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课件.ppt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与释义,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讲人:王学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会计制度讲座,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讲内容,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背景,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公共财政框架,1、部门预算,2、政府采购,3、国库单一账户,4、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制度是指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这种完整而细化的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公共收支状况和政府的活动范围与规模。建立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预算管理机制。,在扁平化财政体系(即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框架)基础上,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关系。,规范财政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国家财政对财政资金的综合调度能力;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收入按照部门分类、支出按照功能分类;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外,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9年中办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3月23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全面改革。,(1)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7项),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2)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事业单位逐步实现去行政化模式。(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规制。(5)扩大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6)正式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养老保险社会化制度,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7)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三)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要求,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历程()奠基阶段(1950 1965年):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预算会计制度;()初步成型阶段(1965年1988年):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以单位预算会计为补充,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独立会计体系。()调整阶段(1988年 1997年):将单位预算会计改称为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成为核算和监督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及其经济活动的会计,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在预算会计体系中的地位。()改革与完善阶段(19972006年):将预算会计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实现了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离,并且在会计要素、核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从而标志着我国现代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框架的初步形成。()稳步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正式将预算会计改为政府会计,从而标志着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进入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全面提速,财政部早在2008会计管理工作要点就提出:“稳步推进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配合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稳步推进相关会计改革。”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2008年7月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9条指出:“建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求,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效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稳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1年9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着重强调“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荐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第72号令正式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内容,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一)新增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核算(二)配合财务规则做出相应修改(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四)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和相关会计核算(五)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新事业单位会计账户、报表的变动情况,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项工作所规定的基本行为规范。,(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概念,1、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具有国家法律性质的制度(部门规章)。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4、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范和涵盖范围包括事业单位所有财务活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2023/3/31,(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发展历程,15,未真正建立起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大多是依照行政单位财务制度执行。,1949-1989年,1989-1997年,1989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财政部2号令),标志着初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之后又印发了全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差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自收自支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办法四个配套性办法。2号令的意义:首次颁布了具有法规地位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标志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开始从行政单位剥离;确立的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影响巨大(直至1997年)。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不是系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三种预算单位没有实行统一的收支科目和报表格式;体现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不突出,未从行业、事业特点角度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框架。,1997年至今,1997年实施的财政部第8号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真正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独立的、统一的、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形成了“三位一体”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修订原则,1.保持现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框架体系不变(丰富了内容),2.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3.突出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财政拨款的使用),4.突出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基础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推动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扭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财务工作不受重视、财务人员地位不高;财务人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缺乏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单一、大多数仍停留在算账、报账层面;财务工作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债务风险大。,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资金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5)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及特征,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十二章六十八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附则。以预算为主线的流程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以会计为主线的重要项目控制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等。,(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向企业财务通则趋同,但公益首选,是第一位的。事业单位应以七大管理要素为对象,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单位财务管理与监督问题,改变过去“重资金,轻预算;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创新,1、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2、固定资产确认与后续计量有突破。3、严格了投资管理。4、加强了财务监督。5、财务分析多元化。