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20356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一 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在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定价时,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市价定价;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其中,市价低于成本时,应按其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在期末核算长期投资时,企业应当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逐项检查,确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长期投资的出售净值与预计的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期末企业长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进行期末定价时,要注意固定资产是否有减值的可能性。如果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设备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在建工程也应当是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在建 工程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的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确定无形 资产减值准备。当然,会计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经常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会计谨慎性原则,并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处理。(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在对企业交易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在企业财务报告制定中,应该持有谨慎性态度,对企业收益和资产评估持谨慎态度,合理预算费用和损失风险,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虚增企业利润和所有制权益,不刻意低估企业负债和成本。谨慎性原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谨慎性原则通过挤压企业利润与资产中虚增成分,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保障债权人和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会计人员容易产生主观色彩,为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空间。(二)谨慎性原则的依据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的。谨慎性原则的第一个依据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须并且合理的,但依然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有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陛。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际是不可能达到的。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必须做些假定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稳定这一前提条件,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必须做出假定。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依此计提折旧。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约束因素。 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盲目乐观。这种观念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业主们对自己的企业总持乐观态度,并将这种乐观态度放映在财务报表中。迫于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做法来抵消这种乐观情绪,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的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第三个应用依据是,谨慎生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确认收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这种概念强调应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谨慎性原则的意义1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结构中的意义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谨慎性原则是对不确定因素所制定的一种原则,他对财产的收入、费用或损失持有谨慎性,对会计的费用和支出预先估计,对固定的收入和利益采用不计或减少的原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市场发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谨慎性原则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市场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长远的意义。在会计工作中采取坏账准备金的谨慎性原则把一些无法收回的账目纳入坏账项目中,并作为费用来进行管理,对于会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经济盈亏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为财会工作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如短期投资可以成本控制法和市场经济估价法计价,适当提取必要的资金作为短期投资,做好准备提前了解市价的评估低于成本控制的金额为短期的损失资金,所以在市场评估起伏较大和短期投资流动资金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情况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明显地谨慎性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避免企业出现新的经营状况。采用固定资产折价法作为一项谨慎性措施,不但可以合理的进行成本预算,避免企业的存货风险,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减少财务风险,降低成本控制,合理预算固定资产,应采取谨慎性原则,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避免会计报告中出现损失。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中的意义谨慎适度去选择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对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以及历史成本是其中重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对应的是现在,历史成本对应的是过去。根据国际财务报道中的要求,在会计的核算中要广泛的利用公允价值。谨慎的利用公允价值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求企业在运行中采用谨慎性的原则,要及时做好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工作,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状况,不能过高或者过低估算公司的财产和价值,要求企业采用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来正确的核算企业所得税。通过谨慎性原则保证我国会计核算和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环境不稳定、存在风险的情况下,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妥善的处理。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运行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提高企业的风险抗御能力要谨慎。另外,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谨慎基础上的,要随时避免夸大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权益,以免掩盖不真实和不利的因素。谨慎性原则有效挽回了投资者的利益,抵消了决策管理者关于乐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公司的良好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谨慎性原则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谨慎性原则应遵循科学化、正规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不断保护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够促进我国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谨慎性原则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容易导致企业资产的低谷或者是高估资产状况,从而影响力企业利润的正确估算,因而使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防止滥用和故意抬高资产价值。(四)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可以看到,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对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形式上,内容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扩展;从实质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 的核算原则,要求企业方面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的职业判断,作出谨慎性处理;另一方面,强调不允许计提秘密准备,从而保证企业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二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2006中的应用1无形资产的确认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其中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该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2收入的确认收入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定规定了以下五个条件: 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是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四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五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货款也不确认收入,即不能随意确认收入。