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研究.doc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研究摘要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提供清洁卫生的客房和营养美味的早餐、服务标准、环境舒适、交通便捷、连锁化经营等,使之成为国内酒店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国内经济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大大激活了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活力。此刻,行业管理部门对这个新兴业态的发展却缺乏准备,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这一新兴业态的探讨也刚刚起步,对经济型酒店发展与经营战略等实务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本文首先从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尝试给出了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特点进行了归纳,通过对经济型酒店发展战略研究,对国内旅游环境和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近几年我国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有序、持续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发展战略;经济型酒店;我国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budget hotel arises in some cities of ChinaAs it provides clear, healthful guest room and tropic, delicate breakfast,so it has normal servic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chains management, making the domestic hotel industry a bright spo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tourism and populace traveling ,the market has a much stranger demand for the budget hotels. However, necessary preparation of the hotel administer department is absent for this new industry modelFurthermorethe academes investigation on this field is just also in its initial starting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status quo,then analyze the role of the budget hotel,the current status,grad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derl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dget hotel,unifying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hotels,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ive the budget hotel a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在经过了萌芽与发展初期;蓬勃发展时期;品牌调整时期和重新发展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后形成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新型酒店业态。其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型有限服务”一词才被明确地用来描述这类酒店。近几年,经济型酒店开始在中国出现:“1997年中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上海锦江乐园店在上海诞生后,中国经济型酒店已经走完了10年的历程。10年来中国经济型酒店以高出租率、高投资回报率、高成长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业绩,让外国品牌望尘莫及。”1有人将2004年,称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元年”。国内品牌积极扩张,开始从北京、上海延伸到华东、华北,直至全国各大城市,速8、雅高等国外品牌也加紧进军,经济型酒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众多投资者们纷纷跃跃欲试。同年11月,中国经济型酒店网正式上线。2006年,锦江之星、如家快捷酒店、莫泰(驿居)、中州快捷、速8、青年旅社、格林豪泰、7天连锁酒店、维也纳酒店、雅悦等经济型酒店品牌荣登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供应前十强。“到2008年底,国内经济型酒店数量达到2805家,客房数为312930间,分别为2000年的122倍和96.7倍。”2010年3月30日,商务部发布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在未来三年内,力争将经济型酒店的比重从目前的不足10%提高到20%左右。上海盈蝶酒店管理咨询的CEO胡升阳说,目前国内共有约4000家的经济型酒店,18000家星级酒店。将经济型酒店比重提高到市场份额的20%左右就意味着两三年后,国内将出现一万家左右经济型酒店。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表示,对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要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给予贷款贴息或一次性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2课题研究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酒店业发展,是一个主要适应国际客源、优先发展中高档酒店的阶段,对外资积极开放,引入星级制度,借鉴外国酒店的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外国酒店管理公司,酒店行业在运作机制、服务规范和管理标准等方面都积极与国际接轨。在发展高档酒店的同时,作为酒店行业新生力量的经济型酒店规模也从小到大,从行业配角发展到行业主角之一,形成新的行业机会。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各大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预期国民收入下降的危机环境下,中国经济型酒店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使行业本身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平稳发展是个严峻的问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一些学者提出经济型酒店是提供优先服务的,侧重于客房这一核心产品,其他非核心业务全部采用外包的形式。