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oc
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第29卷第6期2006年l2月干旱区地理ARIDLANDGEOGRAPHYVo1.29No.6Dec.2oo6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阚耀平(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清初,伊犁地区人口稀少,边防空虚,清政府为了充实伊犁地区的防务力量,采取了人口迁移的方式,移民固边.移民的群体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迁入伊犁河谷从事农业生产,是迁入的高峰时期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迁入人口的总数在一万人以上.光绪年间,伊犁地区部分维吾尔移民被迫迁入俄罗斯;二是来自东北盛京地区的锡伯族,迁移人口为四千零三十人,迁入的主要目的是永久性的驻守边防,减少政府的军费开支.经过移民的建设,到新疆建省时,伊犁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关键词:清朝维吾尔族,锡伯族,人口迁移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060(2006)06093005人口迁移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以居住为目的移动,人口迁移的形式是人口在空间上的机械变化,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出于任何一种目的而改变居住地的特点,¨J,人口迁移往往对新的移民地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王希隆曾研究了整个新疆移民屯垦的状况,笔者也对天山北麓的人口迁移也做过相应的研究.伊犁地区在清对准噶尔战争以后,西域重新纳入祖国的版图,针对天山北麓地广人稀的状况,清政府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将内地和南疆的部分民众迁入这个区域.伊犁地区的人口迁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l维吾尔族的人口迁移1.1清代初期的人口迁移明末清初,分布在伊犁河谷一带的蒙古准噶尔部落,将南疆的部分维吾尔族迁入伊犁屯田,许多历史文献记载了当时部分民众迁入伊犁的情景.西域图志卷12(御制花门行记载了准噶尔曾"役使若辈如奴佃,令弃故居来伊犁".回疆通志也记载了部分南疆民众被迫迁入伊犁的情形.鄂对传记述了鄂对世居库车,"准噶尔胁徙伊犁,居河北固勒扎".色提b阿勒氐列传:"色提b阿勒氐为乌什人,以准噶尔胁徙,携弟阿克伯克扑伊犁".当时迁入伊犁地区的具体人数,虽然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是伊犁办事大臣阿桂曾经奏称:"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乌什等城,有旧在伊犁耕种的回人二,三千人",间接的说明了清初以前迁入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规模.在清军对准噶尔的战争中,多数在伊犁一带耕种的维吾尔族为躲避战乱,返回南疆各地.战争结束以后,大量维吾尔有重新返回伊犁地区耕种的愿望,"旧在伊犁耕种回人二三千名,今闻开设屯田,原来效力者甚多".1.2乾隆年间的人口迁移在清代的史料中,将维吾尔族称之为"回部","回子","回人","缠回"等,维吾尔族在伊犁一带的屯田称之为"回屯".准噶尔人称维吾尔族为"塔兰其".伊犁地区维吾尔族的人口迁移与屯田密不可分,清政府在筹划伊犁善后事宜时,为了供养伊犁地区庞大的驻军给养,实施了鼓励维吾尔族迁入伊犁从事农业生产的政策,以收取高额的实物地租.乾隆年间,清政府将迁入伊犁的维吾尔族移民分为三类,并对不同类型的移民实行不同的移民政策.第一类移民是清初以前迁入伊犁屯田的维吾尔人,清政府对其实行了怀柔政策,令其自备牛具籽种,"将屯兵所余之地,分拨垦种,减收其租".第二类是在清对准噶尔战争中返回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收稿日期:20o6-038;修订日期:20060729基金项目:南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阚耀平(1964一),男,湖北襄樊人,博士.副研究员,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和旅游地理的研究.Emai|:ypkanvip.163.eom6期阚耀平等: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93l农户,战后政府强令其自备资斧,返回伊犁屯田.第三类是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的迁移人El,这类迁移人口是当时维吾尔族迁移人口的主体.