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院校的启示[权威资料].doc
-
资源ID:4011172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析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院校的启示[权威资料].doc
浅析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院校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知名酒店管理学院教育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得出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特点。同时,笔者将国外的研究总结得出的经验结合天狮学院,这一企业内部“校企合作”的特殊案例,在学科专业建设初期,得出了适合天狮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及“顶岗实习”的具体可借鉴的办法和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酒店管理;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G64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5)38-0062-02 一、酒店管理专业背景 酒店管理,作为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在旅游业、酒店业、会展业发展的大潮下,一直担负着向酒店业相关领域输送专业技能的责任。然而,由于国内酒店业起步较晚,酒店业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尚处于探索阶段。专业领域人才,特别是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中国国内,乃至全球都是一直很紧缺的。所以,近年来,在国内或者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如今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浙江义乌互联网大会、天津马拉松大赛等国际性、地域性的大型会议或活动的召开,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天狮学院隶属于天狮集团,其旗下的奥蓝际德国际酒店是天狮集团投资兴建的四星级度假酒店。其酒店品牌细分包括:奥蓝际德国际酒店会展中心、奥蓝际德华唐贵宾楼、奥蓝际德皇家温泉酒店(七星)、奥蓝际德国际酒店(四星)、奥蓝际德商务酒店(四星)、奥蓝际德会议酒店、奥蓝际德度假酒店、奥蓝际德快捷酒店、奥蓝际德国际旅行社等。酒店的主要创收渠道是大型会议。同时,奥蓝际德酒店致力于发展在度假养生、医疗美容等酒店业新兴创收领域的业务。 综上所述,结合天狮集团奥蓝际德酒店在多渠道的发展目标来看,现如今,酒店业需要的不只是某一部分的专才,更多的是集理论、实践、公关、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1。基于此,奥蓝际德酒店于2014年与天狮学院签订了企业内的“酒店管理人才委培项目”,通过在校3年的“产学研”结合的“顶岗实习”模式教学,从而培养出充分适合“奥蓝际德”这一多品牌、多市场、多渠道的酒店的专业酒店管理服务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国内外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国际校企合作模式。(1)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创建于1922年,与洛桑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并列世界第一。作为全球第一个创建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学术型大学,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习培训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康奈尔大学以“教育引领行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办学宗旨,在学校设有专门供学生们实习工作的酒店,聘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酒店工作的专业教师。与此同时,康奈尔大学每年会组织包括250余名知名全球酒店行业的诸多顶太尖高峰会议和商业盛宴,提供学生和教师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平台2。(2)瑞士的“洛桑模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第一所酒店管理学院,因其独特的“洛桑模式”而为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所熟识。“洛桑模式”十分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致力于将教学的每一部分与酒店工作中的技术、操作流程相融合,彻底地实现“教为产用”的实习模式。学校会安排学生在各级酒店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同时也会协助毕业生寻找各种就业机会。其次,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授课教师的甄选也十分严格。他们必须要有经营酒店或者具有相当长的酒店任职经验。每隔三五年,学校要求他们必须回到酒店里,去丰富企业经营和客户服务的经验,重新研究在经营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及对策。是一种高要求的“双师型”教师模式。最后,“洛桑模式”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在教授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的同时,专家教师们也不断研究学科尖端的课程,如“国际营销策略”和“全球战略”等课程3。(3)澳大利亚“酒店管理教育包”模式。澳大利亚的“酒店管理教育包”(Training Package)模式是一种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将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柔性结合的,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顾名思义即为培训知识技能的组合。学院在学习培训包时,可以进行选择和搭配组合,例如重点学习酒店前厅服务有关技能或者客房清扫技能等。其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是按梯级递进,既有综合素质培养,又有单项操作技能训练。截至2002年1月,澳大利亚政府共认定了75个培训包4。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三明治”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和日本的“产学研”模式均是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2.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就“校企合作”的模式看,我国在借鉴西方的培养模式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出了一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中国式道路”。如香港中文大学与凯越集团以这种模式合作;锦江集团有自己的学校,跟上海旅专、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都有合作;北二外也是全方位地与首旅合作。 三、“企业内”委培模式的优点 1.同一企业内资源互通。天狮学院及奥蓝际德酒店作为天狮集团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集团的资金、场地和人力资源支持,无论是天狮学院,抑或是奥蓝际德酒店,在日常的工作及人员派遣中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其一,时间安排具有灵活性。