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基于集聚效应的FDI 与江苏制造业的整体跃迁22176.doc
-
资源ID:4014947
资源大小:18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文(设计)基于集聚效应的FDI 与江苏制造业的整体跃迁22176.doc
基于集聚效应的FDI与江苏制造业的整体跃迁南京大学 商学院经济学系高 波 张明之摘 要:中国在国际分工领域中的比较优势,在于强劲而持续的增长势头,坚实而进步的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平,经济、丰富而素质日益提升的人力资源,广阔而发展的市场容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FDI流动趋势为加入WTO后的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带来契机。江苏省具备成为现代世界制造基地的比较优势。以沿江开发为契机,顺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规律和FDI流动趋势,采取合理有效的行动方略,加速制造业升级。关键词:国际分工;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工基地;制造中心一、背景资料链接:1、外经贸部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争相来华投资或加大采购力度是一个显著趋势,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39万家,中国已跃居全球最大FDI引进国。跨国公司提供资金、设计、标准、技术,甚至管理,在我国加工和采购零部件,使我国融入全球经营网络。2、带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的商品已经走上了世界各地的货台。中国的成就是巨大的,仅2001年,中国就向世界出口了266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90%是工业制造品。但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来看,中国还远远比不上18世纪英国在世界的地位,更比不上19世纪以后的美国和日本。200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国企业有11家,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我国的企业只摇荡在中低端。中国企业大都采取OEM的制造方式,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3、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厅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170多家落户江苏,开办了总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656个,其中超1亿美元的达137个。仅在苏州一地,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厂,它们共兴办项目215个,合同外资达67亿美元,占该市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超过一成。通过引进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苏州已成为IT产业、钢铁冶金业、石油化工和造纸等四大制造业基地。二、世界分工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中国制造业定位 1、世界分工格局变换第一,垂直型国际分工趋势日益明显。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也日益深化。尽管产业分工有向水平方向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垂直分工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并直接决定世界分工格局。当前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已由以往的发展中国家供给初级原材料、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的分工形态逐步转换为不同经济职能或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高低或生产流程关键环节与非关键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通过持续创新垄断知识与信息产品的生产,领导全球经济;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致力金融创新,提供新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投资银行业务);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主要从事资本品生产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最终消费品生产;以新兴工业国家为代表主要从事中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消费品生产;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中低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而一些最贫困国家的主要工业品依赖进口。由此,在当今世界纵向分工体系中,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递增的层阶:自给生产或资源供给加工基地制造中心(世界工厂)研发中心。第二,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国家所在的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则日益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态势。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之间通过构建战略联盟等专业化协作方式而产生的。同时,这也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水平化分工格局。特别是在东亚,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所发现的雁型分工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结构也越来越相似。这为跨国公司推行一体化战略创造了便利条件。2、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第一,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成为21世纪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产业,是全球第三次科技浪潮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为了抢占21世纪全球科技制高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展开了大规模的科技竞赛,R&D投入强度成为划分高技术群类和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标尺。以19901995年美、日、德、法、英、意6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情况为例,其中日本最高,达2.69%(1994年),美国为2.52%(1995年),德、法、英分别为2.33%(1994年)、2.38%(1994年)和2.19%(1994年)。信息技术的扩散与应用引起相关产业的技术革命,并加速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信息技术早已通过CAD、CAM、CIMS、计算机模拟等系统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大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第二,全球制造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制造业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转移,将低端制造技术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产业结构“空心化”和“轻型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甚至是低端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已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组装基地和制造工厂。发达国家仍然掌握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其非核心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第三,中小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观念认为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软硬件设施和知识积累等方面与大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重要领域里,中小企业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在美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在数量上占全国的55%以上。据欧盟统计,中小企业R&D的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新产品是大企业的3.5倍;中小企业利用政府资助的效率也大大高于大企业,美国大企业R&D支出中26%来自联邦政府资助,而中小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1%,但中小企业却创造出美国50%以上的创新成果。