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处理24000吨草甘膦浓缩母液及副产2000吨80%焦磷酸钠、2000吨工业焦磷酸钠、6500吨工业磷酸三钠环保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4015749
资源大小:1.66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处理24000吨草甘膦浓缩母液及副产2000吨80%焦磷酸钠、2000吨工业焦磷酸钠、6500吨工业磷酸三钠环保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年处理24000吨草甘膦浓缩母液及副产2000吨80%焦磷酸钠、2000吨工业焦磷酸钠、6500吨工业磷酸三钠环保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项目名称: 年处理24000吨草甘膦浓缩母液及副产2000吨80%焦磷酸钠、2000吨工业焦磷酸钠、6500吨工业磷酸三钠环保技改项目建 设 单 位: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盖章)编 制 日 期: 2013年10月评价单位: 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盖章)资 质 编 号: 国环评证乙字第1980号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二 一 三 年 十 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是香港泰禾集团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在江苏如东建设的生产基地,公司建于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用地内,主要致力于开发、生产、销售农药产品,为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目前主要产品为野麦畏、草甘膦、茵达灭、磺草灵等。公司现有职工475人。公司现有工程3500t/aTDTC项目于2005年6月取得环评批复,2006年3月进行试生产,2006年6月通过环保验收;3800t/a野麦畏项目于2006年10月取得环评批复,2008年5月进行试生产,2009年6月通过环保验收,目前在生产。2006年,企业投资新建IPN催化剂实验装置项目,并于6月取得审批意见,2011年8月试生产,2012年10月通过环保验收,目前在生产。2007年,企业投资新建10000吨/年(甲基)丙烯酸酯生产装置项目,并于3月取得环评批复,2008年10月试生产。目前丙烯酸酯项目已停产,生产装置已拆除,泰禾公司确定以后也不会再生产。2008年,企业投资扩建年产20000t草甘膦项目,并于2008年2月取得环评批复,2008年8月进行试生产,2010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本环保技改项目是为了满足草甘膦生产,对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进行处理,使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为清洁生产项目。2008年,企业投资扩建年产3000吨高效盖草能、使它隆等制剂项目,并于2009年2月取得环评批复,目前泰禾公司高效盖草能、使它隆等制剂分装项目生产装置尚未建设。经与业主核实,该项目以后不会再生产。2009年上半年,企业申报了2000t/a茵达灭项目,为利用现有1200t/aN,N-二正丙基硫赶氨基甲酸二正丙基氨盐(EPTC)项目部分设备进行生产(EPTC项目已停产)。EPTC项目已于2007年7月取得环评批复,2008年1月试生产。2011年3月通过环保验收。茵达灭项目于2011年11月取得批复,2012年2月试生产,2012年10月通过环保验收。2010年上半年,企业申报了400吨氟咯草酮原药、400吨磺草灵原药及配置1000千升磺草灵制剂项目,于2012年4月取得批复,8月试生产,2013年5月15日取得了环保验收批复。2012年下半年,泰禾公司申报了年产5000吨2,4-D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已于2012年12月21日取得环评批复,2013年4月3日试生产。公司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工作,具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队伍,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公司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连年递增,社会效益显著。草甘膦是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开发的有机磷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除草剂,除草效果优异、成本低,且草甘膦一旦与土壤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降解无残留,所以被迅速推广,再加上抗草甘膦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成功,更是使草甘膦的用量急逐增加,已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再大的农药品种。我国草甘膦的产能已达50万t/a以上,而且市场以每年10%以上速度在增长。目前用于生产的主要为亚磷酸二甲酯法(占总量的70%)和IDA法,我公司采用的方法即为亚磷酸二甲酯法,在生产草甘膦的过程中同时副产母液(草甘膦含量约为1%)5t /t草甘膦,原来是把此母液浓缩除盐后制成10%水剂出售,由于农业部于2009年出台了1158号公告规定草甘膦水剂的最低浓度为30%,即从2012年开始禁止销售10%草甘膦水剂,当时由于没有可行的母液处理技术,泰禾公司于2011年5月份停止了草甘膦的生产。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有了成熟的母液处理技术,不但能使母液得到完全处理,且能回收其中的磷,使其转化为磷酸盐出售,化废为宝。粗焦磷酸钠作为十水合焦磷酸钠的中间产品,为具备十水合焦磷酸钠生产能力的磷酸盐专业厂家提供原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国的十水合焦磷酸钠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工业配套系统,国家历来重视该领域的发展,相关引导和鼓励性正常频频发布,为行业发展注入政策动力。我国的磷酸钠行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与焦磷酸钠行业互相配合,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工业配套系统。