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26333       资源大小:429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姓 名院 系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专 业物理学班 级0701班学 号0752010116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 绩 论文题目: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内容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随着当代计算机科技发展而生成的教育教学技术,在当代已经是一门日趋成熟教育技术领域。本文是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的一个实例,通过Visual Basic 6.0平台设计和制作横波的形成与传播演示课件,以此展示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辅助教学领域的优势,为中学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提供一种科学的教学辅助手段。【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演示课件 VB课件 横波的形成与传播Title: VB Demo Courseware Design for Formation and Spread of Transversal Wave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kills generated by the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 h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within its field.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intends to show the advantages in the area of aided instruction with the help of Visual Basic 6.0 and the courseware that demonstrating the formation and spread of transversal wav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subsidiary way for demo teaching of physical experiment in middle school.【Key Words】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Demo courseware VB courseware Formation and Spread of Transversal Wave目录摘要一、引言.1二、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课题 1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概述 1 (二)演示课件设计原理及构思 2三、Visual Basic语言制作演示课件的优势2(一)易用性2(二)窗体和图标为创作基础2(三)以时间为基础事件控制3(四)以页为操作基础3四、演示课件的visual basic 6.0的设计过程3(一)窗体中控件和窗体设置3(二)Shape数组以余弦波运行的代码实现4(三)控制按钮的运行代码5(四)横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波长、频率的控制6五、总结8附录一、演示课件Visual Basic6.0源代码 10附录二、课件效果截图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学生:宋邦稳 指导老师:冀玉领一、引言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1,传统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教给进行教学实施。2003年国家教育部针对新课改颁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这样的界定:“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科学探究中的教育效能,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且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目标中实验教学的地位:“掌握实验基本技能”2。通常定义下的物理实验,是在有目,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验器材,在实验人员的操作控制下对相关物理现象的再现,用以进行观察与研究的实践活动。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所承担的效用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物理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一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另一方面是辅助于知识与技能教学。图2-1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11,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其图像、文字、图形、声音等的处理能力,CAI实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CAI成了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CAI的核心是CAI教学课件编制与使用,教学课件是根据一定的教学需求用一定的计算机工具软件或计算机汇编语言编制成的用以辅助教学的课堂到媒体演示。演示课件在教育教学目前是一个成熟的CAI实施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本文中我们将以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演示课件为例,以VB6.0软件为设计平台,详细的呈现出横波的形成于传播课题演示课件的设计思路和编制过程,为高中物理课程中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实施进行教学辅助,为CAI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教学案例。二、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课题(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概述关于机械波的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教材3-4板块的教学内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教学的:“取一根比较长的细软绳,用手握住绳子一端拉平,然后向上抖动一次,就能够看到绳子上出现一个凸起部分,这个凸起部分向绳子另一端传去。向下抖动一次绳子,也能够看到细绳上形成一个凹下去部分,凹下的部分也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连续的上、下抖动细绳,就能够看到一列波传播。”3如图2-1所示实验演示,从实验所用器材和实验内容来说,该演示实验使用具有器材简单,实验内容明了,操作简洁方便,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要理解与掌握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实质是比较困难的,教材是通过将细绳看作很多小段所组成的,每一小段可以看作一个质点,质点于质点之间互相作用,当绳子的一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邻近质点振动,该质点又带动邻近的质点,如此传递而形成了波的传播。显然这样的实验及教学方式针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对实验现象不能完全控制,不能让波形停留在某一个传播瞬间,以便实验的研究。于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们需要其它的辅助演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图片演示,由教师的板画演示,或者其它的图片演示。这样的演示方式却不具动态效果,教学实施同样比较困难。