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设.doc

    • 资源ID:4013709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设.doc

    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设一、什么是自主技术创新,或者说自主技术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要弄明白什么是自主技术创新,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技术创新。所谓技术创新,是指研发新工艺或新产品,并使之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的经济过程。换句话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发运用新工艺,开发生产新产品,从而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及与此相适应的运营模式,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对技术创新的理解,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是比较一致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理解技术创新,有一个容易含糊的问题,就是把技术创新仅限于研发活动,甚至完全等同于技术发明甚至科学发现。其实,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过程,更是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过程。有同志说,技术创新对少数大企业来说,可能是战略基点;但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很难做到,因为中小企业搞发明、发现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这里的偏差就是把技术创新等同于发明、发现了。的确,中小企业(主要是非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像大企业一样设立研发中心、大幅度增加研发经费,是完全脱离实际的想法;但这并不排斥中小企业搞技术创新,相反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大搞技术创新,其重点是接受技术转移扩散,普遍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改进新技术。 理解了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似乎不言自明了。其实不是这样,“自主”是有待揭明的。所谓自主,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谁自主,即自主的主体问题;二是何为自主,即自主的实现问题。谁自主呢?我们讲的自主,是民族企业或由民族资本控制的企业的自主,或者说自主的主体是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控制的企业,而不是跨国资本和跨国公司。虽然跨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不断技术创新,而且技术创新的程度和层次很高,但却不是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的主体。何为自主呢?所谓自主,就是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按着自己的意志进行的活动过程。因此,自主技术创新不是指科学家、工程师个人的自由探索过程,而是指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控制的企业,为实现该企业利益或该企业所在产业甚至国家的利益,选择设定、组织实施、控制完成的技术创新过程。简言之,自主技术创新就是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主导的技术创新。 对自主技术创新,有一种很流行但不妥当的理解,就是把自主技术创新的形式视同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容。同任何创新一样,自主技术创新也有三种,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说的是自主技术创新的形式或来源问题,而不是内容问题。有一种倾向,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当成自主技术创新的代名词,用这三种形式包打天下,言必三种形式,什么东西都装在这三个筐里,而不问自主的主体为谁,自主的过程如何。有同志就说,什么是自主创新?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了,不都非常明确了嘛,就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也有同志认为,任何创新都是自主的,世界上不存在不由自主的创新,因此,创新之前加“自主” 二字没必要。这个看法似是而非。从思维的主体性来看,任何创新当然都是自主的了,不自主怎么能思维呢。但这里的自主是精神现象的自主,不是经济过程的自主。自主创新所谓的自主,不是讲思维过程的主体性,不是说思维过程是不是自主的;而是讲经济过程的主体性,是说经济过程是不是自主的。思维过程是自主的,但经济过程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不由自主的。思维过程与经济过程不是一回事。自主与否不是思维关系,也不是物的关系,而是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创新目的由谁设定,创新过程由谁控制,创新成果由谁拥有。关键在于谁有技术主导权。 还有同志提出,自主创新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这个看法比较接近事实,也不全面。自主创新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大部分重合,也有一部分不完全重合。有的创新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但这个创新可能并不是由民族企业设置、控制并服务于民族经济,因此并不完全是自主创新;相反,也有一些创新,民族企业并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这个创新可能由民族企业设置、控制并为民族经济服务,因此,基本上也属于自主创新。之所以有这种不重合,原因在于,自主创新是完整的过程,包括创新目的的自主设定,创新过程的自主控制,创新成果的自主拥有;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其阈值仅为创新成果的自主拥有,并不涵盖创新目的设定和过程的控制。 另有同志呼吁,创新主体不问出处,自主创新不能把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排除在外。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主要是担心自主创新政策与鼓励外资企业将研发活动向中国转移的政策方向不一致,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自主技术创新的对立面是对外技术依赖,而不是对外开放。恰恰相反,对外开放内在于自主创新之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是平的”,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自主创新。