清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南疆各地的维吾尔族农民迁移到伊犁来耕种田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开始在南疆招募伊犁的"回屯"的人员,受到南疆各地伯克的大力支持,募民情况极为顺利.从参赞大臣舒赫德等的奏折中得知,"初次遣回人三百名",第二批来伊犁屯垦的维吾尔族移民达到五百多户,他们分别来自"阿克苏,一百六十一户,乌什,一百二十户,赛哩木,十三户,拜城,十三户,库车,三十户,沙雅尔,三十户,多伦,一百五十户".乾隆二十六年,到达伊犁屯垦的维吾尔族农户已经达到800户.由于伊犁河两岸一带自然环境较南疆优越,土地肥沃,在伊犁屯垦的维吾尔族移民多获丰收,致使来伊犁的维吾尔人数量剧增,以至于后来清政府适当限制维吾尔人的迁入,"回城愿迁伊犁人甚多,应命明瑞等议,以一千五百人为率,不足,以绿旗兵补".对于乾隆年间维吾尔族迁入伊犁的人口数量,不同的史料记载出入较为明显,由大清会典统计可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伊犁地区的维吾尔人有户数1232户,人口3140人,由于老弱病残者多留在原籍,迁移者均为"年力精装者",所以,户均人口2.6人,多为夫妻双方携带一子,许多迁移者就是夫妻双方本人,可以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钦定新疆识略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办事大臣阿桂奉旨自阿克苏带领回子三百名去伊犁,分拨垦种,自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17621767),陆续由乌什,叶尔羌,和田,哈密,吐鲁番等处调拨回子共六千户,垦种地亩","至三十三年,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户,内除彦齐回子三百二十三户",说明到乾隆三十三年时,维吾尔族迁入的人数为:6706户(6383+323=6706),关于彦齐的人数,西域总统事略记载与之有出入,认为是330户,"彦齐三百三十户,种地所收之麦为大小伯克及挖铁回子六十户养瞻口粮".成书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西域图志记载,伊犁地区迁入的维吾尔族户数6406户,人数20356人,户均人口的比例上升为约3.18人.表1是根据不同资料整理的乾隆年间每次迁入伊犁的具体人数一览表,从表中得知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冬,从南疆各地迁来的维吾尔族就有5774户.与西域图志中记载的乾隆二十七年的人口资料应该有很大的出入,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户El的统计数据比较认可,只是对于这一数字的统计年代有怀疑,苗普生认为这一人口的统计数字当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增补数据"J.笔者以为这个统计数据仅仅是屯垦的维吾尔族人El数字,并不包括给伯克做私奴的"彦齐"的数字和"挖铁回子六十户"的人口数字,因为他们都是跟随伯克迁入伊犁的.由此,笔者以为,在乾隆年间,维吾尔族迁入的人口数字最多为:6406户,330户和60户之和,即6796户,按照户均3.18的人口比例,迁入的人口约为:21610人左右.表1乾隆年间迁入伊犁的维吾尔族人口一览表Tab.1TheUigurnationalitypopulationmovesintoYiliduringQianlongDynasty1.3道光年间的人口迁移道光年间,由于伊犁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灌溉渠一类的水利工程,可耕种土地明显增加,导致维吾尔族掀起了新轮的人口迁移高潮.道光二十年(1840年),维吾尔族农民在塔什图一带,挖渠长度达143里之多,"得地十六万四千余亩",致使当地新增维吾尔人1000户.道光二十一年,"塔什图毕三道湾开垦地九百二十四顷九十三亩",安置新增维吾尔人500户,每年纳粮8000石.道光二十三年,布彦泰奏称:"阿勒卜斯地方,共垦得地十六万932干旱区地理29卷一千余亩,分设回庄五处",安置新增维吾尔人5oo户,年纳粮8000石.在道光年间,整个伊犁地区新增维吾尔族屯户2000户,每户按3.5人计算,新增移民达7000人左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伊犁将军萨酒(D疃)阿奏称:"伊犁回子八千户承种地亩",同治四年(1865年)"回乱"时,冰岭以北回众"八千户全行叛乱",都说明了道光年间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的屯田户数为8000户.实际上,加上前述乾隆年间的伊犁回屯人数6736户,和道光年间新增的2000户维吾尔族屯户,伊犁地区在道光年间的维吾尔族的屯垦户数应该为8736户.