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居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需求性研究.doc
-
资源ID:4019272
资源大小:12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体育论文】居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需求性研究.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居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需求性研究 姓 名: 刘晓 指导教师: 贾磊 院 系: 体育系 专 业: 社会体育 提交日期: 目 录中文摘要3外文摘要4前言51.文献综述51.1我国社区体育的研究现状 51.2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概述 61.3我国社区健身指导的研究 72.研究对象与方法72.1研究对象 72.2研究方法 82.2.1文献资料法8 2.2.2问卷调查法82.2.3逻辑归纳法82.2.4数理统计法83.研究结果与分析 83.1 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8 3.1.1调查者体育锻炼的意识83.1.2体育锻炼中的健身指导员情况103.1.3居民对体育指导的资金分配103.1.4居民对健身指导的主观需求113.2居民的主要健身指导需求123.3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现状123.3.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组成 123.3.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情况 133.3.3指导员对工作的期望 134.结论和建议144.1结论144.2建议15参考文献15致谢17附录18 居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需求性研究作者:刘晓 指导老师:贾磊(黄山学院,体育系,黄山,安徽 245041)中文摘要:体育健身锻炼是一种体育行为,也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操作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选用不同的健身方法,才能达到锻炼身体防病治病的效果。在整个体育健身过程中,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在社区体育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而社区体育健身中的主体是社区居民。他们是社区体育健身的主要参与者。社区居民在参与体育健身时会产生很多的需求。在中小城市中,社区居民的主要需求是场地,器材和健身指导。本文通过对安徽省 居民社会体育健身运动现状,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安徽省 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需求的制约、促进等因素,并提出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建设、提升自身素质,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合作等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今后相关部门针对小城镇社区居民对体育指导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促使小城镇居民能够更好,更有保障,更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关键词: ;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需求 The Study of Demand of Community Fitness Guide in GuZhen CountyAuthor :LIUXiao Advisor:JIA Lei(Huangshan University,P.E department,Huangshan,Anhui 245041)Abstrac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s a physical act but also a scientific practice.We must have the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methods. To achieve the exercise effect of preventing and curing diseases is depending on select the different methodsused according to age, gender and the health status .The community sport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ports peopl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whole physical fitness. Sports in the community includes many aspects and the community fitness main body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hey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community sports.Whe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fitness will have a lot of demands. The main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s the venue, equipment and fitness guide in the small city.This text propose tha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instructors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sed on analyzed the residents in Anhui Province Guzhen constraints fitness instruction needs, and promote other factors through the residents of Anhui Province Guzhen social status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o conduct basic research. Purpose is to make relevant department direct the residents of small towns'needs of sports hav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in the future.To promote they better, more secure and mo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athletic activities.Key words: Guzhen; community sports; fitness guide; demand前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区体育率先在城市开展起来,这一新的社会体育的形式,以其灵活的组织形态、便捷的练习方法、丰富的活动内容、融洽的地域亲情和有效的健身效果立刻收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喜爱。在积极参与社区体育的过程中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改善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优化了社区的社会环境。使它成为了现代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构成现代社区多层次服务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余暇时间普遍增多,人们发展意识普遍增强,人们对保健、休闲娱乐、社交、时尚运动、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断高涨,使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性逐渐突现出来,也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城市发展的必然。然而,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尚属触及阶段社区体育管理还不够完善,安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社区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居民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物质需求为主的生存需求逐步转变为以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的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健康需求作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的重视。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体育健身中的核心内容以及体育健身发展的好与坏的核心因素就是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指导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强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群众体育健身发展的规模和进程。