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文化融合的研究.doc
我国社区文化融合的研究 沈阳医学院何氏视觉科学学院毕业论文我国社区文化融合的研究 ?以庄河为例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年 级: 08 班 级: 24 姓 名: 学 号:200803020116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摘 要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表现为不同社区的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服饰、饮食习惯等的差异。最突出的是城乡社区文化的差异。一般说来,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的乡村社区,居民有着大体一致的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倾向于保守。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城镇社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往往呈现多种多样的差异,较易接受先进的思想和现代的文化观念。 着眼于社区文化及其特点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区探究法。社区文化的定义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说法。吴文藻先生认为:“文化的简单的定义,可以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 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这几个层面探讨新兴社区的文化融合情况,其中对物质层次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家庭组合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剖析、探讨。关键词:社区文化; 文化融合; 文化差异AbstractThe community culture i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munity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idents of long-term common reflec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In essenc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local culture.The performance for the different of the community people have a wide variety of costume, dietary habits, etc of the differences.The most outstanding is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cultural differences,for example,With natural economy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community,Residents in accord with a faith, way of life, values and behavior standards, etc.Residents of ideas and cultural ideas tend to be conservative,Based on the commodity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the urban communities,Especially in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community residents of beliefs and values, between the behavior, lifestyle usually present various differences,Easier to accept advanced ideas and modern culture concept.Focus on community cul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community explore method,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because of the culture of the denotation of different also have many claim。Mr. WuWenZao thinks:“The simple definition of culture,Can say is a community living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way of life?Also say, is a national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Material, symbol, social and ment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this research metho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lture,That is the material plane, spiritual and system level this several aspects: the cultural fusion emerging community,Among them the relative to the material level of further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family combination and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way of life.Keywords: community culture; Cultural fusion; Cultural differenc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1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第2章 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生?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82.1物质层面:家庭文化的多元化融合82.1.1单亲家庭与四世同堂82.1.2摩登家庭与本土家庭82.1.3多民族家庭92.1.4饮食文化的多元化融合92.2精神层面:休闲娱乐生活的多元化102.2.1平日的休闲生活102.2.2重大的节日102.3制度层面112.4社区多元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与结语12第3章 庄河社区文化融合现状及问题143.1 庄河社区文化融合现状143.2 庄河社区文化融合问题153.2.1物质层面:153.2.2精神层面:153.2.3 制度层面:16第4章 庄河社区文化融合思考174.1从政府角度的思考174.2从社区角度的思考174.3从居民自身的思考174.4应对方法17结 论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附 录22第1章 绪 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社区文化既取决于所在城市或地区的文化背景,也取决于特定社区居住人群的文化背景,而后者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区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另外,社区文化的定位要根据不同城市人群的文化取向而定,而不是开发商、政府官员或者规划师个人的意愿决定。不仅如此,社区文化的定位不是抽象、静止、孤立的过程,而是可感知、动态、开放的。“一步到位”的思想并不适宜,要确立能永续更新的文化定位模式。通过调研社区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活动,鲜明的体现了当今的社区文化正在朝着更大众,更先进的文化方向发展。社区文化的多样性既丰富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冲突摩擦,又对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兼容有重要意义。 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29.04%,1996年达到30.48%,到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4.94%;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了1.25个百分点。