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的激励相容设计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案例.doc
-
资源ID:4012540
资源大小:9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的激励相容设计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案例.doc
案例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的激励相容设计: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案例王锦玲 唐功爽1 作者简介:王锦玲(1963-),女,山东广饶人,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唐功爽(1980-),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山东 烟台 264001)摘 要:本文运用信贷配给和激励相容理论对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激励相容”机制设计,成功引入第三方龙口港监管方式的物流链商品融资,减少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交易障碍,实现了动产质押,有效链接了中小企业融资断点。同时,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实现了信用增级,缓解了信贷配给约束。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复制性,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激励相容;物流链商品融资Abstract:Based on credit rationing and incentive theory,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odity financing case of Longkou Port logistics chain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based on“incentive compatibility”mechanism design, introducing commodity financing of Longkou Port logistics chain,the third-party monitoring,has not only remove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arriers to trade between banks and SMEs but also realized the chattel mortgage. It has effectively linked the SMEsfinancing breakpoints. Meanwhile,it has reduced the cost of financing for SMEs,implemented the credit enhancement and loosened credit rationing constraints. The case of commodity financing of Longkou Port logistics chain is practical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with promotional value to solve SMEsfinancing problems.Key Words:SMEs,asymmetric information,incentive compatibility,commodity financing of logistics chain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9-0023-05一、引言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到企业总数的99%左右。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被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一直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各级政府和理论界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根本性的原因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抵押担保(林毅夫、孙希芳,2005)。物流链商品融资基于激励相容机制设计,成功引入第三方龙口港监管,减少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交易障碍,实现了中小企业动产质押,中小企业融资断点得到有效链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与激励相容基础理论分析(一)基于信贷配给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断点根源性分析一般而言,企业融资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在发展初期,内源性融资帮助中小企业初步启动。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内源性融资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需要通过外源性融资吸纳更多的外部资金投入。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达不到直接融资所要求的规模,其外源融资主要来自于金融中介(刘新华、线文,2005),这就涉及到信贷配给问题。根据现代金融理论,信贷配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被拒绝的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能得到贷款;二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所有贷款申请人的借款需求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足。Stiglitz和Weiss(1981)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发现:由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就决定了一旦发生信贷配给,中小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贷款的风险,必然要求补足中小企业的信用,银行进一步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担保。现阶段银行可接受的抵押品主要是土地和房地产,中小企业自身固定资产规模小,无形资产和动产比重大,难以符合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担保抵押要求,没有足够的可抵押资产和担保。可见,信息不对称、抵押资产少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的最主要信贷断点,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由于融资断点的存在,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会被配给出信贷市场。因此,在信贷配给的约束下,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的关键在于实现信贷双方的信息对称和解决抵押资产少问题。(二)激励相容链接融资断点的理论基础里奥尼德·哈维茨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激励相容”理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如果一项制度安排能促使代理人所采取的行为恰好与委托人所要实现的目标相吻合,这就形成了激励相容的效果。国内学者就激励相容解决中小企业在信贷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张静(2004)认为信贷交易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者银行和代理者中小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利益冲突,从而产生了激励相容的需要。李杨、孙健(2002)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设计一个激励相容的金融契约就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诱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种合同也是最节约信息成本的。信贷配给理论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在于融资断点,激励相容理论能够有效避免信贷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物流链商品融资以上述理论为基础,设计激励相容机制链接中小企业融资断点。三、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产生的动因与实践(一)物流链商品融资产生的动因龙口港是烟台市三大核心港区之一,是我国沿海最大的对非出口贸易口岸、国内铝土矿进口第一港,码头岸线6200米,拥有万吨以上泊位16个,被列入北方六个重点港口之一,是环渤海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港口间业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港口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2009年上半年,龙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702.