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研究在徐工集团的运用与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
-
资源ID:4025337
资源大小:640.50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方法研究在徐工集团的运用与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
摘 要本论文是运用方法研究优化企业的生产系统,研究现场是徐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其现场调查,找出现存的问题,再运用方法研究的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和处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简化工艺流程,优化设施布置,提高人机利用率,减少不做功的动作,最终达到优化生产系统的目的。本文以液压油缸的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观察和询问搜集车间的生产数据,其次,利用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和“5W1H”的提问技术以及“ECRS”原则对液压油缸的装配线,活塞杆的生产线进行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等,找出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改进方案的总权重进行排序,比较各个改进方案的优劣。关键词: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素分析;工艺流程AbstractThis paper uses Method Study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Through its field investigation,the thesis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deals and improves these problems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Method Stud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system ,the author simplifies the process flow, better the facility layout, improves human utilization and reduces unnecessary actions.This article takes the workshop which products the hydrocylinder as research object. First,the author collects the production data by observing and inquiring. Second, Program analysis, Job analysis and Motion analysis on the assembly line of hydrocylinder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of piston rod are done,which bases on correlated theories of the Method Study, the 5W1H questioning techniques and the rules of ECRS,thus this article is able to chase down the irrational phenomenon and make it better;Finally, this paper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sort all improvements weight and compare the merits of the improved scheme.Keywords: Method study;Program analysis;Motion Analysis ;Process flow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题目来源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1.3 企业简介21.4 论文研究的组织内容及组织结构31.4.1 论文研究的组织内容3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32 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42.1 方法研究42.1.1 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及目的42.1.2 方法研究的内容及分析层次52.1.3 方法研究的步骤62.2 程序分析72.2.1 程序分析概述72.2.2 工艺程序分析102.2.3 流程程序分析112.3 作业分析112.3.1 人机作业分析112.3.2 双手作业分析122.3.3 联合作业分析132.4 动作分析142.4.1 动作分析的含义142.4.2 动作分析的方法152.4.3 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152.4.4 动作分析改善的步骤183 生产的现状与分析203.1 产品的简介203.2 产品的加工工艺程序图213.3 产品加工流程程序图234 方法研究的运用与优化244.1 产品加工工艺程序的分析与改善244.2 产品加工流程程序的分析与改善264.3 油缸车间的作业分析与改善284.3.1 人机作业分析284.3.2 双手作业分析334.4 油缸装配车间的动作分析与优化365 系统评价415.1 系统评价概述415.1.1 系统评价的概念和任务415.1.2 评价的原则425.2 层次分析法在徐工集团的运用与分析425.2.1 层次分析法概念及特点425.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435.3.3 层次分析法在液压油缸生产车间的应用43结论49致谢50参考文献51附录A53附录B591 绪论1.1 题目来源及意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10。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18。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手段9。目前,我国的工业基础还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企业不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条件。我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仍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5%,而物耗率达60%,比发达国家的水平高出近一倍。