工检测方法检查未知计算机病毒,并经过证实没有计算机病毒感染和破坏迹象后再使用。新购置计算机的硬盘可以进行检测或 进行低级格式化来确保没有计算机病毒存在。对硬盘只在DOS下做FORMAT格式化是不能去除主引导区(分区表)计算机病毒的。软盘在DOS下做FORMAT格式化可以去除感染的计算机病毒。新购置的计算机软件也要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测。有些软件厂商发售的软件,可能无意中已被计算机病毒感染。就算是正版软件也难保证没有携带计算机病毒的可能性,更不要说盗版软件了。这在国内、外都是有实例的。这时不仅要用杀毒软件查找已知的计算机病毒,还要用人工检测和实验的方法检测。2、计算机系统的启动在保证硬盘无计算机病毒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硬盘引导系统。启动前,一般应将软盘从软盘驱动器中取出。这是因为即使在不通过软盘启动的情况下,只要软盘在启动时被读过,计算机病毒仍然会进入内存进行传染。很多计算机中,可以通过设置CMOS参数,使启动时直接从硬盘引导启动,而根本不去读软盘。这样即使软盘驱动器中插着软盘,启动时也会跳过软驱,尝试由硬盘进行引导。很多人认为,软盘上如果没有COMMAND.COM等系统启动文件,就不会带计算机病毒,其实引导型计算机病毒根本不需要这些系统文件就能进行传染。3、单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使用在自己的机器上用别人的软盘前应进行检查。在别人的计算机上使用过自己的已打开了写保护的软盘,再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前,也应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测。对重点保护的计算机系统应做到专机、专盘、专人、专用,封闭的使用环境中是不会自然产生计算机病毒的。4、重要数据文件要有备份硬盘分区表、引导扇区等的关键数据应作备份工作,并妥善保管。在进行系统维护和修复工作时可作为参考。重要数据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工作。不要等到由于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出现故障,使用户数据受到损伤时再去急救。对于软盘,要尽可能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分别保存,装应用程序的软盘要有写保护。在任何情况下,总应保留一张写保护的、无计算机病毒的、带有常用DOS命令文件的系统启动软盘,用以清除计算机病毒和维护系统。常用的DOS应用程序也有副本,计算机修复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了。5、不要随便直接运行或直接打开电子函件中夹带的附件文件,不要随意下载软件,尤其是一些可执行文件和Office文档。即使下载了,也要先用最新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来检查。6、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以上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应用在单机上,也可以应用在作为网络工作站的计算机上。而对于网络计算机系统,还应采取下列针对网络的防杀计算机病毒措施:(1)安装网络服务器时应,应保证没有计算机病毒存在,即安装环境和网络操作系统本身没有感染计算机病毒。(2)在安装网络服务器时,应将文件系统划分成多个文件卷系统,至少划分成操作系统卷、共享的应用程序卷和各个网络用户可以独占的用户数据卷。这种划分十分有利于维护网络服务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如果系统卷受到某种损伤,导致服务器瘫痪,那么通过重装系统卷,恢复网络操作系统,就可以使服务器又马上投入运行。而装在共享的应用程序卷和用户卷内的程序和数据文件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如果用户卷内由于计算机病毒或由于使用上的原因导致存储空间拥塞时,系统卷是不受影响的,不会导致网络系统运行失常。并且这种划分十分有利于系统管理员设置网络安全存取权限,保证网络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破坏。(3)一定要用硬盘启动网络服务器,否则在受到引导型计算机病毒感染和破坏后,遭受损失的将不是一个人的机器,而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中枢。(4)为各个卷分配不同的用户权限。将操作系统卷设置成对一般用户为只读权限,屏蔽其它网络用户对系统卷除读和执行以外的所有其它操作,如修改、改名、删除、创建文件和写文件等操作权限。应用程序卷也应设置成对一般用户是只读权限的,不经授权、不经计算机病毒检测,就不允许在共享的应用程序卷中安装程序。保证除系统管理员外,其它网络用户不可能将计算机病毒感染到系统中,使网络用户总有一个安全的联网工作环境。(5)在网络服务器上必须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网关、路由器上安装计算机病毒防火墙产品,从网络出入口保护整个网络不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在网络工作站上采取必要的防杀计算机病毒措施,可使用户不必担心来自网络内和网络工作站本身的计算机病毒侵害。(6)系统管理员的职责:1) 系统管理员的口令应严格管理,不使泄漏,不定期地予以更换,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存取,不被感染上计算机病毒或遭受破坏。2) 在安装应用程序软件时,应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或由系统管理员临时授权进行。以保护网络用户使用共享资源时总是安全无毒的。3)系统管理员对网络内的共享电子函件系统、共享存储区域和用户卷应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扫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果可能,在应用程序卷中安装最新版本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供用户使用。4)网络系统管理员应做好日常管理事务的同时,还要准备应急措施,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感染迹象。当出现计算机病毒传播迹象时,应立即隔离被感染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并进行处理。不应当带毒继续工作下去,要按照特别情况清查整个网络,切断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保障正常工作的进行。