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

    • 资源ID:4017585       资源大小:150.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

    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判断、填空、简答、论述一、文化人类学:是一门介绍和理解文化差异,教人们如何看待和把握文化差异的原则和方法,在文化差异中如何进行交流并增加理解、彼此尊重的学问。二、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客观题)P3-5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三、文化人类学分支研究的内容:(客观题)P3-51、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第一项杰出贡献,它从生物学角度科学地研究人类的由来,也称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研究人类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主要探讨人类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其中包括了形成这个广大世界的整个生物的演化过程。第二类是研究现代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找出人类各项差异的形态并加以描述,同时也解释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2、文化人类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人类学,一般是指对异文化的共时性研究,这些研究立基于实在的田野工作,通过对特定人类群体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探寻人类文化的意义。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美国通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而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则被称为“民族学”,在英国,被称为“社会人类学”。广义的文化人类学,被认为是一门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方法,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三个分支学科。(1)考古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来重构历史上不同文化群体的社会生活,探讨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 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而考古学者所做的研究,则是试图通过跨越时空来考察人类文化的连续性,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本身。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一是重构文化历史;二是重建文化形态;三是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2)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有三个方向:描述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描述句子形成或语言词形变化的方式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通过在其社会背景中的语言分析,人类学家能够理解人们怎么感知他们自己和他们周围世界的。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随时间推移,语言的发展和相互变化的情况(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一般而言,民族学更多地关注人类文化现象,侧重于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异同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对于当地人的现实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从而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四、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主观题)P61、文化整体观(又称文化全貌观)。对整体论的把握要注意:1)人类学家们在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研究与该行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行为,即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2)文化人类学家在比较各民族文化时,注意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 注意:首先,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其次,历史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再次,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2、文化相对观: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种文化只能按照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一方面,防止民族自我中心主义(我族中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另一方面,防止文化帝国主义。3、文化普同观 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而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 4、文化适应观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呈现出连续性的整合和变迁的过程5、文化整合观 强调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一起协调运作的,观察社会中各项因子互动关系,以及与形成社会的广泛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五、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客观题)P121、田野调查法(field work):田野工作也叫田野调查,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1)参与观察法(居住体验)/现场观察/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在田野工作中,主要依靠调查者参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他们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直接观察,或调查者居住在当地社会之中,对当地人的实际生活进行体验的一种方法。(2)个别访谈/深度访谈:结构性访谈/非正式访谈结构式访问是指按照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调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问。访问对象采取概率抽样,访问过程高度标准化,按事先计划好的程序进行。优点:答案规范,访问结果便于量化、比较和评价。缺点:被访者缺乏自由发挥的余地。无结构式访问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一个题目,由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交谈。不限制回答的方式。优点:弹性大、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缺点:费时、难量化,难比较,难评价。常用于探索性的研究,用语深入了解个人心理奥秘、证言(如动机、价值观、态度、思想等)。(3)问卷调查法/取样: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主观抽样2、全貌观察法/背景分析法/社区关系研究: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用背景构架来解释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以揭示这些事件的背景的政治和社会动力。