因此在这种现状下,方法研究就更需要在生产制造业中被普遍挖掘。而在机械制造行业,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具有差不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 ,竞争的主要内容为成本控制。目前各企业由于缺乏竞争优势,企业赢利能力逐渐降低,消费者有很多选择,企业却只能获得很少的利润。因此 ,现阶段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典型的完全竞争阶段。国外经验表明 ,完全竞争必然要过渡到垄断竞争。部分企业将被兼并 、收购而消失 , 留下一定数量企业在市场中角逐。而工程机械行业应用工业工程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 ,提高效率和效益。因此,现阶段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控制成本 ,提高效益 ,而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就是达到此目的的必由之路。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工业工程在美国的发展工业工程起源于泰勒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伴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科学。1908年美国宾西法尼亚理工学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工程系,这标志着工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开端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发展先进武器系统及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在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迫切需要,美国在军事工业等部门中特别强调从综台系统着眼,以最低的代价、最高的速度来换取最优的结果。因此,在运筹学的发展和应用基础上,使得工业工程在应用行为科学、概率论和统计学解决有关战争难题时,取得很大成就。1948年全美工业工程协会成立,出现了一个专门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工业工程的组织,并随即发展到11个研究分会,标志着工业工程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1950年由于计算机在美国的推广和应用,使过去难以处理的数学模型变得可能和简单,工业工程得到更大发展。到1975年,美国已有150所大学中设立工业工程系,并成为工程学院的七大学科之一8。目前,工业工程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工程职业,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在早期,我国多数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更加落后,重复引进、重复投资的例子比比皆是,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被人们所普遍认识,工业工程人才同样尚未被广大企业所重视。IE技术是着眼于现有生产系统的分析,改善操作,不断探索减少现有企业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主张在少投资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IE在中国的应用前途十分广阔。国内实施工业工程的成功案例不少,如:长春一汽变速箱厂降低流动资金70,提高劳动生产率90;二汽车桥厂转向节约生产线,产量提高29.8,废品率下降68,设备故障率下降84;上海大众一线劳动生产率接近德国同行业水平;科龙冰箱供应系统一次性降低流动资金3000万元;邯钢1994-1996年38个IE项目累计创利1.66亿元,等等12。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为工业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3 企业简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7月,成立23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23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第4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行业首位。依托徐工研究院、徐工南京研究院和在建的徐工上海研究院、徐工欧洲研究院近年来徐工诞生了一批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800吨级、1000吨级、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12吨级中国最大的大型装载机、88米亚洲最高的高空消防车、第四代智能路面施工设备等,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颠覆式影响,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全球垄断。目前徐工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2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7项,100多项产品为国产首台套产品。“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和ET110型步履式挖掘机分别荣获2011年度、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行业一等奖。徐工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被授予国家首批、江苏省首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 论文研究的组织内容及组织结构1.4.1 论文研究的组织内容通过在车间的实习,观察现行方法,记录全部事实 最常用的记录技术是图表法和图解法。 1、表示工艺过程的图表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双手操作图。 2、利用时间坐标的图表人机程序图;联合作业分析图。 3、表示活动的图解线路图、线图等。严格分析所记录的事实,考查记录的内容包括:事情的目的、发生的地点、完成的顺序、当事人、采用的方法等。采用的方法:采用5W1H进行提问,发现问题之所在,然后按照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E)ECRS原则来建立最经济的新方法。