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课件.ppt

    • 资源ID:4019900       资源大小:8.08M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课件.ppt

    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发展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第一节宋、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宋代的文教政策(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二)发动“三次兴学”运动,广设学校,(二)发动“三次兴学”运动,广设学校,1.庆历兴学2.熙宁兴学3.崇宁兴学,1.庆历兴学,1.庆历兴学,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4年),在范仲俺的主持下,北宋开始第一次兴学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3个方面:1、普遍设立地方学校。2、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和墨义3、创建太学,并采用分斋教学的形式。,胡瑗的分斋教学法,胡瑗(993-1059),字翼之,江苏泰州人,祖籍陕西安定,故称安定先生。1035年被范仲淹任命为苏州州学教授,后又任湖州州学主教。他在苏湖两地教学长达20余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苏湖教法”,倡导改变当时崇尚辞赋之学风,重经义及时务,实行分斋教学制。胡瑗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教化之本在学校”的学校观;二、“明体达用”的目的观;三、分斋教学;四、务实直观灵活的教学法,胡瑗的分斋教学法,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堰水、讲武等科,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以明体达用,培养实际有才干的人为目标。意义: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内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2.熙宁兴学,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3年),在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主持下,北宋开始第2次兴学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4个方面: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与积分法。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官学。3、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诗书礼,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1058年 向皇帝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主张变法。1064-1067年间因母丧而居江宁讲学授徒,1069年出任宰相进行变法。晚年著书立说。他的教育思想除了提出三舍法和编三经新义外,最为著名的是其人才思想:一是“教之之道”人才培养,二是“养之之道”人才管理,三是“取之之道”人才选拔,四是“任之之道”人才使用,这些思想对当今人才选拔与使用仍有指导意义,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外舍:定额700人,地方官学所送学生经考试合格者入学。每月一试,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第一、二等者再参考平时表现升入内舍。内舍:定额3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者再参考平时表现升入上舍。上舍:定额100人,每两年用科举考试的“省试法”考核,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乡试直接参加省试。,3.崇宁兴学,公元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主持了北宋的第3次兴学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5个方面:1、在州、县两级普设学校,并在路一级设提举学事司进行管理。2、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联系的学制系统。3、新建辟雍,并扩大太学名额。上200,内600,外30004、恢复医学,新设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5、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返回,(二)宋代的官学教育制度,(一)中央官学(二)地方官学,(一)宋代中央官学,1.国子学、太学、辟雍、小学国子学改为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初设判监事、直讲、丞、主簿;国子学后来图有虚名太学改收八品以下及庶民子弟;设祭酒、司业、博士、学正、学录;太学成为中央官学的核心辟雍是太学分校,后来成为太学的外舍小学招收8岁至12岁儿童入学,创办于宋哲宗时期。2.四门学、广文馆四门学是为士子参加科考而设的预备学校;广文馆是为四方游学之士所设3.专科学校、贵胃学校专科学校: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二)宋代地方官学制度,1.学校种类 宋代的行政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但路不设学,只有府州学和县学2.始设诸路提举学事司这是中国古代最早设立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职责是制定规章、任免教师、查核学务、管理经费3.实行学田制始于1040年,仁宗诏赐兖州学田,熙宁年间诏给各州学田40顷4.限制入学条件九种人不准入学:隐匿丧服、尝犯刑、亏孝悌有状、两犯法经赎、为乡里害、假户籍、父祖犯十恶、工商杂类、尝为僧及道士,第二节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发展,一、辽朝的教育制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三、元朝的教育发展,一、辽朝的教育制度,中央设立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司丞、主簿等职,既是最高学府,又是全国教育管理机构。辽朝地方官学的类型有府学、州学和县学。辽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曾专门创立“诸王文学馆”,设有“诸王伴读”和“诸王教授”。,二、金朝的教育制度,(一)中央官学金朝的中央官学主要包括“六学”,“六学”隶属于国子监,主要指:国子监、小学、太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二)地方官学金朝的地方官学主要有府、镇、州学和女真府、州学以及医学。,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女真族教育体系。第二,金朝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愈发严格。,金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女真族教育体系。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当时尚处在奴隶第二,金朝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愈发严格。金朝对于中央官学学生的入学资格的规定,,三、元朝的教育发展,(二)地方官学元朝统治者注重学校教育,积极创办地方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学田的设立,使元朝的地方官学的办学经费有了一定的保证。,元朝按路、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在地方上建立了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小学、社学的儒学系统。除此之外,元朝还开设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等专门学校。,(三)教育管理机构,元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教育体系的同时,也设置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在中央,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元朝国子监创设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令史、译史、知印、典吏等。,在地方上,设置儒学提举司管辖诸路、府、州、县学等儒学。每司设置提举、副提举、吏目、司吏等职。,第三节宋、元时期的书院,一、书院的萌芽第一,唐代官学衰落,士人失学。第二,受我国传统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第三,受佛教禅林的影响。,二、宋代的书院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出现在宋朝。,宋初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书院共有六所,分别为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唐代李渤与李涉兄弟二人曾此读书,后李渤任江州刺史后修建而成。南唐国子监教授李善道为洞主,称庐山国学。