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计价原则的修正。根据历史性计价原则,虽然可能会存在记账简单和验证性等优点,但是随着通货膨胀会计的出现和金融交易等业务的出现,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所以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上包括了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非现金类资产,不仅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还把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而且,明确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冲回,避免了企业用此准则调节利润。4加速折旧企业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明确了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在加速折旧法下,每年折旧与修理费用的总和比采用平均年限法平稳,防止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因此允许一些行业、一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5或有事项的处理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预计可能发生的负债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对于或有收益,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应用固定资产折旧是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是会计将物化为固定资产的那部分价值耗费,在预期可带回经济利益的多个期间内分期确认为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包含二大要素:第一,计量模式,即采用哪一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组合(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度量固定资产价值量;第二,折旧计算方法,即固定资产总价值量分期摊销中可采用的各种计算方法。第二,折旧政策,即具体核算主体或核算对象如何选用某一特定折旧计算方法的规则。现代社会的会计核算具有高度的社会统一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涉及的计量模式、折旧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均由社会以不同形式统一规范。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折旧基数、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四项。按照会计制度中规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时,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进行确认,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等),结合多种因素,再选择最适合该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议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不同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利润有不同的影响。平均年限法下的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相等,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较平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旧,会产生一个延期纳税的作用。但是,前期多提折旧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有不良影响。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当前的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的方法运用极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进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我国对企业折旧的会计政策选择有比较严格的规定。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有的地方原则上允许个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以推动技术改革,但是缺点也相对较多(通常都会让手续更加复杂,而且成本也会升高)。这就使得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外报告财务成果时,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明项中,都声称其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弥补年限平均法只重视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而采用的,实际上是年限平均法的一种补充方法。2在计提资产减值方面的应用 (1)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主要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正是适应该需求而产生的。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原来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其出发点就在于要求企业将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予以充分考虑并计入相关费用,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妥可靠,确保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得到很好的保障。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角度看,这种处理方式可有效防止企业利用历史成本来掩饰利润背后巨额亏损,实现资本保全,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 (2)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常用的销售方式,这就会不可避免的有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回收,造成很多坏账难以核销。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方法和提取比例,这样企业就能够更谨慎的反应财务状况,从根本上减少坏账的发生。 3在销售收入确认中的应用准则中规定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的时候,必须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方可确认收入,即销售收入须同时满足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可靠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由此可见,只有当与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确实发生转移,并且与商品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才可以确认收入,这也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三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局限性 1定义的模糊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对交易和事项会计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报告的时候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高估企业的资产和收益,同时也不能低估了企业的负债和费用。但是这种说法太多的笼统和模糊,由于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那么人们对此理解起来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到底如何才是高估如何才是低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可能给了不法分子机会,他们就很可能利用这个笼统的概念钻空子,私自调节企业的费用以及操纵企业的利润,使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他们好从中牟利。 2不易操作我国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目前还不够完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该企业持续经营的状况很难进行准确的认定,谨慎性原则具体操作起来存在很多的困难。这就使得谨慎性原则的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因此成本太高且操作难而放弃采用。 3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企业资产和利润已被扭曲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在公认的会计准则、其他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的范围内,管理当局在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的整个过程中,对可供选用的特定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主观判断,选择有利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行为。如在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企业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固定资产采用何种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高低。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 (二)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制度冲突 1谨慎性原则与税法的冲突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在我国企业会计是根据会计准则来核算某个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现状,并且要在这个基础上为企业利益相关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税法根据我国的税法来对某个企业的实际收入、经营的成本、得到的利润以及所得税进行核算的一个会计核算系统,它是为了保证我国的税收的能够充分和完善的实现,此外还可以起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的作用,可以为国家税务部门以及经营管理者提供客观和全面的信息。