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方案.doc

    • 资源ID:4007437       资源大小:10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方案.doc

    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宿州学院和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其基础研究实力比较厚实的优势,加强事关我省皖北区域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宿州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皖北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着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将在合作单位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队伍建设、咨询服务、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科学实施方案、开放研究、协同创新成果,把智库打造成为安徽省和中部地区有名的研究机构、知名思想库和研究咨询服务基地,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问题的研究平台。(一)建设基础1三支团队建设(1)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创新团队该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管理工程学院,依托学院重点学科“企业管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协作攻关,持续、系统地研究皖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前瞻性、紧迫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持续、系统地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重大应用性课题,推出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研究成果,使皖北地区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等方面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省内领先地位,使支撑该领域研究的相关学科达到全省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努力把团队建成皖北经济研究领域的“思想库”,成为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问题的研究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机构提供决策的咨询团队之一。(2)管理学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管理学教学团队现有成员17人,团队成员勤于研究、专于教学,无论在教研、科研还是在教学上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团队成员主持省级“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安徽省提升计划项目),省级“工程管理新专业建设”项目2项(安徽省振兴计划项目)、省级“旅游酒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项目1项(安徽省提升计划项目);团队成员主持省级重大教革项目2项,省级重点教研项目4项 ,省级精品课程2门;团队成员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团队成员参加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人次,在年终教学考核中大都为“优秀”;团队成员1人为省级优秀教师,1人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为省级教坛新秀,1人为宿州学院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为优秀学术技术骨干。(3)双能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大部分具有“双师”、“双能”教师资格,团队还成功获批宿州学院首批“双能”型教学团队。2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截止2015年9月,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4项,省级重点基地招标课题8项,1项留学人才项目,安徽省旅游局招标项目两项,其它各类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与本协同方向相关的论文近60余篇。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为吴玲教授主持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中部农业大省失地农民市民化风险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BJY061,于2014年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周思山副教授主持的“新一轮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JY040)、宋徽副教授主持的“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3CJY106)。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点):团队成员韩传龙副教授于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点)“宿州旅游产品及商品开发”(项目编号:KJ2014A24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周冲老师成功申报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研究”(项目号AHSKQ2015D20)(2)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平台和桥梁建设方面为搭建学术交流、科技服务的平台和桥梁,与宿州市科协携手合作,承办2013年省科协(宿州)“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年会。各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广开言路,积极为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年会共征集校内外会议论文43篇,其中:团队成员周冲的研究成果“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韩传龙的研究成果“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获得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征文一等奖,多篇研究成果获得二、三等奖。(3)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团队成员(城乡一体化方向)2篇研究报告被宿州市旅游局采纳、3篇研究报告被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采纳,1篇研究报告被安徽旅游局鉴定。如韩传龙副教授主持的项目“皖北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运用调查所的资料描述了皖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了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等成果,该研究成果部分被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采纳,为制定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相关政策作依据和参考,应用于宿州市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建设。(4)成果推广方面目前,团队编辑印发论文集两部。其中一部为面向全国征集的“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论坛”论文,共收集优秀论文43篇;一部为“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学生论文集”,围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研究、土地经营模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新农村建设研究、农民工维权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等方面共收录优秀论文76篇。(二)建设内容1.总体目标:围绕安徽省及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和疑难问题开展深度研究和决策咨询;打造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形成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三年建设,力争使智库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决策咨询机构,成为支撑安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能说“安徽故事”的高端智库。努力将智库建成为四个功能平台: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的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服务平台、研究报告发布平台、知识成果交易平台。同时借助内参报送、论文发表、刊物发行、书籍出版等方式扩大研究成果发布范围和影响面,提升智库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将智库建成为人才汇聚高地、人才培养阵地和政策创新基地。2.建设内容:(1)构建智库平台。针对我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农民工的市民化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等问题,瞄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筹备和建立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有机联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智库,促进思想创新与决策咨询结合、问题探索与政策应用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打造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开放式研究平台,形成具有持续创造能力和国内一流水平的城镇化发展思想创新高地、城镇化发展政策咨询实体和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库,推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由探索走向引领,显著提高安徽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示范效应。