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有效性研究.doc
大学毕业论文有效性研究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一章 引言3一、研究背景3(一)有关争论3(二)就业压力4(三)社会需求5(四)实践淡化7(五)教学学术8二 、研究综述8(一)综合改革研究9(二)对策建议研究10(三)指标体系研究10(四)创新分层研究11(五)院校发展研究11(六)国外有关研究12(七)主要环节研究12三、研究目的13四、研究假设14五、研究内容14六、研究方法14第二章 毕业论文价值定位16一、毕业论文的意义16(一)实现大学培养目标的需要16(二)完善人才素质结构的需要17(三)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18(四)推动人的持续发展的需要19二、毕业论文的特征19(一)毕业论文的一般特点191科学性192创新性203理论性214实践性225规范性22(二)毕业论文的特殊性231基础性232指导性233训练性23三、毕业论文的类型24(一)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划分24(二)按议论的性质划分24(三)按研究问题的范围划分25(四)综合型划分261专题型论文262论辩型论文263综述型论文264综合型论文27四、毕业论文的功能27(一)毕业论文的基本作用271描述事实272解释现象283预测趋势294改进行为29(二)毕业论文的作用范围301服务决策302服务实践313发展学术314影响社会32第三章 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34一、研究方法34(一)问卷调查341调查对象342调查工具和方法34(1)调查工具34(2)统计方法34(二)访谈341访谈对象342访谈方法34(三)文本分析35(四)学生自述35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35(一)毕业论文的认识35(二)毕业论文选题质量361学生参与度362选题的内容363选题的难度374开题论证37(三)时间安排37(四)指导教师381指导学生人数382教师职业伦理393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40(五)毕业论文写作411研究方法412文献资料423规范要求434学术水平44(六)毕业论文答辩451毕业论文答辩的认识452工作安排和组织程序453学生对答辩的评价46(七)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461相关制度或规定462监督机制463软硬件环境474经费投入47(八)撰写毕业论文的体会48三、文本阅读分析48(一)毕业论文材料袋形式481规范性492程序性493全面性 49(二)毕业论文材料袋内容 501指导手册502审批单513写作提纲52(三)毕业论文531修改532定稿54四、学生自述分析 61五、结论67(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67(二)选题有待进一步规范67(三)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67(四)教师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67(五)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67(六)经费投入相对不足68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69一、提高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69二、强化常规学术论文训练69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9四、严格毕业论文过程管理70五、抓牢毕业论文关键环节71(一)毕业论文选题711确定论题的基本策略712确定论题的主要途径723选题的论证73(二)毕业论文写作731加强制度建设732加强写作培训743指导撰写计划744写作构思指导745参考文献指导756初稿撰写指导757修改定稿指导75(三)毕业论文答辩761明晰答辩价值762注重答辩评审77六、 毕业论文质量保障 78(一)毕业论文管理体制78(二)毕业论文运行机制801行为约束制度802行为激励制度803思想教育制度814工作程序制度81(三)毕业论文工作制度82(四)毕业论文资源条件82(五)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系统841管理制度842评价标准843主要指标及观测点854评价的基本要求86第五章 讨论88一、可靠性88二、学术价值88三、局限性89四、进一步研究91参考文献92附件一 95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研究调查问卷95摘 要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类型。当前,在就业压力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着弱化现象,甚至出现取消毕业论文的呼声。这就同本科教育的目标以及当前强化毕业论文政策产生矛盾,迫切需要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研究,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性建议,提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本文基于现状分析、价值定位、措施建议以及问题讨论逻辑线索,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六个部分。重点分析了提出该问题的研究背景,就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有关争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社会发展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高校实践中对毕业论文的淡化以及大学教学学术的论证等方面进行描述,同时对有关毕业论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价值错位与制度缺失等问题。第二部分价值意义。包括毕业论文意义、特征、类型以及功能四个方面,揭示了毕业论文在大学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学生专业发展以及人的持续发展几方面的意义,分析了毕业论文存在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实践性与规范性一般特点,以及基础性、指导性和训练性等特殊性,区分了毕业论文的不同类型,描述了毕业论文的基本作用及其对决策、实践、学术与社会几方面功能。第三部分是问题、结论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论文文本分析以及毕业生自述等途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答辩以及质量等环节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与分析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调查与访谈是第一层次,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全面了解;第二层次毕业论文文本分析,通过对选择有代表性毕业论文分析,展示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第三个层次是学生自述,回塑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及质量感悟。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基本结论,进而从观念、队伍、管理以及主要环节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四部分是讨论。就本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学术价值、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要研究的内容作补充说明。特别是在研究的局限性上,提出了影响毕业论文课程设置与质量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地方高校有其特殊的办学定位与资源条件,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在各个环节上强调一般性的同时,难以兼顾其特殊性。AbstractThe graduation thesis, the practice course in talents cultiv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At pres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phenomenon of turning “weak” and even the appeal of abolishing the graduation thesis emerge in the graduation thesis teaching. This contradicts the goa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policy of strengthening graduation thesis currently. To keep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thesis improved, it is urgently needed to study the rationality of reserving the graduation thesis, make reasonable proposals and provid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logic clu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value proposition, measure suggestion and question-discussion, this paper falls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makes introductions to study background, reviews, purpose, hypothesis, content and methods.