1文献综述 1.1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研究现状自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以来,城市社区体育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在我国兴起较晚,同时在体质上、经济上和认识上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仍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1 。社区体育是以社区成员为主体,居民在健身的同时还需要更好的体育指导,王凯珍认为: “社区体育是指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下去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题,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2 。”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凯珍、阮云龙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社区体育在群众体育中的地位和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将明显提高、各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居民的体育需求差异和管理难度增大、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多样化等八大发展趋势3。我国的城市基层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正在构建之中,尚未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管理体制。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体育竞赛两种。日常性活动主要在晨晚活动站进行,活动规模受场地条件限制,大小不一。以小规模活动为主。体育竞赛有的安排在节假日,有的按季节举行。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体育指导以义务为主,有偿为辅。体育活动主要在5中场所进行:下去单位体育场馆、公园、空地、江河湖畔和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增长,现有的正规场地设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人们已经将体育活动场所扩展到了公园、空地和江河湖畔,各地的晨晚练活动基本上都在这些场所进行4。由以上现状看出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对社区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滞后。骆媛、张力研究认为:坚持服务是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的根本,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宏观知道,积极培育和形成一支社区体育建设的骨干群体,建立体育专项经费,拓宽城市社区体育经费的筹措渠道等是城市社区发展应采取的对策5 。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值得乐观: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形成;社区体育主体多质化;社区体育场地匮乏,辖区有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低下的现象将有所改善;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1安徽省的社区体育健身群体以中老年为主,健身项目呈多元化趋势,总体以传统型为主;健身活动相对较为固定;社区健身的警卫渠道呈多元化,但以“自筹资金”的选择比例最高;社区体育的组织网络以“群众自发组织”和非政府介入的组织形式比例,其他形式的组织形态占比例较低;在健身活动中以“在职专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最低,以“离退休体育积极分子”的比例最高。体育设施配备总体上来说滞后与社区健身活动的开展 6 。1.2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概述研究某地居民对体育指导的需求就不得不研究这个地方的社区体育,城镇社区体育对提高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城镇居民的社会心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中国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着强烈的影响,中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将从城镇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的体质增强将从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的转变和体育锻炼观念增强开始,城镇的体育和健身已成为关系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环节。影响小城镇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小城镇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小城镇居民的余暇时间小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客观: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的体育发展规划小城镇的社会环境和地方传统与习惯城镇社区体育组织有体育行政组织文体站或其他部门兼管、各种体育协会和自发体育组织晨晚练点三种 7 。1.3我国社区健身指导的研究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引导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作用:进行体育动作指导及各种身体联系的基础指导;负责体育保健指导,医务监督,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人们锻炼;负责健康测定评价;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举办讲座、教学活动,将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商业体育设施指导和管理 8 ;在社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上,王良民指出,域外社区体育的组织距沟也招募一些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是负责管理和组织社区体育的。而真正的体育社区内负责技术和知道的人员都是义务服务者 9 。在体育指导员服务方式上,学者唐建军指出,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在体育知道者的付酬方面,在德国和日本具有国家承认资格的体育指导员的报酬要高于没有资格的体育指导员 10 。我国的社区体育招募义务服务者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健身指导服务应适当给予报酬。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我国还没有小城镇健身指导需求性的研究,但这却是一个关乎全民健身的一个基础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 居民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看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加快健身指导的发展。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总面积5952平方,总人口352.47万。共有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高新区、四区和 、怀远县、五河县三县。蚌埠市 人口59.8万,城区人口为10万11,本文随机选取 的北岸华府30名、北苑新村20名、世纪家园20名、丰泽花园20名、谷阳花园20名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共110人。同时选取本县体育指导员15名为辅助(次要)研究对象。因本县的社会指导员多为各种体育相关人士兼职或者聘用有经验的人员做临时性的指导工作重点为辅助居民健身,所以作为辅助(次要)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黄山学院大学图书馆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工作;查阅了一定量的相关期刊杂志,其中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Inter网以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2.2.2问卷调查法随机向 5个小区居民发放问卷110份,问卷实际发放110份,回收103份。回收率93.6%。有效数量100份,有效率97%。体育指导员15人,实际发放15份,回收12份。回收率80%。有效数量10份,有效率83%。(问卷具体内容见附件)2.2.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和其他分析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得出结论2.