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某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

    • 资源ID:4026162       资源大小:4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

    序言现代城市环境已经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市民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追求,亲近绿色环境的渴求,追求宜人空间的梦想使得现代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日益丰富。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类型,兴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生态危机高度关注的背景之下,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梅瑶炯,2006)一 、苏州文昌公园的开发背景(一)城市概况1、位置: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或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78平方公里。2、人口:全市总人口6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余万。3、区划:辖8区5市:平江、沧浪、金阊、吴中、虎丘、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以及吴江、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五个县级市。4、历史: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苏州园林藏而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艺术充分代表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其造诣之高,世无伦比。(二)气候条件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市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二、 规划设计依据及原则(一)设计依据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苏州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二)设计原则湿地公园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及生态涵养地。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本项目规划将遵循如下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城市的湿地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湿地公园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尊重城市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湿地的多种功能。因此,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连贯性、环境的完整性和资源的稳定性,是本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出发点。2、合理利用原则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和游憩资源,适当开展休闲旅游及科普研究活动,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综合协调原则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包涵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这就要求多学科的相互协作和合理配置,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促使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更科学,更合理,更生态。4、文脉传承原则湿地公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城市的文脉。当一座城市、一个地区重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整合,就能深刻地体现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其独有的景观、气质和特色,铸就成社会文明一脉相承、渐进延续的精神根基。5、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人类不能通过强制的手段企图改变生态演替,只能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加以引导,以保持整个系统的自然性和持续性。(涂芳,2008)(三)苏州市文昌湿地生态公园用地分析1、区位苏州市文昌湿地生态公园位于苏州城西北部高新区浒关镇,占地约44公顷。西毗邻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东近沪宁铁路,西近312国道,东、南、北三面环长和路,西南方向可眺望真山山景。2、与周边地块的关系根据2002-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苏州市文昌湿地生态公园东面隔城市道路与农业用地相邻,西面隔运河、南面隔城市道路与居住用地相邻,北侧隔城市道路与工业用地相邻。3、地形地貌原基地环境地势平坦,原为造纸厂用地。现造纸厂建筑全部拆毁,内有多处房屋建筑,为临时建筑。 基地内有河流一条,有多处农田、村庄。基地内原有路网多纵横交错。三、规划设计构思与理念(一)设计构思流淌的精神,重现的清漪。三个色彩墨、白、绿(二)设计理念1、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归属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往往可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使人在生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自然美和人性美通过湿地景观的艺术美而交融契合其精神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是互补共生、相与融和在一起。因此,这种“自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最佳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归复。2、基于生态文化景观的美学视野创造一处从美学上讲富于变化的环境,使人们渴望接触自然的感觉最大化。同时,对生态美的认同,不仅改变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都市人的生活质量(王浩,2003)。