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注重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在美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鼓励与引导,较多采取对R&D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间接扶持政策,而较少采用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3、全球化进程中的技术生态环境变换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将更为不可测,其负效应也将更为显著,由此大大增加了技术创新成本。因此,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形成的技术创新国际网络对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与创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跨国公司R&D活动国际化趋势增强。跨国公司R&D活动国际化是技术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推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浪潮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R&D活动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海外设有大型实验室,形成以母公司RD机构为核心、各海外RD机构为支点的技术创新网络。使得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参与和分享全球R&D活动及其成果,更新和提升技术层次。第一,跨国公司R&D机构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 of RD)。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大型实验室明显呈加快趋势,其目的在于充分整合全球的技术创新资源,开拓全球市场。第二,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明显增长。增加海外R&D投资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海外R&D投资的增长速度和幅度都超过其在母国的比率。第三,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 of RD)大量增加。第四,R&D人员本土化倾向。跨国公司R&D活动中,往往大量雇用东道国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参与跨国公司R&D活动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但是,如果东道国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改进的措施,将突破上述限制,从积极方面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东道国储备和开发有质量的人力资源,加大东道国企业的竞争动力从而为东道国企业获取先进制造技术创造条件。4、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由于中国制造业未能掌握大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其装备、生产工艺、零部件依赖进口,管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低,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很少。外资涌入并没有也不可能带来核心技术、甚至国际前沿技术,加上中国实际上远未从世界5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吸引足够的直接投资。当前,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加工基地的地位。第一,中国制造业起点偏低,整体实力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都处于较低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具体可以如下表格的数据说明。表1:中国最大工业与世界500强比较项 目1999年中国最大工业1998年世界500强10强平均100强平均500强平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总资产(百万美元)4871.251861.85635.9311051.141012.1079978.57产业销售收入(百万美元)3214.971071.13364.967394.188902.0022926.81净资产利润率(%)8.033.543.37/11.29人均利润(美元)7820.762492.301729.12/11093.90人均销售收入(美元)64274.2545407.0429447.81/288855.40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大型工业企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表2:制造业生产效益国际比较国别/年份中国1998美国1995日本1993德国1994韩国1994马来西亚1995印尼1996劳动生产率:美元/人·年3604982531040758537057666171359332增加值率:%25.647.740.846.343.324.138.2劳动报酬占增加值比重:%34.231.936.044.225.327.620.3企业平均生产规模:万美元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232902741216180104170人均R&D经费:美元2.9656.01092.0550.0(1993)149.011.1(1992)0.9(1995)资料来源:转引自郭克莎:差距与赶超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7-46页。第二,不应高估FDI对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成效。据测算,2001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6.3%,其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16.75%上升到50.8%,并对出口商品升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江小娟,2002)。FDI所带来的利益是相当可观的,但也应客观评价其效应:随着跨国公司R&D活动的国际化,部分跨国公司在华也组建R&D机构或R&D联盟,如微软、英特尔、IBM、诺基亚、摩托罗拉、惠普、通用汽车、松下、东芝等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已在中国设立了独立的R&D机构。其实也是其本土化战略的关键环节。FDI涌入并没有也不可能带来核心技术、甚至国际前沿技术,这从FDI对中国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中可找到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外商直接投资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原因,但就长期而论,我国工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并无稳定的关系,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不存在长期共同发展趋势(陈国宏等,2000,2001)。中国大陆实际上远未从世界最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吸引足够的直接投资,这可从主要国家(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变化中找到答案。尽管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的实际投资额和份额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海外华人是对华投资的绝对主体,美、日、英、德、法等主要资本输出国对华直接投资份额始终只占1/4左右,其中还包括相当比例的华裔投资。2177.67亿美元,55.10%552.46亿美元,13.98%884.5亿美元,22.39%338亿美元,8.53%图1:截止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来源构成注:本表和下图的主要资本输出国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历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三、基于集聚效应的FDI活动与江苏制造业升级尽管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但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主体之一的江苏省有成为中国制造中心的动态竞争优势。一方面国际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日益成为FDI的热土,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经济区域和有RD支撑的主要制造业基地,因此,江苏的制造业升级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沿江开发战略正是顺应了全球竞争环境变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主动性反应。(一)江苏制造业整体升级的客观基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如果说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倾斜,那么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领跑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则是凭借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其自身的经济底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19105亿元,占全国18.5%;财政收入4046亿元,占全国22%;出口总额924亿美元,占全国28.4%。