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加强服务“三农”的途径.doc
-
资源ID:4011739
资源大小:2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加强服务“三农”的途径.doc
银行系统论文:浅谈农信社加强服务“三农”的途径 农信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主力军。要想充分发挥农信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关键应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方式,改善金融服务。强化为“三农”服务的观念 农信社的性质决定其服务对象离不开“农”字。为此,农信社应加强服务“三农”的教育,用五种精神时刻激励全体员工,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精神;精益求精,争先创优精神。 农信社应把“地毯”式服务活动引向深入,每名员工在自己的服务辖区内,要做到“四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上门、百分之百的宣传、百分之百的服务、百分之百的联系客户,像铺地毯那样不留空隙。要突出四个重点,即:区域(在行政村、街巷建立服务区)、市场(在城内大市场和集镇农贸市场建立服务区)、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 同时还应加强形象建设,建立便民服务台,为客户创造舒适的环境;进行社容社貌、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劳动纪律五个方面的整顿,使全体员工真正遵循“朴素、亲切、规范、诚信”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微笑服务、站立服务、限时服务、导储服务,从而确立“小事情、大事业;小客户、大市场;小窗口、大银行;小服务、大形象”的办社方针。开拓创新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首先应不断创新业务品种,大力拓展各种代理业务,争取代发工资,代收农村税金、保险费、电费、电话费等业务,实现负债形式由单一存款结构向股金、拆借、保管、代收、代付等多元化结构转变,实现经营收入向传统业务和新业务收入多元化结构转变。 其次,应积极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开办农民助学贷款、住房贷款、生活消费品贷款等。 再次是拓宽服务领域,农信社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还要完善信贷、资产、债券、结算,以及为农民提供信息、理财、保险等中间业务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投资等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提高农信社的综合服务水平。 此外,还需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农信社自己的联行往来系统和资金清算中心,在人行资金清算中心开立账户,通过人行汇路,建立“四通八达”的电子联行结算网络,并积极创新条件,开办省辖往来,实现社社参加联行结算;开通辖区“通存通兑”业务,延伸中间业务,实施“一站式”的服务。与其它银行开展强强联合,开发高级智能卡,使高级智能卡成为信合现代化的象征,社区智能化服务的工具,与其它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一样走向全国。创建信用村镇,解决群众贷款难的问题 农信社应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把创建“信用村镇”工程当作龙头工程来抓。通过创建“信用村镇”工程领导小组,实行联社领导成员包乡包社责任制,农信社班子成员和信贷员包村包户制,使“信用村镇”工程尽快在全辖行政村铺开。 首先通过县、乡、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引导农民正确理解农户信用贷款的实质。为确保“信用工程”质量,应以村为单位成立初评小组,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并为农户建立经济档案。然后由农信社主任、乡村干部等组成的评定委员会,逐户进行审定,核发贷款证,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创建活动中,应严格遵循“一次核定,余额控制,期限合理,随用随贷,随贷随还,按月结息,周转使用”的原则,采取现场放贷、上门送贷和柜台办贷三种方式,大胆发放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户联保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群众,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此外,农信社应及时转变信贷观念,改变只片面强调保全信贷资产而惧贷、惜贷的现象。对万元以下小额贷款要放宽条件,简化手续,特别是对信誉好,无拖欠贷款记录的农户,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农户大额贷款,在确保信贷资产“三性”的前提下,采取质押、抵押、联保等不同方式。同时,认真研究新的、更有效的信贷投入方式和资产保全方式,适当扩大贷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