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doc
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社会资本是一个与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本文通过对社会资本概念的介绍,指出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社会资本的利用。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 作用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就业机会却没有显著增加。这样一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都知道,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即知识、能力、素质)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击败其他竞争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内部因素,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但我们也不可忽视作为外部因素的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适当运用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会给就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由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演变而来的,这一概念最早是作为经济学术语出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提到过,指的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的无数个别资本的总和,是“社会总资本”。而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社会资本问题。正是为了解释单纯用经济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不能解释的诸多问题,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弥补这一缺憾。最早使用社会资本概念的是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n Loury,1977)。洛瑞在种族收入差别的动态理论中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研究种族间收入不平等时太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第一个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由于要拥有的持久网络是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默认和认可的关系,因而它是自然积累而成的。”一般认为,布迪厄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布迪厄开创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资本研究。詹姆斯•科尔曼从社会资本的功能来定义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定义的。它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有许多种,彼此之间有两个共同之处: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某一结构中的行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行动者的行动。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不会实现。与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不是某些活动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与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有些具体的社会资本形式在促进某些活动的同时可能无用甚至有害于其他活动。”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詹姆斯•科尔曼是在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予了全面而具体的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资本定义为就业社会资本。就业社会资本是指有助于就业主体获取就业机会,并帮助其就业的各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1.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及时、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大量的劳动力供给需求信息交流仍属于非制度化阶段,缺乏一定的公开性、易得性。大学生就业时也普遍感到最缺乏的是那些及时、有效、真实、可靠的需求信息。由于大学毕业生与外界联系有限,获取信息相对较难。如果通过学校的、老师的、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则可以帮助建立起一个可信度较高的信息网络。由于他们与大学毕业生的亲情、友情关系,对大学毕业生各方面比较了解,而且经验更加丰富,请他们帮助毕业生分析、筛选信息,显然是得力的助手与参谋。这样一来便弥补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2.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相对容易的获得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寻找就业机会,如果得不到就业机会,拥有再多的“人力资本”,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无能为力。尤其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我们的就业市场已经成为了买方市场。就业机会的取得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选用上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性。所以说,如果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中能有一位或几位成员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就有可能凭借这些关系人,在他们的帮助下获得就业岗位。3.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求职成本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毕业生们与各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易过程。既然是交易,自然也就涉及到了一个交易成本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搜寻就业信息的成本,主要包括上网费用和购买各类招聘报纸的费用;为求职而支付的各种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制作简历、购买着装、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等;面试谈判以及为之准备所花的时间所造成的成本;求职过程化中的各种机会成本,例如因为找工作而没有时间顾及学业(出国或考研)。而运用社会资本则可以有效的节约上述成本。因为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就可以直接从用人单位获取就业信息,这样,不仅减少了信息的传递环节,同时,也降低了财力的投入。此外,社会资本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减轻就业过程中的精神压力,减少精力投入。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在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4.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并相对保持稳定社会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除了上面所论及的之外,还体现在对就业结果的影响和作用上。就业社会资本的利用对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区域、单位类型及薪金都有影响。动用社会资本不但可以使毕业生较容易的找到工作,而且也可以使大学毕业生可以在较发达的地区谋得更好的职业和更高的薪金。并且,在社会资本作用的“保护”下,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致失去工作,相对保持稳定。三、结语在传统体制下的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计划分配、统包统管。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与转变。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由原先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完成了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基本上是供需双方双向选择。而在这过程当中,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适当发挥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在就业过程中节约求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1陈晓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2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詹姆斯•科尔曼. 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