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分析本科生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21941
资源大小:706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分析本科生毕业论文....doc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分析 作者姓名 王跃敏 指导老师 高字民 二级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 专 业 戏剧影视文学 学 号 1B106234(100143) 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分析摘 要孙悟空是我国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国内外皆有许多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我们一般讲的形象分析,大都是文学层面着眼。但对于孙悟空这样一个半人半神的特殊形象,视觉方面的造型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孙悟空艺术形象的渊源并通过例举历年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包括戏曲片、动画片、电视连续剧和电影来具体分析孙悟空形象造型由传统单一到多元化多层次的造型演变过程。通过具体作品中孙悟空的服饰、动作和语言、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的关系,剖析了孙悟空形象在不同媒体条件下造型的不同特点,梳理了其发展历程、规律,以及孙悟空视觉造型的民族化特色。关键词:视觉造型;民族特色 ;多元化发展 The Analysis of Figure Modeling of Monkey King in Domestic film and Television AbstractSun Wukong is our country god evil spirit novel "Monkey" one of most classical roles, domestic and foreign all has many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which "Monkey" reorganizes according to the novel.We say generally the image analysis, is mostly the literature stratification plane focuses.But regarding the Sun Wukong this kind of half human of half god special image, the visual aspect modell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un Wukong art image origin and lifts all previous years correlation through the example to have the representativ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including the drama piece, the animated cartoon, the TV serial and the movie analyzes the Sun Wukong vivid modelling specifically from the tradition as solely as the multiplex multi-level modelling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concrete work in SunWukong's clothing, the movement and the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plot,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rule, in immediately the more and more many reorganization work new time, tries hard the rule which found the Sun Wukong vivid modelling to evolve, manifests and inherits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Better inherits the Sun Wukong vivid modelling the artistic culture. Keyword:Visual modell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Multiplex development. 目 录 引 言11孙悟空艺术形象的渊源22 传统基础:戏曲片、动画片中的孙悟空造型32.1戏曲片:传统戏曲脸谱的运用32.2动画片:简约、灵动的造型风格72.2.1对外借鉴探索阶段:对好莱坞的模仿以及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72.2. 