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从铝土矿到铝合金课件.ppt
专题三 第一讲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关于铝的化学性质,曾有三个有趣实验,试说出实验现象及分析原因,1、铝箔燃烧2、“白毛”实验3、铝热反应,练习1.常温下,把钠、镁和铝各一小块分别投入到1 mol/L NaOH溶液中,化学反应速率(v)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v(钠)v(镁)v(铝)B.v(铝)v(钠)v(镁)C.v(钠)v(铝)v(镁)D.v(铝)v(镁)v(钠),向a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液B。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90mLB时,A溶液中金属离子沉淀完全B.加入110 mLB时,沉淀物仅为BaSO4C.B溶液中Na2SO4和NaOH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D.当溶液中含有NaAl O2时,加入溶液B的体积V(B)100mL,解:溶液中只有Fe3+被完全沉淀以后,Al3+才开始沉淀图中第一段曲线生成的沉淀为BaSO4、Fe(OH)3和Al(OH)3,且加入B溶液90mL时,Fe3+、Al3+恰好沉淀完全这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Fe3+3OH-=Fe(OH)3,Al3+3OH-=Al(OH)3;图中第二段曲线为平行直线,沉淀总物质的量没有增减,故这段是由Al(OH)3的溶解和BaSO4的继续生成所引起,且溶解的Al(OH)3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BaSO4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加入的物质:n(NaOH)=n(Na2SO4),这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Ba2+SO42-=BaSO4;图中第三段曲线中,加入B溶液100mL时,Ba2+恰好沉淀完全,这段中Al(OH)3继续溶解,B为110mL时,沉淀中Al(OH)3已完全溶解,溶解了0.1molAl(OH)3,消耗了10mLB溶液,故c(NaOH)=10mol/L,则共加入Na2SO4为0.1mol,故c(Na2SO4)=10mol/L,而整个反应过程共生成BaSO4为0.110=1(mol),故A溶液中c(Ba2+)=10mol/LAl(OH)3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图中第四段曲线中,沉淀为Fe(OH)3、BaSO4共1.1mol,则Fe(OH)3为0.1mol,A中c(Fe3+)=1mol/L;第二、三段曲线共消耗B溶液20mL,则共溶解的Al(OH)3为0.2mol,则A中c(Al3+)=2molL-1,2.(2011宁波模拟)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质量)(),3.(2011厦门模拟)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特别提醒,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2010重庆高考)铝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B.(2010江苏高考)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C.(2009江苏高考)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D.(2009广东理基改编)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所以能用铝制容器存放盐酸,3.(2011福州模拟)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当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时,溶液中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4.(2010山东高考改编)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1)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aNH3 bCO2 cNaOH d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