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题目的来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的现状和公司的简介;第二章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是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其详细介绍;第三章企业现状,是分析企业的现状,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改善方案制定,是针对企业生产车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对比改善后的成果选择最优的方案,对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第五章系统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方案的相对权值,然后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合成权重对其进行总的排序,以便管理者进行决策。结束语,致谢。2 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2.1 方法研究2.1.1 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及目的1、方法研究的概念在人类生活中,人们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但选用的方法不同,获得的效果就不同。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获得较高的产出23。方法研究就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现有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管理、服务等)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严格的考察、系统的分析与改进,设计出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减少人员、机器的无效动作和资源的消耗,并使方法标准化的一系列活动1。2、方法研究的特点(1)求新意识。方法研究不以现行的工作方法为满足,力图改进,不断创新,永不满足于现状,永无止境的求新意识是方法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2)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法研究是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流程优化,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力求在不增加投资或较少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整体优化的意识。方法研究首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优化,然后再深入解决局部关键问题即操作优化,进而结局微观问题即动作优化,最终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的目的。3、方法研究的目的(1)改进工艺和流程。(2)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3)经济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4)改进物料、机器和人力等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产率。(5)改善工作环境,实现文明生产。(6)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操作者身心健康。2.1.2 方法研究的内容及分析层次1、方法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技术,它的研究对象是系统,解决的是系统优化问题。因此,方法研究着眼于全局,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粗到细的研究过程。其具体研究内容如2.1图所示。方法研究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生产过程劳动过程自然过程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运输过程检验过程工艺过程由检验工序构成由运输工序构成由工艺工序构成由动作构成由动素构成由操作构成图2.1 方法研究的内容2、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方法研究的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首先进行程序分析,使工作流程化、优化、标准化,然后,进行作业分析,最后再进行动作分析。程序分析室对整个过程的分析,研究的最小单位是工序;作业分析室对某项具体工序进行的分析,研究的最小单位是操作;动作分析是对作业者操作过程动作的进一步分析,研究的最小单位是动素。方法研究的分析过程是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用图可表示成图2.2的形式。图中的“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劳动对象或一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操作;“操作”是指工人为了达到一个明显的目的,使用一定的方法所完成的若干个动作的总和,它是工序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动素”则是指构成动作的基本单位,如伸手、移物等。程序由操作构成由工序构成程序分析由动素构成作业分析由动作构成动作分析图2.3 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2.1.3 方法研究的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方法研究的对象具有选择性,不仅要考虑其可行性,更要考虑其经济型。如果某项工作的经济价值低,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研究,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这就违反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准则,就应该取消。尤其是对一些细微动作的研究,经过研究改善后所节省的时间仅为数秒钟或节省的搬运距离仅为几米,而恶劣的工作地布置、笨重的物料搬运将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生产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研究,在选择对象时,应重点对以下工序进行研究:(1)生产过程中形成瓶颈的环节或工序。(2)生产过程中成本最高的工序。(3)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稳定的工序。(4)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序。2、现场调查、记录实况。在选定调查对象后,就需要记录与现行方法有关的事实,这些事实是分析现行方法、开发新方法的基础。