1990年, PierceW 将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归纳为具有短期住宿行为的游客,他们的研究还有一个重要发现:经济型酒店在商务人士中正变得普及,这部分人群以前都是住在可以享受Full Service的高星级酒店,这表明顾客正在改变他们的习惯。1993年,Hitt提出了“品牌连锁”的经济型酒店概念,他指出,经济型酒店要通过特殊的设计和管理,争取低建筑成本和低运营成本,方能以高品牌认知度所带来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最具竞争力的客房数量。1995年,Alessandro分析了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s)的概念、产品特点、服务对象,认为经济型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中新的产品概念,是满足客人人性化需求的必然产物。2000年,Lanier论述了美国三种旅馆,即B&B旅馆,旅舍和小型酒店的规模状况、分布特点、功能设置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三种小规模酒店将成为美国酒店业发展的主力。2国内研究现状冯东明2将我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酒店业中至今尚未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的态势,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先行、市场开拓跟进的做法相比,形成了鲜明差距。由于受传统的体制制约,相比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大多属于满足地方、部门利益而建立的”楼堂馆所”或是事业单位,或是一些机构的附属,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现存的大量经济型酒店处于单体状态,单兵作战,没有统一采购系统、订房系统和品牌的支援。王华,江晓云3指出在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中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政府宏观监控;随着我国旅游市场对经济型酒店产品需求的剧增。经济型酒店已经引起国内外酒店集团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并联出现抢占经济型酒店市场的热潮的迹象,因此,必须加强规划,冷静分析,保证经济型酒店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蜂涌而上,导致再次失调的现象。(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我国一般酒店,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及对策,从一般发展战略,经典案例等方面入手,对自己所学的关于旅游管理的知识做总结运用,并通过论文了解当前经济型酒店行业现状。经济型酒店不仅有发展的必要,有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蕴藏着巨大商机,发展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住宿业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法 :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结合相关理论探索,提炼升华,达到本研究的目的。(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3)案例分析法:运用国内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具体案例,结合经济型酒店发展模式及运作流程模型,说明经济型酒店的具体运作,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一、 经济型酒店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一)基本概念1发展战略的概念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因此发展战略是指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是在研究现有的管理模式、市场环境等因素后,拟定的对企业发展有所帮助的规划书。2经济型酒店的概念(1)国外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及标准国外的一些学者提出经济型酒店是提供优先服务的,侧重于客房这一核心产品,其他非核心业务全部采用外包的形式。1983年,英国学者DanieleDW4将经济型酒店定义为小型、价格低廉并且只提供优先服务的酒店。1984年,Martin5提出经济型酒店是酒店业发展最快的类型之一,它配备卫生、简易的客房,并且位于提供膳食的餐馆附近。1989年,Ganchev6主要从货币价值方面展开定义,他们认为经济型酒店的标准应位于现代住宿业的一般标准之下。1990年,Gee7认为经济型酒店是,在边远地区提供一致的、低风险的住宿单元,所拥有的餐厅等设施是有限的,但客房标准确是好的。PierceW8将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归纳为具有短期住宿行为的游客,他们的研究还有一个重要发现:经济型酒店在商务人士中正变得普及,这部分人群以前都是住在可以享受Full Service的高星级酒店,这表明顾客正在改变他们的习惯。1991年,美国学者Patel9认为所谓经济型酒店的特征是,提供基本设施却价格低廉,不提供任何诸如食物、饮料、会议设施、健身中心或其它休闲与区域额外花费的设施、设备和服务;Lovelock10将经济型酒店客人的具体要求分为三方面,即整洁舒适的客房、简单的早餐和充足的客房量。1993年,Hitt11提出了“品牌连锁的经济型酒店概念,他指出,经济型酒店要通过特殊的设计和管理,争取低建筑成本和低运营成本,方能以高品牌认知度所带来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最具竞争力的客房数量。1995年,Alessandro12分析了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s)的概念、产品特点、服务对象,认为经济型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中新的产品概念,是满足客人人性化需求的必然产物。2000年,Lanier13论述了美国三种旅馆,即B&B旅馆,旅舍和小型酒店的规模状况、分布特点、功能设置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三种小规模酒店将成为美国酒店业发展的主力。由此看来,经济型酒店强调的是以低价提供有限服务,但这些定义都没有对经济型酒店做出更详细的界定,导致饭店业在发展经济型酒店时对其适用范畴产生了混淆和模糊,也出现了很多误解。(2)国内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及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对经济型酒店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理论界己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各自对经济型酒店的定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冯东明2认为,对经济型酒店界定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性价比高,二是成本低,三是客房数与员工数的比例为1:05以下,其基本功能可简单到仅提供床和早餐(B&B)。孙静14对经济型酒店的看法是:经济型酒店首先是企业,其次是指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租金适中,但又具备一定服务水准的中低档次的酒店业态,其核心在于服务有限、设施简约、价廉物美,客源市场定位于社会大众、一般商务人士、中小企业丰和普通自费旅游者。