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优秀实用ppt课件(完整)解析.ppt
八声甘州,柳 永,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著作宋元戏曲史序中有这么一句评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汉之,六代之,唐之,宋之,元之,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请填空,辞,赋,骈语,诗,词,曲,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乐府”等。词产生于隋唐而盛于宋代,它以特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宋词,一、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青玉案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二、词的派别,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三、词的发展流程,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白衣卿相,才子词人,柳永,简介柳永,柳永(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牢骚一曲鹤冲天,换得诗酒伴红颜,“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语俗词的创作。,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众歌伎风光葬柳七,柳永的成就,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个专业写词的作家。,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了百多字的长调(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1)歌伎生活;(2)羁旅愁思;(3)都市美景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词俚语。深婉含蓄。,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八声甘州,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及思乡之情。,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初读理解,3、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愁,上片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都用了哪些手法?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品读探究上阕,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意象)?各有何特点?,暮雨潇潇 秋清,时间天气 所感 所见,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雨、风(潇潇、霜风凄惨),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物华已休、江水东流,霜风凄惨 关河冷落(日)照残,红翠衰减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景,苍凉辽阔,高远雄浑,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的壮阔、悲凉。情景交融。,上片:残秋雨景图 凄清,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图。“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冷落、夕阳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寒凉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苏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自由朗读上片,说说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上片所写意象特点;大范围、大尺度、广阔辽远,景物繁多,气象雄阔,符合登高临远的角度。营造一定氛围,渲染环境,为下片抒发感情作了铺垫,上片绘景,下片抒情,读下片,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从哪里看出来的?作者如何写的?,从词中“望故乡”“归思”“想佳人”等词句可看出表达了“思归、思乡”的情怀。,用了反写的手法,先写自己的思念,再写远在家乡的佳人对自己的思念,然后又写自己的思念,虚实结合,抒情浓烈而深挚,绵绵不绝。,分析下片:、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名、憔悴长萦绊。”柳永戚氏所以,作者在既没有取得“名”,也没有取得“利”的情况下,近年来还是落拓江湖,东飘西荡,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对于归乡,更是有一种千回百转、四顾茫然的矛盾心态。个中酸甜苦辣,大概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了。,写作特色:,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周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的“天际识舟,云中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红衣翠减”采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衣愁煞人。”,小结,这首词上阕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图。下阕抒情,表现了词人的思归怀远之情及羁旅之苦。艺术手法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将词中思乡怀人之意,抒写得淋漓尽致。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思乡是最普遍的情思,也是诗词永恒的主题,你还能想到哪些思乡的诗词名句?,拓展延伸,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