以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为城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审美原理,也可以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一种实现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生存的新型景观模式。当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发展的单一化、标准化、机械化,拒绝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的同时,对景观的认识程度以及当代景观设计的功能体现更多的集中在“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观即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设计理念,已经融入今天所倡导的城市生态文化设计之中。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要使公共景观更好的为人服务,更好的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景观的大小和美观,应当更多的去追求景观的适度设计,我们应充分研究人的本性,了解人体活动的各种功能尺度、了解人的行为心理、了解设计受众的审美情趣。(Jolande W,1998)3、“公众参与”性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己经在削弱,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本湿地公园的设计项目丰富,利用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引导性使群众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乐趣,比如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城市空间,保护与再现湿地景观特色,设置游乐场、露天广场、植物园、戏水池、展览馆等等有利于市民交往的情感场所。特别在交通组织方面,湿地公园的游览路线一方面本着保护湿地景观与物种的原则,固定线路,控制游人的活动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自然生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湿地资源,组织公园的游览路线或引导性参与,使游人在湿地栈桥中行走、游览,从而贴近自然到体会水生植物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换着色彩和群体的组合。4、人文关怀在本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身体及心理需求,通过景观设计元素与人进行情感的对话和交流。特别是考虑到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这种人文关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取向,是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城市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设计更趋于合理、亲切和人性化。5、场所精神城市景观不仅是一个视觉可见的物质性场所,而且还应成为人们精神心态和行为活动的载体,这种场所精神使得人们体验到一个地方那些超出物质的和感官上的特征的东西,并且能够感到对这个地区精神上的依恋。它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赏景物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公园经常被认为是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6、视线设计当代景观要求视线设计在空间上具有延展性、在时间上具有流动性,城市湿地公园不同于自然湿地,包含着公园的赏景游览功能,因而在景观营造时,通过适当视线设计有目的地对游人加以引导显得十分必要。不管是城市广场还是居住区绿地,不管是大尺度的规划还是小尺度的细部设计,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游走于里面的人,景观对象应首先尊重并满足人的视觉原则,否则,设计的人性化、以人为本将无从谈起。本设计中将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对景、框景、借景等艺术手法,或利用地势的远近高低形成层次对比、在景观特色区开辟透景视线等方式来考虑景观的主、配景形式、功能、艺术上的视线需要,此外通过植物的配置体现步移景异、四季变换的观赏特点,能够使视线随时间的变迁而产生变化。7、景观小品设计湿地公园内应设置尺度亲切、造型自然、富有野趣的景观小品,不仅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加强和完善空间细节,提升空间品质,体现出人性化的特性,而且能够展现城市湿地景观和地域文化风貌,增添城市景观的多样性,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比如在规划设计时,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采取分段聚集,利用木栈道、码头、亲水平台等构筑物将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在总体结构上讲求起承转合,疏密有致,轻重急徐的韵律,呈现清水涟漪、林茂花繁、绿野松啸的自然环境。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景观小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亲和性,对于游人而言即可接受性和可接近性。设计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参与性项目,如观鸟棚、眺望台、浅水戏憩,休闲凉亭、以栈道和自然石小路贯穿林中等等,让人与自然环境进行亲近接触,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文化体现。此外,各种公共设施的设置,包括对其布局、材料质地、形式、尺度等因素的考虑,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关爱思想,无一不显示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情绪和浓郁融洽的情感。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景观设计城市景观的特色来源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然而中国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由于缺少深层次人文背景的挖掘,城市地方和传统特征开始弱化甚至消亡,景观也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与特征。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生态城市的潮流中,生态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苏州与水的关系源远流长。