智库由宿州学院、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学院三所高校共建共享,三所高校各自提供固定办公研究场地,独立挂牌,共同成立理事会,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分摊建设费用,分担建设任务,定期召开理事会研讨重大决策和重要成果发布。理事会下设秘书长,负责日常运行工作。智库实行年度考核制度,三校共建智库网站、成果要报、自办刊物,轮流主持召开学术会议。为凸显应用型研究,研究中心还与安徽省政府发展中心、安徽省城乡规划院、相关地市政策研究室、合肥市社会科学院合作,建立项目合作长效机制。(2)凝练主攻方向。国家多次提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推进城镇化,是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安徽省是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走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安徽省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智库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和提供咨询,凝练主攻方向,聚焦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管理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四个研究领域。作为重点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智库,将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城乡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发展研究为重点,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动态调整,对于研究力量不足,成果质量不高的领域将适时舍弃。(3)打造智库队伍。加大智库队伍建设力度,打造一支省内一流的创新团队。其一,新型人才引进机制和管理激励机制,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实践空间,吸引、聚集国内城镇化建设研究领域一流人才;其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联合培养机制,积极发挥高学历、高职称研究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年轻教师参与实际问题研究和政府决策咨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其三,与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实体等联合承担课题,形成跨组织、网络化科研运作模式和团队建设模式,通过科研合作促进人才联合培养,并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兼职研究人才队伍。其四,加强对现有研究队伍的培训,邀请相关政策制定者、报刊主编就撰写应用型论文和报告作交流,彻底改变高校老师脱离实际、只会写学术论文不会写对策建议的弊端。通过人才引进、自身培养、合作研究等方式,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高素质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精干稳定、理实交融的专兼职专业技术团队和管理保障团队。(4)提升学科水平。首先,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学科特性是跨学科和综合性。其丰富的内容涉及了城乡规划、市政工程、结构工程、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多个学科,本协同创新体创建的多学科平台,必将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并有望在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找到新的学科生长点。其次,新型城镇化智库将依托合作共建高校的各研究中心,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研究特色与优势,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创新问题,将会体现各自的学科特性。再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学位点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相关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相关博士点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5)搭建成果发布平台。针对安徽省城市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产出一批创新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搭建成果发布与共享平台,促进知识管理和运用,提升成果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用。计划搭建的成果发布平台包括:智库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服务平台、研究报告发布平台、知识成果交易平台和不定期的重大成果发布会等,同时借助内参报送、论文发表、刊物发行、书籍出版等方式扩大研究成果发布范围和影响面,提升智库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6)加强共建共享。筹划城镇化发展要素,优化配置智库资源,加强宿州学院、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大学三高校及其他单位的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学术交流等共建共享机制。一方面,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构建校政企院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加强与安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协同关系,开拓与安徽省住建厅及各地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实际部门的联系,双方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有关调研,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共同出版和发布有关科研成果,形成相互共融、分工合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包括组织召开安徽省及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设立安徽省社会学会城镇化发展专业委员会,拟申请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研究会,建立与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等知名智库的合作关系,开设“城镇化发展大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等。(三)预期成果预期通过三年建设,智库将在平台构建、方向凝练、队伍打造、学科水平、成果发布及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1.基本建成智库平台。深化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合作,智库平台机构健全,目标任务明确,共建单位责权明晰,管理制度完善,运行健康有序。形成“1+3+1”的工作机制,组建1个稳定的理事会,年初审定工作计划和任务,3个共建单位就项目独立或者合作开展研究,每两个月开展1次共建单位联会,汇报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经费筹集采用“1+3”模式,在争取教育厅科研经费的同时,三所共建高校共同承担建设经费。共建内容固化为“4+x”,即一个网站、一个期刊、一个成果要报、一个年会,x为不定期的重大成果发布。智库机制体制灵活,创新能力强,成为省内典范。2.主攻方向成果丰硕。聚焦安徽省及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凝练主攻方向,在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安徽城乡一体化研究、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理论,提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建设和试点思路,总结试点经验,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政策成果,引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3.智库队伍明显强化。通过与政府实际部门的合作,聘请10名左右实际部门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形成2-3个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优势互补的智库专家队伍,彻底改变高校教师偏重学理性研究、政府官员偏重经验研究的极端局面,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协同研究机制。加强智库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建立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模式,吸引高层次专家“驻库”研究。智库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4.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以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该中心各优势研究力量和相关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高效运作与协调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局面。