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积累.doc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积累 班级 姓名 古诗积累1.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_ _ _,_ _。”(古诗名句) 2. 漂流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_ _,_ _。”表达此时的感慨。3. 人们常用“_ _,_ _”颂扬那些具有终身默默奉献精神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品质的教师们。(古诗名句)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却沉迷于各种游乐之中,你真想对他说:_。5.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_。(古诗名句) 6.雨梦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鹏飞在送他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说:“_ _”(古诗名句) 7.星期六,小刚约你出去玩,看到你正在做作业,他说:“明天再写吧。”你用这样一句古诗谢绝了他。 8.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 , 。9.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10.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 。11. 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 乘舟荡漾西湖,我不禁想起“ , ”等古诗句。12.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是 。13.你能分别写出含有“花、红、柳、绿”这四个字的诗句吗?花: 出自 作者: 红: 出自 作者: 柳: 出自 作者: 绿: 出自 作者: 14. 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_ _”。拓展延伸(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天雨墙坏( ): 而邻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二)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 杨朱 战国初期哲学家。 缁(z)黑色。 扑打。无不要。 向者从前,刚才 使假使1. 借助注解读懂这则古文,用简短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2. 从这则古文中读懂了什么道理?注意文句要简练。 3.文中写狗的叫声为吠,下列动物的叫声你能填入括号吗?龙( )虎( ) 鬼哭狼( ) 鸦( )猿( )鹿( )马( ) 风声鹤( ) (三)许衡问师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于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其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注释】许衡:元朝著名学者。 科第:科举考试的等级名次。1、 翻译下列句子。(1)此儿颖悟非常。 (2)吾不能为之师矣。 2、说“如斯而已乎”的人是( )。A、许衡 B、乡师 C、许衡的父亲 D、作者3、许衡幼年便与众不同,从文中找出其特异的语句。 4、乡师“固辞而去”的原因是 。(四)囊萤与映雪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1、以上古文分别讲述了 和 的成语故事。2、选择一个人物,将其的故事翻译成现代文。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吗? 积累背诵 读一读,背一背有关学习的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í)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用斜线在文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2 熟读全词,回答问题。(1) 写出描写出征前准备的句子: (2) 写出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 (3) 写出作者感慨理想与现实残酷对比的句子: 3.说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思: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英雄的理想,那就是: (六)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_ _同_ _)(2)反归取之(_ _同_ _)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_ 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 _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 _、_ _。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 (七)刻舟求剑楚人有涉(shè)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huò)乎!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解释下列词语。涉:( ) 是:( )遽:( ) 求:( )3.翻译句子。(1)是吾剑之所从坠。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 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 (八)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之炙而施焉。同坐嗤(ch)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左右。己问其所以(12),乃受炙人也。 【注释】 1应人请:赴宴。 2觉:发觉。 3端烤肉的仆人。炙:烤肉。 4色:神色。5因:因此。 6辍己:让出自己的一份。辍:停止,放下。 7施焉:施,给;兼词“于之”。8嗤:讥讽。 9遭乱渡江: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异族纷纷起义,建立政权,西晋官民渡过长江,史称东晋。 10经:遭 左右:帮助 12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2、 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2)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3、这篇短文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你联想到了哪一句俗语? (九)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十)次非杀蛟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注释】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中流:江中心。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尝:曾经。攘(rng)臂祛(q)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1、 解释下列字词。于:( ) 反:( )全:( ) 复:( )2、 解释下列句子。(1) 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2)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3、 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什么? 独立练习 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郁离子高阳应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选自吕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别类)你能读通上面两则文言文吗?并请你标注出适当的停顿。你能读懂上面两则文言文吗?并请你用自己的话和同学交流一下。(十一)祁黄羊举荐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è)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ji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注释】解:姓。 居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用:任用。 举:举荐,推荐。1、连一连,为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平公曰: “善。” 称赞,赞许国人称善焉。 对,好孔子闻之曰:“善哉,” 好啊2、读一读,记一记。任人唯贤 光明磊落 唯才是举 兴邦安国 大公无私 誉满朝野3、填一填。“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这是一个 句,意思是 。“解狐非子之仇邪?”这是一个 句,换个说法是 。4、读文言,写白话。 听说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后,他的家里炸开了锅,他回到家中,老母亲数落他,夫人报怨他,儿子差点跟他翻了眼,想想看,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独立练习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在脸上刺字)之,欲隐勿见。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尝: 能: 恐: 疾: 2、翻译文中划线的部分: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译文: 3、文中体现了庞涓是一个 的人。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孙膑的小故事呢?请简要写一写。 (十二)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数岁时( ) 孤者易伤( ) 故泣耳( )童子苟有志( ) 吾徒相教( ) 不求资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有哪些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勤学故事? 独立阅读(一)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这里指苏秦游说秦王没有成功,因为费用已花光,所以只好回家。纴(rèn):本义指织布机上的纱缕,这里指织机。箧:这里指书箱。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简练:选择。揣摩:研究。 (十三)师旷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介词,在)B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动词,戏弄)C.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形容词,安稳,安定)D如炳烛之明。(动词,明白,清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恐已暮矣( ) (2)少而好学( )3、翻译下面的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平公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能力提升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文言文常识填空。本文选自 ,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的史事。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 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2、 解释下列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3、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概括故事情节。 议论 以上内容,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6、这则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积累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你能写出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1、 2、 3、 4、 5、 (十四)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选自战国策 · 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3)将使耳不聪( ) (4)目不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 _ 而言,一是针对_ 而言。5、文章告诉我们当政之人,应该注意什么? 能力提升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益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不治将益深 将:_ _ 益:_ _ 深:_ _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_ _ 走:_ _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_ _ _ 使:_ _汤熨之所及也 汤:_ _ 及:_ _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_ _ 好:_ _ _2、翻译句子。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3、简答。(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_ (2)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 (3)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_ 独立阅读华佗治病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