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describes the dispute over the present graduation thesi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confront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need of personnel with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ightening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the university practice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in university.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ed study such as the value misplacement and the absence of the system.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value proposit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It includes the importance, characteristics,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reveals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goal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alents quality structure, stud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es its general features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graduation thesis not only is scientific, innovative, academic, practical and normative, but also fundamental, directive and instructive. It differentiates its types and describes its basic function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decision, practice, scholarship and society.The third part is the problem,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text analysis, and graduate papers reports,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sis topic, writing, defense, and quality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links, and card and analysis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on writing guide and quality. Among them, the survey and interviews is the first level, focus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second level is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focusing on representative quality display of thesis; the third level is graduate papers reports, focusing on the back to the guidance of plastic undergraduate thesis process and quality perception.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obtains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esis quality, and then propos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the concept, team ,management and other key areas.Finally, the fourth part makes the supplemental explanation to the reliability, academic value, limitation and problems that can be further studied of this study. Especially, on the limit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on-rational factors that effe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quality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and that due to the special position and resources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when focus on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第一章 引言毕业论文 本文毕业论文(设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通常以并行的概念出现,为了体现出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探讨的共性,除特别说明外,文中行文时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毕业论文的概念。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需求、就业压力以及教育教学现实的影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面临着应然性与现实性的反差与矛盾。其应然性决定了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与意义,而其现实性决定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本部分通过已有研究的综述分析,探讨课题的取向与问题,进而提出研究的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背景(一)有关争论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中明确把毕业论文作为核心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7个一级指标与19个二级指标中,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置于教学效果一级指标中的一个独立的二级指标,对毕业论文从其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与综合训练、论文质量等进行评价。同时在19个二级指标中,毕业论文作为重要指标进行着力评价。也就是说,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质量中占据重要地位,把毕业论文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是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不过,毕业论文评价导向同毕业论文实施现状反差较大,人们对于毕业论文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甚至一些大学教授明确提出取消毕业论文。正如社野论坛中的一篇文章“毕业论文,鸡肋?”,就展示了人们对于毕业论文的不同观点。 毕业论文,鸡肋?J. 社野观察论坛, 2007(8):34-35.反对1。“上善若水”认为,“我在高校工作,知道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怎么一回事,绝大多数其实是浪费纸张。临毕业的半年时间里,都在忙于找工作,如果找到了还好,可以安心做毕业论文了,但大多数找不到工作,但还得找啊,在这个时间里,不可能安心地去做毕业论文。再说了,哪个用人单位看你的毕业论文啊,只有愚蠢的教学管理部门为了达到上级的要求,才关心这些呢。我们现在的大学扩招的人太多了,每个老师要带多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哪有那么多题目可以做啊,简直是异想天开。还是取消了好,不如按照学生的就业方向,老师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方面尽快适应,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有助于就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反对2。