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时,往往要把该行为与更为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3、比较分析法/跨文化比较法/交叉文化研究法/泛文化研究法/比较文化研究:指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为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进行比较研究要注意:(1)同一社会性质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群体才有可比性(2)如果所掌握的资料不宜或不能进行比较,则不可勉强进行比较(3)比较中的参照系应具备“全局性”,切入点还得是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为基础。4、 主位与客位研究法主位观点(当地人取向的观点)的研究取向,将焦点放在当地人的解释方式以及重要意义的判断标准,其目标是发现当地人的观点、信念和认知,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如何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以及他们用来解释行为的规则是什么;对他们而言,什么东西具有意义,他们如何想象与解释各种事物。客位观点(研究者取向的观点)的研究取向,强调研究者(而不是当地人)的解释方式、概念范畴以及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本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该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5、 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 “大传统”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即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文明者和支撑力量的文化;“小传统”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即乡民社会中一般的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文化。6、其他。定点跟踪法/历史追溯法;调查座谈会法;文物文献搜集法:文物、谱牒分析六、文化内涵 P26 文化可观察文化物质文化/技术文化:衣食住行所需的工具、现代科学等 社群文化/伦理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典章制度、法律等精神文化/表达文化:艺术、音乐、文学、戏剧、宗教等不可观察的文化文化文法文化物态文化(物质基础)制度文化(社会规范)行为文化(风俗礼节)心态文化(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低层意识形态高层意识形态按其跟自然的距离远近和联系的疏密程度划分一般的文化概念物质文化技术系统文化适应的结果一、工具:1、调节温度(居所、衣服)2、供应食物(采集、渔猎)3、交通(物体的运输)4、通讯(消息的传递)二、技术:1、运用能量的技术;2、获食技术三、医疗技术四、器具的制作技术(编织、冶金、制陶)制度文化社会系统:政治制度 社会制度 亲属制度文化适应的机制一、人的类别:社会、亲属、性别、年龄、职业等角色二、群体的类别:居住群体、亲属群体、等级群体三、社会组织心理文化观念系统文化适应的策略一、信念系统:宇宙观、权威观、财产观、文化内涵二、价值系统:估价、道德、审美、文化精神三、宗教系统七、文化要素:P281、精神要素(哲学、宗教、艺术、伦理)2、语言和符号(语言、符号)3、规范体系(法律与政治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亲属、婚姻家庭、社会分层单位等)5、物质产品(物质设备)八、文化的特性P29-30(1)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衍生的;(2)文化是有一定的模式的(文化模式);(3)文化是共享的;(4)文化是后天习得的;(5)文化是一个被整合的整体(复合性/整合性);(6)文化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7)文化是具有适应性和惯性的;(8)文化是通过符号显示的(象征性);(9)符号具有实践性和功能性;(10)符号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11)文化还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九、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圈、文化区、文化层、文化类型(了解各个概念间的差异、例子)P311、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元素,指的是一种文化组成分子中可界说的最小单位。2、文化丛:指的是一组在功能上相互整合了的文化特质,也称为文化丛结。3、文化模式: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之间彼此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系统的文化结构。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4、文化圈: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指的是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文化丛的众多文化群体所构成的区域。5、文化区:许多文化特质的聚合构成文化丛,他们具有地区特征,形成文化类型和特定的文化区域。这些文化丛由中心向外扩散、传播。特点:(1)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无必然联系。(2)文化区边界有实有虚,甚至发生重叠。(3)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6、文化层:指的是一种文化内的历史上的层面,或者指一种文化在一个文化区域或文化发展序列中所占居的历史位置。它是关于文化的时间概念,理论上主要属历史学或考古学的概念。7、文化类型十、文化变迁的表现:P41-P501、文化的创新:指新方式在质上的发明,它包括人们把已经熟悉的东西合并成不同的东西。主要包括发现和发明两者。2、文化的传播:也称借用。指的是从其他的群体采纳新事物。传播的模式有:基本传播和次级传播。直接接触、媒介传播和刺激传播。传播或借用有三个特点:第一,借用的选择性。物质文化的借用,主要是看传播一方文化是否具有更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越性、有用性和适用性;精神文化的借用,则是看传播一方的文化对接受一方的文化有无意义。第二,传播的双向性。传播或借用是双向进行的。第三,重新解释。通常要经过在形式、功能和(或)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接受一方文化的特殊需要。3、文化的进化4、文化的涵化5、文化的恢复和重新解释:文化复兴运动/本土主义运动,指人们有意识有组织地复兴和永久保持自身文化的精华,排除外人、外来习俗、外来价值的活动。文化的重新解释,指的是接受一方对新引进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在形式、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自己的需要。6、革命与改良:指国家本质上的改变,包括政府高能、经济生产和分配原则、社会阶级关系,特别是政府的控制权,等等,皆与过去不同。十一、涵化:即文化接触,指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抵触,经过久长的时间,两者相互采借、适应,彼此都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分为两个类型:(1)文化因素的自由“借入”和改变 。(2)强制变化。根据各社会的境况,涵化会遇到3种反应:接受、适应、拒斥/反涵化运动:1、 接受:是一个社会把外来文化的某一种成分、某一部分或全部予以接纳。分为“顺涵化”和“逆涵化”两种2、 适应:指的是处心积虑地把接受过来的外来文化成分与本社会的传统文化协调起来。有三种结果:1)文化同化;2)文化融合 ;3)本社会传统文化解体或文化萎缩和丧失3、 拒斥:指的是反涵化运动。十二、种族的类型:(四大人种)P561、英国学者赫胥黎1970年划分:1)蒙古人种(黄种)2)欧罗巴人种(白种)3)尼格罗人种(黑种)4) 澳大利亚人种(棕/红种)十三、种族产生的原因P561)自然选择与适应是人类种族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2)食物结构是种族特征得以形成的第二要素。3)除了上述两大因素外,古代人类种族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如性的选择和在实际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特别强化和要求等文化因素,也会对种族的外在体质特征产生影响。十四、种族主义及其表现:P59 1、种族主义的理论:指的是一种认为基于遗传上的体质特征同人类各种族的个性、智力和道德发展能力间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即种族差异决定了各人类群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不同的理论。