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2.1名称、建设性质和地点、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年处理24000吨草甘膦浓缩母液及副产2000吨80%焦磷酸钠、2000吨工业焦磷酸钠、6500吨工业磷酸三钠环保技改项目(2)建设性质:技改扩建(3)建设单位: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5)投资总额:257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10万元。(6)占地面积:全厂面积30.69万m2,本项目占地面积3600m2,其中厂房用地1000m2,位于锅炉房东侧空地;(7)绿化面积:本项目绿化依托现有,本次不新增绿化面积。(8)职工人数:现有职工475人,本技改项目需职工23人,均依托草甘膦车间人员。(9)工作时数:焚烧炉系统全年工作日300天,全年工作5000h;工业焦磷酸钠工艺全年工作71天,全年1704h;工业磷酸三钠工艺全年工作229天,全年5496h。 (10)行业类别和代码: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C43201.2.2项目建设内容1.2.2.1建设规模 本次技改在现有的锅炉房东侧预留空地进行施工生产。建设内容为母液贮槽,母液泵,一级转化器,二级转化器,二次燃烧室,余热锅炉,高温旋风分离器,空预器,废气洗涤装置,引风机,烟囱,溶解(反应)釜,过滤器,结晶釜,自动连续离心机,母液槽,干燥器,主控制室、配电房等。拟建项目副产品生产规模详见表1.2-1,经对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拟定产品方案、工艺及生产状况的核实,泰禾公司全厂产品方案详见表1.2-2。表1.2-1 拟建项目副产品生产规模一览表序号生产装置产品名称设计能力生产连续性及季节性年运行时数(h)年运行天数(d)1焚烧炉装置80%焦磷酸钠2000t/a全年生产50003002磷酸盐精制车间96%工业焦磷酸钠2000t/a169571398.5%工业磷酸三钠6500t/a5505229表1.2-2 泰禾公司全厂产品方案表序号生产车间产品名称设计能力(t/a)年运行时数(h)年运行天数(d)技改前技改后增量1KE2、KE4车间94%TDTC(不外售)350035000720030094%野麦畏38003800072003002IPN车间IPN催化剂1212072003003茵达灭车间98%茵达灭20002000072003004磺草灵车间95%磺草灵原药(不外售)40000720030036%磺草灵制剂1000kl0072003005氟咯草酮车间95%氟咯草酮原药40000720030062,4-D主生产车间、制剂车间和尾气吸收车间98%2,4-D原药(自用709.453t/a)500050000598530060%2,4-D制剂20002000080010030%盐酸(副产,用于磺草灵原药生产485t/a)2644.1012644.1010598530092%氯化钠(副产)3407.7873407.787059853007草甘膦车间95%草甘膦2000020000072003008草甘膦浓缩母液处理车间80%焦磷酸钠(副产)02000+2000500030096%工业焦磷酸钠(副产)02000+200016957198.5%工业磷酸三钠(副产)06500+650055052291.2.2.2公用及辅助工程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1.2-3。表1.2-3 公用及辅助工程表类别建设名称现有能力拟建项目主体工程主生产框架/新建1000m2焚烧工艺装置区,新增一套100t/d焚烧炉,焚烧炉所需燃料天然气由园区供应,供应量为1080000m3/a。贮运工程草甘膦浓缩废液贮槽1000m3×2利用原有10%草甘膦水剂贮槽1000m3×2液碱贮罐500m3×2+100m3×1+200m3×1+80m3×1依托现有80m3×1液碱储罐产品库依托现有固废堆场(大棚)730m2×1依托现有固废堆场运输委外运输/公用工程供电园区专门提供了一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至公司高压变电所变为10千伏,总能力8000KVA,厂区装置变电有3台1250KVA、2台1600KVA变电器依托现有1600KVA变电器一台,年耗电9.79×105 kwh/a供水工业水由园区工业水厂供应,供水压力为0.3MPa,车间循环水能力5300m3/h,目前使用循环水能力为1450m3/h,剩余3850 m3/h新增用水15360m3/a,新增循环用量为10m3/h,现有余量满足本项目使用 生活用水由园区生活水厂提供自来水,正常供水能力为300m3/d,目前使用能力51.15m3/d,剩余能力为248.85m3/d本项目员工依托现有,不新增生活用水供热园区热电厂,供热能力为2×130t/h,压力0.6MPa,现有项目蒸汽使用量16.21t/h本项目2.4t/h余热锅炉,产气12000t/a,供精制车间使用供冷2台75×104Kcal/h的冷冻水盐水系统2台100×104Kcal/h的低温水系统,现有项目用冷230×104Kcal/h,剩余能力为20×104Kcal/h/排水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513.393m3/a(15.04m3/d),其中生产废水5108.164m3/a(17.03m3/d)经草甘膦车间蒸发析盐系统处理后产生废水4017.393 m3/a(13.69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厂,设备清洗水96m3/a(0.32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产生的浓水400 m3/a(1.33m3/d),清下水排放量为720m3/a。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塔热交换降温后合并回水到循环水池,厂区内设排水沟,保持地表水排水畅通,保证清水和污水分开排放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站目前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已建成一套处理能力1000m3/d的污水处理站和1套处理能力5000m3/d的污水处理站,目前日处理能力1000m3/d的污水处理站已停用,采用处理能力5000m3/d的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废水,目前实际处理废水为349.39m3/d,剩余处理能力为4650.61m3/d新增污水排放量为15.04m3/d,其中生产废水13.69m3/d,设备清洗水0.32m3/d进入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与浓水1.33m3/d一起进园区污水处理厂一级碱吸收+布袋除尘/新增1套绿化16.4%绿化率依托现有1.3公用工程1.3.1供热1.3.1.1 蒸汽平衡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需用到蒸汽。本项目焚烧配套装置余热锅炉将提供蒸汽12000t/a,其中5500t/a用于本项目副产工业焦磷酸钠和工业磷酸三钠的生产(其中4200t/a用于生产工业磷酸三钠,1300t/a用于生产工业焦磷酸钠),富余蒸汽6500t/a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供全厂用气。产生的蒸汽冷凝水全部回用于余热锅炉。图1.3-1 项目蒸汽平衡图 单位:t/a1.3.2给排水(1)给水本技改项目依托厂区现有的供水系统,不另行新建。