一个叫琪琪的人认为,“我就是一名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的成绩一般,学校嘛更是一般。怎么说呢,像我们这种排名后面的本科学校,去找工作的时候都要接受公司的白眼,因为你不是名牌人家就看不起你。你们那些写反对取消毕业文的人,你们可是写大学毕业论文的人,你们可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知道现在普通本科生多难找到工作吗?你们肯定想像不到的。你说找工作重要,还是写那个东西重要?还有,一个本科生根本不具备写论文的能力,以上两点原因导致了现在本科的现实情况。”赞成1。张杰认为,“写毕业论文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包括如何去进行研究和学习。本科生没有太多的实际经验,光靠书本学习起不了作用。很多用人单位更关心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给了他们什么。不是所有论文都要求高质量的,重在这个过程。老师们建议取消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们只管学生交出好论文来,你们有亲自去指导学生怎么查资料吗?再不要这么不负责地建议了,什么不如取消,不如你别当老师好了,占着学校那么多好资源,不好好培育学生,只会怪学生做得不好。扪心自问,你尽责了吗?我个人认为找工作与写论文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本科生又不是要闷头做学问,实践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赞成2。琪琪认为,“做毕业论文实际上是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锻炼,培养学生如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种科研训练。我发现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他们受到的科研训练太少了。我是个老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论文写作让我受益终身。无论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需要自己扎扎实实地研究与写作,老师认认真真地指导。离开了学校不会有人教这些了,要珍惜呀!”变通声音。“不能取消,但可以变更,我们不可以叫它为毕业论文,应该在入学初就把它设置成一门四年完成的自主课程,按学习进程和内容,完成一部著作类文体,既摒弃了照搬抄袭,又把所学专业作为贯穿学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上述人们针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声音中能够发现,目前毕业论文在学生中间或者曾经有过大学本科经历的人群中产生了较大争论,有支持、有反对,也有区别对待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毕业论文的本真意义与功能,如何实施改革,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澄清人们的不良观念,还原毕业论文的价值。(二)就业压力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把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即学生毕业最为繁忙的时期,这就同学生就业实践及求职在时间上产生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2006年高校招生数变成504万人,2007年达到560万人,2008年达到629万人,并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万大关。1999年成为我国大学扩招的分界点,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增加量由2001年8万人,到2002年猛增30万,增长率由7.4%上升至26.1%(如下表)。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普通本专科将达到2000万人,将再扩招438万人。大学扩招给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就业问题。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大了高校就业率考评力度,推出高校领导一把手工程,把学校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高校除了在教育部水平评估工作的推动下,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外,通过设置招生就业处专门机构,加强结构调整,调控专业招生类型与招生规模。但在内外压力的影响下,许多高校采取了所谓的“弹性就业”或“灵活就业”政策,出现了高校就业率“注水”现象。表1-1 2001年以来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情况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毕业人数(万)115145212280340413495559611同比上年增长(万)83067626073826452%7.426.146.229.221.421.519.812.99.3资料来源:大学扩招 2009年9月18日截止2009年7月1日,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68%。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就业率低迷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一数字产生了质疑。自称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人披露,“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离校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学校交一份单位盖章的就业证明,才能拿到毕业证,我没有找到工作,老师逼着我签,我找亲戚的公司签了,先交差”(2009年7月10<法制晚报>)。早在2003年8月7日和8月8日,每日商报和中国青年报就分别报道,浙江、江西个别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不惜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逼迫应届毕业生自己寻找挂靠单位或者制造假就业劳动合同。2003年8月25日浙江工人日报报道,江西一所高校,当年毕业前夕,学校一定要在毕业前把劳动合同交到学校,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为此不少学生无奈之下找关系、托熟人、走后门盖上虚假的公章。2006年11月23日工人日报披露:为了提高就业率,不少院校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这些分散报道可能缺乏系统的客观分析,不过有专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批驳。2009年4月8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专家王伯庆的专文,对当前大学就业问题提出预警,并提出强化大学校长的责任,实行问责制。 周大平.专家称应针对毕业生就业向高校管理者问责N.盼望,2009年4月8日.王伯庆先生在美国留学时,主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做有关教育和就业的数据库。2006年他受聘于国内一所大学,不久就发现一个问题:国内对大学的考核,比如就业率,都是由各大学自己上报,由于利益的关系,各大学数据有虚假现象,存在着从辅导员到学院书记的一个链条。根据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消费者)有关就业能力、就业流向、就业薪资等调查数据,2007年大学生就业率应为55.8%,而教育部公布的是72%。现在看来,随着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就业队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并已上升为社会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大学扩招给毕业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采用适度从紧的政策,未来几年扩招人数不超过3%。 郝 娜. 高招60年盘点:大学毕业生从2.1万到600万 J. 北京考试报,2009年8月26日.如何解决就业与毕业论文在时间上的矛盾,成为大学生毕业论文研究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三)社会需求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所处的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而,更加迫切要求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针对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教育部作了周密部署,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就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其中,第11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科学生要按专业要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本科生开放,打破“学科壁垒”,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