苏州因水而生,活在水中,对水有不可磨灭的情感。苏州的历史也是水的历史。这座城一直是与水相处共生中进步发展的。水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代苏州人,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苏州的山塘不过百里,岁月却已千年。苏州历史在水中或到了现在。苏州的水网密布,形成水巷,便也成为了交通方式之一,街道的一种形式,体现着这座城的风貌。而苏州的古典园林那一处处的含蓄与兼容,更是体现了苏州精雅文化与水的内在联系。 地域的空间模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水对于苏州,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她已贯穿整个苏州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代苏州人,渗入了人们的血脉,也成为这座城的灵脉。改善水,也就在一个极重要的方面改善了苏州人的生活。以苏州水乡的三个色彩为主题的引入粉墙为白,黛瓦为墨,碧水青树便是绿。功能分区墨色的历程、白色的印记、绿色的生态(一)墨色的历程以老黑白照片的墨色和苍桑的感觉归于这个色彩,由于表现水与苏州的历史过往,共处经历,以引起人们对与水相处的反思。人与水的关系在不断变化。最初是崇拜、赖以生存。水给人生的希望。没有水,人类难以生存,因此居无定所,随水而居。水又带给人死的恐惧。水灾的肆虐带走人们的生命,给人以渺小无助的感觉,从而对水的崇拜、敬畏油然而生。进入农业文明后,人们借助工具在饮水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了生产和运输功能。人们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在江河湖海中养殖鱼虾蟹以休养生息。修建水坝对水进行控制和利用,建造船只进行运输。从农渔时代到工业时代,人们与水的关系发生变更。农业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被冰冷的工业代替。在水量充沛的苏州,曾经灌溉万亩良田、倾注万千鱼塘的水似乎变得次要,在利益面前值得牺牲。这个分区呈现这段人与水共处的历史,以墨色勾起人们的回忆与反思。思考以利益而忽视和牺牲水是否值得的问题。忘记过去就是失去未来。人总是在不断分析过去行为,在反思中继往开来。这个分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水的入口广场运河之水从这个入口进入场地,变做涓涓细流汇入湿地。在这个广场上,人们面西而观运河未入园中的开阔水面,面东而观进入园中的另一种水形态,形成对比差别。2、公园的次入口广场人流在这个入口进入园中,与运河之水在园中初次会集相见,思考与水的关系,共处之道。 这个分区当中放置设计的景观小品,如石制的刻有鱼米、虾草的雕塑,和工厂形象镂空的铁艺景墙。以期其像里程碑的作用,告知人们与水相处的每个历程。(二)绿色的生态 运用湿地密林等进行生态补偿。1、生态堤岸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本湿地公园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态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需求采人工湿地的结构。人工湿地护岸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这样做,可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活环境,此外,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2、湿地公园湿地规划最重要环节之一就在于实现水的自然循环。公园湿地规划必须在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基础上,利用成熟的经验、材料和技术,发现场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进能力。首先,要改善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使地表水与地下水能够相互补充。其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作为湿地水源的河流的活力。(Brix H,1994)公园湿地规划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进行调整,确保湿地水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适当开挖新的水系并采取可渗透的水底处理方式,以利于整个园区地下水位的平衡。土壤作为景观规划的要素之一,在土层剖面上是由不同材料叠加而成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产生了不同的地表痕迹和景观类型。(余国营,2001)然而公园湿地规划的另一最重要环节,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形成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有利补充,使湿地周围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从而形成多样性的土壤类型。通过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改变湿地周围的土坡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形成多样性的土壤类型;最后,在竖向设计时,根据地形高差,在有坡降区域的地带,设置生态过滤系统,将污水和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加速水的蒸腾和下渗,保障水系统的循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核心是介质微生物植物系统。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整个水系内部的循环系统,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反应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确定湿地水体功能系统的完整与可持续,能够促使整个湿地公园系统的可持续,从而促使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自身水系的健康循环势必会带动周边湖泊及水道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畅通,并对苏州的水质保护与治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公园湿地的水体保护中,我们应当合理的利用雨水,使雨水在公园中能够充分的被吸收,如何加大公园内对雨水的吸收就应当在公园的铺装上下功夫,应当减少公园中的硬质铺装的面积,但并不是说我们要从本质上去减少硬质铺装量,而是我们要对以往时硬质铺装的做法进行改进,不要做成那种不透气的硬质铺装,要在硬质铺装的材料和做工上加以改进做成环保生态型。使自然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低下对土壤进行改善,增强地下水的储藏量。有利于当地生态气候的需要。