由于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的地理位置都坐落于天津武清开发区,两个场地之间,每天都有集团派出的定时通勤的公共双层巴士。学生和老师们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去酒店参观、上课、实习等等。 其二,教学及实习场地安排具有灵活性。众所周知,对酒店专业的培训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技术能力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技能教学的主要实现途径就是以一种“带入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会各种专业技能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因此,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协议,为专业学生在教学场地和硬件设施的配备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其三,运作成本降低。诸如国际知名大学,抑或上文提到的香港中文大学与国际知名酒店的联合培养模式,毋庸置疑,学校需要向酒店缴纳大量的场地、器材、举办活动以及为学生培训的费用。然而,在同一集团下的两个分支天狮学院以及奥蓝际德酒店则真正做到了互通有无,互相帮助。酒店为专业学生提供场地、专业技术师资方面的支持,学院为酒店培养理论基础过硬、实际操作能力优异的酒店员工。由此来看,在节省运作成本的基础上天狮学院与奥蓝际德酒店达到了双赢。 2.酒店业“供需错位现象”得到了缓解。游富相指出酒店业发展存在供需错位现象。现今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培养矛盾。部分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或过窄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部分课程缺乏适应性,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实训基地缺乏先进性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经验等方面。然而,在天狮学院,这样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在培养目标上,餐饮服务类实训课自大一开始就融入了学生的理论学习课程中,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信息化,多媒体的结合;多元化互动的实训课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也是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软件。在相对短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达到了知识聚焦、时间短且高效的目的。学院为学生们创造了信息技术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上看到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的视频解说,同时可以以多元化小组互动的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基于企业内部合作应用型人才的构建的几点建议 1.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利用各市场细分的酒店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岗位、多梯队的实习环境。正如瑞士“洛桑模式”的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了管理岗位群的培训,在完成22个项目的基础实践后,学生则转向学习人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管理类课程。培养在管理岗位的学生,通过六个月的基础实习期,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岗位。 2.发展以全球化战略为导向,学科发展要充分体现前瞻性。尽管天狮学院的特色酒店管理专业正处于初期发展时期,但是越是新的东西就越具有生命力,在变革旧的制度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基于此,天津天狮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要紧跟国际酒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在企业内部合作的层面上,为学生创造更多“校企内部”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在国际化餐饮、医疗旅游、度假养生、娱乐休闲这些酒店业新型研究项目中的实习和锻炼机会。再次,随着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壮大,学校可以试图寻找更多与国际化的酒店、餐饮业、游轮集团的合作机会,让学生在更为标准和高端的国际知名酒店业企业实习、工作、晋升,以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着力于建设更多与国际学校合作的项目。近年来,天狮学院校领导更加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国学习、攻读学位及在国外酒店实习、工作的机会。截至目前,天狮学院已经与国外多家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项目,为本学院学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出国学习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李伟,李媛媛.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及启示J.北方经贸,2014,(9). 3赵德辉.就业视角下“洛桑模式”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2). 4韩芳.高等职业教育中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文档资料:浅析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院校的启示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教学与学工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非(近)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MOOC课程平台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效大数据分析 混合式学习在非线性编辑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基于生态足迹的校园绿色发展潜能与对策分析 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调查与分析 抓住直播与娱乐两大法宝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的新认识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语篇显化 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浅谈指南背景下开展园本课程的几点尝试 MIT环境工程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简介 线性变换在二次曲线分类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于在农村中学实践“能力导向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