如果考虑乾隆至道光年间将近一百年间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道光时期,伊犁地区的回屯户数应该在10000户以上.1.4光绪年间的人口迁移光绪七年(1881年),清朝和沙俄签定的中俄伊犁条约,引发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人口被迫西迁,形成了维吾尔人的外迁高潮.中俄伊犁条约第三条规定:"伊犁居民,或愿仍居原处为中国民,或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应于交收伊犁以前,询明其愿迁居俄国者,自交收伊犁之日起,予一年限期迁居,携带财物,中国官并不拦阻".俄最终用武力强迫维吾尔农民9500户45000人迁入俄国.1.5维吾尔人在伊犁的居住地伊犁河流域土地肥沃,军事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清政府为维护驻军的需要,大量迁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维吾尔族来伊犁屯垦.迁入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伊犁河沿岸一带的惠远城(在伊犁河的北岸,今霍城县境南部一带),惠宁城(在伊犁河北岸的巴彦岱一带,伊犁九城之一,在今伊宁县境内)以东,尼勒克河以西的伊犁河流域."自宁,远城以东三百里,皆回民田".从当时回人屯田的地域,可以看出维吾尔人具体分布在以下八个地方:济尔噶朗,鄂罗斯坦,塔什鄂斯坦,巴尔图海,哈什,博罗布尔噶素,海努克和霍诺海,乾隆五十九年(1794),叉增加达尔达木图1处.人口迁移的通道主要是从温宿县经过夏塔古道到达昭苏县,继而进入伊犁河流域.2锡伯族的人口迁移准噶尔部落民众"计数十万户中",有十分之九由于种种原因流失.为巩固伊犁之防务,清朝从内地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察哈尔八旗兵组成4营驻守伊犁,由于调防成本过高,清朝采取了"挈眷永远驻防"的方式固守伊犁,锡伯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迁移到伊犁的.2.2人口迁移的过程锡伯人以狩猎为生,善于骑射,在西迁以前,锡伯族属于满洲新八旗之一,分散于盛京各地.伊犁将军明瑞鉴于伊犁之地的重要性,兵力不敷,上书请求增派锡伯族官兵永久驻防伊犁.在"盛京锡伯兵内,拣其精明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前往",导致了锡伯人的西迁.为了方便管理,锡伯族的西迁是分两批进行的,两批数相当,都在l600人左右.迁移的线路为从盛京出发,"就近出彰武台边门,由克鲁伦路直赴乌里雅苏台".过科布多,翻越阿尔泰山,经阿勒泰,布尔津,霍布可赛尔(今新疆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察罕俄博,额未勤(今新疆额敏县),巴图鲁克,博尔塔拉等地,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左右,两批西迁移民分别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先后抵达伊犁.从绥定县志得知,清朝为迁入的锡伯族设锡伯营,分八牛录,安置伊犁河南岸的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境内.张雷军对西迁的铭伯一千兵丁来源地做了考证,得出这一千兵丁来源于盛京及周围各地,其中盛京404人,凤城45人,辽阳66人,开原94人,牛庄23人,广宁6o人,金州44人,盖州l5人,锦州24人,义州61人,兴京23人,抚顺lO人,熊岳51人,复州52人,岫岩38人.2.3人口迁移的数量从相关的历史记载来看,锡伯族西迁时,第一批"兵丁四百九十九名,连同眷属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人",第二批"兵丁五百零一名,连同眷属共计一千六百人",加上"途中相继出生婴儿已达三百五十余人",自愿随军的"四百零五人"【9,锡伯人到达伊犁时的人口总数为:4030人,其中兵丁l000人,家属3030人.与锡伯人前后迁入伊犁携眷的,还有满洲,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绿旗兵等,人数总共达到一万余人.迁入伊犁的锡伯人自然增长率偏高,嘉庆初期,2.1人口迁移的背景清高宗实录卷634清对准噶尔战争以后,天山北路一带土地荒芜,原蓦;螽年四月二十七日黄廷桂奏6期阚耀平等: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933锡伯人口繁衍为"锡伯营九千二百余口".锡伯营总管档房事宜部分档案显示,至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人口已达九千三百三十七名.其中:大小男丁四千九百一十六名,妇女四千四百二十名".2.4迁移人口的农业生产锡伯人被安置的伊犁河南岸一带属于天山西端的山前丘陵地形,地面平坦,土地肥沃,伊犁河水难以自流灌溉.锡伯人在河以南一带地方游牧,"种地自食,秋收后操演骑射".为了从事农业生产,图默特率众在伊犁河南岸凿渠二百余里,引伊犁河水灌溉."锡伯营总管档房事宜"档案记载共开垦土地七万八千七百零四亩,"为闲散户口,退伍官兵等拨给土地,每旗一千八百亩.