因此,对记录的事实要求准确、清晰、明了。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1)收集有关资料。对工作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需要有足够的、准确的资料数据。这些资料主要包括与分析对象直接相关的直接资料和相关的间接资料。获取这些资料的方法可以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也可以通过收集历史资料数据而获得。(2)准备用具和记录所用的图表。进行现场调查时,需要记录现状,为了记录的准确和快速,需要预先准备必要的图表和工具。研究对象不同所需要的图表和工具也不相同。3、分析研究和开发新方法。人们在考察研究的过程中就开始思考开发新的工作方法的可能性,而在开发新的工作方法过程中,又需要对现行方法不断地进行分析研究。4、建立和评价最优方案。各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十全十美的方案是不存在的。所谓最优方案,就是通过综合评价和作业测定,改善效果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案。5、实施新方案。按照新的工作方案的眼球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实施新的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的对新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6、制定标准方法。新方案通过初步实施,一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将其内容制定成相应的标准,建立新的工作目标,今后,按照新的工作目标来培训操作工人。7、维持。新方法实施过程中,刚开始可能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研究工作者耐心的说服教育,阐明新方案的优越性,并持之以恒,不断地完善,直至最好。2.2 程序分析2.2.1 程序分析概述1、程序分析的概念程序分析室依照工作流程,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的分析有无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时间是否太长等问题,通过对整个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及空间布置,提高生产效率。程序分析是通过调查分析现行工作流程,改进流程中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研究方法1。2、程序分析的技巧(1)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2)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3)5各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4)5W1H技术: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进行提问。3、程序分析的常用符号表2.1 程序分析的常用符号符号名称表示的意义加工指原材料、零件或半成品按照生产目的承受物理、化学、形态、颜色等的变化检查对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的特性和数量进行测量。或者说将某目的物与标准物进行对比,并判断是否合格的过程搬运表示工人、物料或设备从一处向另一处在物理位置上移动的过程D等待或暂存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时间耽误储存为了控制目的而保存货物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上述5中基本符号表示单一活动以外,还有2种流程活动同时发生的情况。为此,还派生出如表2.2所示的一些符合活动的符号。表2.2 流程图派生的符合活动符号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同一时间或同一工作场所由同一人同时执行加工与检查的工作以质量检查为主,同时进行数量的检查以数量的检查为主,同时也进行质量检查以加工为主,同时也进行数量检查以加工为主同时也进行搬运3、程序分析的步骤程序分析的步骤大致可分为:(1)选择;(2)记录;(3)分析;(4)建立;(5)实施;(6)维持等6大步骤。每一步骤具体内容如表2.3所示。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一般先用“5W1H”技术发现问题点,然后用ECRS四大原则进行分析,再用分析表进行改善,最后得出改善方案14。表2.3 程序分析的步骤步骤内容选择选择所需研究的工作记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研究图表进行全面记录分析用5W1H,ECRS四大原则进行分析、改进建立建立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最实用的新方法实施实施新方法维持对新方法经常性的进行检查,不断改善,直至完善2.2.2 工艺程序分析1、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工艺程序分析是指以生产系统或工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着手对某一工作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改进之前,对生产系统全过程所进行的概略分析,以便对生产系统进行简略、全面和一般性的了解,从宏观上发现问题,为后面的流程程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做准备。2、工艺程序图的概念工艺程序图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概略描述,其地位相当于机械制造中的装配图,主要反映生产系统全面的概况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将所描述对象的各组成部分,按照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从右至左依次画出,并注明各项材料和零件的进入点、规格、型号、加工时间和加工要求等。3、工艺程序图的组成工艺程序图由表头、图形和统计三大部分组成。表头的格式和内容根据程序分析的具体任务而定,一般应包括:研究对象的名称或编号、研究对象的文字说明、图号、研究内容、研究者、审核者、研究日期、现行方法或是改良方法、部门等内容13。4、工艺程序图的作图规则(1)整个生产过程的工序流程用垂线表示,材料、零件(自制、外购)的进入用水平线表示,两线中途不能相交,否则应用半圆弧表示避开。(2)以主要零件作为工艺程序图的主要垂直线,画在最右边,其余零件按其在主要零件上的装配顺序,自右向左依次排列。水平引入线上应填写材料或零件的名称、规格、型号。各种加工符号之间用竖直短线连接,在加工和检查符号的右边填写加工或检查内容,在符号的左边记录所需要的时间。(3)按实际加工装配的先后顺序,将加工和检查的符号分别编号,由1编起,由上至下,由右至左,遇有水平线即转入下一个零件连续编号,编号写在符号内(4)若某项工作需分几步做才能完成,则将主要的步骤放在最右边,其余按重要程度,自右向左依次排列。