邹益民、陈业玮15在我国经济型饭店经营模式初探中还给出了经济型酒店的文化含义,指出“经济型酒店针对的是大众市场,其代表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这有助于理解经济型酒店经营的核心理念,即服务于大众市场,为大众旅游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住宿服务。李松柏16在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思考中,将经济型酒店定义为相对于高星级酒店(五星、四星、部分三星)而言,它是指介于两者之间,软硬件标准达到或接近三星到一星的所有酒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招待所及度假村,指能满足不断增加的国内旅游者、中小工商企业商务旅行者等人群下榻的“干净、舒适、价廉”的酒店。邹统钎17在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一文中提出,经济型酒店一般指以大众可以支付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酒店。经济型酒店定位于普通消费大众,价格适中,基本设施齐全、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些定义从某一角度指出了经济型酒店的特征,却归纳得不够全面。根据对经济型酒店的历史及特点的了解,笔者认为经济型酒店可以定义为:针对低价格客源市场,通过节约公共区域投资,主营客房服务,外包部分非核心业务,从而降低成本来实现以较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和有限的专业化服务的新型酒店。(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1萌芽与发展初期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早在1939年美国佛罗里达几家汽车旅馆就自发形成了行业联合组织品质庭院(Quality Courts),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品质庭院联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为单体汽车旅馆业主提供行业服务。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大众旅游发展,引发了对中低档住宿设施的大量需求;城际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则促进了汽车旅馆的风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车旅馆在吸收了过去汽车旅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改善了服务质量,并且第一次尝试采取标准化方式复制产品和服务,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沿着美国的公路网络迅速发展。 2蓬勃发展时期60年代初经济型酒店进入市场,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业态。 3品牌调整时期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大型酒店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政策促使酒店集团更加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来购买和整合原有行业内的品牌,而不是自创新的品牌。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因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4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和本土品牌的发展。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型酒店的扩张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陆续进入,如雅高集团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圣达特集团的速8(Super 8)、天天客栈(Days Inn)、洲际集团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纷纷瞄准了亚洲市场。同时,一些亚洲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开始发展,例如中国的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等。(三)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与主要存在形式1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从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型酒店的必备特点:(1)价格低廉对比硬件条件相当的经济型酒店和二三星级酒店,前者的价格仅为后者的13到12。主要定位于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普通消费大众、中小企业商务人员和学生群体,价格适中,一般在人民币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甚至只需要几十元。因此,价格低廉己经成为经济型酒店的首要特征。(2)面向大众经济型酒店所代表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所以它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必须从大众的需求出发,并以满足大众的需要为最终目的。(3)优质硬件这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传统旅馆、招待所的显著特征,以往招待所的硬件设施大多难尽人意,而经济型酒店却被人形象地解释为“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即在顾客最关注、最需要的硬件设施上舍得投入,而其他硬件则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即可,从而降低总建设成本及同后的运营成本。(4)有限设施经济型酒店摒弃了豪华的大堂、洗衣房、游泳池、康乐中心等,重点设施是标准化客房、停车场和小型餐厅。从而使建设及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利于酒店在低价格的基础上保证相当的利润率。(5)饭店总收入以客房销售收入为主经济型饭店功能简化,专营饭店的核心业务客房,因此,要定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就应该将客房收入在饭店总收入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来,并以此作为经济型酒店操作性定义的一个重要特征。2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存在形式经济型酒店的分类受需求和市场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同样的设施,北京的客房要比秦皇岛的价格高。因此根据特定地点、时期、供求环境、经营模式等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繁华路段、商业娱乐中心或交通枢纽,这是国内目前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主流,“锦江之星”就是此类酒店)。 