必要的时候应立即得到专家的帮助。由于技术上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尚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难免会有新的计算机病毒突破防护系统的保护,传染到计算机系统中。因此对可能由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现象应予以注意,发现异常情况时,不使计算机病毒传播影响到整个网络。 2.3.2 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识别和防范引导型计算机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盘的引导扇区,也就是常说的磁盘的BOOT区。我们在使用被感染的磁盘(无论是软盘还是硬盘)启动计算机时它们就会首先取得系统控制权,驻留内存之后再引导系统,并伺机传染其它软盘或硬盘的引导区。纯粹的引导型计算机病毒一般不对磁盘文件进行感染。感染了引导型计算机病毒后,引导记录会发生变化。当然,通过一些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可以发现引导型计算机病毒,在没有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判断引导扇区是否被计算机病毒感染:1. 先用可疑磁盘引导计算机,引导过程中,按F5键跳过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加载,这时用MEM或MI等工具查看计算机的空余内存空间(Free Memory Space)的大小;再用与可疑磁盘上相同版本的、未感染计算机病毒的DOS系统软盘启动计算机,启 动过程中,按F5键跳过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加载,然后用MEM或MI等工具查看并记录下计算机空余内存空间的大小,如果上述两次的空余内存空间大小不一致,则可疑磁盘的引导扇区肯定已被引导型计算机病毒感染。2. 用硬盘引导计算机,运行DOS中的MEM,可以查看内存分配情况,尤其要注意常规内存(Conventional Memory)的总数,一般为640Kb字节,装有硬件防杀计算机病毒芯片的计算机有的可能为639Kb字节。如果常规内存总数小于639Kb字节,那么引导扇区肯定被感染上引导型计算机病毒。3. 机器在运行过程中刚设定好的时间、日期,运行一会儿被修改为缺省的时间、日期,这种情况下,系统很可能带有引导型计算机病毒。4. 在开机过程中,CMOS中刚设定好的软盘配置(即1.44Mb或1.2Mb),用“干净的”软盘启动时一切正常,但用硬盘引导后,再去读软盘则无法读取,此时CMOS中软盘设定情况为None,这种情况肯定带有引导型计算机病毒。5. 硬盘自引导正常,但用“干净的”DOS系统软盘引导时,无法访问硬盘如C:盘(某些需要特殊的驱动程序的大硬盘和FAT32、NTFS等特殊分区除外),这肯定感染上引导型计算机病毒。6. 系统文件都正常,但Windows 95/98经常无法启动,这有可能是感染上了引导型计算机病毒。上述介绍的仅是常见的几种情况。计算机被感染了引导型计算机病毒,最好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加以清除,或者在“干净的”系统启动软盘引导下,用备份的引导扇区覆盖。预防引导型计算机病毒,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 坚持从不带计算机病毒的硬盘引导系统。(2) 安装能够实时监控引导扇区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或经常用能够查杀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进行检查。(3) 经常备份系统引导扇区。(4) 某些底板上提供引导扇区计算机病毒保护功能(Virus Protect),启用它对系统引导扇区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启用这功能可能会造成一些需要改写引导扇区的软件(如Windows 95/98,Windows NT以及多系统启动软件等)安装失败。 2.3.3 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识别和防范大多数的计算机病毒都属于文件型计算机病毒。文件型计算机病毒一般只传染磁盘上的可执行文件(COM,EXE),在用户调用染毒的可执行文件时,计算机病毒首先被运行,然后计算机病毒驻留内存伺机传染其他文件,其特点是附着于正常程序文件,成为程序文件的一个外壳或部件。文件型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COM、EXE或OVL等文件的结构,将计算机病毒代码插入到宿主程序,文件被感染后,长度、日期和时间等大多发生变化,也有些文件型计算机病毒传染前后文件长度、日期、时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称之为隐型计算机病毒。隐型计算机病毒是在传染后对感染文件进行数据压缩,或利用可执行文件中有一些空的数据区,将自身分解在这些空区中,从而达到不被发现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判别文件型计算机病毒:1. 在用未感染计算机病毒的DOS启动软盘引导后,对同一目录列目录(DIR)后文件的总长度与通过硬盘启动后所列目录内文件总长度不一样,则该目录下的某些文件已被计算机病毒感染,因为在带毒环境下,文件的长度往往是不真实的。2. 有些文件型计算机病毒(如ONEHALF、NATAS、3783、FLIP等),在感染文件的同时也感染系统的引导扇区,如果磁盘的引导扇区被莫名奇妙地破坏了,则磁盘上也有可能有文件型计算机病毒。3. 系统文件长度发生变化,则这些系统文件上很有可能含有计算机病毒代码。应记住一些常见的DOS系统的IO.SYS、MSDOS.SYS、COMMAND.COM、KRNL386.EXE等系统文件的长度。4. 计算机在运行过外来软件后,经常死机,或者Windows 95/98无法正常启动,运行经常出错,等等,都有可能是感染上了文件型计算机病毒。5. 微机速度明显变慢,曾经正常运行的软件报内存不足,或计算机无法正常打印,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感染上文件型计算机病毒。6. 有些带毒环境下,文件的长度和正常的完全一样,但是从带有写保护的软盘拷贝文件时,会提示软盘带有写保护,这肯定是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对普通的单机和网络用户来说感染文件型计算机病毒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清除,或者干脆删除带毒的应用程序,然后重新安装。需要注意的是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时候必须保证内存中没有驻留计算机病毒,否则老的计算机病毒是清除了,可又感染上新的了。