,2023/3/31,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主讲内容,24,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第三章收入管理,第四章支出管理,第五章 结余及其分配,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第三章收入管理,第四章支出管理,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原“规则”,新“规则”,2023/3/31,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25,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理,第七章资产管理,第八章负债管理,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第十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理,第七章资产管理,第八章负债管理,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第十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原“规则”,新“规则”,第十一章财务监督,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 总则,一、主要变化(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1、实行绩效管理(评价);2、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3、防范财务风险.(二)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决算管理,第一章 总则之诠释,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制定目的,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一、主要变化(一)新增结转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二)将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纳入本年预算编制的依据;(三)严格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程序,强调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四)特别增加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审核。,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三、预算管理办法,四、预算管理程序,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决算,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1、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2、非财政收入预算需要调整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1、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2、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审计监督,第三章 收入管理,一、主要变化(一)收入定义未作变更,范围得以扩大,体现完整性要求;(二)收入分类方面:修改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的具体内容;(三)收入管理要求方面:对事业单位应上缴资金的管理作了相关规定。,第二章 收入管理之诠释,二、收入的含义及特征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特征:1、是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取得的 2、是依法取得(取之有道)3、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取得的 4、具有非偿还性,三、收入的类型,四、收入管理原则,1、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2、事业单位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第四章 支出管理,一、主要变化(一)修改支出的定义,事业支出范围扩大化,将支出区别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在保留事业支出的基础上,增加其它支出;(三)根据支出管理的需要,专门增加了4条支出管理要求,并对部分支出管理的条款作了修改。1、加强经济核算(成本核算);2、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3、加强绩效管理;4、加强票据管理。,第四章 支出管理之诠释,三、事业单位支出类型,第四章 支出管理之诠释,四、支出的管理原则,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一、背景:1、现行财务制度不完善,全国缺乏统一的规定;2、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力,当年结转和结余规模过大;3、造成年终突击花钱。二、主要变化1、引入“结转资金”概念,将原“结余”区分为“结转”和“结余”;2、强化结转结余的管理,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3、特别强调对事业基金的管理要求。,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之诠释,四、事业基金的管理原则,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主要变化1、增加了专业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2、细化了修购基金的计提范围和标准,凸显了区别对待的原则;3、取消了医疗基金,体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精神。,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一、专用基金内涵(一)概念: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二)特征:1.按规定提取(或获得)2.按限定用途使用 3.使用均属于一次性消耗,无循环周转,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三)专用 基金管理原则,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二、专用基金的构成及其管理办法(一)修购基金的来源与使用 1.来源:(1)按两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比例计提(各列50%)(2)按规定转入 2.计提:提取额=事业收入计提率经营收入计提率,中央级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根据单位收入状况和核算管理的需要,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核定,报财政部备案。,地方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由省级财政部门参照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3.管理:(1)足额提取,按年一次性也可按月提取;设置专门账户进行管理。(2)按规定使用,仅限于固定资产的修缮、购置且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3)加强管理与统筹使用,即兼顾不同类型资金管理要求,又要尽量集中财力解决资金突出问题(资金整合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4)两种单位不提取: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如医院等)不提取修购基金。(二)职工福利基金 1.来源:(1)按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2)按规定转入 2.计提:提取额=非财政拨款结余计提率 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中央级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核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3.管理:(1)量入为出,做好计划(2)按规定开支范围使用(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3)取消了医疗基金(社会保险法已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三)其他基金 1.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2.根据事业及其发展需要,按照行业制度规范执行,如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转化基金、医院的医疗风险基金等等。(四)计提比率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第七章资产管理,主要变化1、增加了“在建工程”项目,凸显了权责发生制思想;2、明确了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基本原则;3、重新界定了固定资产标准和类型(根据2011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将“房屋和建筑物”修订为“房屋和构筑物”、将“一般设备”修订为“通用设备”、将“图书”修订为“图书、档案”、将“其他固定资产”修订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4、强化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资金性质、类型及其管控原则。,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一、资产概念(要点)的解读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过去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由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预期会给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1.会计的视角-单位过去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包括购买、制造、建造行为或其他业务或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业务或事项不形成资产;,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2.由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享有某项资源的占有权,能够事实上控制该资源;3.预期会给单位带来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单位的潜力;4.预期会给单位带来服务潜力-从事事业单位宗旨所规定的活动,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5.货币的可计量性。,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资产,流动资产-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对外投资-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搞好资产管理是财务人员看家的最基本的职责,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二、资产的管理 1.明晰资金关系及各种财产权、债权和其他权利,对在建工程等实施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2.合理配置资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即资产配置要同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等环节相结合,防止铺张浪费、重复购置等等);3.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包括对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定期分析与清理),一般每年至少一次;,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4.推动资产有效地使用,建立事业单位资产共享共用机制,让“闲”资产忙起来,“死”资产“活”起来,实现事业单位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5.加强和规范资产的处置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资产处置收入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6.做好资产计量验收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绩效考评;,第七章资产管理之诠释,7.严格对外投资管理,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外投资收益和出租、出借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完善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第八章 负债管理,主要变化1、调整了应缴款项的构成,丰富了应缴款项的内容;2、增设了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体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思想。,第八章 负债管理之诠释,一、负债内涵的解读 事业单位过去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流出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现时义务。1.现时义务 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发生的业务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确认为负债。