(1)亲水广场人们之所会有亲水的情感,可以从生态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生态学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水体有调节气候、滋养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有益健康的功能。从心理学角度看,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是可以怡情养性的美景。应注意水景与植被优化配置的问题。有的水景只重视在水边铺草坪,而忽视了水边种树。从调节气候来看,必须在水边种树,才能形成一种清新湿润、凉爽宜人的小气候。从构园造景来看,也必须在水边种树,方能相得益彰,形成美丽景观。现在有许多沿江河的住宅小区,多采用在小区临水的一边修建绿化带,或将小区的花园建在临水一侧,效果就很好(2)湿地保育区为中华水韭、野菱等濒危植物提供保育。(3)鸟类生活区将设高台观鸟处,游人可以通过望远镜等设施远远地欣赏鸟类的活动;也将设计掩体式的观察平台,能让人悄悄地接近鸟类,方便近距离的观察活动。(4)湿地科普展览馆展览馆以图片、实物标本等形式向群众介绍湿地的概况、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等科普内容,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3、密林风光 森林是陆地最大最完整的生态体系,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森林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形成了鲜明巨大的反差,具有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等特点,具有消除疲劳、清心明目、调节身心、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以森林公园为大自然代表开展的森林旅游极大地迎合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森林降低噪音。噪音低,是森林环境的又一特征,林木的存在能消除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有碍人类健康的噪音。据研究: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可降低1/4的音量,一般人体能够忍受。森林的绿色心理效应。绿色的基调,结构复杂的森林,舒适的环境等对人的心理作用更是为人们所重视。据测定:游客在森林公园中游览,人体皮肤温度可降低1一2,脉搏恢复率可提高2一7倍,脉搏次数要明显减少4一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森林的绿色视觉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多种效应,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绿视率”理论认为,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就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三)白色的印记原基地为造纸厂,为了表述其原有用地特征,留下公园前身的印记,留给人们独特的场地感受和经历而设置这个分区。沿路设置特色景观亭,以模拟纸的拉膜材料制成。设置纸艺术景墙。1、纸印记广场进行纸艺水溪树林景墙展示。2、公园主入口广场3、浅水木栈道充分提供亲水游憩、近观水生植物,及捕虾捞鱼的生态体验。五、 植物景观规划植物的配置设计是城市公园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植物除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外,还有其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吸收利用湿地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及吸附、富集一些有害物质;输送氧气到根区、维持水力传输和湿地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它们还能够丰富景观效果、创造园林意境等。在植物种类的规划中,首先,将遵循“物种多样化,再现自然”的原则,第一,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和“陆生乔灌草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生态型;第二,尽量维持本地原生植物,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其次,应注意到植物的个体特征,比如花色、花期、自身水深等。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布局中,平面上应有疏密、远近之分,并根据环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的特征,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方面讲行合理安排,在配置上将水岸和水域景观统一考虑,以高低错落的起伏创造丰富的立面景观和水体空间景观的协调和对比。当然,还可以建立各种湿地植物种类分区组团,交叉隔离,随视线转换,构成粗犷和细致的成景组合,在不同的园林空间组成片景、点景、孤景,使湿地植物具有强烈的亲水性。(一)湿地景观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布局中,平面上应有疏密、远近之分,并根据环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的特征,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方面讲行合理安排,在配置上将水岸和水域景观统一考虑,以高低错落的起伏创造丰富的立面景观和水体空间景观的协调和对比。当然,还可以建立各种湿地植物种类分区组团,交叉隔离,随视线转换,构成粗犷和细致的成景组合,在不同的园林空间组成片景、点景、孤景,使湿地植物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在公园中营造人工湿地景观,一是体现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二是因湿地有着很好的生态功能,可以利用湿生植物来改善水质,净化工业废水。湿地的挺水植物主要是荷花、香蒲、水葱、茭白等;浮水植物有凤眼莲、大漂、菱角;沿水边布置的是紫色的千屈菜、粉红的落新妇、旱伞草、水生鸢尾、水蓼、菖蒲、芦苇等,沿水岸边则种植耐水湿的水杉、池杉、落羽杉、垂柳、加杨等。景区内设置木栈道和木亭,提供充分让游人体验自然野趣的休憩场所。(二)广场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充分的考虑到人们的心理特点,布置了一些色彩鲜亮明快,具有清香的的花灌木、彩色叶树种和果实诱人的小乔木。春天开花的植物主要是杜鹃、迎春、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垂丝海棠等;夏天开花的有广玉兰、紫薇、木槿;秋天有硕果累累的石榴,枇杷、花香醉人的桂花、含笑;冬天主要是耐寒的腊梅、梅花、常绿树种和常年异色叶的金叶女贞、金边大叶黄杨、紫叶李等。利用树冠宽广的庭荫树,如枫杨、悬铃木,来为儿童的活动遮挡阳光。(三)疏林草地景观疏林草地以雪松、枫香、鹅掌楸为主,结合鸡爪槭、柽柳、合欢、北美香柏搭配造景。落叶树和常绿树按4:1的比例来搭配造景。