2.2.3 流程程序分析1、流程程序分析的概念流程程序分析是程序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技术。它以产品的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把加工工艺划分为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存储等五种状态加以记录。流程分析是对产品和零件整个制造过程的详细分析,特别适用于对搬运。储存、等待等隐藏成本浪费的分析。2、流程程序分析的特点(1)它是对某一产品或某个主要零件加工制造全过程所进行的单独分析和研究。(2)它比工艺分析更具体、更详细。(3)记录了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全部工序、时间定额和移动距离。(4)除了分析“加工”、“检查”工序外还要分析搬运、等待和存储工序,是对产品或零件加工制造全过程中加工、检查、存储、等待和搬运所进行的分析。3、流程程序图的组成流程程序图由表头、图形和统计三大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则应有工作名称、工作部别、方法(现行或改进)、编号、开始状态、结束状态、研究者、审核者、日期等。4、流程程序分析的步骤流程程序分析与前面工艺程序分析相似,主要有以下7个步骤:(1)现场调查;(2)绘制工序流程图;(3)测定并记录各工序的主要项目;(4)整理分析结果;(5)绘制改善方案;(6)改善方案的实施与评价;(7)使改善方案标准化。2.3 作业分析2.3.1 人机作业分析1、人机作业分析的概念人机作业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2、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过程(1)观察和记录操作者与机器设备在一个作业周期内各自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内容(2)用作业测定法确定这些操作活动的时间配合关系,在作业分析图中清晰地表示出来(3)运用工作简化和合并交叉的原则,研究改进操作的各种可能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4)绘出新的操作分析图表。新的操作方法经过现场验证以后,即应用于生产,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3、人机操作分析的步骤:(1)首先要明确作业员及机器作业周期的内容(2)必须明确这些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3)测定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4)寻找作业员与机器的作业在何处同时开始或同时完成,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根据现状绘制人机操作分析图(5)注意作业员,机器的等待时间,并考虑其先后顺序及同时关系,设法改变作业顺序以减少其等待时间(6)根据改变的作业顺序作出新的人机操作分析图,再详细予以探讨改善的对策,并预估其改善效果4、人机操作图的构成(1) 以适当的线段的长短代表时间比例。如1 cm代表10min等。(2)在纸上采用适当的间隔分开人与机,作出垂线。最左方为工人操作时的动作单元;当工人操作时用实线( 或其它方式)表示,空闲用虚线(或其它方法)表示,机器同样。(3)待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均已记录之后,在此图的下端将工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空闲时间及每周期人工时数予以统计。2.3.2 双手作业分析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调查、了解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称为双手操作分析。采用“双手操作程序图”。双手操作程序图以双手为对象,记录其动作,表示其关系,并可指导操作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动作观念,找出一种新的改善途径13。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归纳有以下几点:(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2)发现“独臂”式的操作。(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5)使动作规范化。2、绘制双手操作图的要点:(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并决定操作中的循环周期及起点与终点。(2)作图时,先在左上角记录有关资料,如现行方法、改进方法、工作名称、研究日期与编号,操作人、研究人、核准人的姓名及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工具、材料、工作的规格、精度等。(3)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名称。(4)图的中间分别记录左右手动作。(5)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左右手动作的右方或右下方。2.3.3 联合作业分析1、联合作业分析的含义联合作业分析是指当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2、联合作业分析的特征联合作业分析是对一组作业人员(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借助于联合作业分析图,对以下各项进行调查分析: (1)各作业人员的待工(空闲)情况; (2)各作业人员的作业率; (3)联合作业中耗费时间最长的作业是哪个。 3、联合作业分析的目的(1)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可将那些不明显的空闲与等待时间完全显现出来。同时还可发现和改善耗时最长的作业。(2)使工作平衡。利用作业分析图,可使共同工作中的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趋于平衡,以获得更好的较低的人工成本。(3)减少周期(程)时间。改善最耗费时间的作业,缩短作业总时间量,降低(减少)周期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效益。(4)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如果机器设备不很昂贵,应该注意提高作业人员的生产力,但很多情况是机器设备均很昂贵,因此应设法使机器设备达到最有效的利用。(5)合适指派人员和机器。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充分研究人与机器的动作,予以合适的调配,谋求配置人员、设备(机器)合理化以达到最有效地运用人力与机器的目的。(6)决定最合适的方法.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可有许多种方法,但其中一定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表示人与机器的相互关系,找出浪费的时间并予以取消。最后以其周期时间的长短作为衡量方法好坏的依据。