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法的统计处理3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3.1.1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表1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情况 N=1001935 3145 4560 60岁以上频数 31 23 40 6% 31 % 23% 40 % 6%表1显示,从参与者年龄状况来看,4560岁者最多,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0 %。1935岁以上的为第二多,占总人数的31。总体来看中老年人居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青年人自觉参加锻炼,健康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中老年人更是主动参加锻炼。说明健身锻炼,已在居民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老年人认识到了健身锻炼是健康的重要途经之一。注:其中北岸华府为最新建成,也是县内最大的小区,故选择了3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表2 居民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N=100喜欢体育运动 不喜欢体育运动 频数 95 5 % 95% 5% 表2:反映了被调查的居民中中,表示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5%这说明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另外5%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居民在家人等各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并坚持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运动。表3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N=100 工作需要 加深交往层面 找志趣相投的朋友 消磨时间 强身健体 减肥,塑形频数 5 9 8 0 44 34% 5% 9% 8% 44% 34%从表3看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因工作需要的占5%,加深交往层面的为9%,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占8%,没有居民以消磨时间为目的参加体育锻炼的,而强身健体占44%,减肥占34%,这说明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以强身健体为主,这说明体育已不再是简单的游戏,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活的质量有了高的追求,对自身健康的关爱程度明显提高,这是社区体育及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发展的原动力,“减肥、塑形”的动机是现代城市的流行色,是社区健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这一健身动机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成为为第二位动机,这说明人们认识到体育健身可以有效的减肥、塑形带来精神愉悦,体验快乐人生,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又一动力。其余的动机说明,社区体育的开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场所并且有助于派遣孤独、烦闷,找到朋友,加强交流,愉悦精神。表4 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频率 N=100 每周3次以上 每周12次 没有13次 每季度13次 频数 66 17 11 6% 66% 17% 11% 6%从表4看出,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居民占66%,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的居民占17%,没有13次的占11% ,每季度参加13次体育锻炼的占6%。就是表明大部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频率很高。 这说明居民在快节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也已将体育锻炼提上日程,变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综上所述,体育健身已经被居民在生活中逐渐加以重视,这就为社区体育健身需求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体育作为居民生活条件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在人与人之间促进了解,增强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我国人民精神面貌的一个窗口,在现代社会,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意味着你能更从容地进行社交活动,更有精力地应付事业和生活上的各种事情,以更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来生活。3.1.2体育锻炼中的健身指导员情况表5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时体育指导员情况 N=100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 频数 % 排序具有认可的指导员资格 7 7 % 4体育锻炼者兼职 33 33 % 2体育教师兼职 16 16 % 3 体育教练 2 2 % 5自己锻炼(无) 43 43 % 1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其实也是侧面对指导员的需求,因为健身指导的直接执行人是指导员,但从表5中看出,居民已自己锻炼的人数居多,这说明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不足够高,但是,需求指导员的人员占总人数58%比不需要即自己锻炼的人数要多,这说明居民在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日益提高。更值得重视的是,体育指导员已兼职者和居多并且已体育锻炼兼职者居多,这说明,指导员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3.1.3居民对体育指导的资金分配被调查的居民中,78%的居民选择到体育场、附近学校操场或单位操场、社区内免费的健身场地、公园广场、街头巷尾,只有22%的人愿意去专业的健身俱乐部。而愿意给体育锻炼中投入500元以上的人员有43个人,1000以内的有18个人,表示不在乎的有9个人,这些资金用于体育报刊杂志的占由此,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比较大。但是愿意为体育健身花费较多资金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体育指导应以低报酬为主。但在花费的目的上却有明显的改观(如表6)表6 资金用途比例图 N=100居民体育健身中资金用途情况 频数 % 排序购买体育报刊杂志 42 12.6% 5运动损伤医疗 103 31% 1各种俱乐部会费 72 21% 2运动服装 35 10.5% 4健身器材 47 14.1% 3购买各种体育赛事门票 33 9% 6 可以看出,愿意在运动损伤的医疗的上花费较多资金居民的百分比为31%,比例最多。而更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医疗的手段是正确的体育健身指导,这就为体育健身指导资金提供的有利的经济来源。愿意为各种俱乐部花费的居民的百分比为21%,愿意为健身器材花费的居民百分比为14.1%,愿意为运动服装花费的居民为10.5%,愿意购买体育报刊杂志而花费的居民百分比为12.6%,愿意因购买各种体育赛事门票的居民百分比为 9%。这些说明居民在体育健身活动中需求的方式呈多样化。被调查的居民中曾经因锻炼不当造成伤害的为78人,这样对正确有效的健身指导的需求已成为必要。3.1.4居民对健身指导的主观需求在调查中,我发现,每个小区都有免费的健身指导员,但是居民对他们的评价以效果不明显居多,占总调查人口的64%,导致这一原因的可能性是,健身指导员多已兼职为主,还可能是经济原因,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居民们对体育健身指导的要求和建议可直接的看出(表7)。居民对体育健身的建议以加强咨询服务和提高体育指导人员水平为主,这样就给体育健身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重视和加强其他方面的建设,更要透明合理的收费,加强与事业单位的合作等,来调动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表7 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 N=100对体育健身指导的要求建议 频数 % 活动组织安排要恰当 33 9.2%制定合理的社区体育的收费标准 60 16.8%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 46 12.9%调动居民参加社区体育的建设管理 50 14%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45 12.6%加强咨询服务 45 12.6%提高体育指导人员水平 77 21.6% 3.2居民的主要健身指导需求表8 居民健身指导需求 N=100 同意 无所谓问题 频数 % 频数 % 在社区建立健身活动资讯站 79 79 % 21 21% 在社区尽快实行健身指导机制 83 83% 17 17% 新闻媒体开设健身指导节目 67 67% 33 33%只能管理部门多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 68 78% 32 22%上表说明居民对健身的需求是健康而有理性的,79%的居民同意在社区建立健身活动咨询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对健身活动有信息咨询的要求,83%的居民同意尽快实行健身体育指导制度。