2发展过渡阶段: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与木偶的运用82.2.3鼎盛时期:数字化技术的深入运用阶段113经典传播:电视连续剧中的孙悟空造型133.1早期经典电视剧作品:写实风格的运用133.2沦为配角时期:被忽视甚至丑化163.3重新主导市场的新时期:倾力打造全新的造型形象174创意翻新:故事片中的孙悟空造型194.1以大话西游为例分析孙悟空形象的审丑化特色和悲情风格194.2从剧情翻新到造型完全颠覆的全新形象214.3 3D技术运用的新突破:视觉审美化特色225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的演变及其规律235.1国产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造型的演变245.1.1初期:民间艺术 传统形象245.1.2发展时期:经典孙悟空造型与创新颠覆形象245.1.3新时期:全新视觉及数字化技术运用255.2孙悟空形象造型发展的规律256.结论28参考文献29致 谢30引 言一直以来,广大民众大多都通过文学作品、民间说书、神话小说绘本、连环画和猴戏表演等艺术形式欣赏到孙悟空形象。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孙悟空形象开始在影视媒介以新的视听形象出现。发展至今孙悟空的形象造型基本成型,在创作过程中孙悟空形象设计首先是借鉴民间各种艺术形式,如京剧的脸谱和服饰,神话小说绘本等,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猴子的观察模仿,从而使得这个古老而遥远的神话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现代人眼前。除了演员自身的表演外对于孙悟空这个半人半神的形象表现,化装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原著中对于孙悟空的服饰外貌的描写并不是很多,其中描写到“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龇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孤拐脸,磕额头,塌鼻子,凹领腮,毛眼毛睛,龇牙咧嘴,两股通红,腰间系一条虎皮裙,手里执一根金箍棒,立在石崖之下,就像个活雷公”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大部分影视作品对孙悟空形象造型的设计基本借鉴原著的描写,以及与神话绘本中人物的结合,近年来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孙悟空在造型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猴子形象,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影视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越来越丰富前卫,对孙悟空形象造型的塑造也离原著中的描述越来越远,孙悟空的造型设计越来越丰富,创作者们各自发挥想象,将孙悟空形象再创造,形成了当今各具特色的造型形象,同时也吸引了很多观众。可以说,在我国对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创造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可见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在国内影视作品中的造型多样并持续发展的状态,以及艺术家们在人物形象造型方面的活跃思维和大胆创造。1孙悟空艺术形象的渊源在研究孙悟空形象造型之前,先来了解孙悟空形象的来历。大多数人了解孙悟空都是从小说西游记或者相关的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至于孙悟空形象在历史上最早来自何处,至今尚无定论。孙悟空的原型是猴子,对于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出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是以胡适为代表,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神猴哈努曼,胡适说他“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纪事诗拉麻转里寻的一个哈努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了”,屈小强西游记之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同时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季羡林。怒哈曼在印度故事中是猴子国的神猴大将,神通广大,一跳就能从印度跳到锡兰(楞伽)。在外形方面怒哈曼与孙悟空也有相似之处,如脸放金光,长着长尾巴,只是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孙悟空的尾巴慢慢“进化”了。在故事情节上也有相似,如孙悟空在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用计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怒哈曼也是在被妖怪吞下以后,变大身子用计出来的。