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藏象五脏课件.ppt
第三章藏 象,辛增辉,中医学基础,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是指五藏的生理现象、病理征象及外在物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脏腑的解剖形象;二是指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现象、病理征象;,藏象学说,是采用“以象测脏”的方法,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脏腑与体、华、窍、志、液,以及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其形成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标志。,五脏 藏具有不同活动 六腑 规律的内脏 奇恒之腑 藏象 内脏的解剖形象 内脏的生理现象 象内脏的 和病理征象 外现表象 内脏与自然界相 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藏,脏器,(一)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二)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学说的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脏腑通过经络联系和功能配合,构成整体脏腑的整体性。2.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与五脏密切联系人身整体性。3.人体与自然界密切联系天人合一。,藏象学说的特点,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天人合一,第一节 五脏,谁在管理睡眠质量?,一、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位置:位于左侧胸腔,两肺之间,外有心包。形态:形如倒垂之莲蕊。,(一)、心,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1)心主血脉;(2)心藏神,主喜。,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涵义: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促进血液的生成,并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生血:水谷之精奉心化赤 而为血(浊气归心)行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运 行(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心气鼓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脉管的舒缩,推动血液运行。,心主血,心主脉,心主血脉的生理表现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反映在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面色(红润光泽)、舌质(舌体红活荣润)、胸部感觉(舒畅)。尤其虚里部位是其功能最集中反映的部位。其病理表现也多反映于以上各部。此外,心率、心律、心力亦为反映其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心主血脉的病理表现 心气虚心悸(鼓动无力),脉虚、面色淡白、舌淡,自汗。心血虚 心悸(心失所养),面、唇、舌色淡,脉细弱。心阳虚心悸,胸闷或痛,形寒畏冷,舌淡胖或紫暗,脉弱或结代。心阴虚心悸,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面色淡白无华,面唇青紫,面唇舌晦暗(灰黑),(2)心藏神(心主神明)。,涵义: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 动及性格倾向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机理:心生血、行血 主宰和调控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血生神、养神、藏神,血者,神气也,血养脏,神御脏,心藏神,心藏神的表现,心藏神的正常与否,常通过精神状态、睡眠、意识思维、情感反应以及语言等反映于外。心气虚精神不振;心血虚失眠,健忘,头晕;心阴虚心烦失眠;心阳暴脱神志模糊,昏迷;痰蒙心包神志淡漠,喃喃独语,或痴呆,或发为癫痫;热扰心神神昏谵语,或成狂证。,以失眠为例,解说“心藏神”(常用三种失眠疗法),珍珠粉,镇心安神,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镇静或抗焦虑作用,适用于心神不宁、兴奋过度所致的失眠。其中,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有毒,不能煎煮只能小量冲服。但中医认为正是利用了药物的偏性致病。,莲子心,黄连,清心安神,清心火、安心神。临床上凡见心胸烦热、心烦失眠,或口舌生疮、尿黄、舌尖红者,即心火扰动、心神不宁所致的失眠,则用该类药物。,当归,百合,养血安神,多为补益药物,主要适用于气血亏虚、心神无养所致的心慌、气短、乏力、失眠、健忘等症,可见于久病体虚或用脑过度者。,2、心的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而恶热;(2)心火主降;(3)心欲软而苦缓。,3、心的系统联系,心气虚则舌淡白,心阴虚则舌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附:心包络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中医称心包络,也称心包。其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像“保镖”。,谁在主宰你的生命?,(二)、肺,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华盖”。形态:肺叶白莹,虚如蜂窠。,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肺主身之皮毛。素问痿论,(1)肺主宣发肃降;(2)肺主气、司呼吸;(3)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4)肺通调水道;,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宣发,含义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生理体现,排出浊气于体外运布水谷精微至全身(脾)宣散卫气达体表(汗),肃降,含义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生理体现,(1)肺气的运动形式,吸入清气于体内(宗气)运布水谷精微至脏腑(脾)降下浊液于肾、膀胱(尿),(2)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 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完成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主一身之气 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肺的宣肃可调节人体气之升降出入 肺宣发卫气,以固护肌表 肺藏气舍魄“并精而出入者,谓 之魄。”