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但在实际运作中,港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仍在于存储、装卸搬运等利润率较低的传统项目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充分挖掘整合港口内外信息资源、创新物流服务、打造信息化港口,实现港口功能向综合性物流中心转变,是龙口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龙口港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客户有850户,其中中小企业占95%以上,达到800多户。中小企业以家族式企业居多,在整体上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加之缺乏有效抵押担保,80%以上的中小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问题。2007年至2009年9月,调查的49户中小企业共申请贷款168笔,金额1.3亿元,实际贷款17笔,占比10.1%,实际发放贷款1970万元,贷款满足率仅为15.2%。2009年已获得贷款的7户中小企业获得短期贷款平均利率为7.11%,较基准利率上浮33.9%。民间借贷是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紧张的便捷渠道但融资成本高昂,49户企业中利用民间借贷融资的民间融资利率约为15%,有个别企业达到19%,这相当于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虽然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但拥有庞大的动产资源,在运行过程中的库存、原材料、仓单等动产占总资产绝大部分。49户中小企业坐拥近20亿元动产资产,但由于动产质押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动产质押业务开展不好。49户中小企业仅有1户通过动产质押取得贷款,并且抵押率很低,开展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够让这些动产“活”起来,按照50%的抵押率计算,将为企业取得10亿元的融资规模,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而商业银行方面,随着商业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力度加大,基于长远发展考虑工商银行逐渐开始开拓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市场。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缓慢。2009年6月末工商银行在龙口市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为1.3亿元,与龙口市经济发展状况严重不匹配。为了破解中小企业抵押不足融资难问题,工行陆续推出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动产质押融资方式,但仅与龙口市2户中小企业办理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质押率为50%,而且银行对动产监管成本和风险均比大企业高得多。工商银行处于既有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又面临着中小企业业务“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两难选择之中。在龙口港、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三方困局”背景下,改变现状、突破瓶颈、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是驱动各方寻求物流链商品融资创新的动因。(二)物流链商品融资的业务实践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缓慢,融资与放贷无法有效链接,中小企业被配给出信贷市场。龙口港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掌握大量中小企业信息,但无法实现增值。中小企业、龙口港、银行三方存在利益交叉,但在市场信息不对称背景下无法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激励相容机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0月龙口港与工商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链商品融资,基于龙口港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状况,由龙口港对中小企业合法拥有的入港货物进行第三方监管,以工商银行认定的货物价值为首要还款保障而进行结构性短期融资。1. 物流链商品融资业务流程。(1)龙口港与工商银行签订商品融资项下港口物流链商品融资质押监管合作协议,明确龙口港货物监管职责和相关代偿责任。同时,中小企业与龙口港签订商品融资质押监管协议,明确龙口港对质押货物的监管责任和优先处置权。(2)有物流链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采用名单制管理,龙口港向工商银行提交客户推荐单。(3)名单内的中小企业提交相关资料申请短期商品融资并办理货物保险,经银行审查核准后,发放商品融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中小企业提出申请银行按信贷业务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信审查办理质押货物保险三方签订商品融资合同、商品融资质押监管协议、质物种类、价格、最低要求通知书等相关业务文件并入库保管龙口港向银行交付质物清单银行发放融资。对未在工商银行建立信贷关系中小企业在工商银行办理港口物流链商品融资业务时,可不受信用等级限制。(4)贷后管理及风险防范。融资发放后,工商银行要求龙口港至少每周报送一次质物进出库和库存变动的信息,督促中小企业和龙口港按照合同及相关协议约定履行各项义务。同时,银行指定专人监控质物品质和管理货物价格风险,并及时处理商品融资业务中出现的各种预警事件。龙口港定期监测质押物价值,一旦出现贬值,督促借款企业追加质押商品。龙口港对贷款过程中监管失误导致贷款不能足额偿还的承担最终代偿责任,质押货物所有权转移给龙口港。商品融资到期后,如出现资金损失,由龙口港按协议本息全额支付给银行。2. 物流链商品融资取得了良好成效。业务开展以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物流链商品融资在辖内实现成功复制,目前龙口农合行、中信银行都与龙口港签订了与物流链商品融资相类似的融资业务。截至2010年6月末,推荐名单中的49户中小企业全部都取得了贷款,取得贷款的户数增加了42户;每笔融资申请都得到了批准,贷款满足率较以前提高了89.7个百分点;融资利率为基准利率,比以前利率下降了25.32%个百分点,节省利息支出1908万元;银行对49户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是过去两年的53倍,实现直接收益1000万元;银行3个工作日内即可发放贷款,较以前提前了12天;银行物流链融资没有一笔资金出现问题;业务也带动了银行存款增加2000万元、中间业务收入增加50万元;龙口港客户拥有数目和货运贡献值分别增长了20%和45%,上半年完成吞吐量2413.1万吨,同比增长41.5%,增幅同比加快25.3个百分点。3. 物流链商品融资的成功之处。物流链商品融资成功的核心是在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保障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障碍,引入第三方龙口港监管,设计了激励相容机制,将工商银行、中小企业、龙口港的三方利益进行了有效“捆绑”,激励三方按照设定的机制活动,实现了三方利益最大化,解决了银行权利凭证、动产抵质押物监管难题,使中小企业权利凭证、动产融资成为现实可能。它实现了中小企业、龙口港和工商银行的三方合作,实现了融资与放贷的有效链接。四、基于激励相容设计的物流链商品融资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实现了信贷信息断点链接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银企信贷交易中融资断点的原因之一,也是银行在信贷配给的情况下提高利率、严格抵押担保的基本理由。引入第三方龙口港监管的物流链商品融资的制度设计具有较强的连带责任的约束机制和货物代偿约束,信息不对称不再成为双方交易的障碍,实现了融资信息断点链接。具有监管职能的第三方龙口港处于整个物流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点,产生关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对银行贷前、贷后的风险管理决策和操作能够提供集约化的信息支持,降低了银行信息搜集成本。银行借助第三方龙口港掌握的中小企业物流信息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甄选,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了对配套中小企业融资授信中的风险判断和风险控制难题,有利于化解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二)实现了信贷抵押担保断点链接在传统动产质押中存在的“动产易动”难以实现有效监管且成本高,动产存在储存保管不易、长时间存放会出现价值贬值甚至灭失等特有属性,很可能危及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影响了银行开展动产质押贷款的积极性。利用第三方龙口港提供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监管,银行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更加便利,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允许中小企业用流动资产如原材料、产成品等存货及仓单来质押,将动产转化为动产质押物,使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质押贷款工具,极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因抵押问题产生的融资困境。