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doc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四川图书馆2005年4期总第146期文章编号-10037136(2005)04007105串固遥囵警籍警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林霞(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从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诞生,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要素说”的提出以及图书馆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概况,并从社会背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解体,国外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致力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士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关键词:图书馆学;中国;近代中图分类法:G25092文献标识码:A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是在广泛接受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而确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带来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也加速了其渐进的进程.1920年随着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和北京高师暑期讲习班的创立,图书馆学课程体系首次出现,图书馆学在中国的研究拉开序幕.1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概况1.1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诞生十九世纪后半叶,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维新派学习西方的社会教育制度,图书馆学作为社会教育学说的一个部分被介绍到中国.西方图书馆学的输入,西方图书馆工作技术的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等方面书籍的出现,使中国封建藏书楼逐步衰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又从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积累新的经验.1920年,图书馆学的专业教育激发并助长了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势头.1923年,杨昭愆的图书馆学问世,”图书馆学”一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图书馆学收稿日期:20050328的问世意味着中国已开始了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但由于这部书十分之八,九是参考各家的意见,作者自己只有十分之一的见解,所以不能视其为中国图书馆学形成的标志.到1932年,以杜定友先生的图书馆学概论问世为标志,中国图书馆学诞生了.在图书馆学概论中,杜先生给图书馆学下了定义:”把一切图书馆的原理和方法组织起来,使成为图书馆专门学科.”在这本书十五章中,杜先生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作了比较明确的描述,他说:“图书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学问的纪载的产生,保存和应用的.其内容包括以下各种:(子)产生(包括原料,手续,分布);(丑)保存(建筑,选择,秩序);(寅)应用(机械的)”他在这部书里,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探讨了图书馆的性质:“图书馆是个文化机关,利用书籍以发挥文化”,阐述了图书馆的功能等等.1.2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要素说”的提出在图书馆学诞生的这个时期,比较着名的图书馆学者,如沈祖荣,刘国钧,李小缘等都发表或讲述他们在图书馆学方面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这个时期71四川图书馆2005年4期总第146期出现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要素说”.有些图书馆学着作认为,”要素说”由陶述先于1929年提出,实际上最早提出”要素说”的应是刘国钧先生.1921年,刘先生在儿童图书馆和儿童文学之中指出:”一个完善的儿童图书馆必定要有三种要素:合法的设备,适宜的管理员和正当的书籍,三样之中,尤以书籍最为重要.”这是”要素说”的最早提法.1927年,杜定友在图书馆学概论中说:”图书馆的设立,有三大要素:(一)要能够积极的保存;(二)要有科学的方法以处理之;(三)要能够活用图书馆,以增进人民的智识和修养.”1929年,陈颂在图书馆之书籍选择法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图书馆之三大要素,是馆舍,馆员和书籍.”1929年,陶述先在图书馆广告学一文也开篇明义地提出:”现代所谓新式图书馆,其要素有三,书籍,馆员与读者是也.”1932年,杜定友在图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一文中认为,图书馆的三要素是书,人和法.同时,他强调图书馆的三个要素不是平等的,随时代变迁,理论中心也会有转移,即:藏书楼时期最注重图书,以为图书馆不过是搜集图书而已;第二时期以法为重,认为”有良善之方法,乃进而求阅览流通之便利,管理设备之周到”;第三时期是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的时期,”书”既丰富,”法”亦讲究,于是转向注重于“人”,这是今日应有的新观点.这表明,在图书馆的三要素中,作者认为”读者”应是当时最要紧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他的这种观点也很有见地.1934年,刘国钧在图书馆学要旨中明确提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成立的要素,他说:”图书馆成立的要素,若加以分析,可以说是有四种:(一)图书,(二)人员,(三)设备,(四)方法.”刘国钧的图书馆学要旨出版,”要素说”得到了基本完善,这意味着中国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学的科学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使得”要素说”成为今天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1.3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情况这个时期,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1917年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学研究论文产生,即江中考的图书馆学序论,有人认为此文也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图书馆学名词的论文.1929年,创办了图书馆学专业期刊武昌文华图书科季刊.72在这一园地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1921年人们开始探讨图书馆学要素.1935年,提出了理论图书馆学概念.1936年,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引论出版后的第三年就传人我国.此外,还有金敏甫的中国图书馆学术史,程伯群的比较图书馆学,杜定友的学校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与成人教育,徐旭的民众图书馆学和陶述先的图书馆广告学等.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为儿童年,图书馆学?季刊10卷1期(1936年3月)为此专设“儿童图书馆专号”,并在刊末附有”有关儿童图书馆问题之杂志论文目录”.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图书馆学史,比较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在这一时期已创办有47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共发表图书馆学论文69篇(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由此可见我国当时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繁荣景象.1.4图书馆学应用的研究情况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相当活跃的时候,应用研究也有一定的飞跃,主要表现在分类和编目方面.在分类方面,杜威十进分类法自引人我国以来,研究者们便结合中国国情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其中以沈祖荣,胡庆生编的仿杜威十进分类法为代表,现将其简表列出如下:000经部,类书;100哲学,宗教;200社会学,教育;300政治,经济;400医学;500科学;600工艺;700美术;800文学,语言学;900历史.继仿杜威十进分类法后,图书分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各种分类法纷纷出现.如杜定友先生编的世界图书分类法(1922年),图书分类法(1925年),革命文库分类法(1927年);刘国钧先生编制的中国图书分类法(1929年)以及陈伯逵编成的中外一贯实用图书馆分类法(1925年)等等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图书编目方面,有刘国钧的中国图书编目法,金敏甫的图书编目学.