如果在教学中使用演示课件,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演示课件设计原理及构思根据CAI原理,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的演示课件的编译与设计,需要以尽可能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前提,以实际的教学规律和实验演示内容,构建能够反映实验本质的教学模型,工具软件的使用应以简捷实用为目的,不应刻意追求演示课件界面的华丽在编程过程中花费较多精力,力求编制设计的演示课件具有时效性和科学性。基于前文说陈述的教学原理,绳上波的传播是以绳子为基准的无数个质点振动。我们在演示课件中采用单个图形控件即Shape控件5代替一个质点模型,使其在窗体上的移动代替质点的振动,在汇编过程中,运用相关语句如For循环语句和If语句和相关控件,以实现演示课件中质点的起振和波的振幅,周期,波长的改变,Shape控件的移动遵从的规律是正弦或者余弦函数,是单个质点的简谐振动 4,本文中我们只对单一课题横波形成与传播进行演示课件设计,以此辅助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实际教学。三、Visual Basic语言制作演示课件的优势与其它计算机编程及课件制作软件一样,VB语言也是一种计算机汇编语言,实现模拟实际实验。所实现的模拟内容可以是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是实验的理想模型或者是实验中的某个特定环节,比如在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中,我们选取横波的形成与传播多为单独的环节进行课件模拟演示。使用VB语言应用于模拟演示课件的制作,较其它的编程工具软件和专业课件制作软件具有如下的这些优势:(一)易用性 V B的优势在于它容易使用,经验丰富的VB程序员和知之甚少的新手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此外VB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连接。如在演示课件制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控件程序汇编,省去代码的实现,对初学者很方便。VB语言有其专业的一方面,但其语言是在传统的计算机汇编语言C和C+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一定C语言和C+基础的人,使用VB是很容易的,如在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演示模拟课件中,我们所使用的If语句和For循环语句,与C语言中语句具有相同的形式。(二)窗体5和图标为创作基础Visual Basic制作课件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窗体中建立一定的图标,以图标的事件实现我们课件的演示需求,如在横波的形成与传播演示课件中,我们通过Shape课件的属性和相关设置,通过编程代码实现其在窗体上的运动,用以实现横波的传播和形成演示的目的。(三)以时间为基础事件控制Visual Basic制作课件的基础是以时间为控制基础的,事件和数据是以时间为基准运行的,在横波的形成与传播演示课件中,我们通过定时器Timer控件5实现控件及数据的事件发生。这样的实现控制方式,便于函数及变量的定义与使用,(四)以页为操作基础图4-1VB工具软件的操作平台基础是窗体,以窗体页面作为基础操作平台,以页面的形式进行组织。同时在PPT页面上进行课件编码,直接将演示课件使用VB语言编码到课件中,在多媒体使用中更加便捷,实用。四、演示课件的visual basic6.0的设计过程(一)、窗体中控件和窗体设置 如图4-1所示,建立窗体,使用shape控件建立shape1(1)shape1(60)六十个控件组成的控件数组,设置其背景颜色为其属性如表4-1所示: 建立按钮控件7四个控件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Command4,设置其Caption属性依次为:开始、结束、暂停、继续,Top属性8300,Height属性:740,Left属性依次为:1450、4450、7450、10450,Font属性:宋体表4-1 窗体设置属性属性设置属性设置名称Shape1Height200BackColor红色Index1-60(从1开始依次每个shape增加1)BackStyle1-OpaqueLeft700(从shape1(1)60依次每个加200)BorderColor红色Shape3-CirlceBorderStyle0-TransparentTop4920BorderWidth1VisibleTrueDrawMode13-Copy PenWidth610FillColor红色图4-3图4-2使用Line控件绘制图示中的横纵坐标轴,建两个TextBox控件8,在其中分别输入x和y,用以标注横纵坐标,如图4-2所示: 建立Timer控件设置其初始属性设置如图4-3,(二)Shape1数组以余弦波运行的代码实现 变量和数组5的定义通过以下代码实现Public m, i, y, aDim h(60) 横波运行实现及其原理横波的运行中是以每个质点的简谐振动带动下一个质点的振动实现的,在本课件演示中,实现横波运行的原理是通过赋值9Shape控件的Top属性实现的,将每一个时刻的变量值赋值给每一个Shape控件,利用For语句If和IfElse的条件语句9和Timer控件,实现横波的运行。Private Sub Form_Load()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5 * 3.14159 * k)Next kTimer1.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Timer1_Timer()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三)控制按钮的运行代码在整个课件演示中,我们要通过按钮控件实现操控波形的运行过程,上文介绍了的四个按钮:开始、暂停就、继续、结束,通过按钮过程,确定Timer的Enabled属性是True或者False。“开始”按钮的运行代码和原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imer1.Enabled = TruTimer1_TimerFor k = 1 To 60Shape1(k).Top = 4920Next km = 1i = 1y = 1500a = 30End Sub实现“开始”按钮点击的过程中,Shape开始振动,每一次鼠标点击“开始”按钮时,Shape1数组的Top属性都回归到4920这个起始坐标,然后再运行。“结束”按钮的运行代码和原理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imer1.Enabled = FalseFor k = 1 To 60Shape1(k).Top = 4920Next kEnd Sub当鼠标点击“结束”按钮时,Timer停止运行,Shape1的Top属性都回归到4920“暂停”和“继续”按钮的运行代码和原理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Timer1.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Timer1.Enabled = TrueEnd Sub当鼠标点击“暂停”按钮时,Timer的Enabled属性变为False,即,Timer不运行,此时,Shape1数组处于什么位置,其依然是处在什么位置,“继续”的运行按钮运行原理与此相反,即在当前状态运行暂停前的状态。(四)横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波长、频率的控制图4-2图4-1在处理控制横波的频率、波长、振幅的问题时,我们采用菜单编辑器8生成菜单控制,如图4-1和图4-2所示,为菜单编辑器和生成后的菜单。振幅大小控制的代码实现在前文中所陈述的,通过对Shape1数组的Top属性进行变量赋值: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初始运行时,我们给予y的赋值是1500,通过菜单中的每一个子菜单,我们给予y不同的值,实现每一个Shape控件的偏离平衡位置4920点的最大位移,以此实现整个横波传播过程中振幅的改变,其实现代码如下:P rivate Sub menuzfd_Click()y = 20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fz_Click()y = 10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fx_Click()y = 500End Sub周期长短控制的代码实现对于周期的改变,就单个的Shape控件而言,是改变其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只需要对Timer的Interval属性,即Timer控制事件的时间间隔,初始时的时间间隔是150毫秒,当运行周期菜单下的任何一子菜单事件时,给Timer的Interval属性不同的赋值,以此实现不同的周期变化,运行代码如下:Private Sub menuzqc_Click()Timer1.Interval = 1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qz_Click()Timer1.Interval = 50End SubPrivate Sub meunzqd_Click()Timer1.Interval = 25End Sub 波长长短控制的代码实现要实现波长的控制,只需要在每运行一次Timer事件的过程中,改变每一个Shape控件的移动步调。