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13351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doc

    关于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苏木乡镇为纽带、农村牧区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以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新的切人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与推行微观经济措施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巴彦淖尔市经济腾飞的关键,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文明、和谐的巴彦淖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巴彦淖尔市现有一区(临河区)、两县(五原县、磴口县)、四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共有59个苏木乡镇和1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165.5万人。巴彦淖尔市北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368.9公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及塞外煤都乌海市,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阴山山脉呈东西横贯中部,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巴美肉羊是巴彦淖尔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复杂育成技术杂交培育出的肉毛兼用型品种。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耕地面积4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水利资源丰富,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多处62种,主要有硫、铜、铅、煤、银、稀土、石墨、铬铁、宝石等,富矿多,矿体厚,宜于开发。铜、铅、锌、硫铁等储量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水资源丰富,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市,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345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丰富。总土地面积6594252.5公顷,人均占有土地3.91公顷,是全国人均占有土地的4.4倍,耕地598995.4公顷,人均耕地0.35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5倍。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90%以上的农田、林地、水域分布在河套平原,95%的牧草地集中在北部高平原,形成南北土地利用上的明显差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多样。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0多处63个品种,经地质工作探明储量45种。其中硫、锌、铅、沸石、膨润土、银、镉、锂、镓、熔剂、硅石、白云石、云母、蓝晶石探明储量居全区首位。铜、镍、钴、铁、锰、铬、磷探明储量居全区第二位。光能资源丰富。河套灌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91.7小时,后5年比前30年平均减少67.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2.1%,比前30年少1.7%。风能资源丰富。北部牧区年平均风速超过启动风速(3.0 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启动风速年平均日数100天左右,套区为80-100天.年平均风速牧区最大为4.6米/秒,乌兰布和沙区和山旱区为2.6-2.8米/秒,河套灌区最小为2.6米/秒。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中国恐龙的故乡,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市城乡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一是农牧业比重过大。二是农村牧区人口比重过大,而且素质较低。三是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而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牧业和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兼顾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其本身就是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第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特别是县域小城镇处于城市与农村牧区的结合部,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促进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第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不可能封闭起来自行发展,而是要发挥县域经济的整体优势,通过县域内和县域外两个市场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县域经济连接全国大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生产才会发展,农民生活才会宽裕。只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总量提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新阶段,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速度加快,整体经济实力提升2012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到813.3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4.2%。县域地方财政总收入84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92.9%,年均增长16.3%。临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乌前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乌中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3亿元;乌后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8亿元;杭锦后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五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7亿元;磴口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2个工业园区跨入百亿元园区行列,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二)产业结构改善,工业主导作用增强县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2:49:29演进为2012年的18:59:23,实现了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引领型经济的重大转变,有6个旗县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比重最低的五原县也提升到47.5%。(三)城镇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按照“一市三区一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临河新区基本成型,旧城区面貌大为改观,双河区启动建设,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43.7%提高到2012年的50.2%。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074公里,各旗县区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实现全覆盖,46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各类文化、体育、艺术设施建设以及电力、通讯、供热、燃气、污水处理等工程的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四)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大力实施围封禁牧、退牧转移战略,休牧轮牧禁牧面积达到5935万亩。深入实施乌兰布和沙漠、乌拉特草原生态治理和河套平原绿化,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41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9%。