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新增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在人口聚居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聚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必然合理的分解为社区文化的多元化,正是人流的增多,分属于不同的地域,聚集在一起,各种文化进行激烈的碰撞,互相兼容,最后就随着人们的交往逐渐融合。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必然会在各个社区里有所表现。社区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具体化。人们通过社区研究对社会进行典型调查,从微知著,研究和探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同类社区的共同特点,对社区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和促进更为广泛的社会和谐与交流。 城市中的各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既能够认同或汲取其他文化,又能够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这是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理想状态。文化更多地依赖社区文化这一小单位的作用。如何保证社区居民有一个安全、平等而又自由的文化环境,是保障城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社区文化融合包括了社区文化的制度、物质和精神三个方面所有内容的整合与 趋同。综观社区文化融合的研究总脱离不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因为社区文化融合研究 总是以社区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且所有的文化融合所发生的地域皆在社区的五个层次 之内,所以总结前人的社区文化融合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社区文化和文化融合。一社区文化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理论界对社区 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我国学者对社区文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定。现主要有以下几 种学说:“生活方式说”、“社区特色说”、广义狭义说”、“文化活说”、群众文化说”。1、“生活方式说”。社区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 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现等、信仰结构宗教信仰等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等方面;物质生活方式主要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社区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人们在社会生活过 程中创造孕育出来的人工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2、“社区特色说”。“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不同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观念等。”社区文化是指“通行于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的人们的信仰、价值现、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 3、“广义狭义说”。“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4、文化活动说”。学者熊晓燕认为,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社区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活动、课堂学习、剧院演出、节日庆典、环境美化、文物保护和旅游等。她认为,社区文化应该是开放的供人们分享的东西,而不应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东西.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许多文化机构有关,例如,图书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剧院、公园、娱乐场所、社区艺术中心、少数民族聚居中心、动物园、植物园,等等。人们能够在社区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发现文化,如在社区的壁画、音乐、节日中,在风景秀丽的社区公园,在某个庆祝地区传统习俗的场所中。5、“群众文化说”。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体现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它一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所认同,便对社区内的居民具有一定约束力,这种规范作用是法约束所难以达到和替代的。” 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清华大学的刘庆龙、冯杰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刨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大辞典这样解释融合:“和合为一体.引伸为和洽。”学者吕斌指出“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文化还存在着,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的。这里所说的“趋同”即指具有融合的趋势文化融合的大趋势是文化交际活动所带来的结果。现有的文献中对于文化融合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文化融合;二是企业文化融合;三是社区文化融合,本文讨论的是社区文化融合。 在社区文化融合方面,学者们更多的是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让农民变为市民,加强精神文化的融合,主要从社区情感、社区归属感方面进行研究.黄玉捷认为:“社区认同性的整合是社区全部工作的重点,而社区认同性的终极目标就是社区归属感。”如果社区居民拥有了很强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情感,则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社区文化,有利于社区从文化上进行整合。 对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当然不仅仅在于精神层面,它联系广泛。社区归属感本身是文化心理现象,但它的产生却决非仅仅由文化因素引起,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政治、经济等一些实实在在的条件.柚社区中存在着种种公共设施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帮助,久而久之人们对此产生情感,他们为自己社区的成就而自豪,为自己社区的落后而羞愧。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最主要的体现和最核心的内容。在现代社区中,人们对社区的情感比较淡薄,社区归属感不强,这是学者们一致的认同。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种原因是现代化的冲击。“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联系并造成摧残性后果。”现代社区中,人们之间态度冷漠。邻里不相识也正常.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流动加剧等对情感共同体建设、社区归属感培育带来严重挑战。另一种原因则是从个人层次上进行考虑的,即社区中的成员不能从社区中获得他所期望的回报或他能够运用社区以外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当不能从社区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回报,或回报的形式不满意则他们会投向社区之外,难以对社 区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种外向性使社区文化建设遇到了深刻的外部矛盾.三则是农民与市民身份上的认同造成意识上的不相容。二文化融合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社区发展经验表明,社区文化建设尤为重要。社区文化是国外社区建设的普遍功能,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社区文化是国外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有助于培养自尊和力量,从而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美国还于20世纪50年代初兴建了社区学院来开展社区文化教育。