青年旅舍(一般布点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点或大型文教区、高新区,主要面向青年群体,特别是学生背包一族、新创业青年一族)。汽车旅馆(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边缘和旅游景点的入口处、交通主干道两边、车站、机场、码头附近,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面向长途货运或客运司机、自驾车旅游的家庭或中小型企业公务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的普通旅游者、消费水平不高的旅游团队)。乡村旅馆或景区旅馆,客房简单,客源仅限于度假者,具有当地的特色,根据顾客需要提供餐饮。如在景区提供便宜而有特色的露宿设施。(四)本章小结经济型酒店的目标顾客不崇尚奢华,他们的核心要求很简单,一是卫生条件和睡眠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二是支付的价格要比住星级酒店要低。故此,经济型酒店的经济并不单指价格低廉,而是指能适合普通大众消费、满足其基本住宿需求、提供良好设备、卫生清洁且具有现代国际水准的酒店业态 18 。这样的存在形式给了经济型酒店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并开枝散叶的优厚条件。经过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型酒店正在意气风发的大步走在自己的发展之路上。二、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供求及SWOT分析(一)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分析1我国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市场分析按照经济学家定义,一个国家“支柱产业”应当占GDP的8以上。目前,中国旅游业收入已占GDP的5。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输出大国,届时,中国旅游业收入将占GDP的lO% 19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是在大众消费刺激下发展起来的。究其原因,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市场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大众旅游发展需要价廉物美的酒店住宿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从2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1万亿人民币的水平增长;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中国的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60,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大众旅游的标准。中国经济发展为国内旅游奠定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基础,为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帷幕。 与大众旅游伴生的是相应旅游设施的改进和旅游行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初期,酒店业的发展集中于高星级酒店,这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相符合的。然而,随着国内消费力量的增强,国内大众旅游市场井喷增长,需要符合国内旅游者需求和经济实力的旅游配套设施。而价格适中,质量上乘,服务优质,品牌知名的中低档酒店数量很少。因此,受每年高达10亿人次以上的国内大众旅游的推动,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市场得以蓬勃发展。 第二,中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商务旅游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对经济型酒店的巨大需求。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商务旅游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2000年全球商务旅游收入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超过8的速度递增。2003年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国际、港澳台和国内商务游客人数达到1.16亿。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估算,中国的商务旅游目前年支出在103亿美元,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正经历飞速的发展,据估计,在未来几年可能以20的惊人速度增长。 以往,高星级饭店是商务客人的主要选择,但是,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公司对差旅经费的限制,人们在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更加注重性价比的选择。一些设施设备豪华,装修考究,服务优良,但是只提供客房和会议设施,削减其他非必需设施从而能大幅度降低价格的新型酒店业态,开始受到商务旅行者的青睐。 第三,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促使国际游客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逐渐上升。从国际游客的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国际旅游者来到中国旅游,1524岁的年轻人和不参团的自助游客是青年旅舍和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市场目标。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2004年,来华旅客中1524岁的外国游客超过了120万,并且自助游客增长迅速。随着国际著名品牌如雅高Ibis、圣达特Super 8, Days Inn等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以及中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国际游客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将越来越大。2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供给市场分析正是由于需求的存在,相应的促使了供给的产生,业内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使经济型酒店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一个成熟的酒店业市场,经济型酒店所占比例往往达到70左右。而到2007年底,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有100多家,其中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连锁店40家,开业店数超过1000家,客房超过10万间。从经济型酒店家数来看,我国经济型酒店仅占75的市场份额,至少述要再增加8364家的规模才能勉强补足均衡缺口。以旅游市场每年10的保守增速计算,经济型酒店至少还有10倍的发展空间。即使不考虑整个行业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拉动,仅从静态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空间也相当巨大。