2、主要表现形式:种族隔离、种族灭绝、种族歧视1、种族隔离: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欧洲人和非欧洲人等种族集团强制实行的分离。也称为种族分离。分为人身隔离或制度隔离和地域隔离两种。2、种族灭绝:指的是某些统治阶级或种族集团,为了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借口种族、民族或宗教的原因,整批地杀害某一集团的人,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的行为。3、种族歧视:指的是一些统治者根据种族和民族特征,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其他种族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现象。十五、民族的概念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十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P74(费孝通于1988.11在香港中文大学“泰纳演讲”中提出,从民族现状和历史的事件出发)1、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 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5、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6、各民族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7、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8、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体,尽管我们在语言中都用民族这个名词来指称他们。十七、族群概念P75族群是一个由民族和种族自己聚集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是在地方性语境中被界定的、强调群体成员的主体性和主观认同的概念。族群是人群的一种分类,它所表示的群体有一个名称符号。族群的区别特征在不同时代与场合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血统与体貌、民族归属、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历史习俗。族群成员在心理、感情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族群通常指在一个较大社会中居于文化非主流地位并且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群体,其中包括移民群体。十八、族群的理论 P78-79 1、原生论/根基论:该理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即族群认同是亲属认同的一种延伸或隐喻,它是人性中某种非理性的原生情感的外化,或某种植根于自私基因中的生物学理性的表现。2、情境论/工具论:将族群视为一政治、社会或经济现象,以政治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和变迁。工具论者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认为族群认同随不同情势、不同环境而变化,所以工具论者又被称为“况遇论者”。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无时不在算计和优化自身利益,族群认同生成于权力对峙中。只有在能够增进或获得某种经济、政治利益的时候,这种所谓的原生纽带才会具有感召力,在本质上,族籍和传统不过是人们为获取经济、政治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而已。3、边界/互动论: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人员认定的范畴,族群的形成最主要是因其边界,而非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的边界主要是“社会边界”,而不一定是地理边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族群的边界是族群内涵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边界问题,就不存在族群的内涵、特征,也就谈不上族群的认同与互动了。4、对立论:其理论前提是,不同族群之间的对立过程是族群认同得以维持的首要原因。其核心是“持久的认同体系”和“对立过程”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文化成功地抵御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同化而存留下来,后者指的是一个族群企图吞并另一个族群,前者受后者的抵御。这样,在这个对立过程中,由于群体目标的政治或机制,族群认同在时间的推进中得以维持。十九、索绪尔的贡献费尔迪南·德·索续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对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都有很大贡献。其最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一种社会制度加以研究,而忽略语言中的物理的、机械的表现。2、把语言放在人文事实的层面上进行观照,认为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剖析语言符号,可以把语言分成概念(即内容或意义)与声音(即形式)形象,这也就是符号学里的所说的所指和能指。3、将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类。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从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其后的语言现象。二十、人类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1)从语言符号的特殊性看,语言具有有线性、任意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变形、系统性四大特征;2)从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相比来看,语言具有时空位移性、命题性、内在性、能产性和分离性五大特征。二十一、语言的三重意义:1)语言是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产物、社会维系的重要媒介,是工具,是被动的。2)语言文化的象征,它作为符号系统能够反映民族文化,和它所象征并参与其中的民族文化相互作用。3)语言民族文化的核心,它可以表达民族精神,或者说,它具有表达民族特点的潜力,但并非民族精神本身。二十二、语言与民族的关系语言和民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 区别:(1)两者产生的时间不同。语言出现较早,而民族的出现较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语言是人类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体;(3)两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发展线索与脉络。2、 联系:(1)语言是民族或族群的重要标志。语言是民族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相对于其他)。语言是构成民族的第一特征,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语言能够比较全面而深刻地体现民族的特点,这是民族的其他特征所不能比拟的。语言以外的民族的其他特征(如心理素质),往往也要通过语言来反映。不仅如此,语言还反映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特征。语言不仅反映民族现在的特点,而且还反映民族历史上的特点。语言在民族的诸多特征中比较稳固,变化得最慢。语言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世代相传,也能突破空间的限制,随着民族的迁移,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语言既是民族的特征之一,又是民族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工具。每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水平,凝结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知识。人们学习和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继承和交流自己民族文化的过程。(2)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民族、族群的研究从民族的形成看民族语言的形成从民族的分化与统一看语言的分化与统一从民族的社会特点看语言的特点 从民族特点看双语现象的发展。