67%的居民要求新闻媒体开设健身指导节目,反映出社区居民在健身方法和手段方面渴求专门指导,78%的居民要求只能管理部门多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表明 居民不仅热心健身锻炼,而却对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众化健身实践活动有一定了解和要求。但是应看到的现实是 是个小城镇,有些是受到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的,所以,综合上面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健身指导员来完善和弥补居民所要求的各种条件。3.3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现状3.3.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组成被调查的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男性为7名,女性为3名。 这说明 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以男性为主。社会指导员中1975年以前为2人,19751985年的为8人。这说明这支指导员队伍是很有活力的。但是社会指导员的技术等级不容乐观只有2个三级指导员,其余都是兼职。并且其中有5人高中或中专文化,大专文化为2人,本科文化只有1人,这说明这支队伍的质量还不够高,3.3.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想工作做的好不仅与知识的掌握有关,而且与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关系。12被调查者中,有50%指导员工作经验是3-5年,占被调查者的比例最高。每周指导的次数1-2次的为6人,3-4次的为3人,7次以上的仅为1人。从事指导的主要场所,为健身活动点,指导工作为体育部门推荐或派遣和活动组织单位聘请,并且指导工作没有相对固定的指导人群。工作时所需器材多为社会赞助,或者活动的组织,参与者提供,并且只有三人在开展工作时会有一定的额外经费支持。大多数的指导员认为自己的指导工作开展的不顺利,以上这些也侧面反映出居民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的制约因素,而体育指导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顺利的原因则有以下几点 (表9) 表9 制约指导员工作的因素 自身因素 外界因素自身专业知识缺乏指导能力有限 经费不足自身本职工作忙,可支配时间和精力不多 场地设施不齐全 有关部门组织不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舆论宣传力度不够3.3.3指导员对工作的期望体育指导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质量直接想居民的体育健身指导的质量,并且影响对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性有直接的影响,就像一个商品一样,如果你有很好的性价比,或者物超所值就会有更大的需求量。但是在体育指导过程中,很多体育指导员意识到如果想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的话就必须先让居民在意识上改变,其中80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认为为群众健身志愿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非常应该持久地建设发展下去。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志愿的工作都是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的。90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对收入,场地,器材,社会地位,非常重视。所以,如果想很好的发展下去这项工作,让居民对它有更好的认识和更大的需求就要各方面更好的配合和努力。4结论和建议4.1结论4.1.1居民的需求欲望比较高,需求能力比较低体育健身需求是人们愿意并且能够得到(购买或免费)的体育健身产品或服务量。构成体育健身需求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需求欲望,而是需求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体育健身指导在体育健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1.2需求内容呈多样化,却以健身指导为主调查结果现实, 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呈多样化却以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为主,这与如果没有正确的健身指导会有很多运动损伤有关。4.1.3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求方式是满足需求的手段或方法,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在公园广场等场所健身说明了以家庭和群体需求为主。需要有关部门或人远提供更多的组织,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健身指导。4.1.4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指导认识更加深刻,并且需求的意识有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有了改观,并且也认识到离开体育健身指导在体育健身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4.1.5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与体育健身指导员息息相关 居民获得体育健身指导的直接来源是体育指导员。这就需要体育健身指导员要有更好的提升来服务大家。4.1.6体育健身指导员对居民的体育健身指导需求影响很大就如调查中的结果显示,居民对质量高的好的健身指导需求量是很大的,并且愿意为此提供经济支持。如果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使得得到了系统有效的健身,并且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会使居民更加需要体育健身指导,并且对健身指导有新的认识。4.2建议4.2.1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体育消费能力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解决的物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让居民去追求精神生活享受,才使得她们更好的去参加体育健身,并投入资金在体育事业中,同时也加大体育健身指导的需求量。4.2.2提高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意识健身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强体,但是运动中如果有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存在运动损伤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可以减缓甚至避免这些的最有利的条件就是体育健身指导,只有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有正确的需求。4.2.3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指导需求居民对健身指导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同时健身指导员的专业跨度也日趋多样化,要更合理的使这两点有机结合,不能浪费人才。4.2.4重视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同时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小城镇居民除了自己独立的参加体育健身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单位中参加健身活动,如果能够重视这一点,让居民对健身指导有新的认识,会对体育健身指导需求量有更好的促进。政府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应的活动和讲座,宣传体育健身指导在健身活动中的重要性。4.2.5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从自身出发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精通业务,热爱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和博学的心理学知识。4.2.6社会和政府要重视体育指导和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并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提高其质量重视体育指导员在体育指导工作和居民健身中的重要性。增加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做好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社会指导员的收入及大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必要性的认识。并从经济上给予支持。参考文献1崔海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展望J.广州大学学报,2002,(1)2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J.体育科学,1994,(6)3王凯珍,阮云龙,心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王凯珍,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