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现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doc
现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现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现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现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1、考试作弊考试作弊是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失信现象。具体表现为考试过程中夹带、东张西望、互打手势、交换考卷、使用手机,甚至买通考官、“枪手”替考、考场集体作弊等方面,且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日渐现代化。由夹带发展到利用高技术通讯工具传递试题答案,甚至到了用信息屏蔽技术都无法制止的地步。每到考试,学校一再强调考纪、考风。查处力度一再加强,但仍然无法制止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去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江苏某大学考点查出40多名“枪手”,类似情况在许多大学均有存在。据某高校2006年学生违纪事件的统计数据,发现在学生违纪行为中。“考试作弊和考场违纪”占39.5,居学生违纪行为之首。北京、重庆、长春等地高校出现以“考试枪手”和“枪手中介”为“职业”的大学生,不少“考试枪手”甚至把阵地转移到了校园内。2、恶意拖欠学费目前,大学生拖欠学费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拖欠人数、拖欠金额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学校按国家规定收取学费,是维护学校利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已建立了奖、贷、勤、助、补、减、免等七位一体的助困体系,基本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但仍有部分家境较宽裕的学生拖欠乃至恶意欠费。据调查表明,90.3的欠费属于恶性拖欠,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只是少数。学校面对大量的贫困生,不容易弄清楚谁是最困难的,加之有些学生开出家庭困难证明又很容易,这就给有意欠费者以可乘之机。每年交学费时,总有相当部分学生有交费能力却不交费。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据统计。去年江苏某高校有2000多人拖欠学费,欠费总额达400余万元。另一大学欠费总额达700多万元。个别高校还存在更为严重的现象。3、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一是简历中伪造假证书,如制作假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学位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伪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获奖证书等。二是虚构个人履历,如在个人推荐材料中虚构在校期间任职,编造社会实践经历。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修改成绩单,将别人发表过的文章、科研成果等改头换面复印变成了自己的履历等行为。一些单位在高校里举办的应聘会上竟然出现同一学校同一届毕业生竟然出现16个学生会主席、20个学生会副主席的怪现象。让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诚信素质大为怀疑,以致对高校的教学产生怀疑,这些不诚信行为不利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单位对人才的选择。三是恶意毁约。部分毕业生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多头签约,遇到好的就签约。遇到更好的就违约。签约后随意毁约,已签约毕业生不与用人单位协商就随意改变就业决定并解除协议等行为,已严重影响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4、拖欠、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本是国家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却被部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蒙上了阴影。部分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材料骗取学校资助,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反而可能由于名额有限而得不到贷款资助。另外,就是大学生逾期不还贷。拖欠贷款现象严重。毕业后,部分大学生有还贷能力而用各种借口搪塞、敷衍还贷,甚至隐瞒工作单位、拒绝透露联系方式来逃避还贷。据调查,2003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在高峰期,结果全国平均违约率超过20。少数高校的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贷款大学生的违约情况还直接影响到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批的难易程度,居高不下的违约率。甚至导致了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突然被银行大面积停止的僵局。二、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路径分析1、强化诚信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有位社会学家形象地说,现在大学生还处于“用自己的信用换财富”的阶段,如果失掉诚信,那么失掉的也将是财富。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诚信不单纯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社会资源。它不仅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加强诚信意识,首先。要充分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坚持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校园诚信文化,净化学生心灵。其次,要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信用调查,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另外,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从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风气。对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熏陶教育和隐形教育的作用。诚信只有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才能成为诚信校园。最后,还可以针对诚信缺失突出表现,展开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如对贷款大学生展开有关国家助学贷款方面的背景、政策教育,使他们懂得“反哺”,懂得诚信还贷对于整个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实施开展的重要性,强化大学生的还贷意识与责任;另外针对就业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可在具体的就业指导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毕业教育之中,防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的道德失范。2、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规范诚信行为诚信教育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健全的诚信制度。因此。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校诚信教育的科学研究,探讨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如制定大学生诚信守则,在大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学位授予办法、奖学金评定规则等文件中增加诚信指标的考核。突出对大学生的诚信要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全面、及时、详细地考察、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学校应以明确的规范和条文规定什么是不诚信的,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学生所承诺的内容情况作为信用记录。记入学生档案。让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并把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再外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可将诚信度划分n个等级,对应n个分数段的测评分值。成信等级可分为诚信度高、诚信度较高、诚信度一般、诚信度低等。考评结果要注意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党员发展、就业等工作挂钩,在推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中,把握其诚信度不可低于最高级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学生对诚信的教育和约束。起到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3、建立高校学生诚信记录与评价系统,加强监督机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单纯依靠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制约和约束措施,建立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取得教育效果。建立高校学生诚信记录系统是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优选方案。高校可采取建立“大学生诚信公示制度”。对个人的失信行为(如作弊、拖欠助学贷款等)进行曝光。对不守信用造成严重后果者,按照校规校纪进行处理等办法来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失信惩戒机制。完善监督机制要实行信用评价,信用评价内容可以涵盖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评价内容涉及面既要广泛,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信用评价的实施可以督促学生注意将信用教育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最终养成诚信的人格品质。大学生信用记录档案可供大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参考,高校可向用人单位公开,推荐诚信、品德优秀的毕业生。并积极帮助这些学生落实就业单位。要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强化对毕业生的信用监督。形成诚信受益、失信受损的就业氛围。此外,在社会诚信失落的大背景下。开展诚信教育更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高校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诚信教育还应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如分析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指导学生开展富有实效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诚信教育。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