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食而不化,无法整合吸收。韩国和日本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费用之比达1:5到1:8,而中国两者之比,工业企业仅为1:0.06,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0.15。我们要解决的是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低水平引进和重复引进技术、引进产品多于引进技术等问题,而不是关闭对外开放之门。相反,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把国际先进技术及时有效地转移扩散到民族企业中去。 最重要的是,不能抽象地谈自主创新与外资或者合资企业的关系。关键还是在于产权。不能把票子与产权混为一谈。如前所述,自主不自主,说的不是中国人外国人、收费多少的问题,说的是产权问题、创新主体问题。创新主体可以不问出处,自主创新主体却不能不问一下出处,否则就把别人的账算到自己身上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创造的产值,计入中国的GDP;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技术创新,民族企业怎么能视同已出?道理很简单,GDP的汉字是“国内生产总值”,实行的是地域原则,只要在我国领土之内的都算;而自主技术创新实行的是产权原则,民族资本没有产权的企业技术创新都不能算。非把统计GDP的地域原则混同为衡量自主创新的产权原则,不仅掠人之美,而且掩耳盗铃。技术的开发者是中国人、外国人毫不重要,开发者所获多少也不重要,关键是技术的开发者属于何种产权,执行的是何种资本功能。中国人在外资企业里开发出新技术,得到很多收入,也不能算自主创新。因为这种创新属于外资企业,执行的是跨国资本的功能。至于合资企业,情况稍复杂一些,如果合资企业是民族资本控股,其创新就是自主的;反之,也是创新,但不是自主创新。实体产权是知识产权的基础,但知识产权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在合资企业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外资在实体产权上并不占优势,但通过先进的技术就可控制和支配企业。这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二、如何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或者说自主技术创新的着力点在哪里 (1)第一个着力点: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壮大民族产权。 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控制的企业,那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扩张民族资本,发展壮大民族产权,特别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领域。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拥有产权,就能够设定创新的目标,控制创新过程,使创新为我所用;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丧失了产权,就无权设定创新的目标,无法控制创新过程,创新成果不仅不能为我所用,而且反过未成为挤出自主技术的手段,造成民族企业技术衰退和经济劫难。 所谓民族产权,就是民族资本对企业的所有权或控股权。发展壮大民族产权没有什么神秘的,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绝对或相对控股;第二句话:形成内资、外资平等竞争的政策、体制。正如前述,产权问题,不是票子多少的问题,而是生产资料究竟由谁所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问题就是能不能控股、控多少股的问题。民族资本控股了,参股的跨国资本必然执行民族资本的职能,放大民族资本的效力,民族资本就发展壮大了;相反,民族资本不能控股,参股的民族资本就必然执行跨国资本的职能,放大跨国资本的效力;如果民族资本完全退出,从资本蜕化为货币,民族资本就凋敝败亡了。 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重点产业领域,跨国资本加紧并购内资企业,一大批技术强、效益好、增长快的龙头企业被跨国公司控制,在有的产业外资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致使我国丧失了许多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丧失了创新主体,符合我国发展的技术轨道和多年积累起来的技术能力也就丧失了,丧失创新主体的情况在地区也有表现。我国西北地区就出现了“合资劫” 现象。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轴承行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首家上市的轴承企业。这家企业在拿出铁路轴承这一块优质资产和外国合资后,放弃了控股权和控制权,等于丢掉了合资公司,不仅没有得到先进技术,原有名牌产品的生产严重萎缩,直至丧失制造资质,退出了原有的市场。甘肃省一家国内石油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与美国一家公司组建了美方控股的合资企业。美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只是拿了一些并不先进的产品来生产,合资企业几乎变成了美方的加工基地。甘肃光学仪表工业公司(前身是兰州照相机厂),其生产的“甘光”牌相机是著名品牌,与国外公司合资,倒是引进了对方的技术,但是其自主开发能力却越来越低,“甘光”牌子没有了,从照相机主机生产领域全面退出。 在2006年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说,“如果听任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自由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消失,国内龙头企业的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就可能完全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甚至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我国企业特别是一大批骨干企业也将不复存在。”这是真知灼见。 与以上担心的创新主体不复存在的趋势相反,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进入了中国,大多都建了或正在建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劲。2006年,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上,中国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向全国人大报告有关工作时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 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在我国的发明专利中,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占绝对多数,其中国外企业的专利主要分布在高科技领域。”