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关于县城林业经济合作发展途径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12699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县城林业经济合作发展途径毕业论文.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关于县城林业经济合作发展途径 学 生: 指导教师: 学 院: 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林 学 2015年4月目 录论文题目: 关于县城林业经济合作发展途径1摘 要3一、主要做法和经验4二、存在主要问题7三、促进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7四、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88、 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129、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39、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39、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49、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149、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59、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1610、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1910、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1910、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20摘 要 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一、主要做法和经验1、加强领导,政策推动尤溪县把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来抓。下发了中共尤溪县委、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明确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把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乡镇及县级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做到与农业、农村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检查,树立起“扶持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就是扶持林业、扶持林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观念,把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有效抓手。2005年10月,尤溪县又在全省率先批准组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作为服务尤溪农业、农村、农民的群众团体,专门负责本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规划、宏观协调和管理服务,促进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2、把握原则,试点示范一是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以林农为主体,充分尊重林农意愿,由林农自主决定、自主选择,政府部门只是更多的运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推动、扶持和引导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二是坚持依法成立的原则。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每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至少有5名以上成员,其中农民至少占到成员总数的80%,要求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自由选择发展模式,鼓励成立以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四是坚持典型示范的原则。推广先进经验,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扩大影响面。3、落实优惠,促进发展尤溪县在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一是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各类支农项目及资金的重点扶持对象,对于扶持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资金,县、乡财政做到及时、足额安排到位,不准截留,并对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督管理。对运作规范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县财政给予10000元的补助。二是结合“林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入户工程”,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纳入全县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范围,将林业新科技、新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三是对经营山林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林木采伐指标单列。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林业服务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森林资源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验等中介机构建设,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简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4、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为了保障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必须完善机制,进行规范管理。一是摸清家底。县林业局组织有关部门把全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资源、成员构成、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详细情况登记造册,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二是调整目标。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由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办法,促进全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向规范化发展。三是规范管理。帮助和指导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制订完善章程,建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逐步走上合理化、规范化轨道。5、企业带动,通力协作在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尤溪县还注重发挥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一是提倡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特色林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加入各种类型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组织开展成员培训工作。近年来尤溪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举办了多期毛竹、油茶林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三是通过各种途径,在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龙头企业中建立示范基地,运用新科技提高经营水平,为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起了表率作用。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建立起了3万多亩的油茶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农户1450户科学栽培油茶。四是龙头企业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后,通过稳步提升林产品原料价格,使林农分享到加工环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尤溪县十寸毛竹价格从原来的10元/根提高到19元/根;4cm杉木从360元/m3提高到1100元/m3等,都与龙头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二、存在主要问题1、覆盖率低,作用发挥有限,带动能力不强由于起步较晚,尤溪县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层次相对较低,参与农户的覆盖率还很低。截至2011年底,会员和带动农户分别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5.2%和35.9%。另一方面,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现阶段尤溪县绝大多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在一个村或者一个乡的范围内几十户农户组织起来的,跨省、县甚至跨乡的经济合作组织并不多见。规模小,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自我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2、运行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尽管绝大多数林业经济合作组织都在其章程中规定了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理事及理事长的职责等内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组织内的责权利并不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最高和最终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少数“能人”手中,成员大会多流于形式,而专事监督职能的监事会则成为摆设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设置。3部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不够规范2007年7月国家正式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在这之前成立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由于成立时无法界定它属于哪种性质和类型的经济组织,相同类型的合作组织,有的被注册为工商企业,有的被注册为社会团体,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注册登记,导致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整体不够规范。三、促进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加快合作组织发展一是政府在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时,要尊重林农意愿,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不应过多行政干预。二是政府应在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科技和采伐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出台规范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示范章程,明确其法人地位及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加强对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及其他成员的培训教育,抓好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试点示范工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三是应将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纳入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目标的组织体系中,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方面优先选择林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实施载体,以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四、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5、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 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烧毁木 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烧死木 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烧伤木 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未烧木 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6、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7、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第二,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做到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8、 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9、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9、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9、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9、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9、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9、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1)林业的生态效益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 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经济价值 万元重植林 內部 林产品价值 417.72外部 吸收CO2放出O 2价值 8162.00涵养水资源价值 3.27水土保持价值 10.89保肥价值 10.79旅游价值 13320.00生物多样性价值 4.36空气负离子效应 无法评估滤菌功能 无法评估吸尘功能 无法评估合计 21929.01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10、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10、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 、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10、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2)立法原则的创新。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 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总之,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果的大事,它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果断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参考文献:1、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2、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3、韩月霞;移动式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的实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4、陈劭;冯仲科;乔启宇;林火扑救中高效组合灭火技术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5、任世福:河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于措施,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3期。6、郑四渭: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期。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县城林业经济合作发展途径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