每牛录共分得九千七百余亩地".徐松在西域水道记中对渠道的走向及灌溉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伊犁府志的川流方面记述也记述了锡伯营大渠的情况:"锡伯营大渠,由伊犁大河引水,经恰布恰地方西流九十里,经海努克北,人锡伯背境,经二牛录流二十里,经八牛录流二十里,经七牛录流二十里,经六牛录流三十里,经五牛录流五十里,经四牛录流十里,经三牛录分饮八处牛录屯田,无余流".锡伯族的农业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粮食自给,生活稳定."所有耕种之人,仰恳鸿慈,于仓存余粮内赏借,明年籽种口粮,分作三年,秋成后还仓,两城地甚广,所有稻田,每年照旧耕种,不过数年,一切工本概可归还,彼时陆续所获余利,尽可赡给贫乏".嘉庆九年(1804年),将军松筠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称锡伯人在防务的同事,屯垦取得了成功,口粮完全能够自给.锡伯族成功的农业生产制度成为伊犁一带效仿的对象,嘉庆十年(1805年),"惠远城,需地八万亩,惟期两城驻防满洲官兵,渐次立有世产.俟耕种数年之后,照锡伯立仓储粮,成法办理"满洲兵丁"请照锡伯营屯种之例,按名分给地亩,各令自耕,永为世,.3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清代伊犁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前沿,由于受到俄罗斯侵略的威胁,实地民强边成为清政府的主要选择.新疆建省以后,设立伊犁将军府,强松筠,新疆识略卷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78化了伊犁在整个新疆的地位,使伊犁成为整个新疆的军事中心.3.1人口迁移在迁移方式上以被动迁移为主,以主动迁移为辅伊犁地区处在肥美的伊犁河谷,环境条件优越,是新疆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为了强化伊犁地区的防守,清政府从军事上考虑,有计划的从东北地区长途迁移部分八旗子弟来伊犁安居,锡伯,索伦等族被政府有计划的迁入.而南疆,东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迁入,则是通过政府鼓励下,农民自愿流人的.3.2人口迁移的方向性明显伊犁地区清代的人口迁移,有迁人人口和迁出人口两个部分组成,且迁移方向有差别.迁入人口主要来自东,南两个方向,东部主要来自东北地区,南部主要来自天山以南的地区.阿古伯叛乱和沙俄多次侵入伊犁,导致了伊犁地区在清代的后期发生了人口流出的事情,沙俄多次胁迫大量民众进入中亚一带,是伊犁地区的人口迁移也拓展到西部方向.3.3迁移人口持续的时间长,目的性强伊犁地区的人口迁移过程从乾隆年间开始究,一直持续的进行,而且越到后来,人口迁移的数量越大,特别是维吾尔族的迁移,在道光以后才进入了到高峰.人口迁入的目的分军事驻守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以锡伯族为主的内地迁移人口中,主要担当着驻防边疆的作用,而南部迁来的维吾尔族的主要目的是农业生产.3.4移民的迁入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清代移民大量进入伊犁地区,使移民将自身的文化景象带人到移人的地区,这些文化景象和当地已有的文化景象相互整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如地名景观,宗教信仰景观,语言景观和城镇景观等,客观上促进了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维吾尔族文化在伊犁地区盛行,维吾尔族的文化因子多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整合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在整个伊犁地区,由于多民族的同时迁入,民族文化的整合作用更加明显,特别在语言方面,别民族语言的借用词汇频繁出现,使每个迁入民族的语言表达更为丰富.934干旱区地理29卷参考文献(References)1ChineseEncyclopedia(Geographyvolume)M.Beijing:EncyclopediaofChinaPublishingHouse,1990,357.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357.2Gejianxiong.HistoryofChinesemigration(Part.1)M.Fuzhou:FujianPeoplePublishingHouse,1999,10.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0.3HuHuanyong,YanZhengyuan.Populationdevelopmentandsur-rivalenvironmentM.Shanghai: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Press,1992,119.胡焕庸,严正元.