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一)发展机遇与优势今后五年,全市县域经济处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在推进过程中,国家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有效措施,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促进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和打造呼包银榆经济区,有利于各旗县区争取项目、扩大投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三是自治区提出“8337”发展思路,明确了加快建设“五个基地”,巩固和发展“两个屏障”,打造“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1313号),将更有利于我市发挥水煤组合、农牧业资源、矿产资源、向北开放、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四是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次转移,有利于引进和培育立市立县的大企业、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二)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2012年,我市旗县区总数占全区6.9%,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区的5.1%,旗县区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区的3.4%。由于资源禀赋及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各旗县区发展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临河区是最低的磴口县的近5倍。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不足。旗县区产业结构单一,服务业比重普遍偏低,产业层次不高。立市立县大项目少,制约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建设。三是中心城市和中心集镇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不明确,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环境。四、加快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去年,自治区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三个着力”之一,纳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巴彦淖尔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的这一总体战略部署,要把统筹城乡经济和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一)抓项目、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坚持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以项目为抓手、园区为载体、构建产业集群为重点,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扎根,推动工业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1.明确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旗县区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差异,明确主体功能区定位,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实施差异化发展。沿阴山经济带以乌拉特前、中、后旗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冶金、煤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力争建成内蒙古西部重要的口岸经济区和重化工发展区。沿黄沿线经济带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依托沿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力争成为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上新的增长极。临河区充分发挥市府所在地优势,突出发展生物制药、新型煤化工、新能源以及绿色特色农畜产品、金融、现代物流、商贸产业;乌拉特前旗借助包钢“西区”建设,重点发展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以及化工、电力、水泥建材产业;乌拉特中旗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和新能源、风电装备制造业;乌拉特后旗立足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新能源、新型煤化工和多晶硅、建材石油产业;磴口县围绕现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沙草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及能源化工业;五原县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重点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发酵、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构建国家番茄产业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自治区籽仁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杭锦后旗围绕河套酒业,构筑以白酒为主业、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示范基地。2.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全市打造“五大基地”的发展定位,各旗县区科学确定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整合,培育壮大重点企业,推进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17年,临河、磴口、杭后、五原、前旗5个旗县力争番茄酱年生产能力超过60万吨,脱水蔬菜加工量达到1.5万吨,牛奶年加工处理能力达到114万吨,肉羊屠宰加工30万吨,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超过20万口,白酒销售额达到50亿元,打造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乌拉特中旗形成4000万吨以上洗煤、500万吨以上煤焦化、30万吨铜冶炼能力,建成自治区新型煤化工基地;乌拉特后旗形成100万吨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打造自治区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乌拉特前旗形成240万吨氧化球团、100万吨还原铁、200万吨特种钢生产能力,建设自治区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磴口县、五原县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抓好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光伏电站、甜高粱制燃料乙醇、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到2017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建成自治区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3.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紧紧抓住自治区实施“双百亿”工程和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项目、资金、土地供给向园区集中,重点加强给排水、电力、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将园区打造为服务项目的平台、产业集群的载体、城镇发展的新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各旗县区重点完善工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有效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已形成优势、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实现园区扩容提质,力争到2017年培育新增23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对发展空间较大的工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引进重大工业项目,实现规模扩张;对发展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通过发挥资源优势,集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在临河、杭后、五原、乌前旗打造4个综合性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要围绕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提质扩容、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搞好6个县城、59个苏木乡镇、650个村的规划,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特色镇建设,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体系。1.重点打造中心城区按照“一市三区一组团”城市发展规划,围绕“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并重、生态环境改善与基础设施并举、功能区分与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的总体要求,加大临河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快杭后与临河组团发展步伐。