一社区文化美国研究社区文化的学者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整合的调和剂,有利于社区共同意识的形成,有利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使居民关系更加友善。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加强社区组织的合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逐渐克服社会偏见和不公,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目前国外社区研究主要注重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社区文化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第二,重视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激发社区活力:第四,社会组织合作发展社区文化;第五,重视社区文化环境的改善。二社区文化融合国外社区文化融合的研究同样是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现的,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所以精神文化的核心社区情感是研究的重心。国外社会学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即“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和“社区解放论”。 1、“社区失落论”这一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齐美尔和沃思。但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滕尼斯时代,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指出,社区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和邻里关系基础上的人群组合,社会是建立在权力、法律和制度基础上的人群组合。人们通过契约、规章发生关系,人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自利主义泛滥,社区所拥有的团体凝聚力丧失殆尽。齐美尔在大城市与精神生活这篇论文中指出,城市人口集中,活动密集,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刺激与心理负担。人们不得不更加理智的对待城市中的人和事。人们更关注自身利益,变得越来越冷漠。沃斯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性中指出,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导致了人口的高异质性,进而使得人口流动增加,人们之间的信任降低。看来,城市人口大量集中、高密度和高异质性是“城市病”的根源,城市化及都市生活正在使社区趋于解体,城市居民对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日渐淡漠,传统意义上的充满温情的社区在城市中已经不复存在。 2、“社区继存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路易斯和甘斯,他们认为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但这一切并不是造成人际关系淡化、社区解体的根本原因,而是与城市居民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阶级背景、种族背景等相关。 3、“社区解放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费舍尔和韦尔曼以及雷顿。费舍尔的“城市性亚文化理论,”和“社会网络与地域: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以及韦尔曼的“社区存在与否的问题”等文章认为形成社区最重要的条件不是地域而是以互动为基础的心理社区。现代城市居民就处于这样一种广泛的互动网即社群网中。城市中高效的现代交通与通讯工具加强了远距离、低成本社会交往的强度与密度。现代城市社区是多元化地域的。他们认为现代城市社区居民应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创造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主要是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图书和网络,收集有关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资料,并整理归纳,获取有用信息,同时采用采访的方式,对社区的有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获取当前形势下的社区现状,并增加了抽样法。 最简单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便是抽样。为了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原打算按人口年龄分层抽样,但由于资料不全便改为等距抽样.分别从各大门开始,采取右手原则进行。以每四户抽取一户的方式进行抽样,并注意在抽样过程中确保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与社区的资料大体上保持一致。考虑到误差的不可避免,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问题。本次调查先做了16份问卷的预调查,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并根据预调查中碰到的问题和统计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接下来本次调查采取了入户调查,并发放问卷约定时间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6份,问卷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为76有效问卷率为76%,某些问题对小区的居民、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周围商铺店主做了深入访谈。主要内容: 新兴社区位于庄河市中心,南临黄海,北至黄海大街,东西分别与城东河、热水河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心旷神怡的草坪广场,浓郁飘香的花卉新绿,优雅整洁的住宅小区,风光旖旎的海滨公园,展示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关形象。它以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为龙头,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目的。文化可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既包括文书、著作、房屋建筑等有形载体,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文化的外在表现。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指在某一地域产生的经济、宗教、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医药卫生、民俗等,精神文化是文化的内核,反映了意识形态、行为规则、思想观念、伦理价值,这是文化的无形的、本质的内在的东西。制度层面的文化主要指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土地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 从整体布局上,不仅仅调查了社区原始居民,同时也注意了外来居民以及暂住居民,这样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准确,从局部上,通过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精神、制度层面分别做了相应的深入调查,鉴于庄河市现实的情况,着重于研究农村进入城市的市民化农民。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处事原则、思维方式等方面还带有相当强的农民色彩,面对全新的城市文化,面对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变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失调、继续社会化障碍、社会互动不畅、出现边缘社会群体及反文化等社会问题,因此,亟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妥善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使农民真正成为享受现代文明的新型市民,从而推进城市化协调、健康地发展。 