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商务活动的进行,经济型酒店行业成长迅速,出现了一些影响颇广的民族自创品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有:锦江集团于1996年创建的锦江之星;首都旅游国际酒店集团与携程旅行服务公司与2002年共同投资组建的如家酒店连锁等。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如上海地区的莫泰168和宝隆居家、华南地区的7天、北京地区的欣燕都等。这些品牌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得到迅速的扩张,一些地区品牌正在积极向着全国品牌的方向努力。图2-1 中国经济型酒店排行(数据来源:盈蝶咨询收录于2009年4月1日)从图2-1,笔者做了已开酒店比率和客房数比率饼图以便更加方便的了解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份额的现状。从图2-2与图2-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型酒店当前以民族品牌为主导,前六名:如家、锦江之星、莫泰、7天、汉庭、格林豪泰占据75%左右的份额,以明显的数量优势展现出民族品牌的力量。尤其我们可以看到如家这一后起新秀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现以25%的经济型酒店市场占有率荣登榜首。自2002年5月开始兴建第一家酒店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82家开业酒店并成功上市,融资超过l亿美元。如家快捷酒店借鉴了欧美成熟的经济型酒店管理模式,追求“洁净、温馨”的精致简约有限服务,成为中小商务人士和自助游旅客的最佳选择 20 。 图2-2 我国经济型酒店已开店比率 图2-3我国经济型酒店客房比率从网络途径笔者了解到2009年底对国内市场中最为活跃的3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如家、7天分别进行多次现实体验得出的这份“住比三家”经济型酒店典型攻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一部分情况。此次活动共有5位体验者参与,每个人都至少入住过其中的两家经济型酒店。因为软件服务的评价与个人情绪有关,不具备普遍性,难以横向比较,所以,本次攻略的关注点都是在硬件方面。 经济型酒店大多数都充分融合了网络力量建立客房预订系统、订房中心、网站、会员俱乐部、800电话等。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住客,如果你在5分钟之内还订不到某一间经济型酒店的房间,那么这间酒店应该被放弃。3家酒店预订起来都很方便。不同的是,锦江之星与如家都有合作的代理预订网站,会员和非会员都可以通过代理商预订,甚至可以拿到折扣;而7天则是完全依靠自己的网络,要加入到7天的会员俱乐部之后才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预订,而且率先推出了短信预订,最快半分钟搞定。预订的渠道不同,所得到的价格也有不同。一般来说,有4个价格档位,会员价、网上优惠价、代理商优惠价、门市价。 最便宜的是会员价,其次是代理商优惠价。而如果你不是会员,只是直接通过如家的网站预订,那么得到的价格是网上优惠价,许多时候网上优惠价和门市价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在到达如家的时候想在酒店前台侃侃价,有时可以获得意外收获。表2-1“住比三家”经济型酒店攻略品牌锦江之星如家7天大堂高贵典雅暖色调,印象最好冷色调,简陋均价将近300元200元左右150元左右预定渠道携程等诸多渠道电话、旅行网站只能由7天的预定系统客房用具考究,进口塑胶地板,床上用品选用的是“安睡宝”,床底下不铺地板,柜子没有门写字台、台灯样式类似于传统酒店,床上用品为一般棉制品,分体式空调无衣柜,墙拐角处有衣架;几个房间共用吹风筒,床近2m×2m被子是四星级酒店的标准。网络免费上网免费上网免费上网覆盖地区根据地上海,华东一代它的店最多,在上海的核心商业区,你几乎可以随处见到它的招牌全国各地到处开店,在北京的覆盖也最好,四环以内,出租起步价就可以找到发展于广东,那里店超级多,开店风格是选准一个城市就把店开足,在北京住店也没有问题推荐攻略上海选锦江之星北京及二线城市选如家广州选7天 数据来源:搜狐旅游网(二)我国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1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优势(1)成本优势管理成本相对较低。相对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的管理成本较低。一些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费率远远低于高星级酒店的水平:经济型酒店的硬件产品功能配置体现实用性,不需要多余浪费的摆设,节省了初建成本。高星级酒店采用的是中央空调,一间房间使用,等于每间房间都使用:经济型酒店大多采用壁挂式空调,有客人住客房就开,没有人入住就不开,节约了能源费用。由于酒店以客房经营为主,大堂和餐厅(有的无餐厅)的面积都非常有限,因此耗用的能源相对较少。设备和功能而决定的。没有娱乐、美容等配套设施,卫生间一般也不设浴盆,等等这些都使经济型酒店太大节省了能源开支,提高了利润空间。(2)价格优势在享受一定服务水平、大众可承受的经济能力和符合一般公务、商务旅客的条件下,经济型酒店的价格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对于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固定成本以及后期追加成本少,保本点低,同时管理和服务成本也较低,管理和服务费率远远低于高星级酒店的水平,经济型酒店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价位一般在150300元之间。,我国的工薪族可以接受150200元左右的价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价格,能够迎合我国一般公务、商务旅客等大众旅游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3)客源供给优势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便利的交通、带薪休假等无不刺激着普通民众的旅游需求。入世后,不同层次的国际交往增多,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首选的商务目的地之一,入境游客中不乏一般商务人士和普通大众。这样,经济型酒店和高星级酒店、普通社会旅馆一样,也存在着相对固定的、数量巨大的客源背景优势。经济型酒店将其客源定位在社会大众、一般商务人士、中小企业主和普通自费旅游者,其本身已赢得了客源市场优势。有的经济型酒店有一定客源背景,特别是某些政府招待所更是如此。(4)资本来源优势由于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比较小,而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一般的酒店;同时,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比较好,资金供给充足,很多闲散资金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的投资项目,这种结合了物业与酒店的优质项目格外吸引资本的涌入;另外,中国房地产的升值空间也导致了投资者对经济型酒店地产的升值预期,所以,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资金纷纷看好这类项目。