,肺参与气 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宗气,在肺中,生成,积于胸中“气海”,肺主一身之气,咳,喘,胸闷、气短,肺气虚弱的表现,(3)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全身血液 肺 清浊之气交换 肺生成的宗气 贯心脉以行气血,宣发,肃降,肃降,宣发,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就会累及心主血脉,而至血行障碍,表现为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4)肺主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是指肺气对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呼气排出部分水液 濡润头面诸窍及皮毛肌腠 外达皮毛排出汗液(卫气)将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濡润、尿),宣发,肃降,机理,故 称:“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为贮痰之器”,(5)肺藏魄,主悲(忧)肺藏魄:人身固有的本能动作和肌肤的感觉功能与肺密切相关。肺主悲(忧):悲忧情志是肺的功能活动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情绪反应。,肺藏魄 案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摇头、耸肩、撮鼻、喉中呃呃连声,干咳,做事缺乏恒心,或胆小怕独处,且常伴有慢性咽炎、鼻炎等症。其病情加重,也常是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西医以脑功能紊乱治疗,但效果不好。中医从“肺藏魄”思路出发,我国中医儿科学奠基人刘弼臣“从肺论治”,以清肺利咽、宣通鼻窍,取得良好效果。,2、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宜宣降协调。、肺喜润恶燥。,外邪,皮毛,口鼻,肺失宣肃,内伤病因,气血津液失调,在体合皮,息 道,3、肺的系统联系,谁在掌管营养的供给?,脾,(三)、脾,位置:位于膈下,腹腔左侧。形态:形如刀镰,色如马肝紫赤。,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1)脾主运化;(2)脾主升。(3)脾主生血、统血;,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吸收饮食物,并将其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为精气血津液以输布全身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生痰之源”。,水谷精微,津 液,脾,转化,转,输,心肺,食物,水饮,气血,生理:运化水谷:消化吸收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运化水液:水液经脾、肺输布,而多余水液经肾下注膀胱。病理:运化水谷方面-出现消化功能减退:腹胀、便溏、纳呆。运化水液方面 水停肠道-腹泻 水停肌肤-水肿,运化水谷,运化水液,(2)脾主升:脾气主升的运动特点表现为升清和升举两个方面。“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是指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五官,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所谓“升举”是指脾气升托内脏,使之维持相对恒定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3)脾主生血、统血;生理:统摄血液循脉道而行。病理:便血、尿血、崩漏等。,(4)脾藏意,主思:意:指在心神主持下对以往事物的回想、记忆和意识活动。思:指思考、思虑等思维活动。,2、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主升,脾宜升则健。、脾喜燥恶湿,得阳始运。,3、脾的系统联系,脾有病,表现在消化系统的病变,如腹满、便溏;表现在肌肉的病变:重症肌无力等。,“脾虚”儿科案例:小儿饮食习惯不好,不知饥饱、饮食不节,易损伤脾胃。儿科疾病常易表现为“脾虚”。心脾血虚:表现口唇无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和长期消化不良引起的贫血;常用归脾丸。脾胃积热:表现口唇生疮,或唇风症见双唇红肿、瘙痒、脱皮,甚至增厚等。,其他案例:小儿多动症、抽动症,临床应用调理脾胃之法治疗。此类患儿最大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基于中医“脾藏意”,而“心有所意谓之意”,所以注意力不集中重点应责之于脾胃。,谁在主宰我们的情绪?,人生闷气=“气郁”发怒=“动肝火”,(四)、肝,位置:位于腹腔,右胁之内。形态:“肝独有两叶”。,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1)肝主疏泄;(2)肝主藏血;,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 机,进而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的作用。调畅气机 调畅情志 协调脾胃气机(脾升胃降)促进脾胃运化 分泌和排泄胆汁 维持血和津液的正常运行 调理生殖机能:男子排精、女子排卵月经。,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肝气郁结肝气上逆,气血为精神的物质基础,气血和调,则精神愉悦,肝主疏泄,(2)、肝主藏血: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协调肝之 滋养肝阴以制约肝阳,阴阳:防止肝的阳气升腾太过。养目濡筋:“肝受血而能视”五藏生成 为经血之源:藏血于冲任 月经 藏血舍魂:魂为不能自主的精神活动。防止出血:肝血充足可协调肝之疏泄。调节血量:随活动、情绪、寒温调节,肝 主 藏 血,肝藏血的病理意义,肝体失养肝气化生不足失于条达 肝阳失于涵养则易亢逆藏血不足 筋目失养目涩昏花,或为夜盲 筋脉拘急,肢体麻木 经血乏源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肝不藏血吐血、衄血、咯血、月经过多,或 崩漏等出血征象,(3)肝藏魂,主怒魂是人体心神活动的一部分;魂的活动常在病理情形下表现出来,如肝不藏血、心肝血虚,可出现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或梦游、梦呓、幻觉等。即“魂不守舍”。,、肝主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其气易逆易亢。,2、肝的生理特性,3、肝的系统联系,肝在病理情况下各部位的表现:气机的病变:郁证、胁痛等;情志的病变:急躁易怒、噩梦纷纭等;筋的病变:四肢麻木、抽筋等;爪的病变:爪甲枯萎、无华等;目窍的病变:若肝火上炎则目赤眼涩,若肝阴血虚,则视瞻昏渺等。