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13452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doc

    20 10届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教 学 部: 经管文法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0601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教授 最终评定成绩 2010年 5月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也席卷整个世界,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对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及国际贸易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互补优势等因素,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必须制定长远的区域发展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本文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以亚洲为战略重点,并在全球的视野下,积极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对策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av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gins to sweep the whole world,which shows a trend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make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overall pattern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rder. Through making full use of geographic advantage, complementary strengths and other factors, China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economy b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opening up and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ctive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0s. Therefore, China has to develop a long-term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meet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is thesis has studied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alyzed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futur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at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hould take Asia as the strategic emphasis, promoted overall development actively under the global perspective.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目 录一 绪论 1(一)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二)国内研究现状1二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3(一)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3(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4(三)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就6(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存在的问题7(五)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8三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9(一)推进中华自由贸易区发展9(二)重点加强与东盟的合作10(三)稳步提升中、日、韩经济贸易关系11(四)积极与印度发展合作12四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14(一)继续扩大中美区域经济合作14(二)努力深化和发展与中欧的经济合作14(三)继续推进与大洋洲的经济合作15(四)加强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15五 结论 16参考文献17致谢18一 绪论(一)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在积极寻求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依靠本国或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特别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整合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要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而如何抓住现实机遇,加快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作为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一项基础,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国外的相关理论以及成功的区域安排进行研究,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效的战略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侧重宏观理论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对国际上以有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我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如上海财经大学张云燕从国际关系角度,对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范式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进行研究;天津科技大学的王兴化则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等。侧重现实模型分析。主要是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模式、演变进程及其成功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我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借鉴经验。如云南民族大学的刘国平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等。侧重微观路径的选择。国内的一些学者更多的是从现实出发,以全球经济、区域经济、国别经济为基线,为推动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提出相应对策。如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的于培伟、平原大学的李炜、河北大学的成新轩等则从全球角度出发,探讨了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我国开展广泛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杨泽军等从东亚区域出发,探讨了我国开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以及东北财经大学郭连成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廖富洲的与周边国区域经济合作态势浅析等等。二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一)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1 以双边经济协定为基础推动经济合作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GDP增长占整个东亚的40,我国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仅限于与相关国家签订经济协定。1991年,我国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同时成为APEC成员。这是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同年,在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上,我国开始与东盟对话。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意识日益增强。我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力度,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2 以APEC开放的地区主义为基础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以APEC作为依托,通过APEC的集体和单边行动计划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1993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我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则。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决心。为了达到茂物宣言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我国作出了一系列具体承诺和实际行动:从1995年11月起,中国开始降低关税的行动,到1996年,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由35.9降到23。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1997年,APEC温哥华会议上。我国承诺在2005年前,将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左右,取消185个税号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并逐步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非关税措施。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采取切实措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外国投资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些具体行动。既迎合了APEC的要求和宗旨,又为加入WTO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我国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巩固和发展了与APEC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3 以WTO多边贸易体系为基础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加入WTO之前,中国政府并无突出的战略设计和干预。只能依靠投资导向和市场推动与东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而加入WTO以后,我国在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为了突破国际多边体制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双重制约,避免被边缘化的风险,我国开始积极参与制度性区域贸易安排。2001年5月,我国正式加入曼谷协定,这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制度性区域安排。2005年曼谷协定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四轮关税减让的谈判。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实施全面降税。2006年1月,我国对东盟所有国家的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东盟老成员也对我国的早期收获产品给予了零关税待遇。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并于2007年7月顺利实施。2006年11月,我国与巴基斯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7年7月。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进程全面启动。