表1-2 经济型酒店与高星级酒店经营比较经济型酒店高星级酒店投资小大回报率3-6年12-20年出租率90%以上65%-80%左右平均房价200元左右600元左右Revpar180元左右380元左右收益指数高中(低)管理难度高较高营运成本低高人工成本低高收益指数高中低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 是指每间可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2我国经济型酒店面临的劣势(1)缺乏成熟经营理念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酒店集团,长期沿袭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而且由于运营方式,服务对象,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严重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另外,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工作体系缺乏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酒店制度不严密,管理层职责不明确,员工劳动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低下,因此标准化工作体系不完善。(2)产品缺乏特色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由于资金、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的酒店处在自我摸索阶段: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客源的流失更加加剧了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少酒店只能依靠降价这一手段来吸引顾客,结果陷入恶性竞争的误区。由于产品缺乏特色,有效竞争手段不足,所以难以产生有知名度广泛和美誉度良好的品牌品牌意识也较为薄弱无法将品牌能够蕴涵的质量可靠、一致等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但是,经济型酒店要连锁化发展必须借助品牌效应,否则无法形成一定的辐射范围,往往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3)产权安排不合理我国经济型酒店有相当一部分产权安排不合理,国资酒店大部分都存在所有者失位和职能错位问题。这些酒店包括政府招待所、行政部门的培训机构、接待中心、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下属酒店,它们由于在功能上主要是为投资者服务而不是为下游消费者服务,经营上享有补贴或内部核算,在成本和预算上没有硬性约束,因而在和其它酒店的竞争中处于“成本领先”优势,无形中造成了无序竞争,这给酒店管理公司利用资本实力进行连锁化经营带来了“不公平待遇”和紊乱的市场秩序,降低了酒店的投资回报预期率 21 。3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机遇(1)国内市场需求日益膨胀带来的机会国际经济型酒店发展历史表明,普遍的国内旅游是现代经济型酒店兴起的坚实基础。随着带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正逐渐成熟,消费者在需求一动机一行为链中日益摆脱从众性而越发彰显主体性特征。自主观念导致消费多元化。长住型商务人士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不再盲目追求档次,由豪华酒店转入经济型酒店同样享受周到服务却可以节约大量的管理费用。(2)国际经济型酒店品牌加盟带来的机会国际经济型酒店品牌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而其国际化的背景更带来了品牌优势,网络优势。欧美国家的经济型宾馆市场目前己经趋于饱和,因此,海外酒店业的巨头们不约而同将投资重点转向了我国。我国酒店前20年的发展,国际酒店集团的加盟功不可没,相信存新的一轮酒店业态发展中,国际酒店集团也不会锚失良机,与我国酒店业一起获得“双赢”。(3)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的优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整个东亚及亚太地区接待旅游者人数将达438亿,而中国至少在这一区域市场占到31,即每年将有不少于137亿的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可见作为近年来第三产业的一个增长亮点的旅游业正面临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和旅游形势成正比关系的酒店业在未来几年会迎来一个较大规模的客源扩张,在未来的20年问,大批国际游客的涌入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旅游饭店业的飞速发展,经济型酒店在未来的发展中前程似锦 22 。4我国经济型酒店面临的威胁(1)国外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冲击2002年美国纽约美兴国际企业集团在沪设立了第一家“美兴”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在欧美酒店市场大获成功的“宜必思“经济型连锁酒店进入天津,六洲集团也到上海发展其旗下的”快捷假日”连锁品牌。国外中低档型酒店品牌的进入,直接冲击我国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和经营格局。外资已经完成对高档次酒店市场的抢占和瓜分,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向中低端市场大举侵销。受文化、体制、管理成本、市场环境等条件影响,目前国外中低档酒店品牌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国内。而大举进入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它们的进入必将对国内中低档酒店市场造成冲击 18 。(2)金融危机引发信贷资金和直接融资筹措困难。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单体规模部较小,作为一种新型业态,目前又处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经济型酒店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和证券市场的支持在干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三)本章小结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型酒店机会大于威胁,优势与劣势同在。但由于现在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体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和认识不清晰等问题使得经济型酒店的问题凸现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是处在第二象限,即面临巨大的外部机会,却受到劣势的限制;经济型酒店可以采取扭转型战略,充分利用环境带来的机会,设法清除劣势,强化优势。当优势大于劣势时,经济型酒店发展到第一象限;具有很好的优势和众多的外部机会。则采取增长型战略,开发市场,扩大规模。三、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一)连锁化经营1连锁化经营的运作模式单体经济型酒店规模小、财力有限,势力单薄,客源没有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都难以保证。发展连锁经营,可以使酒店有品牌、客源、管理质量保证,叉无须支付太多费用,连锁化经营可以使酒店做大规模,扩大市场影响力,拥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益处。由于互联网在酒店促销和预订方面的运用,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