我国的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对税前列支具有不同的规定,税法限制了谨慎性原则的使用。 2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1)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依据,如实反映企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2)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冲突。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属本期已实现的收入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本期是否收付,匀应计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而谨慎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提前计入损益,这显然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内确认计量;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3)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冲突。可比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亨法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但是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因此与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4)谨慎性原则本身的局限性。一是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本期的利润谨慎了,后期的却不谨慎;二是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因此,谨慎性原则有着其自身的矛盾。一方面,谨慎性原则可以压制企业虚增利润的现象,使资产和利润更加客观;另一方面,企业在压掉利润的“水分”的同时,滥用谨慎性原则过度压低利润,进行赢余管理,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大大降低。 3谨慎性原则与资产折旧的冲突新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在折旧范围、折旧方法的选择上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以企业对资产是否确认其为企业固定资产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而不再以固定资产是否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正使用、未使用或不需要)作为计提折旧的范围,换言之,也就是企业通过计提折旧增加当期费用的固定资产范围扩大,若企业过度运用谨慎性原则,则自主操纵利润的空间也相应扩大。再者,新准则要求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以上这些原则的规定实际上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对上述方法的选定需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职业判断的方式来确定。如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确定一样,稍有不慎,即会使资产的折旧费用严重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另外,准则对单价较大的资产规定的折旧年限一般较长,但像电子设备这样单价既大,跌价也快的资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的不断更新,其减值速度也比一般资产快,此规定已不符合现实情况。4谨慎性原则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突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当前世界各国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标准。在永久性标准下,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在可能性标准下,资产如果很可能发生减值,则应确认减值损失。在经济标准下,企业应对资产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应确认减值损失。从对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分析来看,我国对资产损失确认与计量,比较认同经济标准。但是,“作不间断的评估,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一标准给会计人员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利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资产可收回金额是从资产可变现净值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选择较高者。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期限、折现率等因素,包括未来利率、企业管理层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数和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即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些因素都是抽象的,即使能按当前市场预测,未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相当严峻的考验,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来说,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5谨慎性原则于会计目标的冲突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是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决定着整体会计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会计系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目标主要分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不同观点下的谨慎性原则:(1)“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受托责任观”下,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由于最能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业绩的信息,故而,此时的财务报表应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重心。在两权分离已普遍存在,而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大量涌现之时,一方面,就企业投资者而言,其产权的转让受制于企业章程而缺乏便利的退出机制,而债权人受制于信贷契约,在没有形成正式的企业债券市场以前,其同样缺乏便利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特定的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为数不多,其权益集中的程度较高,对经营者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力。在这一特殊时期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体系中具有较高地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投资者角度的分析。在企业的存续期间,由于投资者失去了进行资本转让而获得资本转让收益的选择权,投资者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追求使其只能关注企业为其带来的未来经营收益。因此,关于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自然成为投资者所关心的核心信息。同样,由于缺乏便利的退出机制,投资者投资受市场风险的影响较小,其投资的风险几乎全部来自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投资者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关心程度较高。为了防御和规避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投资者要求经营者在报告经营业绩时充分利用谨慎性原则来报告企业的经营收益的信息。债权人角度的分析。由于债权人与投资者一样缺乏便利的退出机制,他们借贷资金给企业同样也关心资金的使用效果,债权人借贷资金的使用效果主要受企业偿债付息能力的影响,而企业的偿债付息能力又主要受企业未来收益能力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是债权人所面临和关心的风险,同样为了消除和规避此类风险,债权人也要求企业的会计报告收益严格执行谨慎性原则。另外债权人还面临着股东和经营者共谋串通吞噬债权资本的风险,为了防范此类风险,债权人必然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形成影响,力图使企业的会计计量坚持谨慎的原则,报告最为谨慎的资产价值和剩余额,以免股东和经营者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尽可能地把企业资本转化为剩余收益并分配掉。经营者角度的分析。由于证券市场没有形成,股东所能采取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方式单一,经营者的报酬往往只能以会计收益为计量基础,为了防止经营者虚报企业会计收益,提高自身报酬等机会主义行为,投资者则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限定,使其尽量趋于谨慎性,从而防止经营者高估会计收益的行为。(2)“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原则。“决策有用观”产生于股份有限公司大量涌现,证券市场日益发育成熟的外部经济环境之下。在这一环境下,一方面,由于股票及债券的广为发行,企业的权益分散化;另一方面,此时投资者和债权人都不存在退出机制的障碍,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权可以自由地转让。因此,对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追求资金的使用效果有赖于理性的“买持卖决策”,各类证券持有人进行上述决策就必须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价。由此可知,“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要广于“受托责任观”的信息需求,它要求提供一切于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而不仅仅包括受托责任的信息,“决策有用观”最为关心的信息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等信息。