集中了全国1/3多的全国经济百强县。从1978年到200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4%,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6.1个百分点,且从1998年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都在7%以上,经济增速位居全球之首。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地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和FDI的主要国家之一,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FDI流入国。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中国前列,成为在华FDI和世界最大跨国公司投资最集中的地区。表3: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地区分布单位:%国家或地区北部沿海中部沿海南部沿海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合计美 国39.2841.4414.869.000.54100.00日 本41.3642.409.414.122.71100.00欧 洲35.7137.5013.3911.611.79100.00其 他66.6725.008.33/100.00注:北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中部沿海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资料来源:王洛林: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较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集聚区,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要海外基地。毗邻上海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历来加工制造业发达,最近几年在国际制造业大举向中国转移的热潮中,这些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成了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宝地,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开始重点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大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提高了江苏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资料显示,江苏吸引境外直接投资中,投向制造业的比重超过90%,而苏南地区仍然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2001年全省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88.9%流入苏南地区。跨国公司投资图谋加大使苏南地区形成了一批高水平、高密度外商投资集聚区。目前,落户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选择在投资环境更为完善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目前,这些开发区正成为进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整合的重要基地。据分析,世界500强企业在江苏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化工、造纸、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等制造业领域。(二)基于集聚效应的FDI的区位选择和决定因素集聚效应已成为影响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国外学术界对集聚效应与FDI的关系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集聚效应对吸引FDI和FDI的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Barrell(1999)发现,同特定产业相关的集聚效应对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Head(1999)根据日本厂商从1980到1992年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发现了同特定国家相关的集聚效应的强烈作用。Guimaraes(2000)对欧洲厂商在葡萄牙的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也证实了多种集聚效应的显著影响。由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影响,创新之间往往存在普遍的技术连结,B.Lundvall、Anderson等十余位创新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1996),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创新的扩散将引致创新集群(N.Rosenberg,1984),企业利用其在不同技术领域中相互协调的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技术集群战略(P.Dussauge,1997;万君康等,2001)。其中,区域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价值(Christian DeBresson,1999;Dieter Ernst,1999;关士续,2002),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模型(孙议政、吴贵生,1999)。这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Freeman,1991)。集聚效应是可以创造的,一经建立,它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而不断加强,FDI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FDI存量的影响,即某一区域的外国资本控制的厂商越多,新的外商将更倾向于投资该区域,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进而影响后续的FDI的聚集。并且,集聚效应对内资企业的影响同样十分重大。1、产业集聚的本质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运行高效率空间集中发展中国家国家普遍缺乏发展完善的地区产业集聚,因而使区域或国家经济只能凭借廉价劳力与自然资源参与世界市场竞争(Porter,1998)。由此,产业集聚强调依据地方能力与环境所产生的地方差异性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怀疑。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其外部形态表现为由一大群特定领域的企业与企业间、政府机构与企业间、科研院校与企业间、社区机构与企业间的各种组织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落。产业集聚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型聚集。这是属于同一产业链不同产业层次(环节)的企业基于产品的上下游联系而在一定经济空间的聚集,企业同属于一个价值链,彼此间存在着同一生产流程的密切联系,产业链成为维系集聚因子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分工与协作状态。二是水平型聚集。这是在不同产业链中处于相同或相近产业层次(环节)企业基于产品的互补性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三是交错型聚集。这是基于原材料、产品或市场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产业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并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外部表象,而产业集聚衍生为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内在驱动力则是产业集聚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已有成功的范例,如美国的硅谷与128公路,日本筑波与关西、英国的剑桥与M4走廊、法国的Sophia Antipolis、韩国的Taedok以及台湾的新竹等。2、产业集聚有利于整合区域竞争优势制造业的空间聚集,使得相关企业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由于生产结构、投入产出要素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产业聚集能产生对基础设施的共同需求,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节约企业的生产、交易和学习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推动整个区域的技术升级。第一,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企业将面临着以复杂多变、非连贯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竞争环境,市场不再处于可预期的、线性的状态。企业组织结构出现“分散化”和企业间的“劳动社会分工扩大”。伴随着这一过程,企业的联系和依赖大量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易相应增多,由此又会导致成本提高。因而专业化的企业之间在交易与协作过程中,彼此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种吸引力,促使相关企业在经济空间上集聚以降低成本。