,是谁让你精力充沛?,(五)、肾,位置: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形态:形如豇豆,里白外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素问六节脏象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2)肾主水液;(3)肾主纳气;,(1)、肾藏精;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禀受于 父精母血,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之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经脾气的转输以“灌四傍”,化生脏腑之精气。脏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后的剩余部分,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精的来源,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主体成分 肾 化 生精 原 髓 由后天之精的充养培育。气 质 肾精化生天癸及生殖之精以繁衍生殖,活力资助,培育充养,生殖机能成熟时,天癸 指肾中精气充盈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促进生殖功能旺盛的精微物质。,促进生殖繁衍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为先天之本”,“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发育前期二七(八)前:肾气渐盛 齿更发长,发育期二七(八)三七:肾气充盛天癸至:月事下,精气溢泻,鼎盛期三七(八)五七:肾气鼎盛筋骨劲强,肌肉满壮,衰退前期五七(八)七七:肾气渐衰面始焦,发始白,齿槁,衰退期七七(八八)后:肾气衰天癸竭:精少,形坏而无子,生长壮老已肾精盛衰决定,主生长发育,“无形化有形”一身阴气之源具有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的作用 抑制和调控脏腑机能 濡养、凉润脏腑形体官窍。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抑制机体新陈代谢,“有形化无形”一身阳气之源具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作用 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推动、激发作用。温煦脏腑形体官窍。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肾阳,肾阴,一身阴气之源,一身阳气之源,肾阴与肾阳的关系: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阳虚内寒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肾阳虚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肾阴虚 阴虚内热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津等,(2)、肾主水液,含义:肾主水液是指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可主宰调节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机理:肾对人体参与水液代谢脏器(肺 与脾)的调控作用。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肾的司开合作用,直接调控津液 的排泄。“肾为水脏”,肾主水液,(3)、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机理: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肾的封藏作用助肺的肃降,以保持呼吸深度。足少阴肾经属肾贯肝、膈入肺。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病理:肾不纳气 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权,不能协助肺保持呼吸的深度,而出现的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的病理状态。,温肾纳气,“肾主纳气”案例(肾与肺的关系):慢性咳嗽:中医治疗常用补肾纳气的方法,如核桃、蛤蚧、沉香等。,关于核桃:中国北方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糖果祭灶王,有“闺女要花,小子要鞭炮,八十老太要核桃”之说。就因为老年人肾虚,气喘乏力,而吃核桃可补肾纳气、填髓补脑。,关于蛤蚧:至于蛤蚧尾最能补肾平喘。据说过去四川高山抬滑竿的青年,嘴里含一只蛤蚧尾,爬山登高,呼吸均匀,如履平地。,抬滑竿:中国江南各地山区特有的一种供人乘坐的传统交通工具。,(4)肾藏志,主恐志:也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指人的记忆能力,以及志向、决心等心神活动。,2、肾的生理特性 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 以保持呼吸深度 封藏生殖之精,防其妄泄 固摄冲任,以司月经 固护胎儿 固摄二便,使其藏泻有度 肾为水火之宅,阴阳之根。,肾主封藏,肾为封藏之本,肾,精,髓,血,骨髓,脊髓,脑髓,藏,互化,化,汇聚,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耳为肾窍,齿为骨之余,脑为髓海,唾为肾之液,3、肾的系统联系,开窍于前阴和后阴,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小儿发育迟缓,头发脱落,四肢冰凉,头发早白,头晕耳鸣,请解释发生的原因!,附:命门(P49),五脏生理功能、特性及外在联系,1、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A.脏腑的生理特性B.脏腑的病理特性C.脏腑的组织结构D.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2、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是指A.脏腑 B.五脏 C.六腑 D.奇恒之腑3、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 A.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练习题,4、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是A.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B.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5、“命门之火”是指A.肺阳B.心阳C.肝阳D.肾阳6、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着A.情志活动B.调畅气机 C.运行血液 D.消化功能,7、下列那一项不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统血B.主藏血 C.主升清D.主运化水谷8、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A.通调水道B.运行血液 C.气机调畅D.情志活动 9、脾有升清的功能,其“升清”是指A.宗气的上升与输布B.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C.营气的上升与输布D.卫气的上升与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