2008年4月7日,中国和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此外,我国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冰岛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进行中,与日本、韩国、印度、挪威和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的联合研究也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国还不断加强各类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开发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以说通过WTO和制度性的区域安排,我国与各大洲都有区域经济合作了。(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实际上是以大国为主体,周边合作优先,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原则。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未来我国仍将在进一步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1 我国与亚洲各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与东亚各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在东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建成,我国与东盟绝大多数产品贸易已取消了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我国与东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我国重新构建世界贸易的新版图、新格局提供了平台。另外,中、日、韩3国正在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虽然由于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东北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中日关系、日韩关系、南海问题等等,但是东亚作为我国周边的世界市场,也是中国通往全球经济重要而便利的通道。积极倡导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形成对美、对欧的战略制衡,有利于我国构筑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框架。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建立,带动日韩也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今后整个东亚会成为世界贸易热点。所以我国应当大力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与南亚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在南亚,已签署的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将切实推动我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与此同时,我国和印度还在酝酿开展某种形式的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引人瞩目,两国人口合计达24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38%,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此外,从结构上看,我国主要向印度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而印度主要向我国出口铁矿砂、铬矿砂、宝石、钢材、皮革等原料性商品或半成品。中印两国的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总体上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中亚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的贸易增长速度加快,增长主要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拉动,其次为金属制品、服装、鞋等。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市场、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日益显现,双方在能源、交通、金融、电信、化工、建材、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经济合作机会将会很多。我国与西亚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我国正在推进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由贸易协定。西亚地区有能源的优势,西亚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同时由于其单一的经济结构,除石油和石化产品外,其他生产和生活所需大都依赖进口。所以我国与西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很大潜力。2 我国参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北美,中美经济合作有很大的潜力,双方优势互补,产业产品互补的可能性很大,进一步发展经济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共有28000个美国机构在中国进行投资,它们都取得了良好的回报,中美经济交往为40万美国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同时也为100万中国人解决了就业,加强中美经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在欧洲,中欧经贸关系有着广泛的互补性,潜力巨大。双边贸易额迅速攀升,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增长了几十倍,无论是与欧盟整体、还是与欧盟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均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谷时期、欧盟对外出口整体处于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却在不断增长。除个别年份外,增幅均高达两位数,反映了双方经贸关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003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大关,达1350亿欧元,接近我国与美国及日本的贸易额,同比增幅达44.4,超过中日、中美贸易的增长速度。 在大洋洲,我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在2008年我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达59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222.4亿美元,增长23.6%;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374.2亿美元,增长44.8%。澳大利亚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同时中新贸易业也飞速发展,2006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为29.3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我国对新出口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我国从新进口13.1亿美元,同比下降0.9%。中国是新西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我国将继续推动目前正在进行的与澳大利亚的谈判,并促进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非洲,我国需要进口非洲的石油、木材、锕、铬等初级产品,需要非洲的庞大市场;非洲需要中国价廉物美的轻工、机电、农机具和日用生活产品等,需要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和各种经济技术的友好合作。我国和非洲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强,我国将继续加强与非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拉丁美洲,我国与拉美国家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拉美地区地域辽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另外,拉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处于起飞阶段,需要较多外部资金。随着近些年资金的积累,我国很多企业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实力。能源、矿产、基础设施是我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我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已经成为对拉美投资的主体。总的来说,我国与拉丁美洲还有很大的贸易潜力。(三)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成就自1991年我国加入APEC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自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以后,我国成为全球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国家。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91年的1357亿美元猛增到22072.7亿美元,增长了16.26倍。其中,出口总额从719.1亿美元增加到12016.6亿美元,增长了16.7倍;进口总额从637.9亿美元增加到10056亿美元,增长了15.8倍。我国已由一个贸易小国变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第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投资迅猛增长。自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大量的国外资金投入我国。外资的投入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我国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从1992年起,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此后,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大幅度增长。1992年以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1992年吸收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1993年登上200亿美元台阶,1994年迈过300亿美元,三年跨过三道坎,此后,我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的地位逐步确立,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稳步扩大。2009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额度超过法国英国升至世界第二位,达到900.33亿美元。同时,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199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9.13亿美元,到200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433亿美元,增长了47.4倍。第三,大量贸易协定的签订。目前,我国正与31个自贸伙伴建设14个自贸区。其中,已生效的自贸协定有7个,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5个补充协议,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议,中国与智利-自由贸易协议,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议,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我国还参与了亚太贸易协定。协议的签订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推动我国贸易蓬勃发展。如与港澳签订的CEPA使内地与港澳经贸更紧密了,对原产于港澳的货物全面实行零关税。是构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中国一东盟贸易协议签订,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使我国有了与欧盟、北美对话的平台,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协议的签订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建成。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629.1亿美元,增长61.3%.