物流链商品融资消除了银行开展动产质押的瓶颈,实现了中小企业信贷质押担保断点链接。(三)实现了激励相容物流链商品融资消除了银行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顾之忧,银行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大了贷款利率的下浮力度,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信贷资产损失风险,同时带动了银行其他业务的开展;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了融资成本,降低了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资本占用率,实现资本优化配置;进一步扩大了龙口港的客户群体,提升了港口的知名度、竞争力,推动了高附加值服务功能的丰富。总之,物流链商品融资的机制设计实现了中小企业、银行和龙口港的“三方共赢”,最终达到了激励相容,成功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四)实现了中小企业信用增级物流链商品融资开展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是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其成功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链商品融资参与方之间信用的建立和保持。龙口港与其推荐名单中的中小企业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对企业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比银行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业务开展之后,龙口港作为联结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发挥了良好信息优势,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对中小企业信用级别的提升。(五)缓解了信贷配给约束引入第三方的监管实现了中小企业信用增级,使原来被配给出信贷市场的42户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取得贷款,并且贷款利率远远低于民间借贷利率。同时,降低了信贷交易中的信息障碍,使银行节省了交易成本。原来取得贷款的7户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由基准利率上浮33.9%下降至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下降明显。可见,物流链商品融资既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又增加了取得信贷支持的企业数量,改变了信贷配给点,缓解了信贷配给约束。如图2所示,A点为理想状态下的均衡,C点为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所带来风险情况下而产生新的均衡点,Q3小于Q1,价格P3大于Pl,从而产生了金融约束,造成了效率损失。B点是引入第三方降低交易成本后的均衡点,Q2大于Q3,价格P2小于P3。虽然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但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均衡相比,效率明显提高。不仅银行扩大了放贷规模,取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多,也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资金筹集难度明显降低。五、物流链商品融资模式推广前景与潜在风险分析(一)物流链商品融资模式推广前景物流链商品融资是银行、中小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复制性和市场推广价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1. 物流链商品融资业务开展区域可以实现广泛性。借助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从总行到分行、支行可以随时获得质押品的实时情况,再加上银行系统内部的资金清算网络,动产质押业务既可以在银行开设机构的地区开展业务,也可以开展异地业务。2. 质押货物品种具有广泛性。质押货物品种可以涵盖物流企业能够看管的所有品种,如各类工业品和生活品、产成品以及原产品等。所有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都遵从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而且要求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是按统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看管,容易实现监管质押货物的标准化,可以实现推广。3. 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对象具有广泛性。无论何种中小企业,只要具有符合条件的动产质押产品,都可以开展该项业务。正是具有上述特点,物流链商品融资被中信银行、龙口农合行实现成功复制。目前,物流链商品融资模式推广到供应商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可见,物流链商品融资具有可操作性、易复制性和市场推广价值。2009年全球吞吐量过亿吨的30个港口中有20个在中国,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在全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山东半岛拥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等24个港口,具有典型的港口经济特点,在全省推广物流链商品融资业务,深化港口、金融业务合作,实现带动临港工业聚集对推动全省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物流链商品融资模式潜在风险分析物流链商品融资作为一种新型业务实现了三方共赢,但操作与监管不当可能会引发各种潜在风险。1. 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可能存在信用问题,在滚动提取货物时提好补坏、以次充好导致质量风险。在开展物流链融资业务过程中,更多的监管工作由物流企业承担,可能会存在中小企业投机行为。2. 物流企业风险。尽管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介入融资过程,向银行提供制造企业货物的详细数据,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出现的漏洞会导致物流企业责任缺失风险。物流企业可能会为拉拢自己的客户而向银行提供虚假数据,出现道德风险。3. 操作风险。虽然设置了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但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如果银行、物流企业不按照契约设计严格履行对贷前、贷中和贷后的相关规定,或者操作过程、人员、信息或外部事件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管理和配置,这将可能引发操作风险,进而影响物流链商品融资中银行债权的有效实现。物流链商品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参与各方严格按照相关契约规定操作,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做到趋利避害,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六、启示物流链商品融资盘活了中小企业现有资产,开辟了一条中小企业动产质押担保的新路径,是破解其贷款抵押难问题的现实选择。在物流链的基础上,利用在某个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等供应链中小企业来代替原来物流链上的中小企业,把物流链商品融资围绕商品销售阶段的融资模式进一步推广延伸到采购和生产阶段,能够形成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可以在汽车、钢铁、能源、电子等大型、稳固的供应链中推广、复制,有助于缓解更多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注:为了数据比较口径的一致性,调查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龙口港推荐开展物流链融资业务的49户中小企业在融资业务开展前后融资状况的变化情况。参考文献:1林毅夫,孙希芳.信息、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5,(7).2王宵,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7).3刘新华,线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个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5,(5).4张静.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李杨,孙健.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企业的金融契约和治理结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2(4).6刘艳华,王家传.信贷配给理论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08,(6).7陈建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经验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8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07,(10).(责任编辑 耿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