再有就是因为西游记本身就是讲述去印度取经的故事,具有浓烈的佛教色彩,很多故事情节与佛经中的相似,所以胡适和季羡林认为孙悟空的形象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只是在这过程中经过了改造和发展,所以就形成了今天的孙悟空形象。第二种就是鲁迅先生认为的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无支祁是大禹时代的一个水怪,相貌似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他的看法是:“1.作西游记的人并未看过佛经;2.中国所译的印度经纶中,没有和这相类的话;3.作者吴承恩熟于唐人小说,西游记中受唐人小说影响的地方很不少”。同时季羡林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 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屈小强西游记之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孙悟空是印度怒哈曼和中国无支祁的混合体,指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袁珂。 纵观历史,孙悟空形象像百川汇入大海一样,是多元的组合,如今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孙悟空的形象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在我国,孙悟空已经形成一种民族文化,认识孙悟空,了解孙悟空,传承孙悟空文化已经形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华,所以对于孙悟空艺术文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发扬他,并且保护他。2 传统基础:戏曲片、动画片中的孙悟空造型2.1戏曲片:传统戏曲脸谱的运用孙悟空在影视媒介中出现,最早源于戏曲,集中体现在戏曲电影中,戏曲片是我国民族戏曲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个片种,既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同时保留了戏曲的表演形式,这种结合既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戏曲片中孙悟空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形式,在服饰和化妆等方面基本借鉴了传统戏曲服饰及京剧脸谱等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脸谱的表现上,基本根据中国戏曲传统的脸谱化的特点,一方面写意,随性洒脱,一方面又有繁复之美花团锦簇。在孙悟空表情动作如如何跳跃,手势等极大地模仿了猴子的特征,也为往后电视电影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以下是重点塑造孙悟空形象的几部早期优秀的戏曲片,故事都围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各种磨难,通过这几部作品具体分析孙悟空在戏曲片中的形象造型设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1960年绍剧作品,七龄童与六龄童在剧中分别扮演猪八戒和孙悟空,是由浙江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整理小组的专家根据剧本三打白骨精、大破平顶山改编而成,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发行七十二个国家,蜚声海内外。章金莱. 我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DB/OL. 2014-3-24. 片中孙悟空整体活泼爱动,开心的时候像猴子一样双手张牙舞爪,笑的时候嘴巴大张开,两手还不停的乱晃。(如图21)孙悟空的服装造型较为丰富,色调基本以黄色为主,开始师徒四人赶路时孙悟空身穿褶子,头戴一顶僧帽,从第一次打白骨精时便换成短褐,基本上是武生的打扮并且到第三次去打白骨精变化的老头时,没有了带有“佛”字的帽子,头上只有紧箍。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早就看穿白骨精的把戏,但无奈师傅唐僧和师弟们并不能看透眼前一家三口是白骨精变化而成,前两次孙悟空保护师傅以及除妖心切,都违背了唐僧将其打死,并且受到了唐僧的责备,第三次时他感觉自己不被身边的人信任,但依然坚持与妖魔抗争到底,不理会师傅的劝诫,所以佛性就不再表现出来,而紧箍代表的是对他的束缚,这儿他彻底违背师愿,所以又与唐僧发生冲突,在与唐僧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回到花果山之后身份发生改变,由保护师傅取经的徒弟变身为“王”所以衣着也发生了变化,孙悟空身穿蟒袍,黄金锁子甲,头戴凤翅紫金冠,显得格外气派。孙悟空脸谱为红色倒立的桃形,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及外缘镶有白色的边。并且有对儿毛茸茸的耳朵。这里他回到花果山,回归自然成为真正的猴王,表现出猴性的一面。 图21 戏曲片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大闹无底洞是1983年上映,由李则翔导演的一部戏曲片,孙悟空在造型设计上借鉴了戏剧的脸谱和服饰。