推进朔方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双河区,逐步拉大城市框架,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宜居宜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产业支撑,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放宽城市户籍限制,吸引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中心城区的集聚能力。2.着力建设六个县城陕坝镇要“东拓南扩”,重点推进与临河同城发展,条件成熟后纳入中心城市;将乌拉山镇和巴彦高勒镇打造成对接呼包鄂和“小三角”(乌海鄂托克乌斯太)发展的门户枢纽;将海流图镇发展成为甘其毛都口岸的后方服务基地;隆兴昌镇发展成为连接中心城区、口岸、空港的关键节点;将巴音宝力格镇建成集蒙元文化和蒙医药服务以及青科乐工业园区的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基地。六个县城要根据区位特征、资源状况和发展基础,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到2017年全部建成规划科学、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3.优先发展中心镇将小城镇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工业园区和口岸建设、服务业发展相结合,选择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镇,积极发展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统筹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使每个旗县区均建成12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鲜明的中心镇,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4.积极培育特色集镇大力推动历史文化名镇、蒙元文化名镇、农耕文化名镇、草原旅游名镇等特色镇建设,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同时积极发展甘其毛都等边贸旅游型城镇,青山、先锋、蒙海等工矿型城镇,乌兰图克、隆兴昌等设施农业种植观光型城镇,三道桥、隆盛合、先锋镇、沙海镇等特色种植型城镇,头道桥、塔尔湖等规模养殖型城镇,二道桥、西小召、胜丰镇、套海镇等物流型城镇,白彦花、沙金套海、套海镇等旅游餐饮型城镇,积极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5.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新旧区交通连接,加快发展县域内公共交通,推进临河与陕坝镇之间交通公交化。继续推进水源、水厂和水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以黄河水供给为主、地下水为备用水源的供水模式,在磴口、临河、五原、前旗、杭后建设引黄取水供水厂,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安全饮水问题。推进热源建设,加大供热管网、设备新建、改造力度,各旗县所在地全部实现集中供热,重点镇启动实施集中供热。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所有县城和工业园区要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实现垃圾100%回收。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双河区主要干道要建设地下管廊,临河西区、旧城区和朔方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新建工程,逐步实现地下管网管廊化,有条件的旗县所在地镇也应积极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到2017年,全市城镇建城区给水普及率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到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集中供热率达到85%。6.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做好体现乡村特色、便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村庄规划,加强已建成试点的管理和配套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河套、美丽乡村。推广临河区进步村、五原县响导村、杭锦后旗春光村、乌拉特前旗公田村、乌拉特后旗蒙汉中心村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第二批67个试点规划建设,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完善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加快通乡苏木、村嘎查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村庄内外道路硬化。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全市农村牧区47.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到2017年完成所有村庄改造。(三)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经济效益。1.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加快实施排水改造工程,整治各级排水沟道,配套改造排水构筑物,三年内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提高河套灌区灌排配套水平。推进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00万亩土地整理、山旱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建设好47个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作物机械化作业,全市农牧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80%以上。强化农业气象、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集中推进种羊引进、繁扩工程和农作物育种、提纯复壮工程。2.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全市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政府所在地周边、农牧民收入较高和积极性较高、土壤资源条件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少区域,布局设施农业发展区,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300亩。发挥临河中泰、浩彤和金榕,杭后康尔徕、海龙,五原民隆,乌后旗金朗泰等设施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典型引领作用,重点推进临河区、五原县、乌前旗、杭锦后旗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市场信息、技术培训、资金融通等配套服务,通过农超对接、蔬菜直销、培育仓储配送企业等形式,切实提高设施农业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全市每年至少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到2017年设施农业力争达到40万亩,打造自治区西部蔬菜生产和输出基地。3.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重点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构建专业化、大规模、高标准的肉羊育肥产业带。依托临河富川、草原宏宝,乌前旗谷林、青松草叶,乌中旗祥园、大众顺和蒙羊,五原京原、力农,杭后锦嵘、万业隆,磴口晶烨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国家繁育基地和屠宰加工基地,率先建立电子交易体系,配套活畜交易市场,建立完善肉羊繁育、饲养以及产品加工标准。到2017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3000万只以上,重点打造肉羊饲养量100万只以上养殖企业2家。在杭后、临河、磴口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00个,奶牛存栏达到25头,重点打造圣牧高科、秋林有机奶生产基地,有机奶牛达到10万头。扶持生猪规模化发展,新建、改扩建生猪标准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生猪存栏达到100万口。沿阴山山脉的乌拉特草原和半农半牧区以及磴口县等优势区域发展绒山羊养殖,绒山羊存栏稳定在125万只,羊绒总产量保持在500吨左右。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养殖,拓宽增收渠道。实施“北繁南育”工程,缓解草畜矛盾,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推进种养结合,认真研究秸秆转化、饲草料加工等问题,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充足饲草料保障。4.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围绕“为加而种,为养而种”,突出地方优势产业,合理布局1100万亩耕地种植结构。到2017年,粮食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小麦200万亩左右、玉米3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向日葵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左右,其中花葵210万亩左右;加工型蔬菜稳定在70万亩左右,其中番茄60万亩、脱水菜10万亩左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西甜瓜20万亩左右,黑白瓜籽50万亩左右,果树、枸杞等10万亩。