“19982003年,国内专利申请中,我国企业的申请量不到总数的30%,且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申请不足总数的20%。”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据2005年统计,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7万件”,“而在这17万件中,还有一半来自外国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美国在中国申请专利,每年的增长量都超过20%,2005年申请量已超过2万件。”“我国个人和企业申请的每100件专利中,发明专利只占18件。而国外的申请,每100件有86件是发明专利。我国个人和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中,最集中的领域是中药、非酒饮料、食品,前3位都是吃的喝的,第四位是中文输入法,这四类专利共占79%,而国外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高科技领域。” 有同志说,外资及其研发机构大量涌入,技术溢出很多,极大提升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外资企业在华经营肯定是有技术外溢的,但溢出效益很少。跨国资本的基本特性不是技术溢出,而是技术密闭;特别是在核心技术上,是一定要垄断的。溢出的质量也不高,大多是已经淘汰的过时技术,无法产生新的设计能力。至于新技术、关键技术则普遍存在严格的限制转移条款,几无溢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利用外资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外资企业对华技术扩散十分微弱,“技术溢出”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在华外资企业中有60%认为与当地的政府没有发生过合作,77%的企业表示没有与政府研究机构有过正式合作,79%的企业没有与国内企业进行结盟的意愿。 (2)第二个着力点:培育、构建适合中国发展特点的产业技术轨道。 没有产权,必然没有自主创新;有了产权,不一定能够自主创新。就是说,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要进行自主创新,就要按照技术规律和产业规律办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适合中国发展模式的产业技术轨道,以及与技术轨道相匹配的产业链。所谓产业技术轨道,即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同行企业共同采用的技术选择方法,技术解决方法(包括技术路线、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技术标准),以及与此相应的工艺流程。技术轨道是产业链的基础,产业链建筑在技术轨道之上。 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技术轨道?直接纳入跨国资本的技术轨道不是更方便吗?或者如有些同志所说的,不是更节约成本吗?人家有比较有优势,你何必要另起炉灶呢。 第一,只有建立自己的技术轨道,民族资本才能掌控技术高端和价值高端,进而提升技术轨道上其他民族企业的技术层级,带动民族产业发展。跨国公司的逻辑是: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纳入自己的技术轨道,使之从产业链的低端接入跨国资本的国际大循环,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再通过“世界工厂” 吸附低端国家的资源乃至全球的资源,维系跨国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如果简单接受跨国公司的产业技术轨道,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控股的企业就只能低端接入,按着跨国公司的技术范式加工组装,无法提升技术层级,无法转变增长方式。而且还会形成无法摆脱的“路径依赖”,破坏原有技术轨道,丧失原有技术积累,弃置原有的技术装备。民族大企业身处低端,对相关产业也没有带动力。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轨道,就能高端站位,高端拉动,把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带向高端。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业出现“双低现象”:高新技术产业低端化、传统产业低技术化,直接原因就是民族资本技术轨道缺失。民族资本直接纳入跨国资本大循环的技术轨道,接受跨国资本的安排,跨国资本高瑞控制,民族资本低端支撑,承担单价值、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或是没有关键技术的委托加工,或是贴牌生产。中国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仅为百分之二十几。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的一半左右,从业人员在 3 000万人以上,外贸 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取得的。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占89.3%。在我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各类企业中,拥有自己注册商标的企业还不到 20%。我国的汽车业近年被称为“井喷式”发展,但本土品牌缺失,基本上都是外国品牌的组装厂,国产洋品牌轿车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谈到“中国制造”时说:其实,中国既是加工厂,也是一条装配线,中国不仅生产成品,而且也装配贸易伙伴生产的零配件。正因为中国扮演的这种角色,中国才是全球供应链上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第二,只有建立技术轨道,才能独立进行技术选择。确定技术解决方法和工艺流程,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改变对外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技术轨道缺失,不能自主进行技术选择,不能形成独立的技术路线,不能主导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技术标准,自主创新根本谈不到,就是对产品、工艺的改进都寸步难行。 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轨道,装备制造业弱小,我国产业关键设备只能依赖进口。2001年我国进口了价值1100亿美元的装备,占进口总值的48%。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统计,目前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2003年,我国光纤制造设备和 60万千瓦发电机的控制设备几乎百分之百依靠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制造业装备、数控机床和其他数字化机械的70%以上依赖进口。结果是有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但却只能在跨国资本安排的技术轨道上生产产品,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 除了关键设备,民族企业部件和配套能力较低。