避免冬季大草坪的单调,并用杜鹃、糯米条、锦带花、八角金盘来丰富季相和空间上的变化。疏林草地设计了地形,利于植物的排水。雪松采取单株种植或三五株丛植,枫香和鹅掌楸下配置小乔木和花灌木组成景观优美的小树丛。起伏的大草坪上点缀着乔灌结合的小树丛或雪松群体,创造出一片开阔疏朗的休闲空间。人们可以在此晒太阳,聊天。开阔的草坪面对公园大水面,是园中很好的赏景点。 (四)密林景观密林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人造密林景观,以发挥植物群落最大的生态效益为目的。步入氧吧密林,就仿佛置身于错落有致的生态群落。三角枫、银杏、栾树、石楠、朴树、枫杨、榉树等释氧量高的树种作为基调树种。松柏植物如白皮松、侧柏、圆柏等与观果植物火棘,南天竹、枣等搭配,下层种植灌木和地被,形成具有空间层次的植物群落。幽静的健身小径与鹅卵石铺地的陪衬,在不经意间形成独特的健身场所,让游人在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五)主要行道树景观公园主要的行道树种能够很好的适应扬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充分的发挥其生态效应和良好的景观功能,贯穿全园的主干道、环园主干道以及沟渠边的行道树形成了道路和临水的主要植物景观通道。植物材料有乌桕、香樟、全缘叶栾树、悬铃木、水杉、银杏。乌桕经霜叶红,银杏秋叶金黄,苦楝春日紫花。在道路两边创造出多样的景观效果。这些行道树均为落叶乔木,夏季浓荫匝地,为游人带来清凉。冬天叶子凋落之后又可以带来阳光的温暖。(富英俊,2001)六、游人容量分析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平方米为宜”。则文昌湿地生态公园的适宜游人容量应为:442491/60=7375人七、道路系统规划文昌湿地生态公园紧邻城市的干道,对外交通十分便捷。根据公园所处周边环境的用地性质,规划为两个出入口,分别在北、南侧。园内道路设计分为主路、次路和支路,主路贯穿园区宽5米,主要用于人流的集散和公园日常管理养护;次要道路宽3米,用于游人的日常游览、体育锻炼和自行车运动;支路宽1.5米,用于联系各个景点。园区内5米宽的主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3米宽路为区别自行车道与游人步道,一半用彩色沥青砖,一半用黑色沥青砖铺砌。主要广场面层采用毛面花岗岩,一般休闲广场采用砌块砖。游人游览形式可坐电瓶车、坐游船、租赁自行车、步行等。在公园几个个主要入口均设置有停车场。八、结语(一)城市湿地公园建造的可行性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其自身是可再生的资源,具有高效、安全、可控性强的特征,它能够形成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不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国内外众多实例的证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造是可行的。但是应该指出,城市湿地公园应建立在对规划区域现有水文、地理、土壤、动植物资源详尽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保护、营造适合湿地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这是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良好基础。所以,对于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我们要采取不同的营造、管理方式,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依据保护原则、设计原则来进行合理的营建。(二)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前景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用生态文化设计的理念来指导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充分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宜人的城市空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城市湿地公园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出发,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结合湿地污水治理循环系统,探索新的城市景园水资源利用方式,是体现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并能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因此,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公园势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涂芳,2008)致谢周晓峰老师在我的论文完成期间给了很多指导和启发,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在此致以感谢!参考文献Brix H.Use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water Po11ution control:Historical development,Present status,and future perspectives.Wat Sic Tech,1994,30(8):209223.House C H.Combining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aquatic and soil filter forreclamation and reuse of water.Ecol Eng. 1998.12:27387.Jolande W. Termorshuizena, b, Paul Opdama, b, and Adri van den Brinka, bIncorporating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to landscape planning .1998.12:27387.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2001,(5):1920.黄成才、杨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第23卷第3期,第26-29页. 梅瑶炯,刘定华.趣味交流与自发参与城市园林的一种预期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06,11-12 涂芳,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 2008年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428余国营,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科学问题初论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177-183.

    注意事项

    本文(某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