(如图22)在本片中孙悟空前半段是身穿黄色服饰,因为京剧中黄色服饰代表皇族高贵的身份,孙悟空称自己是齐天大圣,所以着黄色服饰,当与妖怪正面抗争时便身穿红色服饰,以显示他的英勇无畏,和营救师父唐僧取经的一腔热血。孙悟空的脸谱是一个倒立的红桃儿,红脸缘外边和眼涂的是一圈银白色并且通过戏曲独特的动作程式充分展现出孙悟空机灵活泼的本质,如孙悟空像猴子一样的眼神,以及像猴子一样跑来跑去等。 图22孙悟空大闹无底洞中的孙悟空真假美猴王是1983年出自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彩色戏曲片,本片中的孙悟空造型非常精致细腻,(如图23)在服装上还是黄色为主的斑斓虎皮袄,搭配红色的领巾,并且戴有一顶带佛字的帽子。在脸谱设计上,孙悟空的脸谱显得格外精致,很明显的猴脸,在脸部细节上如嘴、鼻子和眼睛都很逼真。故事主要讲如何分辨真假美猴王,所以在服装造型上都很注意细节,突出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一模一样难以分辨的主题。 图23真假美猴王中的孙悟空火焰山198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映,(如图24)所示,孙悟空在刚出场时还是以黄色服饰为主,身穿虎皮裙,还有一条红色领巾,头戴紧箍儿及冒顶带有佛字的僧帽,直到孙悟空闯进牛魔王的洞府时,黄色的衣服变为素青色,领巾变为淡黄色。脸谱较为细致复杂,有一些红白相间的花纹图案。可见,在戏曲片中孙悟空在化装造型以及动作程式上大致相似,基本借鉴了传统戏剧造型如京剧脸谱及服饰,并且脸谱造型大致相似,动作方面尽力模仿猴子的本性,在不同的情节场景中略有细微不同之处,服饰上都以黄色为主,显示孙悟空曾经是齐天大圣美猴王的地位。并且在故事情节的选取方面也都是积极地表现孙悟空英勇顽强,聪明机灵的一面。 图24火焰山中的孙悟空2.2动画片:简约、灵动的造型风格孙悟空在动画片中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孙悟空的造型形象,基本表现出简约、灵动的风格,同时也有对戏曲片和电视剧的借鉴,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面部就是借鉴了戏曲片中孙悟空的脸谱造型,而在动画片西游记中无论是服饰或者面部,整体造型基本借鉴了六小龄童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在长达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孙悟空在动画片中的演变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以铁扇公主为代表的探索阶段,第二个是以大闹天宫和猪八戒吃西瓜为代表的发展过渡阶段,最后是以央视动画片西游记和3版动画片大闹天宫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深入运用阶段。2.2.1初期对外借鉴探索阶段:对好莱坞的模仿以及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铁扇公主是1941年上映的,这是孙悟空形象首次出现在动画片中,当时整个国家陷入危难当中,为了宣传和发扬抗日精神,鼓舞广大同胞,作为文艺创作者,万氏兄弟创作了这个英勇正义追求自由的战斗英雄形象。铁扇公主中孙悟空所代表的英勇正义,反抗侵略,勇往直前的精神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这也是早期我国动画片注重教化的特征,随后出现的很多动画作品也符合当时英雄主义思潮的政策。铁扇公主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一部分借鉴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中神话人物的造型特色,把孙悟空设计成毛脸、雷公嘴的动物造型,雷公为中国古代神话中司雷的神明,在古籍绘本中雷公的以兽形出现,并多为猴,孙悟空原型是猴,便有了雷公嘴的造型,这既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也使观众易于接受。另外还借鉴了迪斯尼动画片人物造型,(如图25)孙悟空头大身小,四肢又细又长,一举一动没有关节,像能变形的橡皮条。基本采用白描的风格,以“曲线”和“圆形”为主的绘画技法以表现动物弹性、柔软、运动的身体造型。当时动画电影在中国大陆观众的眼里还是新生事物。万氏兄弟本身从小热爱美术并自学西画,在铁扇公主中孙悟空的造型具有明显的西方元素,并且打破传统把孙悟空这个代表正义的英雄形象塑造成了更接近于猴子的体型。 图25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2.2. 2发展过渡阶段: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与木偶的运用猪八戒吃西瓜是万古噡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上海美影厂1958年制作完成,至此孙悟空的动画形象有增添了新的剪纸风格形象。(如图26)孙悟空服饰色彩明快鲜亮服饰具有传统的戏曲服饰特征,民间气息浓厚,不受客观自然色彩的束缚,而采用传统喜庆的红色和黄色,在画面表现方面则局限为侧面姿,“缺点是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砖面转身都不能像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动作有限。