不少产业部件和配套技术落后,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没有开发、创新能力,很多重要部件和配套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对主导产品生产和技术创新形成制约。 第三,只有建立技术轨道,才能实现国家的技术、经济和社会需求。接受跨国公司的技术轨道,不仅要接受跨国资本的低瑞安排,而且要服从跨国资本的需要,无法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大量民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技术、设备、人员都在它的运行程序和管理体系之中,民族国家迫切需要的技术、产业由于不能给跨国公司带来利益,跨国公司没有发展这些技术和产业的动力机制,因此发展不起来。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没有装备制造业就没有现代工业。但在跨国公司的技术轨道上,民族企业处于低端,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高端化是没有可能的。农用车等农用机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分需要的,但跨国公司不会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机技术和农机产业,因为那是亏本生意;而对于轿车工业,跨国公司是不遗余力的,因为这里有超额利润。据有关材料分析,美国通用在中国是以占其全部3%的产量,获取25%的利润;大众在中国以占全球 14%的产量,获取了 80%的利润;广州本田在日本的售价仅相当于16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则达30多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原有的产业格局中,曾经形成较完善的技术轨道和产业链,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但相当多的产业,后来放弃了,不是用自己的技术轨道与国际接轨,而是争相越轨,直接纳入跨国公司的技术轨道。原来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丧失了,人才散了,品牌丢了,只是实现跨国资本的低端功能。 如何才能建立产业技术轨道?一是抓住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崛起的机遇,明确重点,集中力量,跨越发展,因势利导地建立新的产业技术轨道。 二是以民族大企业为龙头,凭借其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在技术选择、技术解决方法和制造流程三个环节,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建设产业技术轨道。 三是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为基础,构建符合我国发展模式的产业技术轨道。比如我国的航天产业,就建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产业技术轨道,技术选择、核心技术路线、主导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都是独特的,很多产品的技术性能、功能和可靠性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制订了比较完整的产业标准体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创新了技术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人才培育机制,在较短的时间跨越了美俄两国40余年载人飞船技术的发展历程。实践充分说明,建立自己的技术轨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3)第三个着力点:建立、健全面向传统产业的技术转移扩散体系。 有了自主创新,但创新成果不能有效转移扩散出去,成为普遍的要素组合模式,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主创新也是不能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否有效,能否持续,不仅取决于创新本身,而且取决于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转移扩散。 技术转移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也是全面改善经济素质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创新成果在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地方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全面转移扩散,能够提高技术层级,缩短创新周期。创新一转移扩散一再创新一再转移扩散,螺旋上升,一次比一次层级更高,周期更短。 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很少向传统产业转移扩散技术,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高端产业本身不“高”,陷入了加工贴牌境地,无力惠及低端,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参加跨国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与传统产业基本不循环,与农业更是处于离异状态,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对传统产业部门、农业带动很小,技术溢出很少。而传统产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以及农业,能力有限,独立开发技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又接受不到技术转移扩散,长期处于技术低下状态。加之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传统产业技术低下的状态不断得到强化。这就使得经济结构、技术结构非常不合理,高端低端处于分裂状态,无法建立良性循环,资金、人才、技术都往高处走,而贫困和落后则大面积沉淀在底层。仅以我国制造业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浙江为例,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占浙江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中小企业,其产品主要靠模仿,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全省80%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更新周期两年以上的占55%左右。 建立、健全面向传统产业的技术转移扩散体系,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应把自主创新的重点放到低端去。 比较切实可行的是搭建三种模式的平台。 模式一:雁阵式转移扩散平台。这是指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或者在技术相关的产业之间、区域之间,技术创新的龙头企业或产业或区域,借助技术轨道、技术标准和技术关联进行技术转移扩散,带动其他企业技术进步的平台。