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规范导向作用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社区精神的培育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社区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培育社区居民“向上、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操,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社区文化通过健康、丰富、长期的文化活动能够让广大社区成员达到这种“充实而光辉”的境界。2.社会沟通作用文化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文化活动是增进居民间沟通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社区文化具有人际沟通、伦理暗示、审美导向、兴趣趋同的功能,具有增进居民间沟通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参与的机会。社区居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和互动,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加了,认同感增加了,亲情感增加了,更有助于形成平等友爱、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创新与不足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首先,在内容上面,由于我对该社区的问题探究深度以及并不能完全的进入到社区内部,了解社区工作的程度还不够,还不能全面以及真实的展现出社区现状;其次在文字表述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笔下功夫欠缺,导致了阅读的不便。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论文形成过程中,他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上都严格,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我还做的不够。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因此又可以发现,仅仅从社区内部的采访法和文献搜集法并不全面,在采取以上两种方法的同时,并行进行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这样既把握住了社区整体上的政策与建设指向,也可以在居民的个体意见中找到社区建设的盲区与突破点,进而使调查结果更加的客观准确。 第2章.社区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共生?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 马克思说过,我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我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不同类型文化所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 多元的文化具有相同的历史地位,理应受到彼此真诚尊重,相互融合,得到共生和发展。2.1物质层面:家庭文化的多元化融合 家庭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最活跃单位。个人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家庭文化的多元化。在兴辰社区里的家庭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重要的是不同的家庭文化却在不知不觉中交融,发展。2.1.1单亲家庭与四世同堂 在社区中有几家是单亲家庭,家里有很多重担要由一个人来承担。单亲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早年丧偶,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享受单亲的生活。无疑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很自然成为了社区关注的一个焦点。相对地,必然也有四世同堂的家庭,老人们尽享齐人之福,儿孙绕膝,一家其乐融融。或许你会担心这样的反差后果该是多么严重。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时下发展的时代,单亲家庭已然被社会接受,不再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孩更多的是懂得了自立,自强,更加珍惜与父母的感情。单亲家庭和四世同堂两个表面敌对的家庭文化,在如今,已经渐渐融合,什么家族歧视也烟消云散。在两种家庭生长的孩子同样得到大家的尊重。2.1.2摩登家庭与本土家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定居,学习中国话。在这个社区中也有跨国婚姻,有中日结合的,有中韩结合的,还有中非结合的。如果摩登家庭在以前的话一定会遭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比如:保险问题,户口问题,社会福利的问题。以前的中国人看见外国人也像看见怪物一样,敬而远之。现在则正好相反。中国人很爱和外国人打交道。每天清晨,你会在社区中听到很多不同语言交织在一起,外国人在试着学说中国话,而本地人也在学习外语,增长自己的见闻,相处的十分融洽。居委会也会定期的组织大家在闲暇的时候进行外语交流,设立外语教学社,让小朋友们从小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你到摩登家庭里会看到旗袍,中国结,京剧脸谱,手捏唐人,你到本地的家庭里你会看见和服,草裙,韩服,木屐,米酒等外来的东西。文化的融合悄无声息地走进每家每户。2.1.3多民族家庭 古代圣贤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要想多民族和谐相处,通婚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用时间去缩小民族差距,缓和民族冲突。而现今,多民族家庭也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还是相应的语言、宗教、科学、伦理等文化体系,都很自然的得到大家的接受和尊重。每次社区里聚餐的时候,总会特别注意安排的大家的座位,吃的食物,碗筷的摆放,上菜的顺序,甚至是放的音乐。在吃饭时大家也很注意自己的用语,害怕自己不小心触犯他人的忌讳,社区的文化也就变得多姿多彩,社区也因此和谐了许多。2.1.4饮食文化的多元化融合中西饮食文化的交相辉映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讲究“精美情礼”。“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这四点也就是所谓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的饮食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在长期的饮食文化融合中我们中国人渐趋注重食物的营养和科学搭配,而西方人也一改不重口味的习惯,渐渐也追求色香味。这让居民的饮食也变的多种多样。 在兴辰社区里,有口味浓重的香辣火锅,也有本土的粗粮馆,更有西式的蛋糕店,凯伦咖啡,西餐厅,肯德基等等。这些店不仅仅丰富了居民的饮食生活,更让西方的文化不知不觉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情侣们最喜欢去西式餐厅,因为那的情调和气氛很浪漫。一些外国友人更加偏爱中式餐厅,他们很喜欢中式的精致甜品和特色小吃。对于居民而言,文化就在人们的茶余饭后传递着。对于饮食业而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西合璧”的餐饮文化正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广东菜肴(如咕噜肉等)在制作上吸收了西菜烹调的一些手法,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肯德基的中餐店也放弃了对传统洋餐厅的坚持,开始采用煮,凉拌等中式烹饪方式,全力打造健康“新快餐”。通过饮食文化的融合,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韩饮食文化各领风骚 社区里也不乏有日韩式的餐厅,居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尝尝新鲜。日式的餐厅主打食品包括牛肉火锅,寿司,生鱼片,日式清酒。居民们最喜欢去吃牛肉火锅,除了因为肉质鲜美,更是有很多小盘配菜(日餐厅独有的),让你仿佛置身在日本的小酒馆中,其乐无穷。而韩式餐厅更是普遍。烤牛肉和烤牛排:在多种烤肉中最受欢迎的是烤牛肉(切成薄片的牛肉用佐料腌制后烤熟)和烤牛排(用佐料腌制后放在铁板上烤熟)。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肉类,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以上的几种韩式小吃是最受小区的大人小孩喜爱的食品。在节假日,朋友相聚,家庭宴会,情侣约会都很乐意去这些韩式餐厅,在享受食物之余,还可以感受韩国的文化,去深入了解他们的礼仪,风俗,喜好。2.2精神层面:休闲娱乐生活的多元化 小区的业余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小孩们最喜欢在社区的广场上溜旱冰,阿姨们叔叔们最喜欢在晚上跳交际舞,伯伯们最喜欢在林荫下下象棋,爷爷奶奶们则喜欢传统的曲艺?扭秧歌。在节假日,社区还会举办一系列的文艺表演活动,或是收到某某集团的赞助进行新星选拔。