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9.4WangXilong.ResearchonWestTuntianofQingDynastyM.Lanzhou:LanzhouUniversityPress,1990.(王希隆.清代西部屯田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5kanyaoping.SdutyonPopulationImmigrationoftheEastRegionoftheNorthernFootofTianshanduringQianlongEmperorPeriodJ.AridLandGeography,2003,26(4):379384.阐耀平.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3,26(4):379384.6kanyaoping.ThePlacenameLandscapeFormedbyPopulationI?mmigrationonNorthernPiedmontofTianshanMountainsinModernTimesJAridLandGeography,2005,28(6):869873.阚耀平.近代天山北麓人121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J.干旱区地理,2005,28(6):869873.7MiaoPusheng.ObserveandStudyofUigurNationalitypopulationJ,SocialSciencesinXinjiang,1988,8(1):7O一8O.苗普生.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J.新疆社会科学,1988,8(1):7O一8O8ZhangLeijun.MigrationInfluenceontheHistoryDevelopmentofSibeNationalityJ.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es,1994,15(1),44-48.张雷军.迁徙对锡伯族历史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5(1),4448.9XinjianginstituteofHistoryXinjia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XinjianghistorydatumM.13thedits:157.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历史资料M.,第13辑,157.StudyonpopulationmigrationofYiLiinQingDynastyKANyao-ping(SchoolofGeography,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07Jiangsu,China)Abstract:AtthebeginningofQingDynasty,thepopulationisthininYiLiValleyandtheborderdefenseisvoid,SOQinggovernmentadoptedthepopulationmigrationwayinordertoconsolidatedborderdefense.Theimmigrationcommunitymainlycomesfromtwoplaces:someofwhichareUigurnationalitywhoselivedinsouthpartofXinJiang.TheycrossedTianshanMountainsandengagedinfarmproductioninYiLiValley.FormQianLongtoDaoGuangDynastyisthepeakperiodsofUigurnationalityimmigration,andthetotalityofimmigrationpopulationmorethan10,000people.AnotherpartofimmigrantareSibenationalitywhichfromShengJingareaofnortheastChina.Thetotalityofimmigrationpopulationwas4,030people.TheaimofthispolicymainlyistopermanentguardstheborderdefenseandreducestheGovernment'Smilitaryexpenditure.BytheXinjiangprovinceestablishedbyQingDynasty,YiLiareahasbecamethecentralofpoliticalandmilitaryofXinjiangthroughthediligentlyconstructionbythoseimmigration.KeyWords:QingDynasty,UigurNationality,SibeNationality,populationmi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