(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1 我国参与的区域合作的地域范围缺乏广泛性和层次性近些年虽然我国在不断的加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对象也涉及到每个大洲,但我国在各大洲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有限。在欧洲,除了与冰岛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外,就没有其他的区域经济合作了;在美洲,除了与智利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考虑与南方共同市场建立自由贸易区外,也没有其他的作为;在非洲、大洋洲几乎也是如此。即使在亚洲,也限于与南亚、东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有限区域经济合作,在其他几个对我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却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从与我国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看,我国与世界上重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太多的合作。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地域范围不广,必将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制约着我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2 我国没有一个长远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虽然我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非常积极,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整套清晰、立足于长远发展需要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与政策协调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模糊。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些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们在初创之时就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相比之下,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定位却比较模糊。因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是适应我国经济从封闭向开放、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双重压力下被动应变的结果。所以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只能“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统一的行动计划。其次,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行动内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一般是在已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架构内展开,以寻找合作机会和双赢结果。和很多经济大国利用对周边国家的经贸影响而组建本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同,我国很少利用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来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以避免与本地区其它大国产生矛盾。(五)我国参与经济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虽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很快,但是还是有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对数量有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我国加入WTO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十五年内不能被西方国家认可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这就是说我国在2001年以后的十五年内被认为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就享受不到市场经济地位的相对待遇,尤其是在反倾销、反补贴、投资等方面受到歧视待遇,这对我国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其次,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一般需要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宗教习惯一致,这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才有内在的稳定性。但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与很多周边国家不一致,在我国经济对周边国家影响不够强大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最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为含蓄和内敛。主要表现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采取谨慎与合作态度,唯恐引起有关国家的紧张与对抗,这与墨西哥、新加坡、智利等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积极主动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过去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所追求的目标层次也比较低,这与我国自身发展的原因相关。首先,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时间短,所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不足,也就难以形成总的思想战略。其次,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追求经济互补,并没对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作用的足够认识。三 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随着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我国地处亚洲,从政治、安全和经济上看,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同时,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对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开发周边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以亚洲为重点,全力推进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一)推进中华自由贸易区发展我国不管是从全球战略还是从地区战略出发,都应该建立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作为内地通向世界的桥梁和窗口,作为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在长期的共同繁荣中,三者关系已达到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地步。台湾地区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应该被纳入我国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因此,虽然在CEPA的协议下,中华自由贸易区已初步建立,但作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石,仍需继续推进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继续发展完善CEPA推进中华自由贸易区可以进一步减少和消除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壁垒,降低港澳产品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使得双方的资金、货物、服务及人员的流动更顺畅,交流更加便捷,优势可以更好的互补。让内地充裕的劳动力及大量高层次的人才,与港澳的资金、国际地位、管理经验等可以更好的结合,同时也可以弥补各自在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香港在服务业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内地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产值只占GDP的30%左右,在这一点上,就可以借鉴香港的发展经验,利用其现在有的优势。台湾有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和经营海外市场经验的优势,劳动生产率高,服务业发达;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充足、区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工资和土地成本低廉、经济增长迅速,背靠国内庞大市场的优势。由此可见海峡两岸优势互补性强,加强两岸在这些领域的合作,能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果。并且可以推动台湾的产业改革,刺激产业更新,使本来贸易很依赖我国的台湾与我国的贸易更密切。因此,两岸四地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向全世界发展的基础。今后要着手推进两岸四地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市场机制和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四地在国际市场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竞争力,为“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彻底完成奠定基础。(二)重点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亚洲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的大陆板块和经济实体,也是中国进行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之一。因此,亚洲将成为中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舞台。但是由于亚洲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发展悬殊,历史因素复杂,所以亚洲不大可能像欧盟和美洲自由贸易区那样很快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组织,而作为与亚洲最大的组织东盟深化合作成为了我国现在发展区域经济贸易重心所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前,宽松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再加上我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我国与东盟合作前景大好。第一,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在亚太地区,谋和平、促合作、求发展是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政策取向,汇成了地区形势的主流。亚太地区的大国关系继续保持改善和发展的势头,国家间对话与协调增强,相互依存加深,和平协商成为解决争端的基本途径,不同形式的安全对话与合作日趋活跃。以东盟与中、日、韩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亚洲经济在经受住了金融危机、非典和禽流感的冲击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种宽松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第二,地缘相邻,文化相通。我国与东盟具有邻近的地理位置。由于地缘相邻,所以文化相通,风俗相近。对如今发展贸易合作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第三,贸易互补性明显。首先,我国与东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存在贸易上的互补性。我国竞争力强的产品包括鞋类、服装、纺织品、煤炭、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东盟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是天然橡胶、木材、纸制品、咖啡可可、铜及其制成品等资源加工产品及原材料。例如:新加坡主导产业是电力机械、运输设备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马来西亚和泰国主要生产橡胶、纺织、采矿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尽管我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相似,但存在着较多层次的互补性,这就为我国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盟各国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可能性。