Shape1(1)控件的步调慢了下来,但是Shape1(2)落后其起始运行的时间,在该事件中是不发生改变的,因此,在Shape1(1)完成第一周期的震动时,处于第一个运行周期中的Shape控件的总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在总体呈现出来的,就是波长的改变,其代码实现如下:Private Sub menubcc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30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menubcz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5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menubcd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0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这样,整个演示课件的就设计完成,但是还需要对其进行其他方面的设计,比如,窗体背景,窗体大小等一系列的细节雕琢。使其在审美方面,主要是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学辅助作用,比如,Shape控件和背景颜色的对比度问题。另外,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加了很多条垂直于X轴的竖虚线,目的是用于某一个Shape的振动情况的参考,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实质,以此实现本课件的教学功能。五、总结CAI实施,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日趋完善。对于中学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实施而言,CAI目的应该是通过计算机演练演示实验课件,使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相应的物理原理、学会一定的物理科学的方法和巩固已学习的物理知识。从确保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来看,合理地实施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因此,对一个优秀的实验教学演示效果的物理学科演示课件而言,立足于学生学习,立足于教学实情和教学需求以及立足于课程标准是课件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使用VB语言制作物理学科教学演示课件,不仅是因为其语言与编程环境的优势,立足于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来说,VB工具软件更重要的优势在于: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实际物理过程,希望通过VB课件实现的,只需要我们熟悉这个物理过程的内在原理,比如,碰撞,抛体,光的反射折射等,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函数的基础上,和运用一系列的控件和代码就可以实现这些物理过程的实验演示。本课件的制作中由于本人的熟练程度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在课件中有许多的欠缺,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学习。附录一、演示课件Visual Basic6.0源代码Public m, i, y, aDim h(60)Private Sub Form_Load()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5 * 3.14159 * k)Next kTimer1.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Timer1_Timer()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Timer1.Enabled = TrueTimer1_TimerFor k = 1 To 60Shape1(k).Top = 4920Next km = 1i = 1y = 1500a = 30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imer1.Enabled = FalseFor k = 1 To 60Shape1(k).Top = 4920Next k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Timer1.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Timer1.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menuzfd_Click()y = 20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fz_Click()y = 10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fx_Click()y = 5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qc_Click()Timer1.Interval = 100End SubPrivate Sub menuzqz_Click()Timer1.Interval = 50End SubPrivate Sub meunzqd_Click()Timer1.Interval = 25End SubPrivate Sub menubcc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30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menubcz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5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menubcd_Click()For k = 1 To 60h(k) = -Sin(1 / 10 * 3.14159 * k)Next kt = 0For j = 0 To (i - 1)t = j + mIf t > 60 Thent = t Mod 60End IfShape1(i - j).Top = y * h(t) + 4920Next jIf i < 60 Theni = i + 1Elsem = (m Mod 60) + 1End IfEnd Sub附录二,课件效果截图效果图一效果图二效果图三参考文献1李忠康 主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2阎金铎 郭玉英 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3物理课程教材研发中心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主编,物理(选修3-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4漆安慎,杜婵英,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5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6白康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7郜焕平 马希荣,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8贺世娟 陈冀川,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8月9胡小江,21天学通Visual Basic,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10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篇),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11孙汉群 高荣国 魏玉梅,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致谢 四年大学生涯就要告一段落了,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回顾了我四年来的生活大学生活,有感于老师们的关怀和包容,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冀玉领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对于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要感谢我的辅导员张老师的关怀和庇护,感谢四年里教过我的各位老师,感谢在论文制作中帮过我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注意事项

    本文(横波的形成与传播的VB演示课件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