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扶持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种植,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5.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依托河套优质农畜产品资源主打“河套牌”,实施品牌兴农兴牧战略,把河套雪花粉、巴美肉羊、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百吉纳奶酒、圣牧高科有机奶等农牧业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培育壮大河套酒业、恒丰面粉、春雪羊绒、多多美番茄、康尔徕蔬菜、富川饲料等一批本土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国内一流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整合改造中小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加强番茄等农畜产品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畜产品档次和国内外高端市场占有率。6.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壮大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鼓励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利用其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到2017年,每个旗县区建成2个综合型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市级示范性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家以上,9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300万亩。(四)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不断提高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1.突出抓好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主体,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物流业发展格局。“一心”,就是把临河打造成现代物流业的重点聚集区和辐射中心,主动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充分发挥对旗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带”,一是以临河为枢纽,东连隆兴昌镇、乌拉山镇,西接陕坝镇、巴彦高勒镇,构建沿黄城镇群和物流业集聚带,承接呼包鄂和乌海、阿拉善、银川的物流资源。二是以甘其毛都口岸为现代物流业增长极,连接海流图镇和金泉工业园区,构建乌拉特草原和沿边物流业聚集带,形成以矿产品、金属冶炼、机电、建材等资源为依托的物流体系。“三区”,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二是加快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巴运物流、萌业农畜产品加工物流、西小召煤炭物流、秋林物流等区域性物流园区建设。到2017年,努力把我市建成承东启西、北开南联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国际陆路物流基地。2.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临河主城区要建成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家居建材市场、恒远国际商港、蒙西国际农机市场、鼎城日用百货副食批发配送中心等大型市场,抓好临河四季青蔬菜批发市场和中联、鸿桥二手车市场东迁工程,其他旗县要结合城市拓展,打造中央商务区和县城核心商圈。各旗县区在抓好原有特色商业街提升工作的同时,规划建设新的特色商业街,建成一批餐饮、文化、食品批发、娱乐休闲等特色商业街区。抓好骨干卖场建设,要规划建设好农副产品、汽车、家居建材、服装百货、五金机电、旧货交易等大型专业市场。支持电子商务网站和商品交易市场网站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加快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牧区延伸,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完善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市场。3.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房屋、宅基地和各种农业生产设施确权发证,帮助企业和农户通过农牧业资产抵押、贷款,解决生产、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依托河套农商行和乌拉特农商行,加大农村信贷机构整合力度,发展壮大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服务组织。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网络,在各旗县区重点乡镇设立1015家村镇银行。4.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推进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打造河套文化、黄河风情、田园风光、草原生态、民族民俗、口岸边关等旅游品牌。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全市重点打造以乌梁素海和纳林湖为中心的东西两条精品线路,各旗县区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提升标准、档次和配套水平。到2017年,全市力争在东、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创建国家A级景区数量达到40家以上,其中3A级(含3A级)景区18家以上,4A级景区力争达到5家。创建自治区3星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户60家,示范点10个。同时,加快发展房地产、文体、社区、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五)坚持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打造美丽巴彦淖尔、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1.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引导企业做好工业废渣料综合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享、废物交换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集中处理,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支持一批县域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到2017年,力争6家以上的企业进入国家、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范围,力争3个以上园区进入国家、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乌拉特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人工造林等草原生态治理项目,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巩固草原生态治理成果。强化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发展沙产业和旅游业。加大节能减排、污染源治理、生态补水等综合整治力度,推进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切实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好黄河湿地等全市各类湿地资源。大规模开展河套平原造林绿化,变一季造林为四季造林,突出抓好通道、村屯(种养殖园区)、厂矿园区、城镇及周边、黄河沿岸和农田林网绿化,打造一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镇村)。加快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天然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每年完成100万亩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到2017年,全市植被覆盖率达到50%,河套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按照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套的总体思路,以打通连接周边地区的资源、能源运输通道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源外送保障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完善铁路网络按照“两横两纵”铁路网规划,建设临策铁路、青金铁路、甘泉铁路、西金铁路、巴沙铁路,开通乌拉山至锡尼货运铁路。到2017年,完成7个旗县区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引进物流企业,在各旗县区建设布局合理、分布均衡的铁路物流园区。2.完善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八横五纵”公路运输体系,形成“东承、西接、南通、北开”新格局。到2017年,实现所有出口通道(包括口岸)、以及市府到旗县所在地一级公路贯通,苏木乡镇三级公路联网,100%行政村通油路,国边防公路基本黑色化。