也就是说,剪纸片只能在平面上做横向运动,而不能向纵向驰骋,形体也不能自由变化”万籁鸣,万国魂我与孙悟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lO月,第136页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也使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图26猪八戒吃西瓜中的孙悟空1958年6月由上海美影厂出品的木偶片火焰山中孙悟空不同于猪八戒吃西瓜里面的单一平面形象而是具有多维立体感,(如图27)片中孙悟空是一个穿着戏曲武生服装,头戴软帽的青年形象,只有面部表现出孙悟空猴子的特征。木偶片中独特的眼晴制作材料,使孙悟空眼球炯炯有神,体现出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领和机智灵巧的本性。但是在动作表现方面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设计者尽量避开这些缺点,运用快节奏的表现方式,如孙悟空上纵下跳,翻飞摇动,这些动作设计体现出孙悟空无拘无束,潇洒豪气的性格特点,同时正是这有板有眼的动作加上有理有据的对话,透露出孙悟空的灵气和正义。图27火焰山中的孙悟空这两部片子都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特色,表明中国的动画及其形象的设计已经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本国特色。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性的第一步。大闹天宫是1961年到1864年期间的一部彩色动画片,分上下集,在思想内涵和影像传达上均是铁扇公主的延续。片中孙悟空的外貌形象的主要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片中的服饰及脸谱造型,动作方面也有所借鉴。并且吸收了大量传统民间文化,孙悟空造型设计源自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整体感觉机灵生动,瘦长的身体,头戴黄帽,围着绿围巾,身穿红色裤子虎皮裙,活力十足。(如图28)孙悟空的脸部造型是中国戏曲脸谱元素的变形:棕色的毛发和白色的头部,眉毛弯弯像月亮,脸部周围是一个红色桃心,嘴唇是一条长长的线,在服饰方面,孙悟空共有四套服饰出现在不同的剧情中,刚开始是在花果山阅兵时戴头盔,穿铠甲和赫黄袍,大部分都头戴乌纱帽,脖子上戴着翠绿的围巾,身穿鹅黄色上衣和大红裤子,腰间系着虎皮短裙,脚上穿一双黑靴子,手拿如意金箍棒,潇洒神气的形象。在天宫担任弼马温时穿着大红色官袍戴乌纱帽,管理蟠桃园时头戴紫金冠身穿紫红袍。在服饰色彩上采用艳丽的红色和紫色,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又显示出孙悟空高高在上的地位,孙悟空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完美结合,表现出孙悟空细腻的心理变化,时而开怀大笑,双手交叉拨弄,时而双手叉腰眼里充满愤怒的表情,时而又得意忘形肆无忌惮的大笑,表现出孙悟空无拘无束的性格。形成了个性鲜明、简单大方而又艳丽瑰奇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介绍,当年为孙悟空设计造型,尚无可参考形象,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戏曲上借鉴,同时参考工艺美术、民间剪纸等样式。对于这一“猴相人形”的神话英雄,造型上夸张处理,考虑到影像表达的便利,力求线条简练、形象突出。万老提出了三点意见:形象突出,线条简练,色彩鲜明。 现在看孙悟空的形象是蛮简单的,但在当时从没有到原创,是很困难的。现在日本、美国的动画大片,原画动辄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我们那时只有八个人。大闹天宫中的动画造型是民族化的典型,其造型艺术可以用导演万籁鸣先生的话来概括:拙朴、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有股活的力量,主要源自商代铜器、汉代画像石、佛像雕塑以及戏剧脸谱、民间皮影、年画、玩具等艺术形式。孙悟空90年银幕形象变迁:看孙悟空72变 新闻晨报 2014年1月20日 可见孙悟空大闹天宫中终于有了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这也是最为经典的造型之一,深入人心。比较两部作品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艺术文化也有所差异。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形象造型设计主要还是借鉴外国动画人物形象,突出的还是孙悟空的猴性,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在形象造型等塑造上较为全面立体,体型也由瘦小的小猴子转变为身材高挑的大英雄形象,孙悟空不再只是一只猴子,表现出来更多的人性,强调的是他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选取斩妖除魔的故事情节更加符合人物定位,突出孙悟空所代表的民族英雄形象。 图28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2.2.3鼎盛时期:数字化技术的深入运用阶段1999年央视系列动画片西游记也是首次采用全数字电视后期制作技术。在剧情和人物造型方面都很大的借鉴了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造型。