项目用水由园区给水系统采用分质供水系统接入厂区,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采用不同水源,分质供水。企业生产直流用水接自工厂现供水管,现供水管网由园区工业水厂接入厂区,消防用水由企业设置的消防泵房将生产用水加压后,通过生产用水管网接入厂区;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利用现工厂的生活消防系统接至界区,现供水管网由园区生活水厂接入厂区。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水池、泵站、旁滤池、水质稳定处理和循环水管线,企业车间循环水设计能力为5300m3/h,现有项目总的循环水用量为1450m3/h,结余量为3850m3/h,本项目新增循环水供应量10m3/h可满足本项目的需要,循环冷却补充新鲜水量0.2m3/h,循环水的重复利用率98%,年用新鲜水量1440m3。 生产用水: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产用水。根据物料衡算,项目工业焦磷酸钠生产过程中补充新鲜水共计3000m3/a,项目工业磷酸三钠生产过程中补充新鲜水共计8000m3/a。余热锅炉:项目锅炉配备软水制备设备,采用树脂交换技术,锅炉蒸汽产量为12000t/a,需提供软水13200m3/a,由蒸汽平衡可知蒸汽冷凝水10800m3/a全部回用于余热锅炉,则由软水制备设备补充2100m3/a软水,需新鲜水2800m3/a。项目副产焦磷酸钠及磷酸三钠精制车间,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决定副产的生产情况。产品交替生产均需对设备进行清洗,96%工业焦磷酸钠年产量2000t,全年分4次生产,即对生产设备清洗频次以4次/a计,清洗需新鲜水30m3/次,则设备清洗水需求量为120m3/a。(2)排水初期雨水 本项目液碱依托现有液碱储罐1×80m3,位于现有罐区,无新增面积,而罐区初期雨水在现有项目环评中已予以考虑,因此,本技改项目不新增初期雨水量。 循环冷却水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循环冷却水,年用新鲜水量1440m3,需溢流排放约720m3/a,其水中的COD:30mg/L;SS:40mg/L,该部分水水质清洁,作为清下水外排。 工艺废水由工程分析物料衡算可知,项目草甘膦浓缩母液焚烧工艺无工艺废水排放,工业焦磷酸钠精制工艺及工业磷酸三钠精制工艺均会产生高盐废水,其中工业磷酸三钠精制工艺产生废水3560.428m3/a,工业焦磷酸钠精制工艺产生废水1547.736m3/a。共产生废水5108.164m3/a。废水利用草甘膦车间蒸发析盐系统处理后产生的废水4017.393m3/a,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锅炉弃水项目锅炉配备软水制备设备,年产生浓水400m3/a,经污水管网进园区污水处理厂。设备冲洗水设备冲洗水排放系数按0.8计,则排放量为96m3/a,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技改项目给排水平衡见图1.3-2,技改项目实施后全厂给排水平衡见图4.3-4。图1.3-2 技改项目给排水平衡图(m3/a)图1.3-3 全厂给排水平衡图(m3/a)1.3.3供电本技改项目需增加总用电负荷约为1.63×106kw。(1)本工程供电由园区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引至公司高压变电所,厂区有3台1250KVA、1台1600KVA变电器,本次新增1台1600KVA变电器,采用电力电缆沿室外电缆沟及桥架敷设。(2)根据厂区内负荷分配情况,本项目大部分工艺生产过程为间歇式,中断供电不易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供电连续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只有少量不允许停电的用电设备如火灾报警系统及仪表DCS、EDS系统及事故照明负荷属于一级负荷,可以考虑设置UPS系统来确保供电,其他按照三级负荷考虑。(3)电能计量做到既能满足供电部门要求,而且满足厂内进行考核的需要。继电保护设施满足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要求。(4)根据岗位特性,配置合适的灯具,照度标准符合国家要求。(5)厂区建筑及库区应设置避雷装置,并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1.3.4贮运1.3.4.1贮存项目所用原料分为罐装、桶装或袋装贮存,各类物品均按化工企业规范要求存放,能满足储存要求。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年耗量及最大贮存量,以及成品最大贮存量情况见表1.3-1。表1.3-1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成品贮存量一览表物料名称规格年耗(产)量(t/a)最大贮存量(t)物质形态贮存方式存放地点草甘膦浓缩母液240002000液态贮槽现有10%草甘膦水剂贮槽液碱30%255080液态储罐现有罐区粗品焦磷酸钠80%6212150固态袋装现有产品库工业焦磷酸钠96%2000100固态袋装工业磷酸三钠98.5%6500500固态袋装包装袋/20只/t焦磷酸钠120000只包装袋/原料仓库压缩空气/6154.5734M3气态罐装天然气/45m3/t1080000m3天然气/水/15360/水/电1.63X106kwh/a67.9kwh/t电/1.3.4.2运输本项目主要采用汽车公路运输。企业自备叉车2辆。原料运输外委社会运输单位。产品及其它运出物料由购买单位自行运输,本公司不负责运输任务。1.3.5消防厂区大门人流出入口,物流门设在厂区北面。在紧急情况下,消防、急救车辆可直达企业内部。厂区内部中心主干道宽约8m,其余宽约6m,厂内通道为环行道路,进入厂区消防车辆可径直通达各生产装置。全厂共设室外消防栓10个。1.3.6维修本项目大中型修理由公司承担,自设机修车间,由5名维修工负责小型机修、仪修、电修和日常维护。1.4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4.1产业政策相符性(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鼓励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用地相符性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及南通市化工产业导向目录(2011年本)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168号)中的限制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1.5产业政策相符性1.5.1国家产业(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鼓励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5.2地方产业政策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及南通市化工产业导向目录(2011年本)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168号)中的限制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1.5.3环保规划相符性(1)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对照分析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该通知要求:一、科学编制化工区发展规划,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制度;二、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三、严格落实环境防护距离,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四、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五、加强监管和落实。