公路总里程达至20500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路网比重由2012年底的5.5%提升至15%;国省干线公路占路网比重由2012年底的5.3%提升至20%。加快建设与蒙古国及呼包鄂等周边盟市南北出口通道。建设国道242甘其毛都至临河段、省道212甘其毛都至五原刘召黄河大桥和临河黄河大桥,全面打通我市向南的运输出口道路。加快建设包乌阿等周边盟市东西出口通道。重点建设国家高速G7临河至哈密巴彦淖尔市境内段公路;全力推动国道110巴彦淖尔市境内段全线二改一项目进程,先期重点实施巴包界至乌拉山镇段,力争2014年开工建设,打通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与包钢的资源运输通道。加快构建沿黄沿山公路运输通道。力争将沿黄公路(兰虎至刘拐沙头)和沿阴山公路(巴包界至杭锦后旗陕坝镇)列入自治区省道规划,并在2017年前实施一级公路改造;全力推动国道335金泉工业园区至青山工业园区段公路工程建设进程,争取在2017年以前开工建设;推进沿总排干布线的乌拉特前旗红圪卜至杭锦后旗太阳庙农场三级公路工程前期工作,争取2015年前开工建设。加快旅游通道建设。全力推进乌拉山大桦背北侧至乌梁素海及乌梁素海环湖公路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2016年开工建设。3.增强机场运力积极争取巴彦淖尔机场增加航线和航班,力争开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重点城市的航线,建成甘其毛都口岸通勤机场。依托机场发展航空货运物流,完善配套运营服务设施。4.加快能源运输通道建设推进电力输出通道建设,完善500千伏主干网架,力争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围绕重点工业园区和城镇负荷中心,完善220千伏主网架,提高市域范围内电网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完善110千伏电网架构,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推广风光互补系统,解决草原牧区供电问题。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实施临河五原乌拉特前旗包头、临河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实施天然气管道入户工程,实现中心城市和旗县所在地供气输配全覆盖,城镇供气普及率达到78%。(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强化科技创新,全力服务“三农”、企业、民生事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1.加强信息化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农牧业信息化平台,整合涉农涉牧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建成农村牧区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按照农牧业特色区域产业格局,逐步构筑种植业、养殖业、瓜果业、水产业等农牧业特色网站,重点构建肉羊、葵花电子交易平台。进一步做好农牧业信息网的延伸和健全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经营大户入网,整合信息资源,为农牧业现代化服务。2.发挥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功能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推进自治区“两化”融合的意见,加快完善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两化”融合。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加强农畜产品加工、钢铁、化工、有色和黑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信息化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根据县域工业经济特点,鼓励食品、冶金、建材等企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升级。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加快县域物流业发展依托临河保税物流园区,重点推进临河区与京东商城合作建设的云计算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搞好县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以建材工业、蔬菜加工、瓜果生产等特色产业或产品的县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和信息手段,不断提高县域产品知名度,扩大县域经济外向度。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建设地理信息、人口、法人、政务信息等基础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公共服务一卡同城工程。要完善覆盖各领域的应急指挥、社保、行政审批等重点信息系统建设,构筑县域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加快网上办公系统、各类公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提升县域政府“门户网站”功能。5.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扩大通讯业务普及范围鼓励通信行业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采用新技术,优化布局、完善网络结构,为县域经济信息化提供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引导网络运营商将互联网、城域网由城镇向镇村辐射,不断扩大通信业务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数字巴彦淖尔”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运用。6.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开发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途径,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到2017年,全面建成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建成20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争创1个国家级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自治区级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与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加强优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品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河套英才”工程,抓好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各旗县区重点抓好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经营管理者、种养能手和科技示范户等县域人才的培养。到2017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到6.8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000人,农牧区实用人才达到1.7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农牧民达到4.5万人。(八)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筑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深化与蒙古国的互利合作,发挥甘其毛都口岸优势,尽快开通达来毛都口岸,推进资源通道建设,建成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到2017年,甘其毛都口岸年过货量力争突破5000万吨。以各旗县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在新型煤化工、冶金、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和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逐步与呼包鄂及周边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番茄、羊绒制品等农畜产品出口,扩大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进口。五、加快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展县域经济,既要充分发挥各旗县区的责任主体作用,又要举全市之力。成立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协调调度,专项推进。各旗县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科学部署,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市直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在人才、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等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健全县域发展激励考核机制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能够下放旗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要全部下放。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转移

    注意事项

    本文(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