对于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一般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 安装最新版本的、有实时监控文件系统功能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2) 及时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引擎,一般要保证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有条件的可以每周更新一次,并在有计算机病毒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更新。(3) 经常使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4) 对关键文件,如系统文件、保密的数据等等,在没有计算机病毒的环境下经常备份。(5) 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系统文件设置最低的访问权限,以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6) 当使用Windows 95/98/2000/NT操作系统时,修改文件夹窗口中的确省属性。具体操作为:鼠标左键双击打开“我的电脑”,选择“查看”菜单中的“选项”命令。然后在“查看”中选择“显示所有文件”以及不选中”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文件扩展名”,按“确定”按钮。注意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可能显示的文字有所不同。 2.3.4 宏病毒的识别和防范宏病毒(Macro Virus)传播依赖于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应用程序在内的Office套装软件,只要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就都有可能传染上宏病毒,并且大多数宏病毒都有发作日期。轻则影响正常工作,重则破坏硬盘信息,甚至格式化硬盘,危害极大。目前宏病毒在国内流行甚广,已成为计算机病毒的主流,因此用户应时刻加以防范。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判别宏病毒: 在使用的Word中从“工具”栏处打开“宏”菜单,选中Normal.dot模板,若发现有AutoOpen、AutoNew、AutoClose等自动宏以及FileSave、FileSaveAs、FileExit等文件操作宏或一些怪名字的宏,如A AAZAO、PayLoad等,就极可能是感染了宏病毒了,因为Normal模板中是不包含这些宏的。 在使用的Word“工具”菜单中看不到“宏”这个字,或看到“宏”但光标移到“宏”,鼠标点击无反应,这种情况肯定有宏病毒。 打开一个文档,不进行任何操作,退出Word,如提示存盘,这极可能是Word中的Normal.dot模板中带宏病毒。 打开以DOC为后缀的文档文件在另存菜单中只能以模板方式存盘,也可能带有Word宏病毒。 在运行Word过程中经常出现内存不足,打印不正常,也可能有宏病毒。 在运行Word 97时,打开DOC文档出现是否启动“宏”的提示,该文档极可能带有宏病毒。感染了宏病毒后,也可以采取对付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查杀,如果手头一时没有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话,对付某些感染Word文档的宏病毒也是可以通过手工操作的方法来查杀的。下面以Word 97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进行手工查杀:首先,必须保证Word 97本身是没有感染宏病毒的,也就是Word 97安装目录下Startup目录下的文件和Normal.dot文件没有被宏病毒感染。然后只打开Word 97,而不是直接双击文档,选择“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再在“常规”中选中“宏病毒防护”,在“保存”中不选中“快速保存”,按确定按钮。打开文档,此时系统应该提示是否启用“宏”,选“否”,不启用宏而直接打开文档。再选择“工具”菜单的“宏”子菜单的“宏”命令,将可疑的宏全部删除。然后将文档保存。宏病毒被清除。有些宏可能会屏蔽掉“宏”菜单,使得上述方法无法实施,这个时候可以试试下面这种方法:首先保证Word 97不受宏病毒的感染,只打开Word 97并新建一个空文档,然后在“工具”菜单中选择“选项”命令,在“常规”中选中“宏病毒防护”,在“保存”中选择“提示保存Normal模板”,按确定按钮。接着再启动一个Word 97应用程序,然后用新启动的这个Word 97打开感染宏病毒的文档,应当也会出现是否启用宏的提示,选“否”;然后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然后再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再切换到先前的Word 97中,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可以发现原来的文档被粘贴到先前Word 97新建的文档里。切换回打开带宏病毒文档的Word 97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退出Word 97,如果提示说是否保存Normal.dot模板,则选“否”。再切换回先打开的Word 97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将文件保存。由于宏病毒不会随剪贴板功能而被复制,所以这种办法也能起到杀灭宏病毒的效果。对宏病毒的预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在使用Office套装软件之前进行一些正确的设置,就基本上能够防止宏病毒的侵害。任何设置都必须在确保软件未被宏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进行:(1) 在Word中打开“选项”中的“宏病毒防护”(Word 97及以上版本才提供此功能)和“提示保存Normal模板”;清理“工具”菜单中“模板和加载项”中的“共用模板及加载项”中预先加载的文件,不必要的就不加载,必须加载的则要确保没有宏病毒的存在,并且确认没有选中“自动更新样式”选项;退出Word,此时会提示保存Normal.d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计算机病毒防范》 .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