图书编目学既有理论又有方法,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编目学着作.2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的背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从诞生到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这在图书馆学史上是不多见的,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图书馆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属于意识形态范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畴.考察其产生,形成的背景,我们不能不把目光投向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诸社会子系统的变迁及其相互作用中去寻找原因.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结构受到猛烈的冲击,政治上,丧权失地,”天下独尊”的梦幻被打破,经济上,国外资本主义经济(殖民地经济)一步一步渗入,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衰亡.与此同时,封建专制的文化系统也因西学的传人而减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中国的社会危机使一部分人觉醒,他们提倡学习西方,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在这期间,国外的政治学说,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大量传人中国,国外的图书馆学思想也随之而来.早期的维新思想家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等对西方的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作了介绍,如郭嵩焘早在1878年就对巴黎国立图书馆有较详细的介绍,他首次向国人展示了西洋近代图书馆的载体形式,阅览室,书本式目录,借阅程序,书库设置及藏书量,安全措施,分类,经费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军阀混战,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政治统治对科学文化的控制减弱了.近代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得到了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也兴盛一时.在社会科学方面,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在中国都得到了研究,一批知识分子主张教育救国,因而社会教育尤其是平民教育得以广泛开展.西方的图书馆学起初是被视为社会教育科学进入中国的,图书馆则被视为一个”开启民智”的社会教育机构得到了发展.中国封建文化系统的自身变化以及政治,经济系统的失控,便构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产生的广阔背景.3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的原因如果我们把目光仅局限于社会背景,那么考察所得必然是粗糙的,肤浅的.科学的发生发展有着自己的固有规律,因而对一门科学的考察也只有放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从横的,纵的方面去探讨,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科学的认识.3.1中国古代图书馆学体系的解体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经历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了明清形成了以图书保藏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它的分支学科有目录学,图书学等等.它们大多围绕图书保存进行研究.到了近代,新兴科学的发展,西方各种书籍的流入,使视为永制的四部分类法受到冲击,它不能容纳中外新书籍,从而动摇了古代图书类法的体系.太平天国革命的打击,改良主义者对西方图书馆的介绍以及封建藏书楼的衰落,近代性质的图书馆便应运而生.1905年创办的湖南图书馆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图书馆.近代图书馆产生以后,又从实际工作中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样旧的图书馆理论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越来越不能满足它们的要求,新的图书馆学理论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3.2国外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从横向看,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条件.十九世纪下半叶,图书馆学在欧洲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图书馆学从某些零碎的,片段知识的总结归纳发展到以图书馆全部工作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等为对象的系统研究.二十世纪的开始,意味着图书馆学理论科学时代的到来.从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图书馆学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美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出现了两大派别,即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派”和以波?巴特勒,J?H谢拉为代表的”理念派”.杜威的图书馆学理论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着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提出了着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ThefivelawsofLibrarySci.enee)即:(1)图书在于利用;(2)书为所有的人存在;(3)所有的书籍面向读者;(4)节省读者时间;(5)图书馆是不断发展的组织体.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学研究也很有成就.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知识在不停地传递着,交流着.随着西学的传人,国外图书馆学不可避免地进人中国,它们与中国的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经过中国图书馆学者的改造,成为中国近代的图书馆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外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和输入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3.3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近代图书馆出现以后,新的工作手段,工作技术逐步被采用.经营图书馆的人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一产生,人们就视其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其功能为”开启民智”,把社会教育与图书馆紧密联系起来.人们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也就注重了图书馆,加之当时经营图书馆的大多是社会教育的热心者,因而图书馆事业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当时兴办图书馆的情况,可以看如下材料:1923年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1935年藏书达70万73四川图书馆2005年4期总第146期册.湖北,江西,河北,湖南各省教育厅,江苏大学等曾要求各县设立通俗图书馆,使通俗图书馆迅速增加,1913年全国仅281所,1931年达1052所;1935年民众图书馆515所,普通图书馆903所,书报阅览处1112处.1936年普通图书馆增到1502所,民教馆图书部990处(中国图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武汉大学编,1985)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实践经验需要上升为理论,实际工作又需要与之适应的理论来指导,这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产生的又一根本原因.3.4人的因素一大批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学者如前所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无论从社会背景还是从学科本身发展的进程来讲,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诞生和形成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理论的发展总是与实践息息相关,而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并不是自动的,必须由人来完成,这就引出了人的因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图书馆学界活跃着一大批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学者,他们接受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学理论,并使之与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的近代图书馆学,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有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等等.