孙悟空的造型设计是由剧情的变化发展而设计的,从出世时的石猴扮相,到当上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威武的英雄形象,最后到护送师傅西天取经,孙悟空作为猴子的本性逐渐减弱,人类的特性增强,如衣着打扮越来越接近人类,身体部分和声音都是猴子的特征,眼睛和脸庞、鼻子和嘴巴及双手是少男的特征,服饰方面开始是树叶裙,到红袍铠甲大披肩、黑色长靴、虎皮袄、具有戏曲服饰的风格。大闹天宫之后,孙悟空面部五官结合少年的面部特征同时也基本保留了猴子的特征。孙悟空刚出世不久只有腰间一个树叶做的围裙,身体外貌接近猴子,大闹天宫时身穿铠甲红袍及披肩,头戴凤翅紫金冠,具有戏曲服饰的风格,看起来宛如一个小孩子,等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之时显得机智成熟像个少年,他身穿鹅黄色上衣,蓝披肩,虎皮裙,下身穿蓝裤子一双乌黑靴,头戴金箍手拿金箍棒。(如图29)所示。可以看到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出来的不仅服饰有差异,在细微之处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成长,可见西游记做工之精细,缜密。 图292010年上映的央视动画片美猴王是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历时三年倾力打造的大型系列动画,该片采用大量三维视觉特效,人物和场景绘制精美,(如图210)所示,孙悟空身材匀称,机灵可爱,一身金黄色的毛,脸型如倒立的桃心,额头镶着黑色的边,大大的眼睛,眼圈为黑色,眼珠为蓝色,瞳孔为黑色,显得活泼可爱,佩戴着橘黄色树叶形状的领巾,两只手腕分别缠着两道绿色的环儿,穿着绿色树叶做的裙子,像个俏皮的孩子,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孙悟空的面部造型和六耳猕猴的脸型极其相似。美猴王整体视觉效果做的很到位,可见在新时期经济技术的支撑下,艺术作品的质量显著提升了。 图2103D版大闹天宫是2012年上映,把1961年动画片大闹天宫以3D的形式搬上银幕,保留了传统的艺术风格,造型设计上延续了原版的京剧脸谱造型。孙悟空在造型上与之前的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色彩视觉方面大大的提高了,金光闪闪的大圣服,做弼马温时鲜艳亮丽的官服,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电视电影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作用。3经典传播:电视连续剧中的孙悟空造型在电视剧基本运用写实的手法来塑造孙悟空形象造型,首先都是真人饰演,在服饰方面基本穿着人类的衣服铠甲等,面部也是在人的脸部周围贴毛以达到真实的效果,在场景的选择上以及人物动作台词都更加生活化,从而形成了风格多样的真人版孙悟空。3.1早期经典电视剧作品:写实风格的运用电视作品中孙悟空最为经典的形象要数1982年由杨洁导演的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了,(如图31)片中孙悟空活泼灵动,将猴子的本性和人的社会性结合,同时把神的传奇性与佛的神圣性演绎地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给大众以无穷地回味。孙悟空在与花果山四处玩耍时穿上了树叶围裙,在水帘洞探险当大王时头上戴着树叶冠,到了去寻师学艺时孙悟空穿的衣服比较有人类的样子了,虽然都还是用水果植物制作而成的,来到尘世,他拿了别人晒着的衣服学者人类穿上后来又偷了帽子戴上,后来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又换了一身道服,灰色的衣服,黑色的帽子,等学 艺归来,换了一身黄色的衣服,从这里开始就显示出他猴王的地位,后来在龙宫得到一身更显贵的披挂,上天换了身弼马温的官服,镶着金边的官帽和紫色亮丽的官服,可以看出孙悟空上天做官本来是心情愉悦的,大闹天宫时穿着自己的大圣服显得格外气派,红色基调,闪闪发光,靴子也是红色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不畏强权,为了自由而战,这里的服饰造型体现了大圣的英雄气派,和增强气氛的作用。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于五指山下又只剩一身猴毛,头上长出青苔,失去了美丽的衣物更失去了自由。跟随唐僧西行,换上了僧衣和唐僧送的一顶带有“佛”字的帽子,唐僧又给他缝了意见虎皮裙穿上,后来金箍儿取代了帽子。根据西游记的描写紧箍儿似一条金线模样,紧紧勒在头上,取不下,撬不断,在此生了根。孙悟空在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师徒之间产生不和,孙悟空起了坏心,观世音菩萨便赐紧箍儿和紧箍咒给唐僧,骗孙悟空带上金箍儿,他一“犯错”唐僧便念紧箍咒,以此来约束孙悟空的言行,紧箍儿这个小小的道具折射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民主思想的缺乏。 孙悟空在电视剧中的服装造型是很丰富的,基本上都是根据原著以及像传统戏曲服饰借鉴而来。六小龄童介绍,人演孙悟空最成功的例子,只有中国的传统戏曲。而追根溯源孙悟空的舞台形象,最早是来自于京剧、豫剧、粤剧、绍剧等戏曲艺术,自己拍西游记用了17年时间,成为世界的一个纪录,当时的化妆老师王希中是根据中国传统戏曲中猴戏戏曲脸谱的原型,再根据他的五官特点,创造了一个荧屏美猴王,“包括面部等,孙悟空刚出世时还拖着这条尾巴蹦来蹦去的后来这条尾巴不见了,是大闹天宫时,悟空和二郎神斗法变成一座小庙,但这条尾巴没出安置,悟空没办法只好将他变成一根旗杆,却被二郎神看破,扑了上来,悟空只好夹着尾巴逃命去了。