从以上论述可知,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其信息需求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信息需求的核心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会对谨慎性原则形成怎样的影响呢?从谨慎性原则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为“决策有用观”,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体系中也由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会计基本原则转变为一个修正性的“会计惯例”,可以说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的降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是因为,随着会计目标的转变,“决策有用观”下人们需要的会计信息的核心内容不再仅仅是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会计收益,而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等众多相关的信息。而我们知道,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求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从而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也不高估资产或收益。因此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仅不利于这类信息的收集及其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而且由于传统谨慎性原则的束缚,还使得现行会计系统对于这类不确定性事项的处理形成障碍。因此,谨慎性原则与现行会计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成为必然。(三)谨慎性原则具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谨慎性原则的主观臆断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可变现净值”如何计量确定在制度中表述为:“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这三个估计中任何一个估计脱离实际较大,可变现净值就难以计算正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在无取得发票账单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制度规定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多少,折现率选用多大,都需要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高低。由于谨慎性原则具有主观臆断和不可验证性,致使该原则易被滥用以达到实现虚增企业利润和欺骗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造假提供了“合理”空间,导致会计信息具有不可验证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四 对谨慎性原则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谨慎性原则 1重视谨慎性原则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加强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在如何处理会计信息的问题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为了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已经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上下了大力气。所以企业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要高度重视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谨慎性原则,不仅可以更好地贯彻政府的相关政策,而且也能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以及确保我国的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2加强可操作性谨慎性原则对不少企业来说存在操作性的问题,所以不仅要转变企业与会计的态度还加强谨慎性原则可操作性的建设。使得谨慎性原则在操作起来不再是那么复杂,便于企业和会计操作和应用。 3加强审计监督,强化风险意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因此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谨慎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而言,应认识到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只是会计对风险加以防范和管理的一个环节,管理者不要过分信赖。要强化企业的内在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会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并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构造“防御”体系。为防止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用或滥用谨慎性原则,应力幛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 (二)逐步协调统一谨慎项原则与其他制度 1适度应用谨慎性原则企业虽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谨慎性原则,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其局限性,要对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有充分的准备,不能过于盲目。企业要正确而且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能够发挥谨慎性原则优点的同时,还要避免产生的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带来好处。 2合理安排使用顺序谨慎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形式促使企业采用“谨慎”的行为来达到既定目的。而会计准则中把客观性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是因为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谨慎性原则必须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当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矛盾时,应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定:不确定性程度较高,优先考虑前者,以规避风险,确保资本安全;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优先考虑后者,合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当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相冲突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时使用谨慎性原则,不一味坚持某一种原则。谨慎性原则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注意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当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发生冲突时,应具体分析经济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实际情况。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适度使用谨慎性原则主要体现为要在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灵活标准。当前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况就是绝大多数都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且逐步完善了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体系,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也转型为满足企业多元化投资的主体需要,其具体表现为企业公开会计信息程度上。鉴于此种形势,所有企业都在努力寻找一个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平衡点,以使该原则的优点得以最大化体现,并将原则实施的缺陷压缩至最小范围,使所有投资者都能准确而又客观地分析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于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政策做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鉴于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如何保证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把握好“度”,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应当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分为四个目标:掌握基本的伦理原则;让会计人员了解目前的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培养会计人员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道德推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感。其二,会计人员应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本职工作态度严谨,立足岗位,踏实苦干。其三,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还应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其四,注重会计实践。会计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化的知识结构只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一切都要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这个行业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和后续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切实可行的推行多参加实践活动的行动,做到既有理论,又有经验,培养出复合型的会计人员。五 结束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谨慎性原则环节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其的深化控制,这对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注意事项

    本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