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矛盾推动人生发展课件.pptx
第六课 矛盾推动人生发展,何静,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生活中处处有矛盾1.逻辑矛盾:思维过程中的自相矛盾.(排除)2.辩证矛盾:事物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二、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一、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人生“一分为二”矛盾分析法 不同矛盾主要矛盾and次要矛盾 同一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and次要方面二、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1、内因及其地位2、外因及其地位三、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含义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辩证统一3、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唯物辨证法的核心,矛盾,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构成,引起,推动,内部,之间,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能构成矛盾,物质:载体,联系,(基础),发展,矛盾,(实质、核心),构成了,系联史历的继相后前是,总特征,根本内容是,是对立统一的,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自相矛盾,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N、S两极,N、S两极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在哲学上叫对立;N、S两极互相依存,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在哲学上叫统一。人们根据需要把磁铁加工成各种形状,但始终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矛盾定义,注意点1: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一不对立或只对立不统一,都不是矛盾关系。,1、矛 盾,辩证矛盾,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先进与落后,请根据矛盾的“斗争性”含义填空:,喜攻强深,吸引遗传民主战争,悲,守,弱,浅,排斥,变异,专政,和平,找一找,(2)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美与丑,磁铁现象(N极与S极)教与学高与矮正确与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吃一堑,长一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两人间的平衡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不敢剪: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根据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填空:,虚 中 见()小 中 见()乐 极 生(),实,学,齿 寒,大,教()相 长唇 亡()居 安 思(),找一找,试举一例分析以上成语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同一性的?,危,悲,这一观点片面的扩大了自由和纪律的对立,抹杀了它们的统一性。离开了纪律,自由也就不存了。纪律是自由的保障。反过来否定自由就失去了个性和活力的集体。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观点,防止片面性,将纪律与自由有机结合起来。,“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课堂讨论:,考试:不告诉你什么时候收卷,什么心情?,自由与纪律的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一性 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离不开,前提,寓于,制约,马克思:“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美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作会这样精美吗?”,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正由于师生关系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所以才有师生之间的矛盾斗争,专家说:“要保护羊,就得请回狼”。,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思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事事有矛盾(空间);时时有矛盾(时间)。(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坚持“两分法”,二、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苏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 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中文名和英文名一样“妈呀跑偏啦,hao”,喜欢忽悠人,猪腰脸“咋整的”,圆头圆脑,常被忽悠“欧了”,我说你猜,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初次登台,生疏 紧张 忘词,几经登台,熟练 放松 诙谐,09年春晚,游刃有余 淋漓尽致,(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灭 火,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个性,共性,明星,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普遍性,特殊性,相互转化,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白马非马,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想一想,2012/3/27-,31,从前有一位独眼缺手断臂的国王,他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子孙后代瞻仰。于是请来全国最好的三位画家。,矛盾分析法的经典事例,给国王画像,该如何画才好,2012/3/27-,32,第一个画家:把国王画得惟妙惟肖,逼真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画得这么丑陋,怎么传得下去!”认为画家是有意出他的丑,于是,把这个画家给杀了。,2012/3/27-,33,第二位画家:因有面前的教训,则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完美无缺,好眼好臂好腿,很有精神。国王看了后更加难过,认为画家是有意讽刺他,画的不是他。该画家也被杀了。,2012/3/27-,34,第三位画家:他把国王画成正在打猎,那只瞎眼闭着,一只好眼瞄准,一条好腿站着,那条瘸腿跪在石头上,画出了国王的威仪,而又很好地掩饰了国王身体的缺陷。结果这位画家得到了国王的奖赏。,故事启示:拥有智慧,就拥有生命,智慧能够使人从危险的处境中解救出来,总结,矛盾,对立,统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1、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2、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方法论,一定条件下,小结,第二框 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一、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人生,你言我语:关于“双刃剑”,网络,核能利用,手机,利,弊,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足球比赛中的学习过程中的自身存在的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议一议,攻与守,苦与乐、成功与失败,缺点与优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正确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人生感悟,书本P561、你是怎么看待在放在油锅里的青蛙和放在凉水中的青蛙?2、从中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无情!你使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这则寓言反映了,寓言故事:,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理解“事物内部”?,家庭教育,父母,子女,教育体系,注意点: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结合,温度,种蛋,3739.5,作用于,发生,同化 异化遗传变异,经过21天的孵化,外部矛盾,内部矛盾,(外因),(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基础、源泉、第一位原因,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 性质和方向。,(1)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思考:外因是怎样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呢?,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撇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种瓜种豆,没有阳光、水分、肥料、温度等行不行?,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结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含义,内部矛盾,作用,根据,表现,源泉,外因,外部矛盾,条件,加速延缓,含义,作用,表现,6.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C.客观总结了教训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实时操练,“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反映了什么道理?蔡桓公讳疾忌医,为什么神医扁鹊也无可奈何?,实时操练,2012/4/9-15,53,一位大学生毕业三年了,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到处碰壁。他怨自己的命运不好,总是赶不上好机会;他怨没有伯乐来赏识自己这匹“千里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他沮丧家长没有门路,不能帮他找到理想的工作,对社会非常失望。一天,他伤心绝望,来到大海边。一位老人发现了他,问他为什么如此消沉?他回答说:“我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所以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老人从脚下捡起一个小石子扔在地上,然后要他捡起来。“我为什么要捡起它?”他只低头看了一眼。,2012/4/9-15,54,老人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珍珠扔在地上,对他说:“你把它捡起来。”他很容易地捡起来了珍珠。“那你应该明白自己的境遇了吧,你要认识到,你现在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大学生低头沉思,半晌无语。他感悟到了,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石子,而不是宝贵的珍珠,要被人承认和重视,你必须具备出类拔萃的本领才行。,三、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1.主观世界的含义:,指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意识、认识、思想、思维方式以及欲望、一直、目的等。,2、客观世界的含义:,就是人的主观世界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改造客观世界,包括两个方面,即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客观实际要求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换动脑筋”。这表明“转变观念”、“换动脑筋”()A实际上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改造主观世界”B实际上就是阶级斗争时代的“思想改造”C在本质上是改造客观物质世界D客观事物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实践操作,A,:辨析题,巩固练习,在事物发展中相当于什么?,一定吗?,怎样才能出高徒吗?,名师出高徒。,对出高徒有没有帮助?,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2、题中的观点看到了名师作为外因对高徒成长的重要作用,这是合理的,正确的。但它忽视了出高徒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不在于事物的外部,没有徒弟的努力,再高的名师也出不了搞徒,因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3、所以要出高徒,必须把名师的引导与高徒的努力结合起来,即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外因决定论。,矛盾分析方法,两分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看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1、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铁锅 B小勺 C米饭 D碟子2、9 7 8 6 7 5(),请写出“()”处的数字3、选项ABCD中,哪一个应该填在“XOOOOXXOOOXXX”后面:A XOO B OO C OOX D OXX4、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苗助长:A揠 B堰 C偃5、填上空缺的词:金黄的头发(黄山)刀山火海赞美人生()卫国战争6、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地板 B壁橱 C窗户 D窗帘,1.C 2.6 3.B 4.A 5.美国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