这是这条“惹火”的尾巴最后一次出现,从此悟空便进化了。 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品西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图31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2000年由曹荣扮演的西游记后传中的孙悟空虽然地位也很突出,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战斗圣佛形象,(如图32)由于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孙悟空都表现出英勇无敌的一面,所以在造型上基本以战斗圣佛的形象出现,但孙悟空的动作神态等显得有些呆板,虽然在服饰动作等方面都下了功夫,不过眼神呆滞,身体死板并没有表现出孙悟空的灵性。 图32电视剧西游记后传中的孙悟空2002年张卫健主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中将孙悟空设计成痴情男儿,并且在服饰造型设计上将孙悟空设计成一个英俊潇洒外貌接近人类形象。(如图33)在该片中孙悟空的服饰造型也是相应变化,基本都已明朗的色彩出现,黄色或银白色居多。加上风趣幽默的表演,呈现了一个现代版滑稽可爱的孙悟空形象。 图33张卫健版齐天大圣孙悟空中的孙悟空3.2沦为配角时期:被忽视甚至丑化孙悟空这个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占据头等地位的“角儿”如今也失去了主导地位,在很多电视剧中担任配角,甚至被丑化。2002年春光灿烂猪八戒中屈中恒扮演的孙悟空,由徐峥与陶红主演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其中猪八戒是主角,(如图34)片中屈中恒扮演的孙悟空从以往的主导地位沦为不起眼的配角,在造型上也只是简单的猴子造型,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戏份也是少之又少,以及熊艺彬扮演的2003年福星高照猪八戒中的孙悟空,同样是一部怜香惜玉、十分有个性的猪八戒为主角的作品。孙悟空也只是充当配角,可见在猪八戒吃香的年代,孙悟空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图34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的孙悟空丁健扮演的2007年宝莲灯前传和2008年魔幻手机中的孙悟空,丁健是著名京剧演员,擅猴戏,并在西游记续集中为六小龄童替身,也是西游记续集中真假美猴王的假悟空扮演者,演孙悟空可谓心得颇丰。(如图35)在形象造型的塑造上基本延续孙悟空的英勇机灵,服饰也突出孙悟空英勇的一面。 图35宝莲灯前传中的孙悟空3.3重新主导市场的新时期:倾力打造全新的造型形象费振翔扮演的2008年浙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如图36)作为孙悟空的扮演者出身梨园世家的费振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神形相似,在服饰上还是延续了以往孙悟空的服饰变化,色彩上基本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特别是他的战袍和官袍基本以大红色为主,色彩艳丽,也体现了孙悟空的身份地位。面部猴子的特征很明显,剧中孙悟空显得很有灵性,把孙悟空的活泼野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36费振翔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吴樾扮演的2009年张纪中版西游记 张纪中版新西游记的悟空的服饰除了基本的大圣装,还多了一些自己的独特服饰,(如图37)孙悟空服装造型非常丰富,如虎皮裙 ,红色短袖,黑裤子行者装,白色短袖装,褐色百褶侠客装,还有一套白色长袄等。在动作充分展现出方面也充分展现出孙悟空猴性活泼顽皮的特征。 图37吴越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见在这几部电视作品中孙悟空在剧中都占主导地位,虽然在孙悟空的服饰妆容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只是免不了与以往的作品有一些相似之处,虽然看似孙悟空的地位得到了回升,但始终超越不了经典,也许最好的发展之路就是既要创新又要尊重原著遵从艺术,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4创意翻新:故事片中的孙悟空造型相对于电视剧而言,电影更加突出人性化和个性化,如周星驰影片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具有审丑化的倾向和人性的挖掘,甄子丹饰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具有审美化特色,在视觉上尽量贴近真实的猴子。无论是在剧情或是人物造型上都加以创意翻新,达到出人意料的欣赏效果。4.1以大话西游为例分析孙悟空形象的审丑化特色和悲情风格提起电影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观众最印象深刻的应该是1995年由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中的孙悟空。