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教师专业毕业论文7.doc

    • 资源ID:4024894       资源大小:10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专业毕业论文7.doc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提交日期: 目 录摘 要 1关键词 1一、教学内容分析 1二、学生特征分析 2三、设计理念 2四、教学目标 2(一)知识与技能 2(二)过程与方法 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五、教学重点、难点 2六、教学策略 3七、教学用具 3八、教学过程 3(一)复习引新 3(二)进行新课 31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32相关概念 43、猜想与假设 44、实验设计方案 45学生活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6、教师点评 总结归纳 67反馈练习 68课堂小结 7九、板书设计 7十、教学体会 7参考文献 8致 谢 9本人声明 9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作 者: 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 要:本文是对“探究式教学”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对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和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感受,并观察其实际教学效果。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为探究内容,设计教学实验探究课,通过对整个实验探究课的设计、观察、总结和反思,形成了本论文的主体,从而对“探究式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探究式教学”通过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受知识产生的乐趣,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思考总结的能力。关键词:初中物理 凸透镜 成像规律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内容,有两个课时,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二、学生特征分析我班学生共有48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男生25人,女生23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较低,但而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好动,对物理现象也比较好奇,喜欢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凸透镜能成像并不陌生,但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不了解,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让形象的实验现象带领他们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设计理念本节课先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然后通过已有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进入本节的内容,再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操作,去主动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经过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在有老师给与赞扬和补充,师生一起总结出完整的准确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让他们体会探究的愉悦,这样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采用的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具有求知的欲望,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五、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二)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六、教学策略本节课可根据学生在第二节中所学习到的生活中的透镜的现象来展开教学。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顺着问题去探究,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结论的积极性。 本节从在生活中常看到的凸透镜所成的像出发,联系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的凸透镜成像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在此探究活动中要用到“科学探究法” “实验法”、“观察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七、教学用具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他们所成的像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复习旧知识,为讲解新知识以及做实验打下基础,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认识新的内容。)(二)进行新课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主要元件都是凸透镜,那为什么同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大有小,有正有倒呢?它所成的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播放课件,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进而展开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凸透镜成像究竟遵循着怎么样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结合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本节所学习的内容。) 2、相关概念的讲解(1)认识器材师:出示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并向学生一一介绍。通过课件加深学生的认识。(2)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师:结合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3)理解实像和虚像师:结合第二节所学习到的实像与虚像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更根深一层的讲解。(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引入新的物理名词,为实验做准备。) 3、猜想与假设生: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4、实验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那我们应该如何组装这些器材才能达到我们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目的呢?在这里要强调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大致在同一高度。(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1)估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一所示):图一 估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演示: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光具座的两端,左右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的倒立的实像时,读出此时的像距,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如图二所示):F2F2FF图二实验演示:将蜡烛移到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调节光屏,知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结论: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如图三所示):2FFF2F图三实验演示:将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结论:当物距大于一杯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如图四所示):F2F2FF图四实验演示:将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观察不到像,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结论: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主要现象,了解实验的流程,便于随后学生自己展开探究实验。) 5、学生活动利用教师的演示实验让人人参与探究实验,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再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并让学生将所得到的具体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内。附表格如下:透镜焦距f= cm物距与焦距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u/cm实虚大小正倒u>2fu>2f2f>u>f2f>u>fu<fu<f通过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开始展开讨论,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时要注意结论的完整性以及语言表述的规范性。(设计意图: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教师点评,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较高的评价,然后在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最后带着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成果,再通过课件回放实验,带领学生填出课件中的表格,然后得出规律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肯定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成功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7、反馈练习(1)如何粗略的测出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 ) A、一定小于15cm B、一定大于30cm C、一定大于15cm D、可能等于15cm(3)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请实际试一下,并解释这个现象。在学生回答后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设计意图:通过相应的练习,测试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程度,看一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与此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记忆。) 8、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讨论)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1)了解了物距和像距的概念,巩固并进一步学习了焦距,虚像和实像的概念(2)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学会了用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观察物理现象,还得到了一定的总结概括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次复习巩固。)九、板书设计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器材:光具座 凸透镜 蜡烛 火柴 光屏二、准备知识:物距 像距 焦距 实像 虚像三、实验现象: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1、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u>f时,物体成实像;u<f时,物体成虚像2、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u>2f时,物体成缩小的像;u<2f时,物体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十、教学体会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渗透研究方法方面的教育。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猜想、设计、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参考文献:1任秀琴,陈荫慈等.初中教案与作业设计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8.082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薛金星,王在福等.初中物理教材课内外知识现用现查M.北京教育出版本社,2006.074鹏前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3致谢XX老师对本论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本人声明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XXX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签名: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专业毕业论文7.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