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论文全民健身论文: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精品论文].doc
学校体育论文全民健身论文: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摘要: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深化。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要有机的融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学校体育要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创新,才能促进健身运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会加快学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只有把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全民健身;能力培养 1 引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由于它处在学校这个特定领域,实施内容被纳入学校总体计划,实施效果又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证,从而与其它教育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是我国政府在1995年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也是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所进行的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全面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昌盛,而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教育问题恰恰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 2 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2.1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 学校体育面对的是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亦是全民健身的主体。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纳入体育教育中,把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兴趣与习惯,掌握运动技能与方法,形成健康能力的多角度,发挥学校体育多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做贡献。 青少年和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期,亦是培养其体育兴趣,形成运动技能、发挥身体素质的奠基阶段。学校体育新课标的提出就是为学生体育终身受益服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阶段受益与长远受益相结合;现实目标与未来目标相结合,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和全体国民的终身健康发挥促进作用。 2.2 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深化 对青少年和儿童来讲,为了健康而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已经不仅仅是生理发育的需要,也是对其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青少年和儿童来讲,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全民健身的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影响青少年和儿童成人后能否坚持进行锻炼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因素。如何使全民健身的内容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既区别又有机结合,使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是目前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难点。 就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来讲:学校体育是以西方的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而全民健身则是以我们传统的养生为主要内容。这些教学和锻炼的内容恰好和体育锻炼人群吻合,也符合这些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从着这两大人群所处的社会位置来说,老年人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颐养天年,以养生为;年轻人则正要或刚进入社会,需要在社会竞争中进行激烈的竞争。从这点讲,他们的锻炼内容亦符合其社会位置的。 学校培养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最终是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我们亦提倡学校体育不仅要有学生健康的近期效益,而且要有长期效益,这个长期效益就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是否有机衔接,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保持体育锻炼习惯的根本保证。 3 建议 3.1 学校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不相吻合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大部分学生无论在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体育兴趣、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都不理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始终以生物体育观为基础,重视“三基”训练,强调阶段利益,对技术细节和过程强调过多过细,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会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兴趣、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没有很好的把握“三基”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没有依据终身体育的需要来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一直受全国统编教材的影响,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且在教学内容上不断的进行低级重复,现行的体育教学采用最广泛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练习,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淡漠学生的自主意识,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枯燥、沉闷,教师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对学生长期运动能力的培养。 中年人参加全民健身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最大的缺口,也是制约我国体育人口、学校体育延伸到全民健身的瓶颈。就如何促进中青年人群的体育锻炼,将学校体育延伸到全民健身,使体育锻炼内容,由学校延伸到社会,由学校体育的以竞技为主要内容过度到具有全民健身特点的体育养生、体育保健等内容,是学校体育能否将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的重点和难点。 3.2 加大学校体育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学校休育的作用 学校体育要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创新,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多样化、生动化。不要为学习而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兴趣索然,又怎能养成健身习惯。结合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应大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思想,去体验,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只有会健身,会休息,会娱乐,才能感受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新兴的运动项目和娱乐性体育项目不断涌现。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当然也喜欢新兴的运动项目和娱乐性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注意吸纳这些项目,像轮滑、攀岩、有氧操、独轮车等形形色色的运动,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传授体育知识,同时也传授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哪个人,良好的身体基础都是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因此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健身运动,自觉进行身体锻炼。使健身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习惯是逐步养成的,好的健康的身体也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4 结论 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在活动内容、形式、管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如何融入与延伸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形式上,保证学校体育正常的教学前提下,能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内容与过程有机结合,是学校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的前提;在管理上,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具有相应措施的保障,而全民健身则是国民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有机融合,不仅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而且能对全民健身提供相应的措施保障。 发展学校体育会促进健身运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会加快学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把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俊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2,(5). 2 李迎春.关于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 3 郁建亚,吴 明.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作者简介: 董华龙(1977- ),男,陕西大荔人,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基金(J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