本项目位于已编制规划环评并通过江苏省环保厅审查的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范围内,园区建设规范,从园区规划和建设上,适合项目入驻;园区设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焚烧中心,区域供热中心一期已于2010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台130t/h的锅炉向园企业集中供热,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等基础设施已较完善,基础设施能满足本项目生产要求;由每年的例行监测数据,园区区域大气、纳污区黄海、园区内地表水匡河、九洋河环境质量较好,就本项目而言,产生的污染物经有效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投资2570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较高;此外,产业园区还设置了污染源监控系统,加强园区企业的监控和管理,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之规定。(2)苏环管200692号对照分析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中规定禁止建设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的项目,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本项目不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且溶剂全部回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主要涉及SO2、NOX、烟尘、二噁英等废气的排放,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后废气排放能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中的标准。项目正常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满足园区污水厂接管要求后再排入园区污水厂,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后入黄海,经现状调查其水质满足三类海水功能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文之规定。(3)与苏环管200698号对照分析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文中规定生产的产品不得违反“四不准”和“十不批”,所作评价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审查;新布设的化工石化集中工业园区、基地以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园区、基地,必须进行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污染影响评价,增设环境风险评专章,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编制公众参与篇章,公众参与篇章中须说明发布公告的方式、公众反馈的意见及对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等,并附公告的具体内容等书面材料。项目所生产的品种不属于“四不准”和“十不批”范围内,项目选址在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内,园区已做了环境污染影响评价,评价中对环境风险专章分析、公众参与专章,因此,项目不违反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文规定。(4)与苏政办发2012121号文相符性分析为巩固前两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结合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与要求,全面提高化工行业环保和安全水平,推进化工行业高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集约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发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该通知要求:一、严格项目准入门槛 ;二、推进化工生产企业的改造提升 ;三、提高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本项目位于已编制规划环评并通过江苏省环保厅审查的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范围内,园区建设规范,从园区规划和建设上,适合项目入驻;本项目投资2570万元技改项目;项目严格执行化工项目“三同时”制度,安全、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经查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经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泰禾公司已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园区2013年将进行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且园区边界设置了500m的隔离带,园区设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焚烧中心,区域供热中心一期已于2010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台130t/h的锅炉向园企业集中供热,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等基础设施已较完善,基础设施能满足本项目生产要求;就本项目而言,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经预处理后满足园区污水厂接管要求进入园区集中处理,生产废水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阀门。