二十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P94(一)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语言也是人类创造物之一。2、文化不受控于基因的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3、文化具有共享性,它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全社会成员共同的财富。4、凡文化都具有符号性和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宗教、婚姻、神话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二)语言对文化建构、传播和传承的作用1、人类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的信息联络显著发达;使只是积累变得容易;使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发达。2、不仅创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很大程度也是依靠语言。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可以传播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三)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特殊系统1、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对整个语言系统,包括词汇、语法、语言和语句等都有影响力;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一些特有的语言和词语,这些词语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无法对译的;不同的文化影响和背景决定了相同的词有不同意义。言语还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制度;言语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心理;文化对语法产生影响;文化对语言分化产生影响。2、 语言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P94语言直接制约着人的思维或交流语言是一个既受制于又独立于客体世界与主体世界的文化世界。客体、语言、主体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三位一体。语言关乎着民族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语言对民族语言艺术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文化影响语言是主,语言制约文化为次。二十四、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语言决定思维)的核心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萨丕尔认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人们主要是通过语言去理解世界的。实际上,真实世界是在该族人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的。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引申了萨丕尔学说中的思想萌芽,将语言之于文化的作用推向极端。语言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想形式,是受他所意识不到的那些不可抗拒的形式规律所支配的。使用不同语法的人,受其语法结构的支配,对外表相同的事物进行各种不同的观察,做各种不同的评价。PPT:沃尔夫指出,语言并不只是把我们的观念和需求转化为声音的编码过程,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塑造力量。语言通过提供常用的表达惯例,预先安排人们以某种方式看世界,因而引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语言相对性假设: 由于语言不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同;语言绝对性假设: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通过语言,思维也是由语言决定的二十五、人类的非语言交流 P103非语言交际就是使用非语言符号进行的交流沟通括动。 非语言交流对于语言交流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包括:手势语。是指运用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来进行交际的一种交际方式,它是最常见的视觉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语有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非语高交流可以传达语言所难以表达的人的深层次意识。  体态语。事实上人身体的任何 一个部位的动作姿势都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近体学副语言。副语言是伴随着人的言语活动而产生的一些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 鼓语和哨语装饰二十六、人格特质理论P113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一)卡特尔认为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特性所构成的,由于各种特性在一个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他把人的个性分为“表面特性”和“根源特质”,所谓表面特性是指一个人经常发生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而根源特质则是制约着表面特性的潜在基础。卡特尔从许多表面的行为中抽取了16种“根源特质”,称为16种个性因素。然后他又据此编制了专门的量表来测量这16种特质。(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他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等。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例如,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他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他进而把个人特质按其对人格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1、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十七、国民性和社会人格的研究P113国民性:所谓国民性或民族性,是指在文明国家内通常的人格类型;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它的人格类型,也即见于该社会中的一般人的人格类型。社会人格:仅包括个人所具有的一部分特征,这些特征是一个团体中多数分子的人格结构之基本核心,此种社会人格乃是由一个团体共有的生活基本经验与方式多导致的。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弗洛姆说:“在研究一个社会团体的心理反应时,我们曾讨论到该团体中每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可是我们对每个人的不同的特性并不很感兴趣。我们所重视的是该团体的每一个分子都共有的一些人格结构,我们可以称此种人格为“社会人格”。二十八、文化濡化 P1201、文化濡化:是指人类个体适应其文化并学会完成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过程。文化濡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变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文化接触、撞击、冲突、采借与整合调适等阶段。文化濡化首先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本的标志。人类具有两 种传承功能,一种是生物性传承功能,即人类的生物与繁衍;另一种是人类与动物不同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也就是文化濡化是一个种族或民族区别于其他种族或民族的最基化,其本质意义仍是人的学习与教育 2、文化濡化的机构(过程): (1)家庭: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2)学校: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体现的是暗示的力量。他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3)社会环境:工作岗位、传播工具(电影、电视、书刊、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同侪群体。