,第八章 负债管理之诠释,2.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能够流出单位、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3.构成 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等。,第八章 负债管理之诠释,二、负债的管理 1.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2.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防范财务风险;3.需跨年的负债,年终应与对方核对签证;各种应缴款项要及时上缴,不得挪用。,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主要变化:1、增加了事业单位清算的具体类型(分立);2、强调了事业单位清算中资产评估的重要性。,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之诠释,2012年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面实操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市场公益各归其位,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之诠释,一、事业单位清算的具体形式 事业单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行政隶属关系或财务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时,应进行财务清算。具体的变化形式有:1.划转。即事业单位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地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划转,它属于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2.转制。指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为企业财务管理。,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之诠释,3.撤销。指事业单位终止运营。4.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具体形式分为创立合并和吸收合并两种。创立合并指合并后原有事业单位不复存在,形成一个新的事业单位;吸收合并指事业单位合并后,吸收方事业单位继续存在,而被吸收方事业单位解散。5.分立。在原有事业单位基础上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它与事业单位合并恰好是反向操作,单位分立以原有单位法人资格是否消失为标准,可分为新设分立(又称解散分立)和派生分立(又称存续分立)两种。,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之诠释,二、财务清算【清算情形】单位发生撤销、划转、合并、分立时,应当进行清算 单位清算时,应由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组成清算机构,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清算机构负责按规定制订清算方案,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对现有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债权清单、债务清单,通知所有的债权人在规定期限内向清算机构申报债权,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第十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主要变化:1、对财务报告的概念作了调整;2、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两张主表;3、在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上增加了“结转”、“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考评”等情况;4、对财务分析的内容和主要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取消了“经费自给率”指标,增加了“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均基本支出”等指标。,第十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之诠释,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审计,财产清查,财务报告是指反映单位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开展成果的总括性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并通过相关指标对单位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事业单位应当按月度、季度、年度向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单位年度财务报告应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单位在办理年度决算前,应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编制盘存表,对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应按规定及时处理。,财务分析指标: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财务报告体系: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报告体系与 财务分析指标,第十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之诠释,第十一章财务监督,主要变化:1、增加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2、确立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具体形式;3、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基本原则;4、引入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体制机制: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第十一章财务监督之诠释,财务监督是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察、审核和督促的行为。,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监督,单位的财务机构履 行财务监督职责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经济责 任制、财务信息披 露制度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 相结合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的监督,新版规则的最大亮点,新增:彰显财务监督机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机理性、机制性的重大功能。,第十二章 附则,一、加强对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二、增设对参公单位的财务管理;三、强调特殊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殊要求。,2023/3/31,小结: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特征,75,1、适用范围明确,2、强化预算管理,3、规范收入管理,4、强化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为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在附则中规定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本规则的适用问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并明确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完善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并进一步明确事业收入的范围,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界定了结转和结余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2023/3/31,小结: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特征,76,进一步完善资产的分类和定义,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管理,建立资产的共享共用制度。,5、加强资产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防范财务风险,6、加强负债管理,7、加强财务监督,增设“财务监督”一章,具体规定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谢谢!,讲授内容到此结束,39、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4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41、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42、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43、付出才会杰出。44、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45、成功这件事,自己才是老板!46、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4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48、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49、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50、给自己定目标,一年,两年,五年,也许你出生不如别人好,通过努力,往往可以改变%的命运。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51、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52、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53、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54、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55、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56、浪花总是着扬帆者的路开放的。74、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75、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7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77、在生活中,我跌倒过。我在嘲笑声中站起来,虽然衣服脏了,但那是暂时的,它可以洗净。78、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79、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80、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81、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82、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83、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84、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8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86、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87、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88、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89、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90、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91、要成功,不要与马赛跑,要骑在马上,马上成功。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4、若要精,人前听。5、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6、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7、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8、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