此外,产业园区还设置了污染源监控系统,加强园区企业的监控和管理,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文之规定。(5)与苏政发200763号对照分析本项目采用园区集中供热、供电、供水设施,符合63号文中加快推广节能工程的要求;项目蒸汽冷凝水回用,冷却水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用水量,符合63号文中有关“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的要求;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由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黄海,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各废气均经过有效治理措施处理后达到相应标准外排、项目所有固废均不外排,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63号文中有关污染物减排、“全面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完善提高工程”的要求;项目不违反63号文中其它政策规定。因此本项目符合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文)要求。(6)与苏政办发2007115号对照分析根据苏政办发2007115号要求:加快推进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2006年以后经国家核准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年底前建成投运;其余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加快推进开发区集中供热中心及其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对已建有集中供热中心的开发区,须加快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确保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并实现对区内企业集中供热;各开发区须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区内主要产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规划编制工作,对区内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统一规定合理去向。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已建设完备的污水收集和雨水排放系统,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行。园区已实现集中供热,园区各企业所产生活垃圾与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固废均有合理去向。本项目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二期,企业将充分利用园区提供的污水、供热、因此符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计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115号文)相关要求。(7)与环发201254号对照分析环发201254号中要求“园区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及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对特征化学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新建园区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确保园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100%。加强园区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园内企业应加强对废气尤其是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排放,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园区内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进行安全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相配套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场所,避免大量危险废物跨地区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本项目符合性分析: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要求;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本项目废水达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并已安装在线监控;本项目所在园区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园区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100%;所在园区设立固废处置中心,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固废委托园区固废中心统一处置;项目各废气均经过有效治理措施处理后达到相应标准外排。此外,目前,园区已经实现专用明管输送生产废水,该项目建成后,生产废水经园区专用明管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符合要求。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本项目符合环发201254号要求。(8)与苏政发2011308号对照分析苏政发2011308号文要求:“产业园区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暂停受理除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建设和循环经济类以外的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未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未按规定开展园区跟踪环境影响评价;(三)环境风险隐患突出且未完成限期整改;(四)未按期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五)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或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且未完成限期治理。