人的濡化是一个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终身过程,作为超越于个体之上的濡化机构,应将对文化转型的认识传达给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并着力培养人们对转型的适应力。二十九、认知的差异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提出一套“原始思维”的理论:认为各大洲土著居民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不会运用抽象概念,他们不能区分真实世界中主观和客观的东西(他称之为互渗),这是一种前逻辑的思维。三十、林德曼定律P141林德曼定律,即"十分之一定律",又叫"百分之十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在营养结构中,营养总是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转化,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从较低层次向相邻的较高层次转化)启示:1)食物链不能太长,营养层次不能太多2)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有机体应保持较为严格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居于食物终端的生命体不能太多。三十一、西方思想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P1421、地理环境决定论某国的国家制度、政体、人口素质与分布、人的生理及心理、民族的道德风貌、宗教信仰、法律的性质和风俗等,都是由气候、土壤及人们居住领土的大小等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并认为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地起决定作用。2、可能论/或然论可能论认为文化产生的根源不在于环境,环境影响和制约文化而非决定文化,特别是不能决定文化的所有细节。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虽然环境塑造了人类,但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却有多种可能性,可能论重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环境为文化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而文化则主动地进行选择。这种文化选择的主动性使得即使是在相同的环境中文化也有可能有不同生态适应,从而使文化的形态和类型变得十分复杂和多样。3、环境感应论比较注重环境和人类关系中人的因素的研究,特别是人的心理因素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因为文化决定个人或群体的价值体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对环境的心理评析,并支配着人类行为的动机。例如,他们认为不同的文化对周围的天然资源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同样的环境将导致不同文化的人类的不同态度。4、人类文化生态论该理论主张人类文化不仅不是由环境决定的,相反,人类可以改造自然,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然,在塑造过程中,逐渐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找出过去改造自然的成败之处,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以便更好滴为人类服务。三十二、人口和生态(与十三章结合)P143自然界负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数量、质量、范围和可靠性等几个因素:1、首先取决于资源的数量,特别是最必需又最紧缺的资源的数量2、其次取决于自然界供给给人类的资源实际含有的有用成分的大小3、在此取决于人们对资源范围的认识和新原料新技术的进步4、最后还受到资源在某一段时间内波动性大小的限制三十三、文化区域:(客观题:形式文化、功能文化的区别)P145文化分区1、形式文化区:即那些具有某一独特文化特征或一组文化特征的人们共同居住的地域,划分的标准是文化的一致性。2、功能文化区:是一个业已组织起来并能够发挥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地区。这种文化区的组成在于其独特的功能。它和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按其独特的功能来划分。三十四、居所与聚落(客观题)P147居所的类型1、风篱2、穴居: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适合人类的活动。3、树居/巢居: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4、水居: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 5、室居:(1)帐篷式室居:游牧民族蒙古包 (2)干栏式室居:干栏式房子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子。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 干栏式是建筑又分为:1)吊脚楼: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土家族吊脚楼,瑶族吊脚楼 )2)船型屋: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五指山中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3)上栋下宇式室居。“上栋下宇”式住房流行于我国平原地区建筑样式多种多样,就屋顶而论有平顶和一面坡式或人字形两大类。三十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P152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基本定义为: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历史民族区:是一个由于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长期交往及相互影响,在居民中形成类似文化生活(民族的)特点的人们居住的区域。三十六、我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划分P1541、 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1)山林狩猎型:东北的鄂伦春族人,云南的独龙族人2)河谷渔捞型:东北的赫哲族人2、 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按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条件,有四个典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代表的高山草场畜牧型3、 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分类一: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分类二:初级农业、园艺农业精耕农业、集约农业 (P152)三十七、形式论与实质论的争辩 P159关于当代经济学的原理是否适用于分析研究前工业社会的经济问题,在经济人类学中有实质论和形式论两派不同的意见。形式论与实质论所辩论的焦点在于,原始经济体系中的社会考虑,当然社会考虑同样的也会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另外一个则是所有的人类都会利用手段去追求最大利益。形式论派希望将所有人都归纳到一种经济学的原型上,也就是追求每个人的最大利益,他们将这样的行为视为人类本性的普同现象之一。形式论(Formalists):形式论者认为人类会经由理性的思考与抉择去追求最大利益,提出资源有限但欲望无穷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天性,因此将稀少的资源做极大化利益的配置,以满足无止尽的需求。形式论者将追求最大利润、理性行为等视为一个普同倾向,可以应用在每一个类型的社会中。认为尽管经济学理论产生于工业社会,但它具有普遍意义,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出来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被用于阐述和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行为(包括比较原始状态下的经济行为)。实质论(Substantives):认为不能简单地套用新古典主义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人类学期末重点整理xpq.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