作为扩散源的龙头企业就好比头雁,接受转移扩散的企业好比随雁,二者构成一幅不断升高的雁阵式扩散图。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扩散是雁阵式转移扩散的基本形态。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 第一,在产业集群内,技术转移扩散、技术升级进步的效率最高。这是因为,在产业集群内,技术、设备关联度高,标准、工艺兼容性强,转移扩散没有技术阻抗。 第二,产业集群内人才关联度高,内隐经验和缄默知识具有近似性,技术转移扩散没有消化吸收阻抗,不仅可以通过设计图纸。数据资料、生产设备等进行转移扩散,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派遣、交流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进修。 第三,产业集群内技术梯度、产业梯度、市场梯度吻合性好,技术轨道、产业链、交易网配套性强,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接续顺畅,技术转移扩散没有产业和市场阻抗。 同集群内雁阵式转移扩散一样,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雁阵式扩散,也取决于它们之间技术轨道、人才的关联性,技术标准、工艺的兼容性,技术、产业、市场的配套性、互补性。 模式二:蜂窝式转移扩散平台。其任务是根据广大中小企业、传统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重大需要,研究开发、转移扩散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能力。同时对新技术组织研发与扩散;也把中国的技术向国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扩散。服务内容既包括研发、中试及产业化,也包括技术咨询、评估、预测、培训,甚至投融资和市场交易。具体地说,平台机构根据服务对象的研发需求,根据国家技术预测、产业技术预测的结果,制定技术路线图,形成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经营,进行一对多的服务,形成蜂窝式散射状的技术转移扩散。 目前中国已成立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有的省、市建立了技术研究院或工业研究院,也有的省市联合建立了区域性的技术转移联盟,效果很好。但资源分割、重置,缺乏统筹、整合,功能不全、效率不高,向全行业、全社会转移扩散技术的能力有限,向国际转移扩散技术尚未开展,服务有待提升。 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需要,还应建立虚拟的转移扩散平台。所谓虚拟平台,就是以实体平台为依托,利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资源为企业技术需求寻求解决方案,增强集成资源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在更大范围研发、转移和扩散技术。机构是虚拟的,任务是实在的。虚拟平台可以是覆盖行业的、区域的,也可以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甚至是覆盖全国的。比如,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就可以以所在高校为依托,利用、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科技园等创新资源,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利益均沾,建立覆盖全国的虚拟转移扩散平台。 模式三:中介式转移扩散平台。这是指作为商品的技术,在市场主体间进行的多边、交互转移扩散的市场交易平台。中介式转移扩散,就是技术在市场上的买与卖,位于技术经营的流通环节。或者说,是作为使用价值的技术向作为价值的技术的惊险一跳。 在中国的技术结构中,短缺与过剩共存。一方面技术短缺,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存量、专利存量过剩,不能转移扩散。因此,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消化这些过剩的技术存量,使之扩散出去,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 这些存量技术主要是先进适用技术。通过中介式平台向传统产业转移扩散先进适用技术,是一个战略重点。先进适用技术经济成本低,与受体的技术落差小,易于转移扩散,能够普遍升级企业的缄默知识,增强企业技术整合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梯度和产业梯度。不顾技术、产业梯度的落差,一味追求高精尖,不仅经济上划不来,更主要的是嵌套于先进技术上的知识资源无法传递,虽然文本上的技术已经转移,而生产中的技术则无法整合,转移扩散终归无效。 应该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中介式平台,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专业的、区域的。这些平台之间细分市场,沟通信息,合作推广。在技术交易上,也存在着技术持有方与技术使用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技术扩散中介机构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汇集、识别、整理技术商品信息,向全社会发布,使供需双方能够无障碍进行信息交流,大幅度增加技术交易的数量,提高技术交易的质量,改善技术市场功能和商品结构。我国目前已建了不少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所,2003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2005年超过1550亿元。这还不包括大量场外交易。但从总体看,以技术转移扩散为目的中介机构功能还比较单一,服务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尚未形成完整配套的体系,缺乏统筹协调。这些都是需要改进和加强的。 上述三种转移扩散模式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纯粹化的。事实上,一个平台可以同时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式。 这三种模式是从技术规律角度说的,事实上技术规律与经济规律是结合在一起实现的。一种技术只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使用价值,否则只能束之高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扩散的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扩散平台要大力开展技术经营,通过市场机制转移扩散技术。所谓技术经营,就是市场主体把技术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交易,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改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经营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商品的价值,完成技术转移扩散。 (环球视野刊摘)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设.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