4、联合作业分析的过程(1)首先是以各作业人员的各自作业流程为基础(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2)然后使各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坐标应一致;(3)最后合并绘制出联合作业分析图;(4)在此基础上,即可着手进行改进分析,拟定改进方案等;(5)最终所形成的改进方案也要通过联合作业分析图清晰地表示出来,同时配有改进前、后的对比。2.4 动作分析2.4.1 动作分析的含义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2.4.2 动作分析的方法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17。 2.4.3 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吉尔布雷斯把以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18种,并将之取名为动素,这18种动素可以分为以下3大类:第一类为有效动素,即进行作业必要的动作。主要有伸手、握取、移物、定位、装配、拆卸、使用、放手、检查等9种。对操作者的动作进行分析时,这类动素应该取消的不会很多,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何缩短其持续时间。第二类是辅助动素。主要有: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置等5种。虽然此类动作有时是必要的,但有了此类动作后,将延缓第一类动作的实施,使作业时间消耗过多,降低作业效率。因此除了非用不可者外,应尽量取消此类动作。第三类为无效动素。主要有:拿住、不可避免的延迟、休息和可以避免的耽搁等4种。由于此类动素不进行任何工作,这是一定要设法取消的动素。有关动素的名称、记号、代号和定义见表2.4表2.4 动素的名称、记号、代号与定义类别序号名称记号代号举例动素的定义记号说明以用书桌上放着的铅笔写字为例第一类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动作1伸手TE把手伸到放置铅笔的位置空手移动接近或离开目的物的动作空手的形状2握取G用手抓住铅笔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抓取或控制目的物的动作用手抓目的物的形状3移物TL用手抓住铅笔移动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承受载荷,改变目的物物理位置的动作手中放置目的物的形状4定位P把铅笔尖对准写字的位置使手持的目的物与其他的装配或使用的目的物去的正确位置关系的动作把目的物放在指尖的形状5装配A为铅笔套上笔套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物合并的动作组合形状6拆卸DA打开铅笔套讲一个物体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的动作从组合形状中拆除一物体7使用U正在写字的时候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用手改变目的物的形态性质的动作英语中use的第一个字母8放开RL把手中的铅笔放下放开由手或身体某一部位所控制着的目的物的动作从手中落处目的物的形状9检查I检查所写的字是否正确将目的物的性能、质量、数量与规定的而标准相比较的动作放大镜的形状续表 2.4第二类将动作10寻找SH寻找铅笔放在何处用眼、手等五种感官寻找目的物的动作用眼寻找目的物的动作11发现F看见铅笔在寻找动作之后,找到目的物的瞬间动作看到目的物的动作12选择ST从数支铅笔中选取恰当的一支使用五官从数个物件中选取目的物的动作指向目的物的动作13思考PN回忆忘掉的单词以思考为主的理解和判断等心理活动用手摸头的形状第三类动作14预置PP改变铅笔的握取以便于写字为了便于下一个动作的实施,调整目的物的位置保龄球立着的样子15拿住H写字的时候压紧纸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保持目的物维持原状的动作用磁石吸住物体的形状16不可避免的延迟UD由于停电无法写字由于机械的自动进给而造成的等待以及双手操作时某只手的空闲,延迟不是有效动作,但是操作者不负责任人被绊倒的样子17可以避免的耽搁AD由于观望别处而停止写字不含有效动作,但是操作者可以控制的延迟人躺着的样子18休息R由于手发酸而停止写字为了恢复疲劳,身心活动处于休息状态人坐在椅子上的形状2.4.4 动作分析改善的步骤1问题的发生与发现 在生产制造的现场,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在发生。有些人可能视若无睹,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因而也就缺少改善的动因,效率也就日复一日地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改善往往源于问题的发生和发现,管理者如果能带着疑问审视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特别对细节的地方加以留意,就更容易找到改善的对象。 2. 现状分析 问题了现以后,就应该针对问题发生的现场,展开细致的调查,掌握翔实的数据,使问题进一步明确,然后根据掌握的事实,展开分析。这个步骤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 现实主义的原则 对问题把握,一定要以现场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运用5W1H的方法反复弄清事实的真相。切忌主观猜测,脱离事实。 (2) 数据化的原则 文字性的描述往往难于区分具体的差异,会使事实的把握处于模糊状态,这样的结果,一则会导致问题分析的难度加大,而且改善的效果也难于衡量。因此,只要能数据华的地方一定要掌握具体的数据。 (3) 记号化、图表化的原则 如果能把动作进行分解,再使用记号进行表示,并且把掌握的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对事实的描述将会大简化,而且理解分析的难度也会降低很多。(4) 客观分析的原则 分析者有时会因为立场差异,导致分析方向的偏离,常常把问题归咎于其他部门或其他人,这样就容易导致扯皮现象的产生,给问题的解决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所以进行问题分析时一定要先已后人,保持客观的立场。 3. 找出问题的真因 通过现状的分析以后,可以得到一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这时,应该逐一加以验证,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原因排除掉,找到真正导致问题的原因。排除的过程应该坚持先简单后复杂,先成本低后成本高的原则。 4. 拟定改善方案 问题的真因找到之后,就应该拟定改善方案,以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使问题不再复发。对于动作改善,可以参考动作改善四原则,帮助拟定改善方案。 改善方案拟定之后,应该与相关人员检查其中是否有缺失遗漏,进一步使之完善,避免产生负作用。 5. 改善方案的实施 改善方案确定以后,就该集中相关人员进行说明训练,将任务分派下去,并对改善过程进行追踪监控。一旦有不理想的地方,还应及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