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时,修复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因而闻名于天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5间,斋舍52间,创建了书院。999年李允知潭州时得皇帝赐书,1012年周式任山长时,得到真宗皇帝的接见,真宗还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西北,宋代的应天府治所在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宋初名儒戚同文的旧居,1009年曹诚于旧居旁建造睢阳书院。范仲淹曾就读于此,1035年仁宗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及学,因而闻名于天下,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县太室山下,北魏是为嵩阳寺,唐代为嵩阳观。996年宋太宗赐“太室书院”及九经注疏。1035年仁宗赐“嵩阳书院”及学田,因而名扬天下,南宋衰废无闻。,嵩阳书院,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北石鼓山回雁峰下,唐李宽曾在此读书,997年宋代李士真(李宽之后代)援李宽故事而修建了书院。1035年仁宗赐匾额“石鼓书院”及学田,从而与四大书院齐名而声震天下。,石鼓书院,茅山书院,位于江苏江宁府茅山(江苏金坛县境内),书院始建于仁宗时,1024年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学田,皇上准奏。后来书院衰废。南宋时,金坛知县孙子秀重修,后被土豪所占。1271年迁至金坛县南顾龙山麓。该书院曾名闻一时,但总体影响不大。,茅山书院,宋朝书院的特点: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第二,书院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南宋理学家大都以书院为阵地开展讲学授第三,书院的官学化倾向已经出现。,三、元朝的书院,元朝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元朝政府在积极提倡兴办书院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得自宋朝以来出现的书院官学化倾向更加明显。,元代书院的官学化表现:(1)由政府任命书院教师。(2)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毕业后的去向。(3)设置书院学田以控制书院经济命脉。,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一)宋朝的科举制度1.一增加科举名额,提高中举待遇2.确定了“三年一贡举”3.殿试成为定制4.建立防止科举作弊新制,二、元朝的科举制度,第一,民族歧视严重第二,规定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第三,科举考试制度日趋规范,三、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第一,宋朝的学校教育受到忽视。第二,宋朝的科举制度助长了士人的追名逐利的风气。,元朝的科举制度,对于提高官僚阶层的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加快政权封建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将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称为“蒙学”。,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一)官办蒙学(二)私办蒙学,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蒙学教育的特点,第一,强调对学生严格要求,打好基础。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三、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蒙学教材的种类:第一类是识字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主要目的是教儿童识字,同时介绍一些综合性基础知识。,第二类是伦理道德的教材。如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程端蒙的性理字训等,主要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等。,第三类是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宋王令编写的十七史蒙求,胡寅所编的叙古千文、黄继善所编的史学提要、元人陈栎所编的历代蒙求,吴化龙所编写的左氏蒙求等。这类教材,有的是简述历史的发展,有的是选辑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或嘉言嘉行,既可以向儿童传授历史知识,也可以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体例“多为四言,参为对偶,联以音韵”,便于记诵。,第四类是诗歌教学的教材。这类教材如朱熹编写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等。选择适合儿童的诗词歌赋让儿童学习,主要是对儿童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第五类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这类教材以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这类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的经验:,按照专题分类编写,蒙学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一些著名学者开始亲自编撰蒙学教材,对提高蒙学教材的质量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蒙学教材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韵语形式,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并力求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县),生于福建尤溪,19岁中进士,先后知南康军、漳州、潭州,边做官边讲学边研究,著述颇丰。编写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法定教科书。,一、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1)宇宙的本体是太极,是理,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最高原理。宇宙的现象是阴阳,是气,理气本无先后可言,但如果推其所以来,则先有理。(2)性即理,宇宙的理性在心唤作性,就是“仁、义、礼、智”。(3)人类万物都是由于理气的结合而产生,所以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同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清浊偏全不同。教育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发掘出“气质之性”中的善性,从而达到“存天理,灭人人欲”。,二、论“小学”与“大学”教育,(1)小学教育阶段(8-15岁)“打坯璞”任务:“学其事”内容: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方法:及早教育;生动形象;养成良好习惯(2)大学教育阶段(15岁后)“加光饰”任务:“明其理”内容: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方法:重视自学;提倡学术交流;养成良好习惯,划分小学与大学的意义: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确立了两者在任务、内容和方法上的侧重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基础与深化的内在联系。反映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对小学的论述对南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道德教育的任务:“存天理灭人欲”(2)道德教育的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3)道德教育的方法 立志 居敬 存养 省察 力行,四、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分析,“朱子读书法”是由张洪和齐熙摘录,被收入元代程端礼编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之中。第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内在的统一体,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子以自我研读为主的读书学习法。第二,是一套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道德修养于一体的综合的指导法。第三,是一套对当今研究性学习具有指导与借鉴价值的方法。但对少年儿童学习的指导可以说良莠参半第四,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独立思考,只是教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思考题,1.试评述北宋的“三次兴学”。2.宋朝官学制度有哪些特点?3.分析书院产生的原因及两宋时期书院的特点。4.试论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的启示。5.试评述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6.论述朱熹关于“小学”及“大学”教育思想。,再 见!,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