尽管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但当企业组织各自运作同样功能的部门时,重复与浪费仍将不可避免。而产业集聚的相关企业的有序运行将有助于减少这些重复和多余步骤,并且提供必要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能力,尤其是对于处于价值链中游的制造企业而言,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集聚的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是植根于本地化社会网络之中的,往往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通过长期博奕,促成共同信任基础的建立,这一非契约的合作或协作有利于减少机会主义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第二,有利于获取外部经济。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要增加的额外投资,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同类企业整体规模增大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这一自增强机制促进集聚体的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递增报酬是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提高,也就意味着企业间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密切。企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企业专精属性更加明显,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而能在区域内得到其他企业的优势领域的支持,这一动态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显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使得产业集聚具有其他产业布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和整体竞争优势。第三,有利于创新生成。产业集聚的特点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能促进持续的创新活动,这源于如下两方面因素:(1)集聚体内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高度专业化技能、知识和信息通过其组织载体在经济地理上的集聚,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和极化效应,竞争与协作的复杂网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现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及物质手段。创新具有较强的本地化特点,这主要是取决于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知识属性及知识传递与交流的方法。由于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且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地理、文化和组织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网络中企业间的超出静态的社会分工,使各参与主体都能在共同学习中获利,并且能加大创新速率。(2)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产业集聚区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促成大量的创新知识,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第四,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扩大就业。产业集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网络,由职业管理人员、市场研究和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低技能的一般工人、服务人员组成,在职业和数量上的供求关系表现为稳定性与流动性相结合,能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态势做出准确、及时的调整,这既有利于吸引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又能创造低技术要求和配套服务等就业需求。四、历史机遇与政府角色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削弱,实际上所有成功发展经济的例子都采用灵活的国家干预和产业政策(Shapiro,Helen and Taylor,1990)。美国、日本和东亚新工业经济的情况证明了工业化不是从完全的自由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当然,政府功能要有明确的范围、行为方式和目标,“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种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的自由流动”。1、规避政府主导下的“战略”陷阱沿江开发战略是新世纪江苏经济振兴的宏伟蓝图,无疑具有十分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在该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避免如下倾向,第一,防止经济措施政治化。从本质上来看,沿江开发战略是通过一定的经济策略来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然而如果各级政府有较强的政治化倾向,将十分有害于战略的具体实施。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将其视为政治任务、提出若干政治口号,很容易扭曲战略举措的市场机制,损害市场效率。第二,防止市场手段行政化。政府意志如果过多地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在现实中对经济效率的损害不容忽视。由于政府的投资普遍缺乏一种约束机制,忽略成本偏好(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形成投资的随意性加大;加上开发建设中具有的攀比效应,因此,政府投资实际上是一种最难控制的、风险最大、隐患最多的投资,容易导致由过高预期下超过城市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的投资形成的虚假繁荣。并且,很容易导致政企职能不分,如果把城沿江开发战略当做资本来运营,可以通过市场配置以实现升值,这涉及到资产收益及其分配问题,显然违背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正如张维迎所说,政府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政府职能的边界,政府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既使有些确实需要政府保留经营的,也应采取市场化手段或实行民主化管理的方式。因此,城市发展是严格受到市场规律制约的过程,产业集聚区的成长也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政府的职能不是代替市场,而是为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发展创造有利的平台和充分竞争的环境。2、在沿江开发战略指引下加强产业集聚区成长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政府集群规划的理论基础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其目的是加强企业之间的知识网络和联系,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政府规划能够为企业、公共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创造一个对话和交流的渠道,这将直接导致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反过来又会促进政府政策的积极变化,提供更为快捷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于企业及整体区域建设。与传统的产业规划相比较,产业集聚区规划要求更多地注重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战略互动联系,要求更多地向内审视自身的基础条件、区域文化背景和创新优势。根据OECD各国的实践,可以提出如下指导性原则(聂鸣,李俊和骆静,2002):(1)政府必须以现有的或者是新兴的产业集聚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能刻意创造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试图通过政策来创造一个复杂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最好是间接参与产业集聚的创建过程中而不是主导产业集聚的发展。(2)集聚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合作和网络化,提供更好的公共计划和投资。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规划的重点应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建立交流的渠道和对话的模式。(3)支持企业成为集聚的主导者,公共部门和政府只成为集群的催化剂、润滑剂或桥梁。(4)要有明确目标治理市场失灵,并根据实际的情况组合使用各种措施。(5)促进建立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供应联系网络。(6)帮助建立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7)做好产业集聚区内的各种信息收集和评价工作,避免干预企业的事务。