其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对外投资。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将成为一个资本输出国。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企业也将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及华人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使东盟拥有了很大的优势来吸收我国的输出资本。我国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为了解决国内资源的瓶颈问题,我国企业必须要在国外投资建立资源型企业。而东盟各国矿产资源和能源储备是极为丰富的,以马来西亚为例,橡胶、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并且有铁、金、钨等矿产;缅甸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铁、宝石等。因此,东盟对我国的资本输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最后,我国与东盟具有经济技术合作的条件。从地理位置看,我国与越南、缅甸等直接接壤,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家隔海相望。这都为我国与东盟经济技术合作提供的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从产业上看,东盟国家大多缺乏支柱性产业,而我国却具备比较完善的国民生产体系和工业基础。从科技水平上看,我国的科研技术实力是比较雄厚的,在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电子产品、海洋高新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有了全面的研发体系。而东盟国家却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普遍缺乏科研能力。因此,我国与东盟对双边的经济技术合作都有着强烈的意愿。我国与东盟合作既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各自双方需要,而且东盟对于我国来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2010年1月1日后,一个涵盖19亿人口、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东盟和我国的贸易额将占到世界贸易额的13%、亚洲贸易额的50%,东盟国家和我国吸引的外资额占到世界总额的10%。自贸区的建成将重新构建世界贸易的新版图、新格局。未来10年是我国与东盟深化合作、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东盟也是我国应从长远战略出发,抓住机遇、全方位推动与东盟的合作发展。(三)稳步提升中、日、韩经济贸易关系我国与韩国及日本是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最强的国家,各国之间也有很多的贸易往来,但至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这在一定程度减弱了亚洲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与日韩两国的合作,促进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日本和韩国不仅地理上邻近,语言文化相似,而且在经济上也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最明显地表现在资源的互补和产业互补性两方面:第一、生产要素的互补。一是自然资源的互补,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和矿物资源较为丰富,广阔的中西部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日本和韩国自然资源短缺,能源和工业原料自给率低,三国之间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是劳动力资源的互补,我国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分别为日本的二十分之一、韩国的十分之一;日本和韩国虽然人口密度较大,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生产量和出口量很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高。三是知识资源与国际资源的互补,我国在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方面要明显强于日本和韩国,而日本和韩国在知识技术资源与国际资源方面要明显强于我国。生产要素互补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而中日韩三国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可见中日韩之间完全具备了实现贸易双赢的条件和基础。第二、产业结构的互补。日本是工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韩国是发展程度接近日本的新兴工业国家,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韩国为克服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正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资本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是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达。三国之间在资本、产业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互补性和传递性。三国产业优势不同,决定了三国在商品贸易上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而是存在着很强的合作基础;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我国主要的竞争优势仍然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中日韩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这种经济结构使得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依赖关系,如果中日韩区域经济自贸区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真正实现,那么中日韩经济自贸联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将成为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并驾齐驱的影响世界经济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一。从我国的角度来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我国在亚洲合作事务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更将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桥梁和筹码。(四)积极与印度发展合作我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国情十分相似,发展任务相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年均GDP增长在9以上,成为世界各大经济体中持续增长最快的地区。而印度近年来也连年达到了78增长率,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我国和印度共同成为亚洲经济奇迹中的两颗新星,为世界所瞩目,并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中印合作意义重大。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两国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彼此又是非常重要的邻国。当前两国的中产阶级逐步扩大,可支配收入正稳步上升。到2010年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将增至一亿人。印度的上层中产阶级目前至少已有6200万人。这部分人具有相当强的购买力,因此而存在的潜在市场利润可能极其丰厚,不容轻视。可见,单从众多具有购买力的人口数量这一方面,就能说明双方经贸合作巨大的潜力。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和产品种类互补优势明显。2003年2008年的5年间,我国自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矿产品、棉花、化学品、药品、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铜及其制品、珠宝及贵金属等,“这些商品约占我国自印度进口总额的90%。”而同期印度自华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电机电气设备、机械器具及零件、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有机化学品、钢铁及其制品、焦炭等矿物燃料等,其中中国的机电类产品占据中国对印出口的半壁江山。在绝对量及占世界总额的比重持续提高的服务贸易方面,中印两国也各有所长,双方在IT人力资源开发、产品设计研发、金融服务、信息通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都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尽管只是我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但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印度对华贸易增速却居首位。2008-2009财年前11个月(2008年4月-2009年2月),中印贸易额约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同期,印美贸易额约340亿美元,同比下降7.5%,我国大有成为印度第一贸易伙伴的趋势。中印发展潜能巨大,今后将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所以我国应继续积极推动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合作。四 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划时要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重点亚洲地区的同时,也要注重借助各种国际性组织、非正式会议和现有的区域组织,构筑我国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网络。这不仅符合当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利益。(一)继续扩大中美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关系互补性明显大于竞争性,这就决定了双方经济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中美了经济合作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对我国一直有“威胁论”和“风险论”两种看法。其次是美国限制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这对双方的互补性是一种破坏。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对美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双方有着巨大的经济合作利益。中美在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得美国在这些问题上都会有所退让,这为中美经济合作带来了机遇。因此,我国将继续扩大与美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此外,我国可以通过与美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和APEC这个平台建立我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经济合作。(二)努力深化和发展与中欧的经济合作欧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体。在欧盟于2004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我国也自2003年开始,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经贸合作的特色:一是双边经贸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欧盟科技发达、在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方面优势明显,而我国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见长,有许多双赢的机会。二是中欧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企业界的合作渠道畅通。三是中欧经贸往来开始深化发展,不仅是消费品、工业品的进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金融和投资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在铺开。四是中欧之间已经并继续建立较高级别的沟通和对话机制,有利于妥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