沈祖荣,字绍期,1883年生于湖北宜昌,1970年病逝,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教育家,图书分类学的先驱者.1910年他辅助韦棣华(美国人)女士创办了“文化公书林”,成为韦的得力助手.1914年在韦的资助下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图书馆学.1917年回国,与胡庆生一起根据杜威法的原则和方法,编制了一部统一中文新旧图书的仿杜威十进分类法.此分类法第一次冲破四库分类法的束缚,提出新的理论体系;第一次把中文新旧图书统一分类,第一次运用新技术(如阿拉伯数字,符号等)编制我国的图书分类法.20世纪二十年代,沈先生除在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讲授图书馆学外,还南北奔走,发起”新图书馆运动”旨在倡导欧美公共图书馆模式,批判封建藏书楼的运动.,杜定友(1898-1967)是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图书馆学家之一.1918年到菲律宾留学,专功图书馆学.1921年毕业,同时获得文学士,教育学士,图书馆学士三个学位.杜先生学识渊博,对图书馆学的74各个领域都有比较精深的研究.除图书馆学概论外,1922年,他发表世界图书类法(1925年改为图书分类法,1935年改为杜氏图书分类法).他的比较有影响的着述还有:学校图书馆学,图书馆与平民教育,校雠新义等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一方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一方面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广泛地进行社会活动.1929年他在广州筹组广州图书馆协会并被选为会长,1930年受聘担任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顾问,1934年,受聘任上海图书馆学校图书科主任教授,1935年,上海市政府请他负责上海新图书馆并任筹备处副主任.刘国钧(1899-1980)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着名的图书馆学家和图书分类学家.192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留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深造.1925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中文部主任,馆长,秘书长,文学院院长,北京北海编纂部主任,图书馆学刊主编.他的成就是:1929年编的中国图书分类法,193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要旨等等除了以上三位外,还有马宗荣,洪有丰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皮高品,王云五等人在图书分类方面,金敏甫,何多源在编目方面,程伯群等人在比较图书馆学方面,赵福来等人在图书馆建筑与设备方面都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应修人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正是这样一大批学者,既勤于理论研究,又躬身于实际工作,构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产生的最直接原因.4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对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要素说”的基本完善和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标志.促成它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为它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解体和国外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是它形成的根本原因,致力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士的努力构成最直接的原因.那么,从这些历史的陈迹中,我们可以获得点什么呢?首先,从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可以看出,图书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这规律受制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不以人的意志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为转移.如果没有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没有古代图书馆学的解体和西方图书馆学的传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是不可能的.当前,图书馆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图书馆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并面向图书馆实际工作,为”理论”而”理论”的标新立异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其次,图书馆学来自于图书馆工作实践,而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人是决定的因素,没有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等人的努力,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研究图书馆学,必须研究为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再次,科学没有国界,它总是不断地传播着,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正是吸收了西方的图书馆学理论.西方的图书馆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形成的体系和方向.如今我们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要有新的发展,也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国外的新鲜理论.盲目照搬和拒绝吸收西方的理论都是错误的.参考文献:1吴慰慈,董炎.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卢荷生.中国图书馆事业史M.台北:文史出版杜,1986.3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系.中国图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1985(油印).4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5刘国钧.图书馆学要旨M.上海:中华书局,1934.酣周文俊.第三次上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编后漫笔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2,(2).7周文俊.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IFLA稿件).1996.8戴煜滨.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图书馆,1996,(6).9王国春.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J.衡阳师专学报,1999,(4).TheFormationofChineseLibraryScienceinRecentTimesTheresearchintoChineselibrarysciencein1920s1930sLINXia(Library,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Abstract:Inthepaper,theformationsurveyofChineselibraryscienceinrecenttimesisexpoundedfromitsbirth,thementionof”EssentialFactorTheory”abouttheobjectofstudy,andtheresearchonthetheoryandapplicationofthissci-ence,etc,ThispaperfurtheranalyzesthecauseoftheformationofChineselibraryscienceinrecenttimesfromthesocialbackground,thedisintegrationofChineselibraryscienceinancienttimes,theformationofforeignlibraryscienceinre.centtimes,thedevelopmentofChineselibraryinrecenttimesandpeoplewhodevotethemselvestotheoryresearchandpracticalapplicationonlibraryscience.Finally,itsummarizesthattheformationofChineselibraryscienceinrecenttimeshasaninflHenceupontheresearchoflibraryscienceincontemporarytimes.Keywords:libraryscience;Chinese;recenttimes作者简介:林霞,198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曾在全国各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O余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