就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使兴辰小区称为“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度假村”。2.2.1平日的休闲生活 白天居民都忙于工作学习,在晚上大家吃过晚饭就都到小区的广场聊聊天,舒展筋骨。这时广场的七彩的灯光相互照映着广场中心。孩子们在广场四周像快乐的天使一样来回滑行,大人们坐在长廊上聊聊家常,谈谈新闻。但是全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交际舞上,交际舞是一种社交性的舞蹈,需要男女两人合舞。因此,当男女虔诚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满场飞旋之时,每一个舞者都是快乐的小精灵?不管是上班族下岗族休闲族,不论大腕爷富姐婆或囊中羞涩者,人们尽显的是自信是时尚是靓丽,得到的是享受是消遣是会友是健身。在轻松活泼、动感十足的舞蹈中,我们的身心会获得一次洗礼,审美情趣也在舞蹈艺术的实践中得到浸润、滋养与升华。2.2.2重大的节日 每到重大的节日,社区的奶奶爷爷们就会扭秧歌庆祝,提起秧歌,它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社区的人们的欢迎。扭秧歌舞蹈动态丰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这也给社区人民、广大民众带来了快活和欢乐,舒缓身心疲卷的好方法。跳的人享受其中,看的人也乐在其中,这也就是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同样的,在新年联欢会时或是周年纪念时,社区就会举办大型的文艺活动。届时很多市级的领导回来,电视台也会来纪实。最近就举行了一个世界民族风情的文艺活动。目的就是让社区的人领略到不同文化风情,加强民族融和。同时也算是一项娱乐大众的活动。在活动中,有表演东北的秧歌,有表演蒙古舞,傣族的孔雀舞,还有苗族的筷子舞,更有朝鲜舞助阵,爱尔兰女孩在雪白的琴键上飞快弹奏,来自阿根廷的男孩也跃跃欲试,一对法国新婚夫妇夫唱妇随,新娘琴声相伴,新郎一曲今夜无人入眠唱出深情爱意,一曲肖邦的小夜曲,一段民族的化蝶,西方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同台交流,多元文化互动营造了高尚文化氛围。这真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社区的老老少少都笑谈这是一场“小春晚”。的确,现在的社区文化不在是“楼上楼下,素不相识”,而是真正的温馨和谐的世纪家园,是真正的“亲人”。2.3制度层面 庄河是一个县级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是由政府干预选举领导责任人,由负责人直接管理,少了许多不必要环节,社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文件精神,以社区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社区管理建设。特别是在街道领导班子调整后,新到任的办事处主任十分关心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每周都用大量的时间走访社区,开展调研,要求对社区存在的矛盾不回避,发现的问题要尽快整改。重视制度建设、构建社区廉政建设的工作体系是将人的行为纳入符合社会组织要求的轨道,它明确规定了人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界定了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界限,以及违反制度规定的后果,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是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切实用来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途径。1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凡涉城市低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必须召开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按照程序和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能少,以提高社区重大事项决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2实行社区干部“双廉”监督制度。每年,街道组织社区召开民主生活会,由社区干部向社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单位代表进行素职述廉,对社区干部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民主测评,使社区干部的工作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定。3深化社区公开制度。在保障社区居民知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社区居民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要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纪律,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有关事项,都要如实在社区宣传栏予以公示。尤其是对社区财务的开支、收支情况、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名单、扶贫相关的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重大事项随时公开。色务公开要达到“四化”标准,即公开专栏橱窗化,公开地点固定化,公开内容明显化,公开重点具体化,不断提高公开的时效性,发布了四制度要求: 一、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站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的指导。 二、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站以“为居民服务,为社区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有益于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三、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教育,法制教育等。 四、充分发挥社区各类人才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社区治安管理制度。2.4社区多元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与结语 社区是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的有机结合体。社区也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不同元素符号决定了文化的现实意义,这便是文化本身的功能价值。不同地域的文化就像是文化这个整体的零部件,只有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出现,文化才能实现它最全面的价值。社区的多元文化融合是从最底部完成全世界的文化融合。 社区的文化实质上是人的文化。社区多元文化的融合实质上是人的友好交流和交往。历史而言,城市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种族的人汇集和定居在码头、路口等交通塞逐渐演化和发展起来的,社区产生之初就是多元文化的集合,并通过交锋、摩擦最终稳定下来,发展成为自己的特色。城市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和平或战争时期,总是经历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碰撞和磨合,落后的文化现象自然消退和消失,先进的文化保留下来,并通过重新改造,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点,然后积淀下来形成新的文化现象流传下去,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截然分开。 多元文化融合让社区更加和谐美好,更加有吸引力。现实而言,文化是社区的灵魂和名片。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社区文化无法汲取先进文化的生命源泉,缺少吸引力和活力,丧失了发展机遇,自毁发展前途,注定走不了多远;包容并举的社区多元文化,就像巨大的磁场一样,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吸引着各地优秀的人才,容留和吸纳着各地先进文化,丰富和发展着自己,使社区更加有魅力,更加迷人,更加有活力。健康的身心,时尚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居关系,多元融合的社区文化需要长期系统的经营,文明高尚的社区文化需要创新的理念来构建,随着房地产行业产品的趋同化和物业治理行业的标准化,业主对人居环境的文化层次和内涵更加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发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