每年定期发布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公开招标,项目成果每2年轮流出版安徽城镇化质量评价报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理论版发表高质量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对策建议,一批研究成果进入安徽省决策层视野,承担一批安徽省政府重大招标项目,服务于政府科学化决策,在城镇化研究领域,走在全省的前沿。5.搭建形成四大成果发布平台。经过三年建设,系统建成四大成果发布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平台、研究报告发布平台、研究成果交易平台等,借助多种方式保证成果发布效力和影响范围,提升智库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定期通过论坛、论文、出版物、科研简报、成果要报、权威性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方式来公布成果,并加强对外宣传,建立信息快速通报和发布机制,增强智库在城镇化建设领域的“话语权”,扩大智库的影响力。6.共建共享持续加强。强化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的建设,积极与政府、行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分享数据资料,不断增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每2个月召开1次共建单位交流会,每年召开共建单位年会,每两年召开1次全省性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达7人次左右;联合合作单位申请成立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会,协调本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活动;密切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关系,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合作攻关的有效机制;委派本智库研究人员到国内知名高校和一流研究基地学习交流,做访问学者;面向全校开设“城市管理大讲堂”,每年邀请研究中心顾问、学术委员、专兼职研究员作高水平学术报告6人次左右,其中专职研究员每人每年至少作高水平学术报告1次,研究中心内部每月召开“学术沙龙”1次。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平台,形成定期合作机制,加强宿州学院、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大学三高校及其他单位的合作,共同发布和宣传智库产出的重大科研成果,建立协同创新、学术交流等共建共享机制。(四)智库建设质量保障体系1.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智库研究人员聘任制和科学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力争在全省高校智库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1)组织机构设置设立理事会作为智库的决策领导机构理事会职能:审议确定秘书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审议秘书处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研究项目;任命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聘请专家委员会委员;任命秘书处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若干名。设立专家委员会作为智库的研究指导机构专家委员会职能:智库研究规划、年度研究计划评审;研究项目申请评审;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专家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专家若干名。设立秘书处作为智库的执行机构秘书处职能:负责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执行。包括项目发布、组织申报、过程管理、组织验收、成果出版和发布等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处下设项目管理部、联络协调部分别负责项目管理和联络协调工作。组织结构图如下:(2)管理运行机制。本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思路,按照“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原则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在组织管理体制方面,智库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设科学咨询委员会指导科研工作保证成果质量,以责权利统一为原则进行各管理岗位的聘任和绩效考评;在运营模式方面,智库将主要为围绕议题发现、决策咨询和政策评估等几个方面开展;在人事管理体制方面,智库实行聘任制,包括固定人员(主要为依托单位现有人员)和流动人员(来源于政府机构等);在财务管理体制方面,智库将实行单独建账,单独管理,由理事会审定秘书处编制的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并健全内部控制、项目预算和核算审计等项制度。(3)人员激励机制。在人才激励政策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政策、措施,包括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等,多劳多得、按绩取酬、灵活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持续激发智库团队工作热情;在人才引进与流动方面,智库尊重人才发展规律,鼓励适度适量流动,严格做好资格审查,合法做好关系管理;在人才培训方面,智库将围绕整体目标和个人基础,制定培养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确保人才培养效率和效果;在健全成果评价机制方面,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从事智库咨询工作,保证高校智库咨询工作发展的可持续。(4)具体管理政策。已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岗位工作职责、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例会制度、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聘任与考核暂行办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管理条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道德建设实施细则等。2.研究质量保障(1)学科基础扎实。本智库主要依托三个合作高校中的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材料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扎实,大部分学科在安徽省及周边区域内具有一定领先性。(2)平台基础厚实。智库主要依托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省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研究中心等作为基础建设平台,同时依托建筑健康监测及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先进建筑材料、智能建筑、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教育部工程中心、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管理学院等机构联合建设,已产出一大批优秀成果。3.经费投入及其他保障措施(1)经费投入保障建立高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投入的智库共建模式,合作的三所高校进行专项拨款用于各自的智库建设,其中宿州学院计划三年拨款80万;同时智库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社会资金以公益方式投入,可完全保障智库建设开支。(2)办公场地保障宿州学院已经建有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中心配置有300平米的专有用房,用于建设资料室、会议室、办公室、研究室等,并在建设的宿州学院实训大楼预留有700多平米用房用于中心的相关研究和专家使用。安徽建筑大学已为智库配置12间约合600平米用房,分设学术报告厅、城市规划管理研究室、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研究室、城市资源环境研究室、城市社会安全管理研究室、主任室、实验室,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另外,学校计划三年内将为智库建设再配置300平米用房,彻底解决用房问题,为下一步智库人才引进预留充足空间。阜阳师范学院提供办公室、图书资料室,约220平米,设有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研究室、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室、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室、农民工创业平台实验室,农民工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及情报信息部等机构。 (3)设施设备保障为支持智库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宿州学院为支持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拨专款用于购买智库需求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打印机、会议桌椅、投影仪、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购买有SPASS21.0等办公软硬件。安徽建筑大学将拨专款用于购买智库需求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打印机、会议桌椅、投影仪、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另外,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已拥有社会保障模拟系统一套、人口预测系统一套,与资源环境学院共享GIS实验室、GPS实验室。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配备较为完善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专业数据库、网络电视创业平台以及集实物、文字、图片、影像、网络于一体的农民工广场。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方案.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