本项目符合性:本项目所在园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已经通过区域环评,并按照规定开展园区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基础设施完善,污染物能集中治理并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按照十二五要求进行总量控制计划,实现区域平衡。综上本项目所在园区符合苏政发2011308号文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江苏省有关环保政策。(9)符合苏环办2009199号文相关要求本项目厂址位于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经过省环保厅批复的省级化工园区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一期范围内,本项目不属于暂停审批的园区外中小化工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化工生产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09199号文)相关要求。1.5.4与园区产业定位及与苏环管2008179号文相符性项目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南通泰禾公司厂址内,属于园区三类工业用地。化学产业园的产业定位是:园区是集化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一体的大型化工区。是以高新技术、精细化工为核心,以规模化工为支撑,以高品质的投资环境为特色的化工聚集区。根据苏环管2008179号文关于对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项目厂址符合开发区用地规划;本项目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且采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污染治理技术;本项目资源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均能达到国内先进清洁生产水平。因此本项目符合园区批复对入园企业要求,符合园区产业定位。1.5.5与危险废物处置及贮存相关标准、技术规范选址要求的相符性 本项目与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及关于发布<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修改方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公告 2012年 第33号)、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方案中选址要求的相符性见表1.5-1。表1.5-1 与危险废物处置及贮存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等选址要求的相符性标准及规范选址要求本项目相符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项目周边1000m范围内无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项目选址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无密集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区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方案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项目所在地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为6度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项目危险废物暂存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项目场界距离最近的居民点潮港村2200m、环西村为2300m;项目距离最近的地表水域匡河约540m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项目选址在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所在地地址条件较好且降水量相对较少,不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影响的地区应设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设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项目距离周边居民点较远,项目选址位于潮港村、环西村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加强基础防渗,防渗层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10-10cm/s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危险废物储存于厂区现有危废堆场,草甘膦浓缩母液依托原有10%草甘膦水剂贮槽1000m3×2,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厂界外300m范围,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感目标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05)及其修改方案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项目选址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项目周边1000m范围内无地表水环境质量类、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象条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厂界外300m范围,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敏感目标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年一遇的防洪、排涝措施。项目选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好,不易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