(8)做好产业集聚区内的外部宣传工作,吸引外部投资。产业集聚区内规划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的非线性竞争环境下,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因此产业集聚区政策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鼓励和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在此方面的政策工具也比较多,有学者将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如表2所示。表4:促进产业集聚区成长和创新的政策工具为创新投入资源培养企业创新行为面向企业为雇用技术人员提供津贴为雇用创新管理人员提供津贴传统的R&D津贴或贷款津贴和风险投资为提高竞争力贷款培训津贴风险投资咨询参与和管理建议孵化器在硬件方面的支持孵化器在软件方面的支持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创新中心和创新培训技术商业化计划技术经济情报面向产业集聚区产业研究动态计划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促使企业合作计划集聚政策规划为R&D项目合作贷款对公司间网络联系的支持为使用商业设施提供津贴制定创新文化培养计划和地区战略规划面向用户的合作创新中心政策制定者的战略能力培养规划资料来源:Claire Nauwelaes & Rene Wintjes (1999).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To wards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tion policy? SME POL final report ,Oslo3、培育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基础尽管江苏在FDI方面有足以令人鼓舞的业绩,但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单纯被动地迎接FDI而没有本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支撑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整体制造业竞争力的;并且,单纯地指望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恐怕会事与愿违,因此,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微观基础。第一,创造有竞争力的区位环境。产业集聚区成长离不开区位环境建设。硬环境一般已受到政府重视;而软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区域成长的关键因子,故应成为政府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弹性措施。Brusco&Tyebjee(Malecki,1997)列出成功区位的软环境因素:风险投资的易获得性;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集聚;较令人满意的政府政策;大学或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的人群;辅助支持的服务业;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区位环境是企业生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获得的基础,也是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致力于区位软环境建设。第二,培育本地化的创新网络。为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吸引外部投资是必需的。因为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或起飞阶段,外部资金的进入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仅仅依赖外部要素的进入而缺乏内部的积累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发展潜力必将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制约。产业聚集提供了一个通过创新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完全通过国家投资及优惠政策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是一种依附型发展模式。在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能力长期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变革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内在机制是从模仿到创新的技术战略实现过程(Linsu Kim,1997;Linsu Kim & Richard R. Nelson,2000)。创新网络的重要依托是本地化的行为主体,只有通过本地化的根植性,才能从本地的创新环境中持续汲取创新源泉。作为一种创新环境,产业集聚区内由于企业网络的形成及各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过程中的不断学习与学习系统的不断积聚而使创新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或水平的提高是产业聚集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创新能力同样也是企业、区域、国家竞争能力的体现。 第三,努力消除产业集聚的制度壁垒。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证明,新制度催生新技术,创造新产业,造就新经济。政府在维持市场秩序、消除产业进退的政策性壁垒的功能是其内在属性。政府也应当在税收、政府公共支出等方面对促进产业集聚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鼓励信息技术的对制造业的系统集成。第四,建设灵敏迅捷的信息发布系统奖惩制度。新经济条件下,发达迅捷的通信技术使得企业日益面临全球竞争的威胁。由于信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企业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信息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政府应大力建设灵敏迅捷的信息发布系统,这是政府有效提供城市公共物品的重要内容:一是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政府政策的信息要能够很顺利地到达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企业及其成员中。二是监督企业发布真实信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三是帮助企业获取和过滤有益信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四是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形成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参考文献: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厉无畏,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陈国宏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0年第3期。陈国宏等: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3期。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产业技术进步中的公共财政政策”课题组: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江小娟:中国的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Audretsch,D.B.(1998) Agglome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4(2):18-29.D.J.Dunning.The Eclect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0,(9):163-190.Linsu Kim & Richard R. Nels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Malecki, E.J. Technology &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ynamic of Local , Regional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7Porter.M. Clusters 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8.Pyke, Becattini, and Sengenberger,eds.(1992) Industrial Districtsand Inter-firm.Cooperationin Italy.(Gene-v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Scott A.J.1988.New Industrial Space. London:PionScott A.J.The Role of Large Producer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A Cass Study of High Technology Systems Hous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Regional Study,(26).Shapiro , Helen and Lance Taylor . 1990 . “The Stat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