大话西游系列电影集神话喜剧与爱情悲剧于一体,颠覆了传统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很多人被它的喜剧色彩所吸引,但更多的是这部影片独特的审丑化特色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挖掘。首先,在孙悟空的服饰造型和动作语言等方面,基本以喜剧小丑的形式出现,以丑化过的形象及幽默诙谐的语言达到对现实讽刺的目的。至尊宝邋遢的外形,不仅好色还油腔滑调,却摆出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还拒绝了美丽善良的紫霞仙子,这种审丑化特色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更让人不自觉的思考到人物更深层面。同时以这种恶搞的方式颠覆了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瓦解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基本的道德审美基础。但抛开喜剧成分,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它悲剧的一面,首先是孙悟空的社会悲剧,大话西游中孙悟空颠覆传统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并通过“月光宝盒”穿越时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上演着现实悲剧。孙悟空一改往常英雄正义的形象变得油腔滑调,甚至想要杀害啰嗦的唐僧,但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束缚。孙悟空一心追求爱情但不能实现,也不得不放下一切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然而这悲剧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悲剧。孙悟空转世的至尊宝与来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白晶晶相爱,阴差阳错,为了救白晶晶的至尊宝利用月光宝盒回到了五百年前,并遇到了紫霞仙子,紫霞发现至尊宝是自己上天注定的缘分,但却遭到至尊宝的拒绝,至尊宝还用谎言欺骗紫霞,紫霞帮他偷出月光宝盒,回到盘丝洞准备于白晶晶成亲,白晶晶发现至尊宝回去找了紫霞仙子,便离他而去。当被春十三娘杀了后,他回到水帘洞发现自己爱的人是紫霞,但紫霞却为了救他被牛魔王杀害,他只有留下无尽的遗憾前往西天取经。最后只能通过五百年后的夕阳武士给紫霞一份迟到的爱情。那广为流传的段经典爱情宣言 :“曾经有一分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划过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刘镇伟(导演),电影大话西游,香港:1995深深地感动了很多观众。(如图41)周星驰刚开始以至尊宝的形象出现,是凡人的打扮,胸前还戴着一个照妖镜,当身份回归到孙悟空本身时以齐天大圣的造型出现,但整部影片讲述的是孙悟空取经之前的俗世恩怨情仇,孙悟空也更加人性化,感性化。在这个孙悟空风靡的年代,如果不加创新,陈词滥调的延续,观众也会对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产生腻烦情绪,而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大胆的颠覆了以往对于角色的定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孙悟空形象,这两部影片也奠定了周星驰无厘头表演大师的地位。 图41大话西游系列电影中的孙悟空4.2从剧情翻新到造型完全颠覆的全新形象孙悟空在电影中出现,不仅剧情得到翻新,造型上更是完全颠覆以往的形象,2005年陈柏霖扮演的情颠大圣中主角的唐僧占领了主导地位,(如图42)陈柏霖饰演的配角孙悟空不仅没有猴子的外貌动作等特征,还一身时尚入流的装扮,加上红色乱蓬蓬的头发显得极为个性,与以往荧幕中的猴子形象相差甚远。 图42电影情癫大圣中的孙悟空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是继大话西游之后又一部具有颠覆性的作品,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由“神”变为“人”在这里则更进一步由“人”变为“妖”。 (如图43)孙悟空外形矮小丑陋,本性邪恶,甚至以猛兽的形象出现,充分展示了孙悟空兽性的一面,在以往的各类作品中,孙悟空基本都以聪慧机灵,调皮可爱的一面出现,并赢得观众的喜爱,在这里完全被颠覆了。从黄渤真人版孙悟空出现的时候就让观众大吃一惊,孙悟空也可以这么不顾形象的出现在观众面前,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后面出现的身材矮小,长相丑陋不说,还一副傲慢的神态。加上以巨兽的形象出现与佛祖对抗,表现出一个顽劣蛮横的孙悟空形象。完全颠覆了观众心目中孙悟空正义,端庄的形象,只剩下丑陋与邪恶。 图43电影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4.3 3D技术运用的新突破:视觉审美化特色甑子丹主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是由星皓电影出品、郑保瑞执导、邀巨星强强联袂打造的的真人版魔幻动作IMAX-3D电影,2014年初上映,突破了前两部大闹天宫动画片,把孙悟空真人化成为第一个3D真人版孙悟空,并且以身披红袍战甲,肩扛金箍棒,脚踏天宫黄金巨龙柱,顽皮傲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